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患者往往把感冒和流感当作一回事,其实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无论是发病过程,还是症状的轻重,愈后情况等,普通感冒和流感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从症状和后果看,单纯型流感的症状为突然畏寒、发热、头疼、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普通感冒发病时,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病人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头疼、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症状较流感轻微,并无生命危险。
从传染性方面来看,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普通感冒只是身体对外界不适的一种反应,不是细菌甚至不是病毒感染,基本上是不具传染性的。从患病人群来看,任何人都可能传染流感病毒,与自身的免疫力强弱没有直接关系。而感冒则多发于体质较差者如老人、孩子或抵抗力低下、身体状况差的中青年人,而且越是免疫力低下就越易患感冒。在发病季节上也有着显著不同,在岭南地区,流感多发于秋冬季节,而感冒发病季节不明显,四季都可发病。北方地区,晚秋至早春的冬半年为多发季节。流感和感冒的治疗手段也存在差异。普通感冒除非加杂细菌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治疗。
普通感冒勿滥用抗菌素
目前正是感冒高发季节,许多人得了普通感冒后,常常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抗菌素或中药来治疗。虽然有时可以使病程缩短,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患了普通感冒非要服用抗菌素吗?
由于约70%~80%的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抗菌素,疾病也能痊愈。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感觉到,感冒后服用了很多抗菌素,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抗菌素并没有治疗作用;更令人担忧的是不该用抗菌素时却随意滥用,其结果是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而且滥用抗菌素还会造成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一些非致病菌成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
那么,得了普通感冒,到底该如何治疗呢?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还可以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由此可见,患了普通感冒,特别是症状不重时,不要随便服用抗菌素。由于抗菌素往往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并可引起过敏反应等,因此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滥用抗菌素;即使需要服用此类药物,也应在医师指导的情况下,按疗程服药。
误区之一
有的人患了感冒后,不到医院就诊,而采取一些似是而非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仅使感冒病情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而且易引起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危害健康。
误区之一:过分关注体温,盲目要求退烧。在急诊病人中,有许多病人或其亲属,只要病人发烧,不管体温多高,就强烈要求医生使用退热药。殊不知,发烧并没有那么严重,严重的是病原体伤害人体重要器官。只有病原体被歼灭,热原素不再产生,体温才能降为正常。若使用退热药物降温,也许一时体温下降,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病人仍旧会再发热,甚至干扰有利的免疫反应。所以除非3个月以内的婴儿,一般人(包括小孩子)因流感发烧时,若有精神,活动力、食欲等状况良好,就不必急于使用退烧药。不过,当体温超过41oC时,那些有利于人体的免疫反应将逐渐消失,这时应及时给予适当的退热处置。
误区之二
据报道,一位姓刘的工程师,患流感后自己到药店买了2盒“感冒通”,3天后便虚弱的起不了床,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感冒通”大量杀死白细胞所致,结果抢救无效死亡。专家指出,不合理用药主要会产生两大危害,一是导致药物依赖,二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有些止咳糖浆中含有可待因、麻黄碱,具有镇咳、平喘作用,如果遵照医嘱或严格按照说明服用是不会上瘾的,但是滥用就会上瘾,对身体造成损害。
就诊应及时
