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设计需要理念的支撑,三维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匹配的教学策略.本文以浙教版科学《重力》为例,基于“前概念、知识本质、概念建构、STS、定量实验、实验评价等”理念,设计教学策略,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作以支撑.
关键词:浙教版科学;重力;教学;课例
1学前解析
(1)在浙教版科学《重力》的学习之前,学生通过“力的存在”的学习,知道了力的产生原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也就是对“力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来系统的认识生活中的常见力,重力就是其中的一种.学生对重力作用认识是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也有前概念的影响,如重力和质量的混淆,这些认识都是处于模糊和零散状态.
(2)在教学的三维目标上,预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从整体上建构起重力的产生原因和三要素的特点,能理解重力和质量的本质关系,能对研究重力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等科学方法得到体验和提升,理解STS,并将重力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去解决问题.
2教学设计
21问题的引入
情景创设:
(1)苹果砸了牛顿的头.苹果为什么落向地面,而不是飞向空中?
(2)跳高.为什么人不一直向上运动,而是要返回地面?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这一证据,判断力的存在.教师揭示重力的概念和符号G.
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科学史等创设问题情景,符合学生原有水平,也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而基于证据的猜测,则是物理方法的培养.
22重、难点突破
难点一:重力的方向
(1)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观察对象:通过细线判断重力的方向.
(2)对书本实验进行改进,如图1、图2将铁架台倾斜、前后左右各个方位的倾斜,一是辨析“竖直”和“垂直”的区别.二是从空间变化中得出“始终竖直向下”的特点.
(3)观察和解释:泥水匠使用重锤线的原理.
(4)讨论和活动:如何判断教室内的黑板边框是否挂正,并利用教师提供的细线和身边的材料制作重锤线进行测量.
(5)尝试画出不同情境下的重力示意图(补充重心的概念和悬挂法确定重心).
设计意图:
做实验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观察对象,使学生的观察更有针对性.
辨析“垂直”和“竖直”是为了突出概念的准确性.从各个方向观察小球的状态,则是为了概念建构的完整性,突出“始终竖直向下”的特点.
重锤线的应用,则是体现了STS理念的渗透.
尝试画出力的示意图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建模和理性思维的能力.
难点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基于前概念,采用激疑的方式提出问题:“重力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①物理量意义的区分如表1:
分析数据:误差处理,并从数学函数式的角度分析数据关系,发现重力/质量是一个定值,有正比关系.
②制作图像如图3:
分析图像:从数学函数图像的角度分析,过原点的直线表示存在正比关系.
③用大小不等的同种不规则石块进行重复实验,检验结论的普遍性.
④创建公式:Gm=g
(3)閱读并理解书本“9.8牛/千克”的意义,注意到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与书本数据的偏差,引发讨论和评价,从“测量者、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方面分析原因.进一步阅读材料“不同星球上的重力”,理解g值的意义,并顺势纠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月球上没有重力”.
设计意图:
“重力等于质量”、“月球上没有重力”都是学生存在的错误前概念,教学中必需予以纠正.
对表格数据的误差处理,是对科学处理数据方法的培养.
从数学函数式的角度分析数据关系,正比、反比、一次函数等是对科学研究中数学方法的培养.
利用图像特点判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则是另一种重要的数学表达形式.
用不同的材料重复实验,目的是排除偶然性,找到普遍规律,这是重要的科学实验方法.
注意实验数据与书本数据的偏差,既可以引发学生评价实验中可能造成偏差原因的探讨,又体现了尊重科学事实的严谨性和实验评价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23练习巩固
(1)讨论:如果重力消失,会怎样?
(2)桥梁限重标志的相关计算.
如图4,桥头竖着的是限重标志牌(t表示吨).它表示这座桥允许通过最重为多少牛的车?
(3)随堂活动:估计并测量两个鸡蛋的重力.
设计意图:
科学需要想象,“如果重力消失”,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空间.
以生活原型为背景的习题计算,既落实了重力公式的运用,也是体现STS理念的渗透.
估计和检测鸡蛋的重力,则是为了增强学生对物理量的体验.
24知识构建
以力的本质为核心进行二维编码,板书建构如图5:
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二维编码表达形式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而内容的排布则是遵循知识的体系,突出力的本质.
