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感知环境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ssss1111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语言感知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特别指出英语演讲这一语言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比教学实验发现课堂英语演讲教学可以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去,降低了大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增强了大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感知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与转化。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言感知环境;课堂演讲;教学
  作者简介:任惠平(1981-),女,山西和顺人,仰恩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福建 泉州 36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B11257S)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233-02
  大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不同于婴幼儿时期母语的学习,而是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针对这一情况,目前学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运用三种语言获得理论——强化理论、模仿理论和生成转换语法理论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前两种理论非常重视环境的影响,后一种理论也强调通过环境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语言材料,并根据这种语言材料去设定自己语言规则的值。本文围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环境问题,就如何充分利用演讲这一语言技巧,营造一种语言感知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卷入课堂环境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度,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不仅仅是着眼于学生口语和听力水平的提高进行了研究。
  一、课堂语言环境感知
  我国学界以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堂教学与课程评估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五个组成过程,其中课堂教学过程尤其重要,是其他四个过程实现的必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前,课堂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上,较少对课堂环境在学生感知交流方面以及辅助学生获取语言能力方面开展研究。教室、讲台、黑板、桌椅、光线、声音等客观环境感知因素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空气”,往往被忽略。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课堂环境,是指师生双方活动所处的客观环境或氛围,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潜在因素。国外研究证实,当学生处于积极而舒适的课堂学习环境时,会极大地提高学习成绩。
  近年来,国内学者就大学英语学习的课堂环境、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孙云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社会心理环境的感知值明显低于教师;二是男、女生对大学英语课堂环境的感知差异不大;三是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感知值高于水平低的学生;四是学生对英语课堂环境的感知与学业成绩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除了教学中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外,教师在教学中还缺少积极主动的语言感知环境营造能力,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力的可以提高语言感知敏感度的课堂环境。
  大学生作为一个成熟的语言习得者,其母语无论是在感知还是运用上都形成了一种固有思维,因此仅靠强化、模仿很难在学习第二语言上有所突破。根据笔者多年来在教学中的观察,经过中学阶段6年的英语学习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反而有所退步。在失去了外部考试、升学的压力后,只有少数的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还对英语学习抱有兴趣。特别是升入大学后,四六级过级压力、毕业压力会使大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一种反作用力——逆反心理,即能不学就不学,因此极大降低了课堂环境的卷入程度,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主动行为,营造一个有利于语言感知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消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逆反心理,激发大学生对英语语言感知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课堂演讲教学手段的运用
  根据语言感知环境理论,在客观环境方面,营造语言感知环境可以通过教室的环境,包括教室的形状、空间的大小、光线的强弱、声音的散布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增强大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在主观环境方面,营造语言感知环境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暗示等手段,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这样的经历,即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给予适当的口头表扬,这样会极大激发该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仅运用激励理论还不足以最大限度的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感知环境。
  在大学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从视觉、听觉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了强化。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动作用有逐步弱化的倾向。对于英语学习,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某个技术手段获得相应的语言能力,如语言训练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各种所谓的“秘籍宝典”参考书,短期的速成培训等。甚至有少数大学生认为,不通过正常的英语课堂教学,只需要个人自学就可以完成语言知识的获得,这是一种唯外部环境论的错误倾向。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多媒体教学在强调从声、光、视、电等方面加强语言感知环境的同时,也在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将语言的交互式学习变成了一种简单的人机学习过程。教学实践证明,仅仅通过多媒体手段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会逐渐丧失。这也是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为什么经过数年的英语学习后,学生仍旧难以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必须加强教师对教学环境的掌控能力,营造一种有利于书本知识内化为语言能力的语言环境,相对应的也就是提高学生对非母语语言的敏感度。通过多年来教授英语演讲课程和辅导学生参加演讲比赛的经验,笔者认为不仅要在课下鼓励学生练习演讲提高英语水平,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重视英语演讲技巧的运用,将其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应该通过逻辑严密、语言生动、感染力强的课堂英语演讲,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敏感度。
