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语言是师生进行数学思想交流的主要渠道,因其自身具有准确性、启发性等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巨大的的影响力。作为数学老师,运用好数学教学语言,不仅能准确传递各种数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智慧,还能给课堂带来活力和乐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谈论数学教学语言的特性为基点,通过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激发其兴趣,提升其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语言;数学教学;语言培养
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主要工具,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主要渠道,数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是依靠老师讲课时的语言来传达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力、想象力……这一切都需要通过老师讲解时的语言来培养。数学语言作为表达数学思想的专门语言,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三类,其具有准确性、节奏性、简洁性、逻辑性、趣味性、启发性等特点。本文就数学语言的这些特点,结合本人课堂上的教学经验,谈谈数学语言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一、数学教学语言表达要讲究——准确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语言要力求做到准确、科学、规范。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语言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给学生做出榜样。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就把语言的准确性作为自己备课的一个内容,仔细斟酌。特别是概念教学要做到一字不差,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准确,同时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
如“比的基本性质”是这样表述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在叙述时,“0除外”要表达准确,不能丢;“相同的数”不是“一个数”;“乘或除以”不是“加或减”。在表达准确的同时,让学生深刻体会理解概念的含义。
二、数学教学语言表达要讲究——节奏性
有些教师知识点教学很到位,但整节课都用一个语调,容易让学生上课时产生疲劳感,往往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讲究节奏感,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教学一些数学概念时,将语句进行有节奏的划分,可让整个语句抑扬顿挫,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如教学直径的定义时,将语句这样划分: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学生读起来节奏分明,记起来也很自然。
三、数学教學语言表达要讲究——简洁性
语言简洁,就是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说“废话”,简洁、清晰、明确地表达知识要点,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从教师教学思维的清晰培养学生思考、表达的清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简洁表达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在对习题进行分析和解答时,要抓住实质,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尽量避免转弯抹角。如:
铅笔 小刀 橡皮
原来 15枝 ( )把 14块
卖出 8枝 9把 ( )块
剩下 ( )枝 8把 6块
在教学上题时,我让学生叙述为:(1)原来有铅笔15支,卖出了8支,还剩多少支?(2)商店原来有一些小刀,卖出了9把,剩下8把,原来有多少把?(3)商店原来有橡皮14块,卖出一些后还剩6块,卖出了多少块?这样的练习渗透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与条理性,促进了思维的严密性。又如:
上衣 裤子
爸爸 2.6米 1.3米
小明 1.7米 0.8米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对学生来说已不是什么难点,关键是使提出的问题表述既准确又简练。在作业中有一些同学是这样写的:爸爸做的上衣和小明做的上衣一共用布多少米?这样的说法显得有点啰唆。指导学生在提问时像上衣这样的词可以只出现一次,如:爸爸和小明都做上衣,一共用布多少米?
四、数学教学语言表达要讲究——逻辑性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版块之一,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富有逻辑性的数学语言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程序,让学生有序表达、有序思考,准确分析,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这类题目时,有些学生虽会解题,却不能用语言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要从语言训练入手,培养分析问题的本领。
例如,有一块周长为30米长方形的菜地,长和宽的比是2∶3,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训练学生解答时可以这样想:1.从问题出发要求“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周长求长和宽;从条件出发知道了“长和宽的比”,按比例分配就要知道长和宽的和,用周长除以2就可以得到长和宽的和,从而求出长和宽,再求面积。
数学课堂上,教师坚持让学生按一定的逻辑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有序思考、分析、推理等能力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五、数学教学语言表达要讲究——趣味性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特别是一些计算课、概念课、练习课显得枯燥、乏味。但教师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深奥的知识明朗化,让数学教学充满趣味。多年来的教学工作,我们总结出了许多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观看视频、做实验、讲故事等,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大多是把题目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体现出来。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时,我结合多媒体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提问:为什么称出的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引发学生思考,及时点题,开启新知的学习,使课堂氛围生动有趣。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学科的价值。
六、数学教学语言表达要讲究——启发性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是靠老师不遗余力的灌输,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靠教师智慧的“启发”。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语言表达应突出“启”。创设质疑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思考,产生求知欲,进而小组合作探究,寻求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发展数学能力。
如:用一根20厘米的铁丝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填写下表。
学生独立填写表格,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这些图形的周长都是多少厘米?面积呢?你发现了什么?进而进一步研究:周长相同,什么情况下面积最大?什么情况下面积最小?学生通过观察,并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很容易想到周长不变,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启发下,积极开动脑筋,寻求已知与未知的桥梁,从而能真真实实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有效调动。
