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使公众深陷在“舆论”之中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沃尔特·李普曼(WslLer Lppman)的《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虽是1922年的著作,但时隔近一个世纪,今日重读,依然为之震撼、为之动容,深感启迪。他用多年从事新闻评论的敏锐的政治触觉,用从事作家的对文字的灵动驾驭,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烂熟于心和历史把握,成就了这部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虽然在今天看来,这部著作在学理和论证上或许存在不足,但他的一些见解至今对我们都很有启示。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或日本人对作者的浅显解读)有三点:一是公众舆论和民主的关系;二是对成见的认识;三是对当下现实的前瞻影射和对人生的思考。触动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或许作者以隐晦的语言埋藏了他的意见,或许浅显的理解未能真正渗透其中之意。
  
  公众舆论和民主的关系
  
  本书从虚拟现实和真实现实入手,从根源分析了公众舆论的成因,探讨到了公众舆论和民主关系这个核心层。整本书对于舆论和民主关系的探讨基于李普曼所认为的,民主主义者对于“民主哲学的假设前提——统治乃出于本能,因而可以由自我中心的舆论来驾驭”。
  从他的理论假设里,我们看到了卢梭的身影,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首次将拉丁文体系中的“公众”与“意见”两个词汇联系起来,用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或者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即“舆论”。他在肯定了舆论的强大力量的同时,将其分为公意和众意,并认为公意比众意公正,具有政治实践意义。
  李普曼的独特思考则是对卢梭“公意”想象的反驳,在他看来,当下公众的公意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现今的公众没有能力获得对世界的真实认识,从而对公共事务作出正确的决策,因为他们充满对事物的成见,他们都是着眼于个人利益的个体,甚至他们对于公共利益的关切也是源自他们牢固而自我的观念图像,而他们借以认识世界的媒介又给他们制造了如此多的噪音。
  现代民主实践中,选举制成为民主制度的标志,它的顺利运行便是基于对民主中舆论作用的假设——“公众舆论被认为是民主政治的原动力”,“公众舆论的物化便是民主制度最重要的投票制度”。如同卢梭所言——公众可以自发地形成一种正确的概念,作出正确的选择。选票便是舆论的体现。
  而李普曼却告诉我们,民主的实现事实上是由政治家运用模糊、有多种解读方式的具有煽动性的话语来操纵的。对于决策而言,重要的不是公众是否透彻理解这些话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选择,而是公众是否能够用是与否的方式来达到政治家的目的。但是,仅从表面来看,这种征得公众同意的做法,是对民主的尊重。
  当代的政治选举某种程度上就是媒体对于竞选者的形象重塑,或美化或丑化,通过简单口号来回应选民心中的欲望渴求。通过西方国家所谓的“大选秀”活动,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政治人物的轮番登场的“个人表演”。不论每个公民基于何种目的投出了自己的选票,选举结果只关心得票的数量比较。媒体带来的是平面化的信息,公众的思考能力也在媒体对真实的扭曲当中平面化了。若以舆论作为民主的根基,那么舆论的异化便带来了民主制度的崩塌。这样的现实似乎回应了李普曼近一个世纪前对民主的质疑。因为依照他的观点,公众舆论对政治决策不具有正向的作用,新闻机构自身的利益和偏见又决定了它无法给予公众正确的指引,那么既然民主的前提是公众舆论的假设,而当这个假设被推翻时,民主的根基也就被动摇了。
  谈到这儿便产生了许多疑问:既然舆论不可靠,那么有什么东西更可靠些?民主的原动力遭到质疑,那么是否有其他的动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力,并以此来支撑和维系民主?如果以公众舆论为动力的民主也令人怀疑,那么什么才是政治的最佳模式?
  