老人由于衰老,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加之他们还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而更易患感冒。老人感冒如不及时治疗,可继发细菌性感染并向下呼吸道蔓延,造成严重肺部感染,出现咳嗽、咳黄浓痰、气急气促、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症状。肺部感染是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急症、重症,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危及生命。
对于感冒的治疗,一般成人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感冒药,如维C银翘片、抗病毒冲剂等,同时注意休息、保暖、多饮水。多数一周左右即可痊愈。但老人感冒则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首先在刚刚出现感冒症状时即应及时就诊,听从医嘱,按时服药。对于平时健康的老人,治疗原则基本同成人,但应注意很多感冒药都含有扑尔敏成分,服后可能出现嗜睡症状,老人服用应酌情减量,避免因为昏昏沉沉导致老人摔倒,造成骨折等严重问题。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治疗感冒的同时应注意对原有疾病的控制。如症状较重,应及时住院治疗。
看天知冷热
感冒通常称为“伤风”或“着凉”,它是由上百种病毒在天气气候变化有利的条件下,侵入人体导致的常见性、多发性外感疾病。
常见感冒以风寒、风热两大类型为多。此外还有挟湿、兼燥等不同类型。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挟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挟湿邪。
感冒疾病的发生与外界天气条件的变化和人的体质强弱有关。常见的原因有:
一是天气突变,冷热失常,即“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之时,加上感冒性病毒传播,则更易引起发病。
二是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如更衣脱帽,贪凉露宿,冒风淋雨等而致外邪侵袭。
三是过度劳累,耗伤体力,或体质虚弱,鼻、咽、气管、支气管防御功能减弱,稍有不慎,便易感受外邪发病。
感冒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以晚秋至早春的冬半年为多发季节。在这段时间中,白天温度回升到一定程度后,当夜或次日便可能有冷空气袭来,特别是强冷空气引起的降温,因降温幅度太大,人们一时不能适应这种天气变化,一两天内就会有大批人感冒。预防感冒可以根据天气来添衣御寒。
感冒时最好不吸烟
我们提倡戒烟,尤其在感冒期间应停止吸烟,是因为感冒时吸烟有下述危害:
1.吸入的烟雾可刺激上呼吸道粘膜,从而加重炎症反应,使临床症状加重,病程迁延;
2.烟雾中含有一种化学成分,它能改变鼻粘液浓度,使病毒容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以致病变范围扩大;
3.烟雾毒素可减缓鼻粘膜纤毛的蠕动速度,使鼻腔难以阻挡细菌、病毒及灰尘的侵入;
4.吸入体内的烟雾,会降低白细胞的活动能力,使白细胞不能有效杀灭入侵病毒,抑制其活力。
感冒时勿戴隐形眼镜
一些医药专家建议,配戴隐形眼镜的人患感冒时,最好改戴普通眼镜。
感冒患者手上往往带有大量病菌,很容易在取、戴隐形眼镜时使其进入眼中。此外,感冒常伴有轻微的视网膜炎症,戴隐形眼镜会使炎症加重。许多抗感冒、止咳和止痛药物中都含有抑制眼泪的成分。泪腺分泌量减少会使隐形眼镜过于干燥。此外,某些激素、抗生素、作用于植物神经的药物、抗抑郁药或抑制神经末稍兴奋的副交感神经阻滞药,也具有减少泪腺分泌的作用。
从症状和后果看,单纯型流感的症状为突然畏寒、发热、头疼、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普通感冒发病时,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病人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头疼、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症状较流感轻微,并无生命危险。
从传染性方面来看,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普通感冒只是身体对外界不适的一种反应,不是细菌甚至不是病毒感染,基本上是不具传染性的。从患病人群来看,任何人都可能传染流感病毒,与自身的免疫力强弱没有直接关系。而感冒则多发于体质较差者如老人、孩子或抵抗力低下、身体状况差的中青年人,而且越是免疫力低下就越易患感冒。在发病季节上也有着显著不同,在岭南地区,流感多发于秋冬季节,而感冒发病季节不明显,四季都可发病。北方地区,晚秋至早春的冬半年为多发季节。流感和感冒的治疗手段也存在差异。普通感冒除非加杂细菌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治疗。
普通感冒勿滥用抗菌素
目前正是感冒高发季节,许多人得了普通感冒后,常常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抗菌素或中药来治疗。虽然有时可以使病程缩短,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患了普通感冒非要服用抗菌素吗?
