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课堂构建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y_1012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初中的重要课程,语文课程的学习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教师要合理的规划阅读课堂,导入丰富的教学资源,保证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目前很多初中生的阅读量较小,阅读理解能力也非常弱。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要重新设计教学计划,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构建系统的语文阅读体系,明确阅读的目的与方向,实现高效率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构建;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49-1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学生接触了解多样的语言文化,为初中阶段的学习奠定阅读基础,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意思。新课程计划的融入,促使阅读教学结构发生改变,教师要摒弃传统刻板单一的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与阅读。同时,教师要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不断的增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案,以提高初中生的阅读素养。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课本教材为基础,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刻板,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在阅读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形式,过分强调文章的类型,束缚了学生的阅读思维;采取机械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起到了负面影响,致使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同时,部分教师没有明确阅读课堂的教学目标,只是按照课程大纲来讲述,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没有延伸性的讲解,学生只会单一阅读,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与意义。
  二、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
  1.制订科学系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导入丰富的课文内容,结合课外知识点,引导学生全面的阅读理解,并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专业的阅读技能,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在课堂阅读中,教师要采取深度解读文本模式,帮助学生深入的分析解读文章内容。或者,教师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自主的探索与解析。
  比如,在讲解《雨的四季》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预习课文,集体朗读课文内容,分析雨的特点,并在语句旁标准感悟。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解读“雨的四季”的具体表现。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可以定期开展“阅读日”,依托于课本内容,提供大量的课外书籍,联系课程教学大纲配合阅读,这样可以达到最大化的阅读效果。在文章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提出相应的课程问题,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文中有几处详细的描写了雨的形态?”。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探索,这样可以深入的理解作者的内心感情,有利于提升阅读水平。最后,教师可以采取周测的方式,检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以电子试卷的方式,以课文内容为主,全方位的检测学生的阅读范围,以便制定后面的阅读教学计划。
  2.采取微课程教学,提升课堂阅读质量
  课堂环境直接影響着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要构建积极热烈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们自由的选择阅读类型,保证课堂阅读质量。同时,教师可以采取微课程的教学方法,配合课本内容,燃起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激情,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体会。
  比如,在学习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文章的画面与内容。之后,进行精读细读训练,利用背景音乐《好妈妈》,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充分的感受语文阅读的魅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摘抄文本中的好词好句,记录在笔记本中,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或者,教师可以分组阅读的方法,每个组负责解析一个段落,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写作技巧。最后,教师统计每个小组的阅读解析结论,装订成完整的结构表格。在集体阅读的环境下,初中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促使他们深刻的感悟文章的内涵与意义。
  3.采取分层阅读法,保障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阅读需要循序渐进的感受与体会,教师可以采取分层阅读法,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设置不同的阅读目标。比如,知识基础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易的文本类型,如记叙文、抒情文;而基础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探索文言文,加强自身的理解水平。或者,教师可以导入图画绘本,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与阅读,推动课堂教学进程,保证阅读效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不断的规划与完善,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阅读特点,引入有针对性的阅读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章内容,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让学生在阅读中反思探索,逐步的提高语文阅读水平,保证高效课程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苏琳琳.浅析“部编版”初中语文阅读教材中的“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凸显[J].新课程研究,2019,506(06):109-110.
  [2]于银年.互动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探讨[J].新课程,2019(5):76.
  
  (作者单位: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甘肃 兰州730000)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相关行为表现做出的即时评判,其中包括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教师应使用不同类型的评价。本文从语文课堂评价的方式要灵活、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评价的指向要明确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灵活;多元化;指向要明确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要:教师利用生活现象巧设悬念,通过问题设置巧设悬念,运用物理实验巧设悬念,引用物理学史巧设悬念,可展示物理学魅力,增强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展现物理教学艺术,优化物理教学。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设置悬念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89-1  “悬念”原指极度关心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一种紧张、期待的心理;它扣人心弦,让人欲罢不能。物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管理实践,阐述了集团规模办学中层干部应具有的“三划能力”的内涵,提升措施,提升效果,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层干部;三划能力;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3-004  盐城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现有上海路、苏州路和长春路三个校区,181个教学班,10000名学生,650多名教职工,办学规模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传统的知识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更加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小组合作模式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鼓励学生通过互助互动、协同合作来对探究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容。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中笔者从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角度展开
摘 要:教育领域中的教学资源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之下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更是成了现今教师所公认的优质教学资源。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从而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趋势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为此,笔者从以多媒体技术导入合理问题;以多媒体技术演示形象画面;以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情境三个方面阐述了多媒体与初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职高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学习能力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让学生能够成为一名社会需要的现代化学生。这就需要职高教师充分利用职高思想政治教学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使其不仅掌握专业技能,还可以提其职业道德精神和法治意识,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职业道德;法治视角;职高教学;思政教学;教学模式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产生了许多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就是其中的一种,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英语阅读和写作中应用思维导图,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索了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阅读;写作;应用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活动性课程。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技能、价值判断的能力、对道德原则与法治观念的领悟,都可以在活动中形成。教师要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获得有生命力的生活认知、相互帮助的成长方式和乐群的态度,形成有生活根基的道德情感、意义领悟以及价值认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实现儿童社会化成长。  关键词:道德情感;体验活动;课前调查;情境思辨  中图分类号:G
摘要:学习数学的关键之处,就是有一个清晰严谨的知识脉络,这是理清数量关系,进行因果推导的前提所在,而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一种图形思考工具,通过线条、箭头等将各级主题关系进行层次表现,不仅可以强化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还对课前知识导入、公式推导、解题思路分析以及课后知识点巩固等具有良好辅助效果。为此,本文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分析了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究了运用策略。旨在激活数学思维,实现高效
摘 要: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探索生物及生命的秘密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初中生物课程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占比很大,可见,在这个阶段通过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渗透十分必要。学生通过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仅能很好的完成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还能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健康教育;渗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