  对成见的认识
  
  对于成见的分析,没有比李普曼更一针见血的了: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
  “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在所有具有支配力的因素中,最让人难以捉摸、最具有普遍行动的就是创造和维护成见库的那些因素。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
  “问题出在成见的性质和我们运用成见时的那种轻信。”
  “成见系统也许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对我们社会地位的保护。”
  “它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它是我们传统的堡垒,在这个堡垒的庇护下,我们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
  ……
  成见限制了我们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只要是社会人,自身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角色不可避免地会在身上打下烙印,这显而易见地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模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的思维和决断都是来自自己的成见。但缘于成见本身的狭隘,所有的思想都没有绝对正确的。
  虽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自身成见的存在,力求使自己显得公正抑或真实,但却永远无法摆脱它的内化。因为“它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是我们传统的堡垒”。作为社会人,那可怜的自尊,要无时无刻地以“成见”作为外衣,用或高雅或低俗的语言、或睿智或愚蠢的思维、或真实或虚伪的决断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借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自尊。
  从某种程度而言,“成见”与“刻板印象”应该有一定的共同之处,比如都有着“先入为主”的嵌入性,有着不易改变的稳定性。但据本人的浅显理解,“成见”应该包含着所有的已知的知识或者信息,而且会牵引着人们用这些已知的知识去理解未知的世界;而“刻板印象”似乎更蕴涵了对某件事物的消极的静止理解,没有看到发展和变化。之所以有这样的联想和比对。是因为意识到在举例的过程中,人们的“刻板印象”可以消除,但“成见”会随之终身。
  基于这样的理解,又有了些疑惑: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除了亲身经历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之外,更多的时候是依靠“第二手资料”,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更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可是“成见”的如影随形导致人们对“虚拟世界”的过分依赖,甚至到了无视“真实世界”的地步,那么如何消除成见?或者说能否避免成见的不良影响,引导着人类世界往更良性的环境里发展?难道需要让人们摆脱媒介吗?
  