由于约70%~80%的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抗菌素,疾病也能痊愈。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感觉到,感冒后服用了很多抗菌素,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抗菌素并没有治疗作用;更令人担忧的是不该用抗菌素时却随意滥用,其结果是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而且滥用抗菌素还会造成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一些非致病菌成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
那么,得了普通感冒,到底该如何治疗呢?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还可以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由此可见,患了普通感冒,特别是症状不重时,不要随便服用抗菌素。由于抗菌素往往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并可引起过敏反应等,因此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滥用抗菌素;即使需要服用此类药物,也应在医师指导的情况下,按疗程服药。
误区之一
有的人患了感冒后,不到医院就诊,而采取一些似是而非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仅使感冒病情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而且易引起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危害健康。
误区之一:过分关注体温,盲目要求退烧。在急诊病人中,有许多病人或其亲属,只要病人发烧,不管体温多高,就强烈要求医生使用退热药。殊不知,发烧并没有那么严重,严重的是病原体伤害人体重要器官。只有病原体被歼灭,热原素不再产生,体温才能降为正常。若使用退热药物降温,也许一时体温下降,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病人仍旧会再发热,甚至干扰有利的免疫反应。所以除非3个月以内的婴儿,一般人(包括小孩子)因流感发烧时,若有精神,活动力、食欲等状况良好,就不必急于使用退烧药。不过,当体温超过41oC时,那些有利于人体的免疫反应将逐渐消失,这时应及时给予适当的退热处置。
误区之二
据报道,一位姓刘的工程师,患流感后自己到药店买了2盒“感冒通”,3天后便虚弱的起不了床,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感冒通”大量杀死白细胞所致,结果抢救无效死亡。专家指出,不合理用药主要会产生两大危害,一是导致药物依赖,二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有些止咳糖浆中含有可待因、麻黄碱,具有镇咳、平喘作用,如果遵照医嘱或严格按照说明服用是不会上瘾的,但是滥用就会上瘾,对身体造成损害。
就诊应及时
老人由于衰老,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加之他们还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而更易患感冒。老人感冒如不及时治疗,可继发细菌性感染并向下呼吸道蔓延,造成严重肺部感染,出现咳嗽、咳黄浓痰、气急气促、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症状。肺部感染是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急症、重症,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危及生命。
对于感冒的治疗,一般成人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感冒药,如维C银翘片、抗病毒冲剂等,同时注意休息、保暖、多饮水。多数一周左右即可痊愈。但老人感冒则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首先在刚刚出现感冒症状时即应及时就诊,听从医嘱,按时服药。对于平时健康的老人,治疗原则基本同成人,但应注意很多感冒药都含有扑尔敏成分,服后可能出现嗜睡症状,老人服用应酌情减量,避免因为昏昏沉沉导致老人摔倒,造成骨折等严重问题。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治疗感冒的同时应注意对原有疾病的控制。如症状较重,应及时住院治疗。
看天知冷热
感冒通常称为“伤风”或“着凉”,它是由上百种病毒在天气气候变化有利的条件下,侵入人体导致的常见性、多发性外感疾病。
常见感冒以风寒、风热两大类型为多。此外还有挟湿、兼燥等不同类型。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挟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挟湿邪。
感冒疾病的发生与外界天气条件的变化和人的体质强弱有关。常见的原因有:
一是天气突变,冷热失常,即“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之时,加上感冒性病毒传播,则更易引起发病。
二是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如更衣脱帽,贪凉露宿,冒风淋雨等而致外邪侵袭。
三是过度劳累,耗伤体力,或体质虚弱,鼻、咽、气管、支气管防御功能减弱,稍有不慎,便易感受外邪发病。
感冒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以晚秋至早春的冬半年为多发季节。在这段时间中,白天温度回升到一定程度后,当夜或次日便可能有冷空气袭来,特别是强冷空气引起的降温,因降温幅度太大,人们一时不能适应这种天气变化,一两天内就会有大批人感冒。预防感冒可以根据天气来添衣御寒。
感冒时最好不吸烟
我们提倡戒烟,尤其在感冒期间应停止吸烟,是因为感冒时吸烟有下述危害:
1.吸入的烟雾可刺激上呼吸道粘膜,从而加重炎症反应,使临床症状加重,病程迁延;
2.烟雾中含有一种化学成分,它能改变鼻粘液浓度,使病毒容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以致病变范围扩大;
3.烟雾毒素可减缓鼻粘膜纤毛的蠕动速度,使鼻腔难以阻挡细菌、病毒及灰尘的侵入;
4.吸入体内的烟雾,会降低白细胞的活动能力,使白细胞不能有效杀灭入侵病毒,抑制其活力。
感冒时勿戴隐形眼镜
一些医药专家建议,配戴隐形眼镜的人患感冒时,最好改戴普通眼镜。
感冒患者手上往往带有大量病菌,很容易在取、戴隐形眼镜时使其进入眼中。此外,感冒常伴有轻微的视网膜炎症,戴隐形眼镜会使炎症加重。许多抗感冒、止咳和止痛药物中都含有抑制眼泪的成分。泪腺分泌量减少会使隐形眼镜过于干燥。此外,某些激素、抗生素、作用于植物神经的药物、抗抑郁药或抑制神经末稍兴奋的副交感神经阻滞药,也具有减少泪腺分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