  课堂英语演讲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将教学内容转换成预设的话题和语言模块,在演讲中有意识、有频率的重复,让学生对语言模块的感知产生强化和模仿效果;二是注意演讲技巧的使用,在词匯使用上、语气变化上以及嗓音的运用上,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意识的使用悬念、引导等技巧,调动学生在语言感知方面的注意力;三是通过回答问题或者争论,让大学生将语言知识不断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四是鼓励学生运用演讲技巧来强化自身的表达能力,减少课堂上“闷头听课”、“做哑巴学生”的现象。   作为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一种方式,课堂教学中的英语演讲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个性魅力,以及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有准确把握,同时兼顾学生水平、性别及学习习惯等诸多语言感知环境因素。传统大学教学中的英语课堂演讲,大多数只是作为一种单方面的语言示范,着眼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注重教师、学生及课堂环境三者之间的综合考量,不注重作为一种交互式的合作过程。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英语演讲改善与利用语言感知环境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三、课堂演讲的语言感知环境效果测定与评价
  为测试课堂演讲的语言感知环境效果,笔者将同一专业的2个水平相近的大学英语班(每班24人)作为实验对象,一个班仍按原有教学计划上课;另外一个班则在教学中主动加入预设话题和语言模块的简短演讲,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对话题和预设语言模块进行讨论。经过一学期的实践,2个班在课堂气氛、学生学习成绩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差异。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上课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的统计结果见表1。
  可以明显看到,加强课堂演讲教学后,大学生积极卷入课堂学习的程度提高了,同时还降低了其对课堂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起到了增强大学生语言学习感知能力的效果。调查中还发现在加强演讲教学的班级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如学会某个短语、某个句型;而在执行原教学计划的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缺乏清晰的认识,分不清楚是学会了还是没学会。这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以前往往是在一个班级中优等生与差等生的身上看到的。如在执行原教学计划的班级中,感觉上课较容易或较轻松的学生,基本都是CET四级成绩在450分以上的学生;而很多选择“一般”选项的学生则大部分在上一次CET四级考试中没有通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更倾向于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主动强化语言感知环境。可以看出,通过加强课堂英语演讲,营造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感知环境,大学生对语言感知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语言代入感增强,从而带动了其对教学内容的吸收与转化。
  另外,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以往的课堂演讲教学之所以效果不大,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感知程度把握的不够清晰,没能做到降低词汇难度,循序渐进,使得学生很快就因为听不懂、跟不上节奏而放弃。笔者在实践中也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有5000以上的词汇量,但实际运用能力却远远低于这个水平。从这个情况来看,大学英语课程的演讲教学很大一部分是在弥补中学阶段英语学习中缺失的那部分语言训练,这是大学英语教师在制定演讲教学计划时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四、结论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主动的使用英语演讲可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更容易的卷入到课堂环境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英语课堂演讲不仅要求其具备有较高的技巧水平,而且要求教师在难易程度和针对性的控制上,也要有相当高的掌握能力。对于国内教师而言,首先要克服自身的语言障碍,针对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流利的进行语言“输出”,这对于大部分英语教师来说是个艰巨的挑战。特别是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对交互式的、主动引导式的教学环节应用较少,为此教师所受到的演讲专业训练十分有限。当然,近年来这一情况也正逐步改善,外研社在2012年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系列研修班培训中,也明确的将“有效课堂”列到了培训的首位,特别强调了“Effective presentations;Effective reading & writing activities;Desig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for the EFL classroom”。這也是在强调课堂语言感知环境的重要性,说明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上,以演讲教学为代表的合作、互动、引导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石定栩.生成转换语法的理论基础[J].外国语,2007,(4):6-13.
  [2]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2006,(4):21-29.
  [3]孙云梅.大学综合英语课堂环境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6):59-60.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只工作不合作:如果不愿与同事交流,尽管你单独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出类拔萃,但你还是不能提升,因为一旦与他人合作,你的能力会大打折扣。 Only Work Uncooperative: If you a
期刊
随着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切实从学习者需求出发改革英语课堂教学,突破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瓶颈,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在此从高职
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肽,与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IL-8有24%的分子同源性,产自于一些肿瘤细胞、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可调
1981~1988年,从英格兰和威尔士病人中分离到51 806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对该血清型的分型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十分重要。噬菌体分型已证明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现已区分出211个噬
男人背叛患上绝症的妻子,跟另一个女人偷情。妻子死后,他却托儿子对她的遗体说:“我最爱的人是你。”既然一个男人能够在妻子过世时对她说:“我最爱的人是你。”那他为什么又
14只狗沿小肠浆膜面埋植4对Ag—Agcl双极电极,记录小肠的电活动;并于侧脑室插入不锈钢套管作为中枢给药的途径。结果发现(1)侧脑室给予多巴胺10ug/kg后,小肠各部几乎同时发生
关键词 科举制,思维定势,梳理,历史阶段性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23-0032-03  在平时教学中,由于时间所限,教师往往会很笼统地阐释历史概念和史实,教学目标的实施会打折扣,学生也会因此而产生模糊的认知,甚至以偏概全地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  例如分析科举制:通常情况下,教师大都首先让学生了解其形成时间和选官依据,然后侧重对比察举制、九品中
CD_(59)是一种广泛表达于多数白细胞和红细胞表面的分子量为20KDa 的蛋白分子,通过磷脂酰肌醇-聚糖锚状结构与细胞膜相联。CD_(59)在结构上同小鼠Ly-6抗原家族相关,可以在单
行为产生的生理生化基础:人脑细胞的形成及增殖,髓鞘的形成及神经突触的增加等主要是在胎儿期18周至生后两年内(即大脑发育的关键期);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赖于不同的神经递
本研究从126876名流调受检人群中筛检出各种先天性畸形66种,1805例,患病率为14.23‰。其分布具有男高于女,青壮年患病率最低,苗汉族较其他民族高,平原高于山区、丘陵,农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