  对当下现实的前瞻影射和思考
  
  随便翻开一页,都会从书里捡拾出撞击心灵的、激发感应的观点。或许笔者的解读有些偏颇,但这样的联想也不失为有益的思考,虽然是幼稚的、感性的。
  “宣传”的魔力。“由于一种非同寻常的心理畸变,人们只看到了敌人的消耗.我们的兵力似乎不会消耗……这就叫宣传。”
  “为了进行某种宣传,就必须在公众 与事件之间设置某些屏障。一个人在创作出他认为明智而可取的虚拟环境之前,必须限制他接近真实环境。”
  “什么事情因为公布出来并不‘符合公共利益’而需要加以隐瞒,其中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楚,这样瞒来瞒去,最后就会使人认为已经没有什么公共事务可言了。”
  “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知情人越少,控制人们的行动就越容易。”
  ……
  类似这样的论断,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很多。从小时候看的露天电影里,我们就能从“浓眉大眼”或“尖嘴猴腮”里判断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看到“好人”都英勇无比、生命力强,看到“坏人”都胆小怯懦、一枪就死。从未认识到那是“非同寻常的心理畸变”,以为“真实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再看到“坏人”有时也很人性时。就颇为不习惯了,认为他们始终都是恶贯满盈。而这种虚拟环境的设置,已经明显地阻隔了对真实环境的认识,这显然是受到了“宣传”的负面效应的影响。所以也才有了一些集团为了某些特殊目的而去歪曲、扭曲历史,仍然希望把公众置于虚拟的、伪造的环境中,以此来“愚民”。
  对于公共事务,如果都打着“维护公共安全”、“不符合公共利益”的旗号,那真正能公之于众的还有什么?界限何在?李普曼近一个世纪前,就已经清晰地看到了这些幌子的欺骗性。在一件件以人的生命为代价堆砌出来的事实中,公之于众的又有几何?“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关键是真正知道真相的亲戚都不多,更何况他人,有几个他人真正掌握实情的?真可谓“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知情人越少,控制人们的行动就越容易”。
  恶劣的环境。“在现代工业主义的环境里,思想被浸泡在噪音之中。如果它的辨别力经常变得呆板而愚蠢,从这里至少能找到一小部分原因。统治者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决定着人们的生死与幸福:在这里,无论是环境还是试验都会表明,进行思想活动是多么困难。当环境使思想成为累赘时,‘不可承受的思想重负’就真的是一种负担了。”
  “我们这个时代的日常都市生活是多么乱七八糟、多么反复无常、多么无聊和喧嚣。想要弄明白为什么我们一塌糊涂的头脑不能多一点精确性。……这种外在的无序由于内在的无序而更趋复杂。”
  从某种程度上说,如今的社会比李普曼生活的时代可能更加反复无常,更加无聊和喧嚣。民主与独裁、和平与战争、人性弘扬和泯灭、瘟疫、饥饿、贫困、暴力……一古脑地展现在一个现代人眼前,他何去何从?是从“沉重的肉身”中脱离,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还是屈从于所有的“道德纲常”?在一片混乱的世界中,如何思想?而行动的标准又是什么?内心的抑郁和苦闷纠结着,这种内在的无序让人失去思想的动力和行动的方向。何去何从?再次诘问,当周遭的世界混乱时,“标准”的界限模糊时,人类的头脑只剩下“一塌糊涂”了。这就是我们的文明所希望看到的吗?也是我们的文明必然达到的结果吗?
  关于思考“每个需要思考个人职责的人都知道,他应当每天都给自己挤出一段安静的时间”。
  “在进行真正有效的思考时,一个非做不可的事情,就是清理各种判断,重获一种单纯的目光,摆脱各种情感,充满好奇并且心怀坦诚”。
  ……
  而当摆脱了李普曼所营造的上述论断的语境之后,再看这几句话,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很有启示。首先要思考,其次是如何思考。
  人与动物的区别除了语言之外,还有就是人类有思想。在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的一分子,如果不想混混沌沌地过一生,那么思考则是必不可少的。并不是每日要像古人一样深刻反省,但给自己一段安静的时间,让喧嚣的头脑暂时有清静的机会,给繁乱的步履暂时有喘息的空间,而这期间,整理自己的思想,恩忖着下一步的行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而且冷静地认清环境更有利于适应或者改造环境。如果总是脚步不停地奔波,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从不给自己喘息的机会,除了透支身体之外,头脑也会趋向混乱。无论是思考什么,只有有了思考的意识,头脑才会清晰,行动才会明确。
  如何去思考,那就是“清理各种判断,重获一种单纯的目光,摆脱各种情感,充满好奇并且心怀坦诚”。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要做到真正有效的思考,首先要充分认识所有的判断,也即了解和认清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在旁观者的高度或身份下,剥离作为当事人的各种情感困扰,理性地回归到审视的态度上,以儿童般真诚、坦诚的心和干净、渴求的目光去思考,这样的思考方式才能真正地给现代人以启示。
  如今的世界里,能思考的人不多了,更不用说会思考的人了。现代人的思考,如何能在利益中获得单纯的目光,剥离所有的对物质的、精神的诱惑和纠缠去思考问题。心怀坦诚,无论对人还是对己,都是负责任的做法,因为只有坦诚,人性善的一面才会更多地显现,来克服在混乱世界中得以扩展的人性恶。
  要思考,会思考,心怀坦诚地生活。这是除了“舆论”之外,李普曼给我的另外的收获。
  
