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者的诗和远方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ry0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梓颐

  在她的镜头下,银河星景与广袤草原交汇,唯美震撼。她告诉别人,她捕捉的是时间。点滴流逝的时光沉淀在相片中,这份意境令她感受到自己想要的诗和远方。

星河之下,梦想萌发


  从小,叶梓颐就爱在晚上盯着星空发呆。“老师说,在我们的头顶有一片璀璨的星空,但我为什么只能看到零星几颗在闪烁呢?”快速发展的都市里,成片的霓虹灯让星空黯然失色,这既让她遗憾,也激发了她对星空的好奇。
  一次下晚自习回寝室的路上,叶梓颐偶然抬头,撞见一颗流星划破夜空,虽然如昙花一现,但那景象让她无法忘却。她一路小跑,回寝室和同学们分享。大家都兴奋地跑到阳台去看,却什么也没看到,她们围着叶梓颐,询问流星的样子。“要是有相机能拍下来就好了!”叶梓颐突然发现语言有时候很苍白无力。
  叶梓颐加入了学校的天文小组,每逢周末便观测星象。高三那年,她参加了由北京天文館组织的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后,她加入星缘山峰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老师,开始系统的观星生活。也正因为观星的体验如此美好,在高考后,叶梓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摄影专业。
  “20岁那年,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相机。那天的暮色还没降临,我就已经在京郊一片草地上等了很久。天黑下来的那一刻,我立刻按动快门,一直仰着头拍摄。”等到脖子酸痛不止,她才发现,一夜就这么过去了。回到宿舍,叶梓颐在电脑上查看星空的照片,虽然拍摄技术还稍显稚嫩,但她依然非常兴奋,把照片都发布到了社交网站上。不少人通过她的照片产生了去看星空的欲望,留言鼓励她,这让叶梓颐深受激励。

因为星空,步履不停


  大学毕业后,凭借数不胜数的星空作品,叶梓颐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星空能够启迪人的智慧,所以,我们相信你一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新加坡一家广告公司老板的话打动了叶梓颐。入职后,在公司支持下,叶梓颐“追星”的足迹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
  2015年3月20日,北极圈日全食发生时,正逢极夜和极昼之交,这样的相遇50万年才发生一次。得知世界最北端的城市——挪威朗伊尔城有最佳观测点,叶梓颐立刻买好机票,飞赴星河之约。彻骨的寒冷中,叶梓颐站在户外拍摄了全过程,“虽然很冷,但是很值得。”那一天,叶梓颐见证了10年一遇的极光大爆发。那种感觉,仿佛是站在另一个星球,目睹整个世界充盈着圣光。“回到酒店以后,我才发现自己的睫毛上沾满了冰珠,那些都是我情不自禁落下的眼泪。”
  这次的摄影作品,不仅入选NASA(美国宇航局)“每日一图”,还荣获TWAN国际摄影大赛一等奖,以及全球最权威的天文摄影比赛——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三等奖,叶梓颐成为唯一获得此奖项的中国人,也是大赛举办以来唯一获奖的亚洲女摄影师。
  之前,叶梓颐只是把摄影当爱好,而这次,她想突破自己,做一名全职摄影师。
  星空摄影师这份工作,听上去富有浪漫色彩,但实际的拍摄过程并没有什么诗意,甚至是痛苦的。叶梓颐经常背着50斤重的摄影设备,只身前往环境复杂的无人之地。为了找到最好的拍摄角度,她无数次在百米高的悬崖上攀爬,每次都几乎是跪着到达山顶。为了拍下天空之镜的特殊景观,叶梓颐在乌尤尼盐沼里泡了整整6天。长夜不眠、饥寒交迫、体力透支,这些对于叶梓颐而言都是拍摄中的常态。
  除此之外,她还遇到过生命危险。在海拔4700米的纳木错,湖边的银河清晰可见,天边频繁地出现闪电。就在她一次次按下快门时,乌云遮住了天空,随即而来的冰雹和雨水让她浑身都湿透了。“当晚我就出现憋气、咳血等高原肺水肿症状。缺氧使我出现了幻觉,觉得银河离我好近,一闭眼就是它,仿佛触手可及;亲人们熟悉的面容在眼前来回闪动,像走马灯一样。”幸亏同伴及时出现,将她送往当时的西藏军区总医院,才没有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叶梓颐很崇尚史蒂芬·霍金说的一句话:“永远记住,你并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有一整个星空。”星空赋予她沉静而强大的能量,让她可以步履不停,用镜头去探索无垠的宇宙。

