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欣赏能力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必须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文化的熏陶,包括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国家文化等。因此,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渗透文化的过程。
正如国际教育学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指出的:“当音乐被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懂得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用文化升华音乐。
1.在固有的文化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这一切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文化基础之上,再通过对欣赏的作品内容的介绍,也可以通过对音乐欣赏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的介绍。如在告诉学生如何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教师要通过分布各个阶段的标题,重新建起一个情节的序列,并让这个早已为学生熟悉的民间传说与音响的运动相对应,再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完成某种程度的具象整合,从而产生完整的可感的包括事态、场景和人物情感在内的综合性意境。
2.借助传统文化中各种形式的结合完成审美建构
中国音乐最突出的人文特性是诗、画、乐的统一,联系这三种艺术形式的就是审美意境。在我国传统音乐的欣赏中处处可见这三种形式的互相映衬。如古筝独奏《渔舟唱晚》,其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其优美的意境与许多古诗相似。音乐与诗歌的意境相辅相成,增强了对音乐的审美感受,这种诗、画、乐三结合的艺术形式丰富了人格内涵。
3.正确对待国外音乐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互联网的发展突飞猛进等传播因素的改变,外来文化在很广范围内影响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思维甚至行为方式。音乐文化受到严重的威胁和挑战。音乐教育者们必须思考和认真对待外来音乐文化的渗透和所谓的“文化侵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我们采取的主要手段。以音乐文化为本,客观审视外来音乐文化,接受外来音乐文化里有益于自己的成分。充分吸收外来音乐文化不仅不会使自己原有的音乐文化传统中断,而且会大大促进自身音乐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外国音乐文化不是洪水猛兽,外国音乐文化性格产生了无数个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的本土人物。没有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就不可能充分吸收外来的先进音乐文化的精髓,当今音乐文化的发展必定是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结合。
4.合理选择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音乐欣赏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一般来讲,文化素质的高低和音乐知识的多少与音乐欣赏的深浅度是成正比的。文化素质高的人更容易理解音乐中表达的内涵。比如,对天文感兴趣的人就比较容易理解《行星组曲》,对唐诗有研究的人就容易理解《大地之歌》,熟悉外国文学的人对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更容易接受,都能很轻松地从音乐中探究出许多人生哲理。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要理解音乐内涵就必须加深对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掌握音乐欣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特别是文化素质、音乐基础较差的人,不仅要掌握欣赏音乐的手段、步骤、方法,还要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
5.培养音乐教育中的文化意识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尽管没有人对这一定义持否定态度,但对于音乐作为文化现象的内涵,并不是很清晰,音乐教育的文化意识问题由此引发。音乐作为文化的存在方式,必然由三个基本层面的相互支持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社会中。
意识是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古人称之为意;行为层则是这种意识反应的直接表现,古人称之为象;形态层则是这种直接表现凝聚的各种符号及符号系统,古人称之为言。作为文化的一般形态,音乐活动的全部过程符合文化创造的一般规律:意体现为象,立象以尽意;象凝聚为言,立言以明象;而言又作用于意,言传而意会,全过程形成对意的放大与传播。
作为文化的特殊形态,音乐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特殊的言):乐音、乐器、乐谱有着特殊的行为(特殊的象):音乐活动、舞蹈、戏曲;以及特殊的意识方式(特殊的意):音乐体验是社会文化存在的特殊表现形式。这种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文化主体历史性的情绪情感积淀及在特定存在状态中的情绪情感反应。因此,音乐真切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呻吟、痛号和欢乐,也寄托了一种文化情感、梦幻与理想。音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血脉,也是一种文化意志的灵魂。
6.推动多元音乐教育
纵观美国音乐教育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是社会和学术这两种力量推动着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首先,美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回应;其次,美国高等院校知识分子及其学术研究对人类多元文化音乐性质和价值的确认。这种确认可以说是源自百余年来世界音乐学术研究的发展历史,包括比较音乐学、音乐民族学、音乐人类学及国际比较音乐教育等领域学术研究的历史,至少包括上千名学者、教授对世界上非西方音乐进行的严肃认真的研究产生的成果,揭示了人类音乐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促进了发达国家音乐教育中“欧洲音乐中心主义”观念的改变,使音乐教育从单一音乐视野转向了全球多元文化音乐的视野。因此,实行多元音乐教育是必经之路,实行多元音乐教育首先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条原则对于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以开放的、科学的态度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正如国际教育学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指出的:“当音乐被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懂得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用文化升华音乐。