3相关思考
教学是需要理念支撑的,教学策略要匹配教学理念,就本课设计而言,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学习都是带有前概念
前概念中的错误部分会干扰新知的正确建构,教学中必须予以关注,教学之前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前概念,并设计相应的措施,如实验、理性思维等手段加以应对.如本课中“重力等于质量”、“月球上没有重力”等都是学生常见的错误前概念,在教学设计中予以了关注. (2)教学要抓住知识的本质
任何知识的建构都有其本质,这是教学的核心.重力的本质是一种常见的力,它必遵循“力的产生原因、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这一知识本质,这是教学的主线,在设计上围绕这一主线而展开.在导入中通过理性思考揭示了重力的产生原因和作用效果,在重难点突破中通过实验揭示了重力的“方向、作用点、大小”三要素.最终以二维编码形式的板书整理,目的也是将重力知识的本质显性化.
(3)概念建构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概念建构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体现了科学学习的严谨性,缺乏严谨性,学生的理解就会模糊,形成错误观念.本课中,在重力方向的理解上,“竖直”和“垂直”的区分体现了概念的准确性,而“总是”是指物体不论处于何种状态下的结果,体现了概念的完整性.不同地点g值不同,g=9.8牛/千克
的意义描述中强调“地面附近”的条件,也是体现出概念的准确性.
(4)STS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
“科学、技术、社会”三者息息相关,这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教学中要关注STS理念的渗透.本课设计中,引入“重垂线”、“限重标志”、“估测鸡蛋”等素材,让学生通过活动设计、计算体验等手段,学以致用,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源于生活而走向生活,是STS理念教学的一种体现.
(5)定量实验中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定量实验中,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尤显重要,需要科学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如何处理有效数据(实验的误差)和无效数据(实验错误),如何运用函数关系式和图像去得出结论,是技能运用上的难点.本课设计中,采用定量实验的方法探究“重力和质量在数值上的关系”,通过实验测定获取数据,从表格数据处理和图像数据处理两方面进行分析,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定量实验的能力.
(6)重视对实验的评价
实验评价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体现质疑和严谨性的平台,也是新发现和新探究的源泉.本课设计中,注意到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与书本“9.8牛/千克”数据的偏差,引发讨论和评价,分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测量工具原因(弹簧秤不精确、钩码生锈等),也可能是测量者原因(估计能力不同),也可能是测量方法的原因(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也可能就是实际值(本地纬度位置).通过评价,学生理解了评价结果的方法,根据教学需求和实际教学进程,也可以实施进一步的研究,体现教学的生成性.
在本课设计中,除上述一些理念外,还有通过“尝试画出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建模和理性思维的能力,通过“如果重力消失”的科学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空间等,总之,每一个活动都是蕴含着相关的教学理念,这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耀村.初中科學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关键词:浙教版科学;重力;教学;课例
1学前解析
(1)在浙教版科学《重力》的学习之前,学生通过“力的存在”的学习,知道了力的产生原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也就是对“力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来系统的认识生活中的常见力,重力就是其中的一种.学生对重力作用认识是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也有前概念的影响,如重力和质量的混淆,这些认识都是处于模糊和零散状态.
(2)在教学的三维目标上,预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从整体上建构起重力的产生原因和三要素的特点,能理解重力和质量的本质关系,能对研究重力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等科学方法得到体验和提升,理解STS,并将重力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去解决问题.
2教学设计
21问题的引入
情景创设:
(1)苹果砸了牛顿的头.苹果为什么落向地面,而不是飞向空中?
(2)跳高.为什么人不一直向上运动,而是要返回地面?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这一证据,判断力的存在.教师揭示重力的概念和符号G.
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科学史等创设问题情景,符合学生原有水平,也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而基于证据的猜测,则是物理方法的培养.
22重、难点突破
难点一:重力的方向
(1)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观察对象:通过细线判断重力的方向.
(2)对书本实验进行改进,如图1、图2将铁架台倾斜、前后左右各个方位的倾斜,一是辨析“竖直”和“垂直”的区别.二是从空间变化中得出“始终竖直向下”的特点.
(3)观察和解释:泥水匠使用重锤线的原理.
(4)讨论和活动:如何判断教室内的黑板边框是否挂正,并利用教师提供的细线和身边的材料制作重锤线进行测量.
(5)尝试画出不同情境下的重力示意图(补充重心的概念和悬挂法确定重心).
设计意图:
做实验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观察对象,使学生的观察更有针对性.
辨析“垂直”和“竖直”是为了突出概念的准确性.从各个方向观察小球的状态,则是为了概念建构的完整性,突出“始终竖直向下”的特点.
重锤线的应用,则是体现了STS理念的渗透.
尝试画出力的示意图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建模和理性思维的能力.
难点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基于前概念,采用激疑的方式提出问题:“重力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①物理量意义的区分如表1:
分析数据:误差处理,并从数学函数式的角度分析数据关系,发现重力/质量是一个定值,有正比关系.