星空公益,任重道远


  “来趟人间,你要看看太阳。”叶梓颐说。
  每次被神秘的自然温柔包围,她都会褪去所有的焦虑与不安。叶梓颐希望与人们分享这种体验:“银河中有超过2000亿个‘景点’,却因为缺少宣传而无人问津。我的野心,是努力用镜头把这片繁星介绍给大家。”
  面对外界对她有钱任性的传言,叶梓颐摇摇头,直爽地说,她也需要挣钱。“我觉得最难的是下决心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如果给自己设定完不成的假设条件,就会变成不行动的借口。”这个瘦小的女孩努力想说服大家的是,看似遥不可及的星空,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向它靠近——放下手机,走到室外,走进自然。如果大家愿意抬头仰望,依然能够看见星星,并由此被自然的美震撼,自觉开启一种健康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为地球家园减负。
  她希望通过自己拍摄的照片,让更多的人感受自然和星空。成为自然和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是叶梓颐当下热衷公益活动的原因。
  叶梓颐一直在关注星空的保护工作。“在光污染的侵袭和包夹中,黑暗的夜空成了一种稀缺资源。不少人觉得暗夜保护的概念比较虚幻,看不见摸不着,但事实上,光污染也会对生态产生很多影响,尤其是夜巡类动物,一些国家因此开设了暗夜保护公园。”叶梓颐说,希望中国也能推进暗夜保护,比如保护协会和景区合作,帮助景区进行灯光改造。游人白天参观景区,晚上还可以来此进行天文类的科普学习,由景区提供相关导览。
  叶梓颐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将星空、天文知识的传播变得更有趣,这项特殊的环保行动是她给自己的又一个责任。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王若宇 [email protected]
叶梓颐
其他文献
王晓蕾  【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最美巾帼奋斗者】  王晓蕾,江苏省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所副主任技师、江苏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感控部副部长。越细致,越安全?  “一瓶矿泉水550毫升左右,用两瓶水配一个消毒片,就能达到效果了。不用计算公式,就能准确配备。”作为来自江苏的“消杀专家”,王晓蕾总是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来指导大家配置消毒液,做好日常消毒。她说:“医生的职责是保护病人,我们的职责是保护医
期刊
【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最美巾帼奋斗者】  杨毅,中共党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江苏省卫健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重症医学组组长。奔走在会诊路上  2月12日中午,杨毅刚刚结束全省的重症远程会诊回到医院。徐州、镇江、苏州、无锡……江苏13个地市里,除了宿迁,在20多天的时间里,杨毅跑遍了所有城市。  有一次,杨毅想,既然去了连云港,就再顺道去徐州看看,尽量多跑几个医院。“
期刊
从文艺复兴之初,伴随封建王权秩序的松动,女性就对自身的存在、价值、意义有了自觉意识。  一个多世纪前的美国,走上街头的女性先行者为自己争取与男性平等的选举权、平等的工作机会与工资、平等的经济保障与生活质量。在1924年的中国,女性先锋何香凝提出“妇女在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一律平等”的提案获得通过,开启了近代中国妇女在社会各方面平等合法地位的历史进程。  回顾110年的历程,全世界妇女事业的进步发
期刊
曹娟为患者鼓劲  13床的黄大哥说等他出院了,他还要隔离,怕来不及送我们,特意要加我的微信,说是要给我寄黄石烧饼;16床张爷爷把医生、护士跟他讲的话记了下来,放在兜里,每天拿出来读几遍,给自己鼓劲打气;26床的许阿姨腿不麻了;9床的徐阿姨做了CT,结果也有了好转……  近些日子来,“欢喜”成了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监护护士长曹娟的关键词。20多天前病房里的患者数量是200多名,这些天来每天都在下降,如
期刊
她指挥公司应急救援车队连续11次无偿运送200多吨救援物资,驰援武汉;她发动海外“朋友圈”,帮助昆山相关部门购买防护品,捐助战疫第一线,因此被称为“战地玫瑰”。她就是江苏省昆山市尚升危险废物专业运输公司总经理祁艳霞。  “到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家环保企业的本分。但从这次经历中,我觉得,企业要承担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必须进一步做大做强,向区域环保企业的领军者目标进发。”祁艳霞说,这次应对疫
期刊
嗅辨师俗称“闻臭师”,通过监测与分析“臭味”对城市空气的污染,并为其划定级别,为治理臭源提供依据,是一项新职业。为保持嗅辨能力放弃美食  44岁的徐舒就是温州市最早的一批嗅辨师。1997年,徐舒毕业于杭州大学環境化学专业。毕业后,徐舒在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从事环境监测的工作,每天待在实验室里和瓶瓶罐罐打交道。一开始,徐舒的工作大多是常规的理化实验,2009年,经过培训和训练,徐舒取得了国家颁发的嗅
期刊
大船建造師小朱  在南京全信传输科技公司的年终总结会上,员工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讲述了一群建造师在“国之重器”大船上的奋斗故事。他们是一群80后、90后,一年在外200多天,经历过零下20摄氏度的大连、40摄氏度高温的三亚、中秋暴雨的成都……  2009年进企业的小朱,如今是系统工程部的工艺主任和售后主管。在承担某大船的一条通讯线路安装过程中,负责总体计划、调度和工艺设计工作,是13人团队中唯一的
期刊
“这是我第一次来武汉,印象中的江城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带着武大樱花的浪漫和热干面美味的城市。而此刻,清冷的街道,寂寞的水杉,整个武汉仿佛还在冬眠。”江苏援武汉第四医疗队护理组组长贾艳在日记里写道。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在武汉发生,江苏省人民医院迅速成立了发热门诊、发热病房。骨科专科护士长贾艳在听到医院组织支援武汉报名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我在2003年参加过抗击非典,有经验。我是党员
期刊
2月13日凌晨2点40分,江苏省人民医院护理部感染管理科科长、消毒供应中心科护士长、主任护师宋瑾接到省人医护理部主任王荣的微信:“院领导想派你到武汉,行吗?”宋瑾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行!”  早在疫情发生时,省人医的每一位员工都做好了随时出征援鄂的准备,不管是医疗护理一线,还是后勤管理人员,纷纷请战。短短半天时间,医院就收到数千人次的报名,宋瑾正是其中之一。  江苏省人民医院派出的第五批医疗队共2
期刊
王永红(左二)与物资保障组的同事  “你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穿过武汉这座城,你把头高高昂起,因为你执著地坚信胜利可期……我们的‘管家’王永红,哪怕一瓶矿泉水、一件羽绒服,哪怕整装临行前递上的平安果,都离不开她的一点一滴……”这是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顾素莲写的战疫诗,诗中提到的王永红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物资保障组组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总务处副处长,更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湖北一线负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