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城镇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着重采用多因素加权系统法,计算得出重庆市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指标准化值。结果表明:重庆市江津区7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总体较低,主导型产业结构、区位条件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较大。提高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需要严格执行土地规划政策;构建特色产业群;加强交通网络建设。
关键词: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评价指标;多因素加权系统法
一、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一)土地投入指标
小城镇土地经济效益评价就是从小城镇土地的经济属性出发,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分析不同质量的土地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小城镇土地投入与产出评价是小城镇土地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组成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要加速发展,增加投入是必要的。小城镇土地投入越多,小城镇的土地利用程度一般会越高。根据分析,可选取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部(商)投资等指标作为投入评价指标。
(二)经济规模指标
城镇是以工商业活动为主的产业体系和人口高度集聚的区域,城镇的经济规模对土地利用的经济效果有重大影响,因此小城镇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小城镇经济规模密切相关。经济规模越大,土地利用越集约,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越好。我们选择体现小城镇经济规模的指标如社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来反映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三)经济效益指标
土地利用经济评价的最直接目的是界定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水平。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纯收入或利润,是土地利用的投入与产出之差,它反映土地利用的效果。一般通过小城镇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来间接地反映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水平,这些指标包括:乡镇企业利税总额、乡镇财政收入。
(四)土地生产率指标
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目的是要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收益。研究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经济收益必须研究小城镇单位用地的产出水平,即小城镇土地生产率。小城镇土地生产率是指小城镇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相应的产值、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土地生产率指标综合了小城镇土地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诸方面的利用情况,是考核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指标。其指标值越大,表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果越好。小城镇土地生产率指标主要有:单位用地社会总产值、单位用地财政收入。
(五)土地交易市场健康度指标
房地产的发展在小城镇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房地产的投资热度已从一线大中城市转向县域小城镇,对土地利用的经济收益呈现愈来愈重要的影响。目前,房地产在小城镇的投资已是城镇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主要的消费支出,泡沫现象明显。鉴于传统习惯和小城镇规划管理制度的滞后,小城镇的房地产开发多以底层单户为主要开发模式,土地利用单位经济效益十分低下。评价土地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众多指标,本文以房地产投资比率、商品房空置率为指标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二、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评价数理模型
(一)多因素系统评价原理
一般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评价常采用多因素加权系统法,本文也以此方法为主要评价方法。首先,选用标准化模型,为便于比较,需要对各指标因子进行极大值标准化,可设置模型为:Ii=xi/Max{xi}
模型中,Ii为i指标的标准化分值,xi为i指标的实际调查值,i为指标个数。
在前述基础之上,建立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系统指数F的求值模型,采用多因素加权分值法:
Fi=W1I1+W2I2+W3I3+…+WnIn=■IiWi
其中,■Wi=1,F介于O-1之间,Fi为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系统指数,Ii为i指标的标准化值,Wi为i指标的权重值,n为指标个数。Fi越大,表示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越好。当F≥0.8时,小城镇土地利用率极高,综合效益好;当0.6≤F<0.8时,土地利用率较高,与城镇综合发展较为协调;当0.5≤F<0.6时,小城镇土地利用率较为平均,基本合格;当0.4≤F<0.5时,土地利用不太集约;当0.2≤F<0.4时,小城镇土地利用程度差,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性差;F<0.2时,土地利用率极差,土地系统处于极不协调的状态。
(二)因素权重评价
因素权重评价采用特尔斐法(专家调查法)。邀请有关专家对参评指标重要程度进行打分,确定各指标权重。用这种方法得出的评价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三、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指标评价实证研究
江津,位于重庆市西南部,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尾端,东邻巴南区、綦江县,南界贵州省习水县,西接永川区、四川省合江县,北靠璧山县、九龙坡区。幅员面积3200平方公里,共辖28个镇街,人口149万。2011年全年完成GDP398亿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2011年全年全区社会工业总产值750.32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5.3%。
根据上述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从江津区7个主导产业结构异质以及不同区位条件、不同发展模式的代表性小城镇为调查对象,其中白沙镇是中心镇,实力雄厚,工业发达;中山镇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龙华镇的现代农业基地极具特色。搜集和统计各类与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相关的数据,经整理计算,得到7 个小城镇土地利用的各项经济指标量值及其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标准化分值,结果如表2所示。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总体较低
将江津区7个城镇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作算术平均,得到综合指数的平均值F= 0.47,以此代表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的平均经济效益水平。根据有关数据,东部沿海城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69,江津区小城镇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益。可见,江津区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表明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总体较低,提升潜力较大。 2.经济实力、主导型产业结构异质的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存在差异
