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950万考生走向考场,有一个人走向了刑场——开车撞人后又杀害被撞人灭口的药家鑫,在这一天被执行死刑。
为什么要将“考场”和“刑场”对举呢?药家鑫是西安音乐学院学生,也是经历过“考场”的:无论是药家鑫本人,还是他的父母,或是他的母校——他,的老师、同学,绝不会想到,药家鑫人生之路的终点会是刑场。
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者李玫瑾质疑道:一个弹钢琴的年轻人,怎么会对一个无辜的弱女子下这样的狠手?她的意思是说,按常理,按一般理解,从事艺术的人,比一般人感情更丰富、更敏感,也更细腻,对“杀人”一类的凶残行为,应该比一般人更“不忍”。但是,为什么这个“常理”不起作用了?“常理”被什么所取代了?
人们从药家鑫所受的教育中去寻找根源,是有道理的。因为药家鑫的杀人“理由”,即“农村人难缠”激怒了社会大众,以及连刺8刀的凶残,人们忽略了之所以会发生撞人事件的一个前提:药家鑫是在慢车道上开车才撞上了骑电动车同方向行驶的张妙的,也就是说,药家鑫根本不考虑自己这样开车会危及慢车道上行人的安全,对他人的生命非常漠视;这和他后来的凶残非常一致。因此,人们在探究:药家鑫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是否缺乏爱的教育、生命教育,至少是严重不足?
药家鑫的父母肯定是爱他的,但是,药家鑫体验到了这种爱吗?或者他是怎么理解这种爱的?他懂得父母把他拉扯成人的不易吗?知道父母的艰辛吗?平时他体谅、心疼父母的辛苦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多少就会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理和情感,就不会轻易做出漠视他人生命的举动来。联想到当下的很多父母,对子女的爱往往过于物质化:一定要给孩子穿名牌,不能让孩子在人前“跌份”,没面子:只要求他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什么事都不用做,无须对任何事、任何人负任何责任。本来,青少年时期是心灵的成长期,是感情的成熟期,但是,功利化、物质化的教育把孩子的内心世界挤压得十分狭隘、枯燥、苍白,渐渐板结、坚硬。
学校教育,对学生所要求的也是分数、成绩,虽然也有所谓的思想品德教育,但往往流于空洞的说教,或者走过场,学生自然也从中接受了这个暗示:不用把思想品德太当真,分数才是硬道理。
整个社会氛围,关心的是学校的排名,不会去关注教育是否合理,有多少人性化;学校要求教师的,也是升学率,如果一个教师帮助一个学生度过某个精神或情感的危机,帮助某个学生化解的某个人际矛盾,都是不会计入你的工作成绩的。
教育是为了“成材”“成器”“成名”,惟独不是为了“成人”。对一个孩子,他周围的人,父母、亲友等,关心的是他的学习成绩,钢琴过了几级,有没有加分机会等等,他的内心世界,他的酸甜苦辣,往往疏于关注。这是真正的孤独,而孤独是会杀人的——窒息人的精神,跟杀人无异。成为一把杀人的刀,不也是一种“材”和“器”吗?
但是,在现实中,教育的缺陷导致人性的缺失,是一个漫长的、隐蔽的过程;什么时候会恶性爆发,谁也预料不到;而且相关教育者一般不会认为跟自己的教育不当有关系,因为是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才会导致某个恶果,其中的一个因素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很难确定,更难量化,因此每个相关者都有理由认为不是自己的责任。最终承担后果的,首先是不幸的被害者,然后就是药家鑫的父母,只能以泪洗面,在无尽的悲苦与绝望中活下去。
药家鑫走了,从考场到刑场,只用了两三年时间。药家鑫的身后拖着长长的阴影。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思改变,我们将无法摆脱这个阴影。
为什么要将“考场”和“刑场”对举呢?药家鑫是西安音乐学院学生,也是经历过“考场”的:无论是药家鑫本人,还是他的父母,或是他的母校——他,的老师、同学,绝不会想到,药家鑫人生之路的终点会是刑场。
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者李玫瑾质疑道:一个弹钢琴的年轻人,怎么会对一个无辜的弱女子下这样的狠手?她的意思是说,按常理,按一般理解,从事艺术的人,比一般人感情更丰富、更敏感,也更细腻,对“杀人”一类的凶残行为,应该比一般人更“不忍”。但是,为什么这个“常理”不起作用了?“常理”被什么所取代了?
人们从药家鑫所受的教育中去寻找根源,是有道理的。因为药家鑫的杀人“理由”,即“农村人难缠”激怒了社会大众,以及连刺8刀的凶残,人们忽略了之所以会发生撞人事件的一个前提:药家鑫是在慢车道上开车才撞上了骑电动车同方向行驶的张妙的,也就是说,药家鑫根本不考虑自己这样开车会危及慢车道上行人的安全,对他人的生命非常漠视;这和他后来的凶残非常一致。因此,人们在探究:药家鑫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是否缺乏爱的教育、生命教育,至少是严重不足?
药家鑫的父母肯定是爱他的,但是,药家鑫体验到了这种爱吗?或者他是怎么理解这种爱的?他懂得父母把他拉扯成人的不易吗?知道父母的艰辛吗?平时他体谅、心疼父母的辛苦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多少就会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理和情感,就不会轻易做出漠视他人生命的举动来。联想到当下的很多父母,对子女的爱往往过于物质化:一定要给孩子穿名牌,不能让孩子在人前“跌份”,没面子:只要求他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什么事都不用做,无须对任何事、任何人负任何责任。本来,青少年时期是心灵的成长期,是感情的成熟期,但是,功利化、物质化的教育把孩子的内心世界挤压得十分狭隘、枯燥、苍白,渐渐板结、坚硬。
学校教育,对学生所要求的也是分数、成绩,虽然也有所谓的思想品德教育,但往往流于空洞的说教,或者走过场,学生自然也从中接受了这个暗示:不用把思想品德太当真,分数才是硬道理。
整个社会氛围,关心的是学校的排名,不会去关注教育是否合理,有多少人性化;学校要求教师的,也是升学率,如果一个教师帮助一个学生度过某个精神或情感的危机,帮助某个学生化解的某个人际矛盾,都是不会计入你的工作成绩的。
教育是为了“成材”“成器”“成名”,惟独不是为了“成人”。对一个孩子,他周围的人,父母、亲友等,关心的是他的学习成绩,钢琴过了几级,有没有加分机会等等,他的内心世界,他的酸甜苦辣,往往疏于关注。这是真正的孤独,而孤独是会杀人的——窒息人的精神,跟杀人无异。成为一把杀人的刀,不也是一种“材”和“器”吗?
但是,在现实中,教育的缺陷导致人性的缺失,是一个漫长的、隐蔽的过程;什么时候会恶性爆发,谁也预料不到;而且相关教育者一般不会认为跟自己的教育不当有关系,因为是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才会导致某个恶果,其中的一个因素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很难确定,更难量化,因此每个相关者都有理由认为不是自己的责任。最终承担后果的,首先是不幸的被害者,然后就是药家鑫的父母,只能以泪洗面,在无尽的悲苦与绝望中活下去。
药家鑫走了,从考场到刑场,只用了两三年时间。药家鑫的身后拖着长长的阴影。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思改变,我们将无法摆脱这个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