千呼万唤始出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cheng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个面对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在问题的发现、研究和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能力。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课堂提问常有许多不良倾向。因此,笔者想就怎样运用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问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得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研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那些应该想一想、求得答案的地方,就宜用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就不应该提问。
  我们知道,矛盾的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教师在提问教学中可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孔乙己》文末有这么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提出为什么使用“大约”和“的确”两个词语,两者是否矛盾?这样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学生通过思索会了解:大约表推测,因为无人关心孔乙己的遭遇,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只能估计;而从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的情形看,他被打折了腿,身无分文,衣不遮寒,食不果腹,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两个词语反映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冷漠。学生弄懂了这两个词语的准确含义,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在准确地把握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做的优点是,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回忆、联想、组织语言等的活动时间。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教师也要耐心听答,不宜插进追问而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学生如果答不上,支支吾吾,或答非所问,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增加问题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样,就会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并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三、问题难易适中,体现教学的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要求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力求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设计好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那么,如何把握住问题的难易程度呢?简言之——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教师要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因为好的提问正是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提出的,它绝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以领会知识和运用知识为前提的,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含蓄性。当然,这个难度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跨越,是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是已学知识与新知识有机地靠拢与衔接。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如阅读、口头表达等),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
  
  四、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大为小,深入浅出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可设计四个台阶式问题:
  1. 奥楚蔑洛夫的性格基本特征是什么?(学生都能回答:善变)
  2.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善变,变得愚蠢可笑,逻辑荒谬)
  3. 他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是什么?(半数学生能答: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
  4. 什么因素左右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少数基础好的学生能答出:决定他一变再变的因素是将军的威势。教师再适当点拨,便可使学生明白,作者塑造这个形象,讽刺的锋芒不是指向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是病态的根源-----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目的是让全体学生的脑子转起来,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以培养和锻炼练其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关键词:开发;旅游资源;金上京会宁府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114 — 03   金上京会宁府对于哈尔滨市阿城区而言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历史上,上京会宁府曾长期作为金王朝的都城,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新、奇、特的魅力。开发金上京会宁府旅游文化资源,不仅能够弘扬哈尔滨市特有的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
摘要: 网络教学的产生给学习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同时使得传统教育受到很大的冲击,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在悄然转变,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是网络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中职教师 信息素养 定位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教学应运而生,传统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新型的教育理念正在形成,新型的教育模式正在建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变了教育活动中信息的呈现方式,改变了教学的环境,同时改
一、引言    一日,在网上浏览新闻,有一行标题豁然醒目:《史上最牛钉子户》。冲着“史上最牛”这四个字打开这则新闻,介绍的是重庆钉子户事件,而在这则新闻后面有相关链接,有一则是《史上最牛钉子户——上海静安区钉子户》。按照一般的理解,“最”表示程度达到极点,超过其他。在《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中对“最”这样解释到:“表示同类事物相比较,其中某一事物的某种程度在性质上居于首位,超过其他事物。”根据这样的解
摘 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今中国高校的一个热门话题,高校开设的军事理论课,提供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也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寻找一个的切入点。  关键词:军事理论 爱国主义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各学科共同努力,进行综合培养。军事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本文试图论述高校军事理论课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摘 要:基于计算机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对于支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实现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设计方案。  关键词: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实验室 系统    前言    “经济学”是一门可以实验的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类专业已经不再是纯文科专业,而是可以进行实
摘 要: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会使世界各国进一步了解中国、促进东西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也将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高校体育文化应该有选择地借鉴与吸收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价值,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不断推进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 高校体育文化 影响    前言    2001年7月13日,一个永远刻骨铭心的日子,一个多少年来都没有如此激动的日子,北京时间22
摘 要:注意力集中是课堂教学达到满意效果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适当的提醒和批语注意力的转移、口令与队列的严格要求是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与教师形象比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场地的精心设计、讲解的精炼、教法新颖多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无意注意。  关键词: 注意力 集中 体育课 无意注意    注意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教师如何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使体
摘 要: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各学校对体育学科也越来越重视。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仍旧影响着各学校,追求升学率仍是各校办学的中心工作。学生面对多方面的压力与竞争,对于体育教育概念和意义无暇顾及,对于这方面的认识也是知之甚少,有的学生则从根本上就忽视体育,从而导致了学生体质的持续下降。如何统一文化学习与体质健康间的关系就成为我们体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但从2007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还普遍偏低。为使高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对2007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的23道词语题作如下观照:    第Ⅰ部分18套试卷全景透视    透视高考语文试卷,可以科学导航复习备考工作。2007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
摘要: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过程中到底应如何解决Chinglish这一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却没有定论的热点话题。从语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社会功能来看,Chinglish毕竟是一种语言现象,是Standard English的一种变体,也是语言接触和语言融合的产物。所以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语言现象,认为它是不合规范和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而在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过程中加以排斥。正确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