主导型产业结构是城镇在镇域或更大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推动力和风向标,城镇职能的不同在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中有不同的表现。在对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研究中,得出其小城镇产业异质性下呈现出区别较大的土地利用效益。如工业型城镇(如白沙镇、蔡家镇、广兴镇)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高于农业型城镇(如龙华镇、石门镇),这种差异是江津区小城镇中普遍存在的产业结构异质特点在土地利用上的反映。小城镇经济越发达,实力越雄厚,土地利用效益越高。白沙镇经济发达,城镇GDP远远超过其它小城镇,其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F=0.74,高于平均值0.47,说明了经济实力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3.区位条件对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影响较大
小城镇所处的空间位置与高层次城市的空间距离不同,直接影响小城镇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间接地表现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差别。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呈现出与区经济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呈递减的趋势。数据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排在前三名的城镇中,都有高速公路与重庆主城区及江津区经济中心连接。白沙镇还有长江航运黄金水道和铁路,受区经济中心的辐射影响大,与区经济中心经济联系密切,优越的区位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其他城镇。当与经济中心距离增大到55km以上时,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递减已相当明显,F值降到0.5以下,土地利用不经济,单位土地经济效益低。石头镇与江津主城区距离近51km,中山镇与江津区主城区距离55km,道路系统欠发达,单位土地利用效率较低。
(二)建议
1.严格执行土地规划政策,加强区域经济聚集整合
增加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是前提,认真、切实贯彻土地规划整理政策是关键,加强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聚集整合是突破点,构建特色县域小城镇是主要思路。其中,江津区需要把整个区域的经济进行整合分工,打破县域垄断,明确各城镇主要土地功能。如白沙镇主要打造工业制造园区和商业贸易中心,集中进行工业用地开发;龙华镇加要强农村土地流转,强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土地经营规模化、专业化。
2.构建特色产业群,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增强镇域综合经济实力
对于江津区小城镇而言,各城镇发展不同的主导产业群是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发展特色的产业体系对提高本城镇的土地利用效应十分有效,这是规模化、专业化效应产生正外部性的必然反映。尽管各城镇之间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差别较大,但这仅仅是产业特质下的反映,是客观的,所需要做的是增强本镇的产业品牌竞争力,在本产业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闲置和浪费。此外,以经济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仍然是小城镇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必然选择,在寻求各方面平衡、协调下仍然要推行招商引资,以发展经济为纲的总体路子。
3.加强交通网络布局,提升单位土地利用效益
显而易见,江津区部分小城镇要加强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区域道路网络的构建步伐。以高速公路为主要道路建设形式,借助高速公路的带动效应提高城镇单位土地经济效益。高速公路并不能直接推动镇域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但道路体统通达度更加协调、科学的整合了小城镇与外界的联系,推动本地外贸的繁荣,提高商品交换配置能力。贸易的活跃会刺激土地经济属性增值,迫使土地使用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永华.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1.
2.张奕河,郑大川.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需求关系研究[J].特区经济,2009.
3.赫海,踪家峰.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江津区统计局.江津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5.罗罡辉,吴次芳.城市用地效益的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03.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评价指标;多因素加权系统法
一、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一)土地投入指标
小城镇土地经济效益评价就是从小城镇土地的经济属性出发,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分析不同质量的土地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小城镇土地投入与产出评价是小城镇土地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组成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要加速发展,增加投入是必要的。小城镇土地投入越多,小城镇的土地利用程度一般会越高。根据分析,可选取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部(商)投资等指标作为投入评价指标。
(二)经济规模指标
城镇是以工商业活动为主的产业体系和人口高度集聚的区域,城镇的经济规模对土地利用的经济效果有重大影响,因此小城镇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小城镇经济规模密切相关。经济规模越大,土地利用越集约,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越好。我们选择体现小城镇经济规模的指标如社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来反映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三)经济效益指标
土地利用经济评价的最直接目的是界定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水平。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纯收入或利润,是土地利用的投入与产出之差,它反映土地利用的效果。一般通过小城镇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来间接地反映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水平,这些指标包括:乡镇企业利税总额、乡镇财政收入。
(四)土地生产率指标
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目的是要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收益。研究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经济收益必须研究小城镇单位用地的产出水平,即小城镇土地生产率。小城镇土地生产率是指小城镇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相应的产值、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土地生产率指标综合了小城镇土地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诸方面的利用情况,是考核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指标。其指标值越大,表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果越好。小城镇土地生产率指标主要有:单位用地社会总产值、单位用地财政收入。
(五)土地交易市场健康度指标
房地产的发展在小城镇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房地产的投资热度已从一线大中城市转向县域小城镇,对土地利用的经济收益呈现愈来愈重要的影响。目前,房地产在小城镇的投资已是城镇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主要的消费支出,泡沫现象明显。鉴于传统习惯和小城镇规划管理制度的滞后,小城镇的房地产开发多以底层单户为主要开发模式,土地利用单位经济效益十分低下。评价土地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众多指标,本文以房地产投资比率、商品房空置率为指标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二、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评价数理模型
(一)多因素系统评价原理