②制作图像如图3:
分析图像:从数学函数图像的角度分析,过原点的直线表示存在正比关系.
③用大小不等的同种不规则石块进行重复实验,检验结论的普遍性.
④创建公式:Gm=g
(3)閱读并理解书本“9.8牛/千克”的意义,注意到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与书本数据的偏差,引发讨论和评价,从“测量者、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方面分析原因.进一步阅读材料“不同星球上的重力”,理解g值的意义,并顺势纠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月球上没有重力”.
设计意图:
“重力等于质量”、“月球上没有重力”都是学生存在的错误前概念,教学中必需予以纠正.
对表格数据的误差处理,是对科学处理数据方法的培养.
从数学函数式的角度分析数据关系,正比、反比、一次函数等是对科学研究中数学方法的培养.
利用图像特点判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则是另一种重要的数学表达形式.
用不同的材料重复实验,目的是排除偶然性,找到普遍规律,这是重要的科学实验方法.
注意实验数据与书本数据的偏差,既可以引发学生评价实验中可能造成偏差原因的探讨,又体现了尊重科学事实的严谨性和实验评价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23练习巩固
(1)讨论:如果重力消失,会怎样?
(2)桥梁限重标志的相关计算.
如图4,桥头竖着的是限重标志牌(t表示吨).它表示这座桥允许通过最重为多少牛的车?
(3)随堂活动:估计并测量两个鸡蛋的重力.
设计意图:
科学需要想象,“如果重力消失”,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空间.
以生活原型为背景的习题计算,既落实了重力公式的运用,也是体现STS理念的渗透.
估计和检测鸡蛋的重力,则是为了增强学生对物理量的体验.
24知识构建
以力的本质为核心进行二维编码,板书建构如图5:
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二维编码表达形式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而内容的排布则是遵循知识的体系,突出力的本质.
3相关思考
教学是需要理念支撑的,教学策略要匹配教学理念,就本课设计而言,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学习都是带有前概念
前概念中的错误部分会干扰新知的正确建构,教学中必须予以关注,教学之前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前概念,并设计相应的措施,如实验、理性思维等手段加以应对.如本课中“重力等于质量”、“月球上没有重力”等都是学生常见的错误前概念,在教学设计中予以了关注. (2)教学要抓住知识的本质
任何知识的建构都有其本质,这是教学的核心.重力的本质是一种常见的力,它必遵循“力的产生原因、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这一知识本质,这是教学的主线,在设计上围绕这一主线而展开.在导入中通过理性思考揭示了重力的产生原因和作用效果,在重难点突破中通过实验揭示了重力的“方向、作用点、大小”三要素.最终以二维编码形式的板书整理,目的也是将重力知识的本质显性化.
(3)概念建构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概念建构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体现了科学学习的严谨性,缺乏严谨性,学生的理解就会模糊,形成错误观念.本课中,在重力方向的理解上,“竖直”和“垂直”的区分体现了概念的准确性,而“总是”是指物体不论处于何种状态下的结果,体现了概念的完整性.不同地点g值不同,g=9.8牛/千克
的意义描述中强调“地面附近”的条件,也是体现出概念的准确性.
(4)STS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
“科学、技术、社会”三者息息相关,这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教学中要关注STS理念的渗透.本课设计中,引入“重垂线”、“限重标志”、“估测鸡蛋”等素材,让学生通过活动设计、计算体验等手段,学以致用,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源于生活而走向生活,是STS理念教学的一种体现.
(5)定量实验中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定量实验中,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尤显重要,需要科学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如何处理有效数据(实验的误差)和无效数据(实验错误),如何运用函数关系式和图像去得出结论,是技能运用上的难点.本课设计中,采用定量实验的方法探究“重力和质量在数值上的关系”,通过实验测定获取数据,从表格数据处理和图像数据处理两方面进行分析,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定量实验的能力.
(6)重视对实验的评价
实验评价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体现质疑和严谨性的平台,也是新发现和新探究的源泉.本课设计中,注意到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与书本“9.8牛/千克”数据的偏差,引发讨论和评价,分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测量工具原因(弹簧秤不精确、钩码生锈等),也可能是测量者原因(估计能力不同),也可能是测量方法的原因(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也可能就是实际值(本地纬度位置).通过评价,学生理解了评价结果的方法,根据教学需求和实际教学进程,也可以实施进一步的研究,体现教学的生成性.
在本课设计中,除上述一些理念外,还有通过“尝试画出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建模和理性思维的能力,通过“如果重力消失”的科学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空间等,总之,每一个活动都是蕴含着相关的教学理念,这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耀村.初中科學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