  编校 张红玲
其他文献
传媒业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深刻的转型和变革。我们曾经把这样的一种转型和变革形容为“拐点”。①尤其当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登上传播舞台之后,其强大的传播优势让传统媒体一度受到冲击。事实上,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在与网络传播展开竞争争夺受众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在加速与网络传播的融合。新老传播方式经过多次较量,最终将达到共存共融,正如报刊、广播和电视最终达成的平衡一样,这也是一种趋势。②但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方
期刊
弗洛伊德把人们的心理层次划分为意识与潜意识,并将它们的关系作了一个比喻:潜意识系统是一个门厅,各种心理冲动像许多个体,相互拥挤在一起。与门厅相连的第二个房间像一个接待室,意识就停留于此。门厅和接待室之间的门口有一个守位,他检查着各种心理冲动,对于那些不赞同的冲动,他就不允许它们进入接待室。被允许进入了接待室的冲动,就进入了潜意识的系统,一旦它们引起意识的注意,就成为意识。与此相联系,我们可以把语言
期刊
MTV《望月》(郎昆创意,宋祖英演唱,中央电视台录制)是近年来电视文艺领域内的新收获。它新颖而独特的创意,它感人至深的动人旋律,它简洁生动的画面构图及歌唱家近乎完美的诠释,给观众以强大的视听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在凝神观听之余,纷纷叹赞它:声画合璧,曲美情深。  MTV是音乐与电视画面相结合的艺术新品种,声音(即音乐)是画面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基础。二者互为补充,相互协调,完美统一地表达同一主题。因此,
期刊
江西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广告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比相对落后。2007年江西省的广告营业额是212998万元,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里仅仅排名18位,中等偏下,占江西5323亿元GDP的0.4%,比全国广告营业额占全国GDP的0.8%少50%。江西全省的广告营业额相当于广州日报一年的广告额,不及我国排名前7名的一家广告公司的营业额。经济总量的落后是该类地区广告业落后的主要因素,但广告专业
期刊
同名刊物:《文学自由谈》,天津市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双月刊,天津市新华路237号(300040)  文学自由谈  网络媒介正在以它高度的综合性、充分的交互性、方便性和快捷性,成为一种立体化的、高效的新传播媒介。网络媒介已经成为私人的与大众的、有形的与无形的、真实的与虚拟的巨大媒介平台,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对当代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已然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生活的必需品了。据2008年7月《第2
期刊
随着中国普法进程的发展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报刊、电视等各种传播媒介都设立了专门的法制版面或者法制栏目。电视法制节目虽然表现形态各有差异,但在重视叙事技巧和策略上,却又有相同之处。因此,本文拟以《法律讲堂》为分析样本,探讨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艺术。我们所关心的是:电视法制节目要传播怎样的现实规范?这一目的又是怎样通过各种叙事手段而得以实现的?    一、权威的叙述者与教化功能    对故事的好奇和热爱
期刊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火爆”,一方面是因为现实生活为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尤其是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了大量典型的人和事,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创作的素材;另一方面是因为观众对这些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有着浓厚的精神诉求和心理诉求,这些电视剧关注当下、直面社会的热点、难点,这就使得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观众内心的一种情感寄托和慰藉。    以《乡村爱情》为代表的农村剧的成功制作渗透着主流意
期刊
中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现代商业竞争的制高点。中国加入WTO之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有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等十几家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来郑州跑马圈地,“二七商圈”不断向外蔓延,“东西大街商圈”、“花园路商圈”、“经三路商圈”等初具规模。新型零售业态的普及也带来了市民消费习惯的改变,大卖场“当道”,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生存空间不断萎缩。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业态的升级,商业零售业的
期刊
“细节决定成败”。电视新闻要达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效果,离不开细节镜头的运用。自从光电技术运用到新闻传播中以来,图像动作、图像表情、图像声音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电视新闻节目的感染力。细节镜头的运用与新闻真实的健康传播息息相关。    细节镜头可以真实地记录电视新闻事实    运用细节镜头可以达到鼓舞和揭露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些经典细节镜头既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瞬间,又有着强烈的感染作
期刊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17分钟后,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2分钟后发出中文简明消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15:00的整点新闻中以头条形式播出地震消息,同时开展了以《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为主题的现场直播报道。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受众传送灾情,报道救援情况。相对于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年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