一般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评价常采用多因素加权系统法,本文也以此方法为主要评价方法。首先,选用标准化模型,为便于比较,需要对各指标因子进行极大值标准化,可设置模型为:Ii=xi/Max{xi}
模型中,Ii为i指标的标准化分值,xi为i指标的实际调查值,i为指标个数。
在前述基础之上,建立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系统指数F的求值模型,采用多因素加权分值法:
Fi=W1I1+W2I2+W3I3+…+WnIn=■IiWi
其中,■Wi=1,F介于O-1之间,Fi为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系统指数,Ii为i指标的标准化值,Wi为i指标的权重值,n为指标个数。Fi越大,表示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越好。当F≥0.8时,小城镇土地利用率极高,综合效益好;当0.6≤F<0.8时,土地利用率较高,与城镇综合发展较为协调;当0.5≤F<0.6时,小城镇土地利用率较为平均,基本合格;当0.4≤F<0.5时,土地利用不太集约;当0.2≤F<0.4时,小城镇土地利用程度差,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性差;F<0.2时,土地利用率极差,土地系统处于极不协调的状态。
(二)因素权重评价
因素权重评价采用特尔斐法(专家调查法)。邀请有关专家对参评指标重要程度进行打分,确定各指标权重。用这种方法得出的评价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三、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指标评价实证研究
江津,位于重庆市西南部,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尾端,东邻巴南区、綦江县,南界贵州省习水县,西接永川区、四川省合江县,北靠璧山县、九龙坡区。幅员面积3200平方公里,共辖28个镇街,人口149万。2011年全年完成GDP398亿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2011年全年全区社会工业总产值750.32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5.3%。
根据上述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从江津区7个主导产业结构异质以及不同区位条件、不同发展模式的代表性小城镇为调查对象,其中白沙镇是中心镇,实力雄厚,工业发达;中山镇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龙华镇的现代农业基地极具特色。搜集和统计各类与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相关的数据,经整理计算,得到7 个小城镇土地利用的各项经济指标量值及其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标准化分值,结果如表2所示。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总体较低
将江津区7个城镇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作算术平均,得到综合指数的平均值F= 0.47,以此代表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的平均经济效益水平。根据有关数据,东部沿海城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69,江津区小城镇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益。可见,江津区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表明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总体较低,提升潜力较大。 2.经济实力、主导型产业结构异质的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存在差异
主导型产业结构是城镇在镇域或更大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推动力和风向标,城镇职能的不同在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中有不同的表现。在对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研究中,得出其小城镇产业异质性下呈现出区别较大的土地利用效益。如工业型城镇(如白沙镇、蔡家镇、广兴镇)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高于农业型城镇(如龙华镇、石门镇),这种差异是江津区小城镇中普遍存在的产业结构异质特点在土地利用上的反映。小城镇经济越发达,实力越雄厚,土地利用效益越高。白沙镇经济发达,城镇GDP远远超过其它小城镇,其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F=0.74,高于平均值0.47,说明了经济实力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3.区位条件对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影响较大
小城镇所处的空间位置与高层次城市的空间距离不同,直接影响小城镇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间接地表现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差别。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呈现出与区经济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呈递减的趋势。数据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排在前三名的城镇中,都有高速公路与重庆主城区及江津区经济中心连接。白沙镇还有长江航运黄金水道和铁路,受区经济中心的辐射影响大,与区经济中心经济联系密切,优越的区位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其他城镇。当与经济中心距离增大到55km以上时,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递减已相当明显,F值降到0.5以下,土地利用不经济,单位土地经济效益低。石头镇与江津主城区距离近51km,中山镇与江津区主城区距离55km,道路系统欠发达,单位土地利用效率较低。
(二)建议
1.严格执行土地规划政策,加强区域经济聚集整合
增加江津区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是前提,认真、切实贯彻土地规划整理政策是关键,加强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聚集整合是突破点,构建特色县域小城镇是主要思路。其中,江津区需要把整个区域的经济进行整合分工,打破县域垄断,明确各城镇主要土地功能。如白沙镇主要打造工业制造园区和商业贸易中心,集中进行工业用地开发;龙华镇加要强农村土地流转,强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土地经营规模化、专业化。
2.构建特色产业群,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增强镇域综合经济实力
对于江津区小城镇而言,各城镇发展不同的主导产业群是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发展特色的产业体系对提高本城镇的土地利用效应十分有效,这是规模化、专业化效应产生正外部性的必然反映。尽管各城镇之间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差别较大,但这仅仅是产业特质下的反映,是客观的,所需要做的是增强本镇的产业品牌竞争力,在本产业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闲置和浪费。此外,以经济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仍然是小城镇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必然选择,在寻求各方面平衡、协调下仍然要推行招商引资,以发展经济为纲的总体路子。
3.加强交通网络布局,提升单位土地利用效益
显而易见,江津区部分小城镇要加强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区域道路网络的构建步伐。以高速公路为主要道路建设形式,借助高速公路的带动效应提高城镇单位土地经济效益。高速公路并不能直接推动镇域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但道路体统通达度更加协调、科学的整合了小城镇与外界的联系,推动本地外贸的繁荣,提高商品交换配置能力。贸易的活跃会刺激土地经济属性增值,迫使土地使用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永华.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1.
2.张奕河,郑大川.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需求关系研究[J].特区经济,2009.
3.赫海,踪家峰.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江津区统计局.江津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5.罗罡辉,吴次芳.城市用地效益的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03.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