小学生模仿性较强,教师就是他们的楷模,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肯于研究、善于研究自己课堂上的教学语言,用科学、简洁、生动的数学语言,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语言;数学教学;语言培养
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主要工具,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主要渠道,数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是依靠老师讲课时的语言来传达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力、想象力……这一切都需要通过老师讲解时的语言来培养。数学语言作为表达数学思想的专门语言,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三类,其具有准确性、节奏性、简洁性、逻辑性、趣味性、启发性等特点。本文就数学语言的这些特点,结合本人课堂上的教学经验,谈谈数学语言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一、数学教学语言表达要讲究——准确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语言要力求做到准确、科学、规范。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语言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给学生做出榜样。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就把语言的准确性作为自己备课的一个内容,仔细斟酌。特别是概念教学要做到一字不差,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准确,同时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
如“比的基本性质”是这样表述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在叙述时,“0除外”要表达准确,不能丢;“相同的数”不是“一个数”;“乘或除以”不是“加或减”。在表达准确的同时,让学生深刻体会理解概念的含义。
二、数学教学语言表达要讲究——节奏性
有些教师知识点教学很到位,但整节课都用一个语调,容易让学生上课时产生疲劳感,往往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讲究节奏感,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教学一些数学概念时,将语句进行有节奏的划分,可让整个语句抑扬顿挫,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如教学直径的定义时,将语句这样划分: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学生读起来节奏分明,记起来也很自然。
三、数学教學语言表达要讲究——简洁性
语言简洁,就是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说“废话”,简洁、清晰、明确地表达知识要点,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从教师教学思维的清晰培养学生思考、表达的清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简洁表达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在对习题进行分析和解答时,要抓住实质,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尽量避免转弯抹角。如:
铅笔 小刀 橡皮
原来 15枝 ( )把 14块
卖出 8枝 9把 ( )块
剩下 ( )枝 8把 6块
在教学上题时,我让学生叙述为:(1)原来有铅笔15支,卖出了8支,还剩多少支?(2)商店原来有一些小刀,卖出了9把,剩下8把,原来有多少把?(3)商店原来有橡皮14块,卖出一些后还剩6块,卖出了多少块?这样的练习渗透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与条理性,促进了思维的严密性。又如:
上衣 裤子
爸爸 2.6米 1.3米
小明 1.7米 0.8米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对学生来说已不是什么难点,关键是使提出的问题表述既准确又简练。在作业中有一些同学是这样写的:爸爸做的上衣和小明做的上衣一共用布多少米?这样的说法显得有点啰唆。指导学生在提问时像上衣这样的词可以只出现一次,如:爸爸和小明都做上衣,一共用布多少米?
四、数学教学语言表达要讲究——逻辑性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版块之一,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富有逻辑性的数学语言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程序,让学生有序表达、有序思考,准确分析,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这类题目时,有些学生虽会解题,却不能用语言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要从语言训练入手,培养分析问题的本领。
例如,有一块周长为30米长方形的菜地,长和宽的比是2∶3,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训练学生解答时可以这样想:1.从问题出发要求“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周长求长和宽;从条件出发知道了“长和宽的比”,按比例分配就要知道长和宽的和,用周长除以2就可以得到长和宽的和,从而求出长和宽,再求面积。
数学课堂上,教师坚持让学生按一定的逻辑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有序思考、分析、推理等能力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五、数学教学语言表达要讲究——趣味性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特别是一些计算课、概念课、练习课显得枯燥、乏味。但教师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深奥的知识明朗化,让数学教学充满趣味。多年来的教学工作,我们总结出了许多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观看视频、做实验、讲故事等,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大多是把题目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体现出来。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时,我结合多媒体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提问:为什么称出的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引发学生思考,及时点题,开启新知的学习,使课堂氛围生动有趣。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学科的价值。
六、数学教学语言表达要讲究——启发性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是靠老师不遗余力的灌输,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靠教师智慧的“启发”。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语言表达应突出“启”。创设质疑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思考,产生求知欲,进而小组合作探究,寻求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发展数学能力。
如:用一根20厘米的铁丝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填写下表。
学生独立填写表格,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这些图形的周长都是多少厘米?面积呢?你发现了什么?进而进一步研究:周长相同,什么情况下面积最大?什么情况下面积最小?学生通过观察,并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很容易想到周长不变,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启发下,积极开动脑筋,寻求已知与未知的桥梁,从而能真真实实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有效调动。
小学生模仿性较强,教师就是他们的楷模,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肯于研究、善于研究自己课堂上的教学语言,用科学、简洁、生动的数学语言,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