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作为一个外来译语,早在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学者们对“美术”概念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作出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日本明治時期留日的中国学者,他们为之后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美术;中国;传播;鲁迅
“美术”这个词汇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从未出现,作为一个舶来之词,直到近代以后才被逐步使用。最初概念范围设定广泛,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在内,后来才专指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追溯词汇来源,最早是在明治四年(1871年),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万国博览会发放的邀请照会中,附有一份德文的展览分类说明,把“美术”作为一个分类并多次出现。日本政府译员将其翻译为日语,运用汉字来标示,到明治五年(1872年),政府发布公告,使“美术”一词在日本各阶层得到认知,由于当时日文中多是汉语词汇,中国学者在日文基础上转译成中文,“美术”词汇开始为中国学界使用。
明治期间留日的中国学者,是美术概念的传播者,无论是留学进入美术学校专业学习美术的学生,如李叔同、高剑父、陈抱一、汪亚尘、陈之佛、关良等,还是并非专门从事美术类专业的留日学者,如王国维、刘师培、鲁迅以及流亡日本的章太炎、梁启超等,都在“美术”概念引入中国的道路上推波助澜。同样,鲁迅作为留日学生,也为“美术”词汇的引进和推行作出重大贡献,他对“美术”概念定义,为之后“美术”词汇在中国的普及夯实基础。
“美术”概念的产生及词汇的运用,在1904年,王国维的文章《红楼梦评论》中已多次出现,成为中国最早使用“美术”词汇之人,但引进之初,“美术”的定义相对模糊,“美术”、“艺术”、“美学”的概念并无明显差异。可以说王国维只是词汇的引入者,刘师培则是这一词汇的开拓者,1907年刘师培赴日本留学,同年便在《国粹学报》上发表了三篇专论“美术”的文章:《中国美术学变迁论》、《论美术援地而区》、《论美术与征实之学不同》。相比王国维,刘师培缩小了“美术”所涵盖的范围,将其放在“艺术”的层面上讨论,并把书法、篆刻、金石、碑版归为“美术”一类,“美术”的概念从朦胧中逐渐凸显,而鲁迅将“美术”的定义以文章和演讲的形式系统阐述,以及在译文中也作了详细介绍, “美术”的概念至此走向清晰化,鲁迅是词汇的定义和传播者。
鲁迅在留学的第二年(1903年),就开始了域外科幻小说的译介活和自然科学著作的编撰,真正开始对“美术”的介绍,是在“弃医从文”思想的建立初期,1906年离开仙台回到东京,从事专门的文艺译著的工作,在《河南》杂志上发表了五篇文章:《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其中在《摩罗诗力说》和《科学史教篇》多次讨论“美术”问题,《摩罗诗力说》提出“文章为美术之一”的观点,确立美术之本质,体现了鲁迅早期的美术观。
与当今“美术”多存在于视觉文化领域不同,鲁迅将“文章”这个文学性语言融合与其中,强调文章与美术并存,文学与美术同为文艺治国的民族性语言,这是鲁迅对美术概念的最初定义,既王国维词汇的引进,刘师培词汇的分类之后,再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讨论了“科学与美艺之关系”,将“余裕”这个日语借词列为美学的范畴。1909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这部翻译著作,正是鲁迅美术观的实践与应用。虽是一部文学小说集,但在版面设计、书籍装帧方面,鲁迅将其视为一件“美术“作品,并把这种以美术的方式展现出的版式、装订设计称之为“余裕”,是《科学史教篇》引进的这一词汇的运用,范围上超越了日语原本的“宽余”、“从容”、“充裕”等含义,呈现在美术相关领域中。
1912 年,蔡元培邀请鲁迅在内的20余人在北京组织教育部,鲁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员,曾经为响应蔡元培“美育”的主张,鲁迅在教育部主办的“夏期美术讲习会”上以《美术略论》为题,作系列讲演,这是鲁迅第一次美术专题的讲演,在教育部大礼堂举行,听众最多约三十人,少时竟无一人。虽然从讲演的影响力来看,参加人数甚少,但丝毫没用破坏鲁迅对待演说的认真态度,遗憾的是讲稿已佚,演讲也由于之后的无人参加而告终,而鲁迅对20世纪初期“美术”在中国的传播工作,又大为迈进一步。
1913年鲁迅所著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是一篇在美术领域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发表在《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一卷第一册,可谓是中国最早对“美术”概念的定义及系统化的分类。同样沿用了《摩罗诗力说》中“文章为美术之一”的观点,与现如今所理解的视觉文化不同,“文章”与“音乐”都视为美术的范畴。同时,鲁迅对“美术馆”、“美术展览会”所陈列艺术作品的不同详细区分,这点上,与当今馆藏艺术品的分类上仍保持一致。“美术”一词经王国维、刘师培的抽象化的美学理解,到具体化的“美术品”的呈现,从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转为一个对象或一种形式的实物存在,“美术”的概念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得以被认知和传播。
参考文献:
[1]陈池瑜. 中国现代美术学史[M].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03.
[2]董炳月. 鲁迅形影[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12.