1.在固有的文化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这一切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文化基础之上,再通过对欣赏的作品内容的介绍,也可以通过对音乐欣赏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的介绍。如在告诉学生如何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教师要通过分布各个阶段的标题,重新建起一个情节的序列,并让这个早已为学生熟悉的民间传说与音响的运动相对应,再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完成某种程度的具象整合,从而产生完整的可感的包括事态、场景和人物情感在内的综合性意境。
2.借助传统文化中各种形式的结合完成审美建构
中国音乐最突出的人文特性是诗、画、乐的统一,联系这三种艺术形式的就是审美意境。在我国传统音乐的欣赏中处处可见这三种形式的互相映衬。如古筝独奏《渔舟唱晚》,其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其优美的意境与许多古诗相似。音乐与诗歌的意境相辅相成,增强了对音乐的审美感受,这种诗、画、乐三结合的艺术形式丰富了人格内涵。
3.正确对待国外音乐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互联网的发展突飞猛进等传播因素的改变,外来文化在很广范围内影响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思维甚至行为方式。音乐文化受到严重的威胁和挑战。音乐教育者们必须思考和认真对待外来音乐文化的渗透和所谓的“文化侵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我们采取的主要手段。以音乐文化为本,客观审视外来音乐文化,接受外来音乐文化里有益于自己的成分。充分吸收外来音乐文化不仅不会使自己原有的音乐文化传统中断,而且会大大促进自身音乐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外国音乐文化不是洪水猛兽,外国音乐文化性格产生了无数个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的本土人物。没有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就不可能充分吸收外来的先进音乐文化的精髓,当今音乐文化的发展必定是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结合。
4.合理选择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音乐欣赏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一般来讲,文化素质的高低和音乐知识的多少与音乐欣赏的深浅度是成正比的。文化素质高的人更容易理解音乐中表达的内涵。比如,对天文感兴趣的人就比较容易理解《行星组曲》,对唐诗有研究的人就容易理解《大地之歌》,熟悉外国文学的人对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更容易接受,都能很轻松地从音乐中探究出许多人生哲理。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要理解音乐内涵就必须加深对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掌握音乐欣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特别是文化素质、音乐基础较差的人,不仅要掌握欣赏音乐的手段、步骤、方法,还要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
5.培养音乐教育中的文化意识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尽管没有人对这一定义持否定态度,但对于音乐作为文化现象的内涵,并不是很清晰,音乐教育的文化意识问题由此引发。音乐作为文化的存在方式,必然由三个基本层面的相互支持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社会中。
意识是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古人称之为意;行为层则是这种意识反应的直接表现,古人称之为象;形态层则是这种直接表现凝聚的各种符号及符号系统,古人称之为言。作为文化的一般形态,音乐活动的全部过程符合文化创造的一般规律:意体现为象,立象以尽意;象凝聚为言,立言以明象;而言又作用于意,言传而意会,全过程形成对意的放大与传播。
作为文化的特殊形态,音乐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特殊的言):乐音、乐器、乐谱有着特殊的行为(特殊的象):音乐活动、舞蹈、戏曲;以及特殊的意识方式(特殊的意):音乐体验是社会文化存在的特殊表现形式。这种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文化主体历史性的情绪情感积淀及在特定存在状态中的情绪情感反应。因此,音乐真切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呻吟、痛号和欢乐,也寄托了一种文化情感、梦幻与理想。音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血脉,也是一种文化意志的灵魂。
6.推动多元音乐教育
纵观美国音乐教育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是社会和学术这两种力量推动着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首先,美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回应;其次,美国高等院校知识分子及其学术研究对人类多元文化音乐性质和价值的确认。这种确认可以说是源自百余年来世界音乐学术研究的发展历史,包括比较音乐学、音乐民族学、音乐人类学及国际比较音乐教育等领域学术研究的历史,至少包括上千名学者、教授对世界上非西方音乐进行的严肃认真的研究产生的成果,揭示了人类音乐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促进了发达国家音乐教育中“欧洲音乐中心主义”观念的改变,使音乐教育从单一音乐视野转向了全球多元文化音乐的视野。因此,实行多元音乐教育是必经之路,实行多元音乐教育首先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条原则对于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以开放的、科学的态度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