[3]陈振濂.“美术”语源考——“美术”译语引进史研究[J].美术研究,2003.4
作者简介:
牛梓蓉,(1990.1—),山西太原人,广西艺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美术史学理论研究方向。
关键词:美术;中国;传播;鲁迅
“美术”这个词汇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从未出现,作为一个舶来之词,直到近代以后才被逐步使用。最初概念范围设定广泛,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在内,后来才专指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追溯词汇来源,最早是在明治四年(1871年),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万国博览会发放的邀请照会中,附有一份德文的展览分类说明,把“美术”作为一个分类并多次出现。日本政府译员将其翻译为日语,运用汉字来标示,到明治五年(1872年),政府发布公告,使“美术”一词在日本各阶层得到认知,由于当时日文中多是汉语词汇,中国学者在日文基础上转译成中文,“美术”词汇开始为中国学界使用。
明治期间留日的中国学者,是美术概念的传播者,无论是留学进入美术学校专业学习美术的学生,如李叔同、高剑父、陈抱一、汪亚尘、陈之佛、关良等,还是并非专门从事美术类专业的留日学者,如王国维、刘师培、鲁迅以及流亡日本的章太炎、梁启超等,都在“美术”概念引入中国的道路上推波助澜。同样,鲁迅作为留日学生,也为“美术”词汇的引进和推行作出重大贡献,他对“美术”概念定义,为之后“美术”词汇在中国的普及夯实基础。
“美术”概念的产生及词汇的运用,在1904年,王国维的文章《红楼梦评论》中已多次出现,成为中国最早使用“美术”词汇之人,但引进之初,“美术”的定义相对模糊,“美术”、“艺术”、“美学”的概念并无明显差异。可以说王国维只是词汇的引入者,刘师培则是这一词汇的开拓者,1907年刘师培赴日本留学,同年便在《国粹学报》上发表了三篇专论“美术”的文章:《中国美术学变迁论》、《论美术援地而区》、《论美术与征实之学不同》。相比王国维,刘师培缩小了“美术”所涵盖的范围,将其放在“艺术”的层面上讨论,并把书法、篆刻、金石、碑版归为“美术”一类,“美术”的概念从朦胧中逐渐凸显,而鲁迅将“美术”的定义以文章和演讲的形式系统阐述,以及在译文中也作了详细介绍, “美术”的概念至此走向清晰化,鲁迅是词汇的定义和传播者。
鲁迅在留学的第二年(1903年),就开始了域外科幻小说的译介活和自然科学著作的编撰,真正开始对“美术”的介绍,是在“弃医从文”思想的建立初期,1906年离开仙台回到东京,从事专门的文艺译著的工作,在《河南》杂志上发表了五篇文章:《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其中在《摩罗诗力说》和《科学史教篇》多次讨论“美术”问题,《摩罗诗力说》提出“文章为美术之一”的观点,确立美术之本质,体现了鲁迅早期的美术观。
与当今“美术”多存在于视觉文化领域不同,鲁迅将“文章”这个文学性语言融合与其中,强调文章与美术并存,文学与美术同为文艺治国的民族性语言,这是鲁迅对美术概念的最初定义,既王国维词汇的引进,刘师培词汇的分类之后,再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讨论了“科学与美艺之关系”,将“余裕”这个日语借词列为美学的范畴。1909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这部翻译著作,正是鲁迅美术观的实践与应用。虽是一部文学小说集,但在版面设计、书籍装帧方面,鲁迅将其视为一件“美术“作品,并把这种以美术的方式展现出的版式、装订设计称之为“余裕”,是《科学史教篇》引进的这一词汇的运用,范围上超越了日语原本的“宽余”、“从容”、“充裕”等含义,呈现在美术相关领域中。
1912 年,蔡元培邀请鲁迅在内的20余人在北京组织教育部,鲁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员,曾经为响应蔡元培“美育”的主张,鲁迅在教育部主办的“夏期美术讲习会”上以《美术略论》为题,作系列讲演,这是鲁迅第一次美术专题的讲演,在教育部大礼堂举行,听众最多约三十人,少时竟无一人。虽然从讲演的影响力来看,参加人数甚少,但丝毫没用破坏鲁迅对待演说的认真态度,遗憾的是讲稿已佚,演讲也由于之后的无人参加而告终,而鲁迅对20世纪初期“美术”在中国的传播工作,又大为迈进一步。
1913年鲁迅所著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是一篇在美术领域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发表在《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一卷第一册,可谓是中国最早对“美术”概念的定义及系统化的分类。同样沿用了《摩罗诗力说》中“文章为美术之一”的观点,与现如今所理解的视觉文化不同,“文章”与“音乐”都视为美术的范畴。同时,鲁迅对“美术馆”、“美术展览会”所陈列艺术作品的不同详细区分,这点上,与当今馆藏艺术品的分类上仍保持一致。“美术”一词经王国维、刘师培的抽象化的美学理解,到具体化的“美术品”的呈现,从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转为一个对象或一种形式的实物存在,“美术”的概念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得以被认知和传播。
参考文献:
[1]陈池瑜. 中国现代美术学史[M].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03.
[2]董炳月. 鲁迅形影[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12.
[3]陈振濂.“美术”语源考——“美术”译语引进史研究[J].美术研究,2003.4
作者简介:
牛梓蓉,(1990.1—),山西太原人,广西艺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美术史学理论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