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沃尔特·李普曼(WslLer Lppman)的《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虽是1922年的著作,但时隔近一个世纪,今日重读,依然为之震撼、为之动容,深感启迪。他用多年从事新闻评论的敏锐的政治触觉,用从事作家的对文字的灵动驾驭,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烂熟于心和历史把握,成就了这部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虽然在今天看来,这部著作在学理和论证上或许存在不足,但他的一些见解至今对我们都很有启示。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或日本人对作者的浅显解读)有三点:一是公众舆论和民主的关系;二是对成见的认识;三是对当下现实的前瞻影射和对人生的思考。触动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或许作者以隐晦的语言埋藏了他的意见,或许浅显的理解未能真正渗透其中之意。
公众舆论和民主的关系
本书从虚拟现实和真实现实入手,从根源分析了公众舆论的成因,探讨到了公众舆论和民主关系这个核心层。整本书对于舆论和民主关系的探讨基于李普曼所认为的,民主主义者对于“民主哲学的假设前提——统治乃出于本能,因而可以由自我中心的舆论来驾驭”。
从他的理论假设里,我们看到了卢梭的身影,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首次将拉丁文体系中的“公众”与“意见”两个词汇联系起来,用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或者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即“舆论”。他在肯定了舆论的强大力量的同时,将其分为公意和众意,并认为公意比众意公正,具有政治实践意义。
李普曼的独特思考则是对卢梭“公意”想象的反驳,在他看来,当下公众的公意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现今的公众没有能力获得对世界的真实认识,从而对公共事务作出正确的决策,因为他们充满对事物的成见,他们都是着眼于个人利益的个体,甚至他们对于公共利益的关切也是源自他们牢固而自我的观念图像,而他们借以认识世界的媒介又给他们制造了如此多的噪音。
现代民主实践中,选举制成为民主制度的标志,它的顺利运行便是基于对民主中舆论作用的假设——“公众舆论被认为是民主政治的原动力”,“公众舆论的物化便是民主制度最重要的投票制度”。如同卢梭所言——公众可以自发地形成一种正确的概念,作出正确的选择。选票便是舆论的体现。
而李普曼却告诉我们,民主的实现事实上是由政治家运用模糊、有多种解读方式的具有煽动性的话语来操纵的。对于决策而言,重要的不是公众是否透彻理解这些话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选择,而是公众是否能够用是与否的方式来达到政治家的目的。但是,仅从表面来看,这种征得公众同意的做法,是对民主的尊重。
当代的政治选举某种程度上就是媒体对于竞选者的形象重塑,或美化或丑化,通过简单口号来回应选民心中的欲望渴求。通过西方国家所谓的“大选秀”活动,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政治人物的轮番登场的“个人表演”。不论每个公民基于何种目的投出了自己的选票,选举结果只关心得票的数量比较。媒体带来的是平面化的信息,公众的思考能力也在媒体对真实的扭曲当中平面化了。若以舆论作为民主的根基,那么舆论的异化便带来了民主制度的崩塌。这样的现实似乎回应了李普曼近一个世纪前对民主的质疑。因为依照他的观点,公众舆论对政治决策不具有正向的作用,新闻机构自身的利益和偏见又决定了它无法给予公众正确的指引,那么既然民主的前提是公众舆论的假设,而当这个假设被推翻时,民主的根基也就被动摇了。
谈到这儿便产生了许多疑问:既然舆论不可靠,那么有什么东西更可靠些?民主的原动力遭到质疑,那么是否有其他的动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力,并以此来支撑和维系民主?如果以公众舆论为动力的民主也令人怀疑,那么什么才是政治的最佳模式?
对成见的认识
对于成见的分析,没有比李普曼更一针见血的了: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
“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在所有具有支配力的因素中,最让人难以捉摸、最具有普遍行动的就是创造和维护成见库的那些因素。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
“问题出在成见的性质和我们运用成见时的那种轻信。”
“成见系统也许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对我们社会地位的保护。”
“它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它是我们传统的堡垒,在这个堡垒的庇护下,我们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
……
成见限制了我们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只要是社会人,自身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角色不可避免地会在身上打下烙印,这显而易见地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模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的思维和决断都是来自自己的成见。但缘于成见本身的狭隘,所有的思想都没有绝对正确的。
虽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自身成见的存在,力求使自己显得公正抑或真实,但却永远无法摆脱它的内化。因为“它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是我们传统的堡垒”。作为社会人,那可怜的自尊,要无时无刻地以“成见”作为外衣,用或高雅或低俗的语言、或睿智或愚蠢的思维、或真实或虚伪的决断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借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自尊。
从某种程度而言,“成见”与“刻板印象”应该有一定的共同之处,比如都有着“先入为主”的嵌入性,有着不易改变的稳定性。但据本人的浅显理解,“成见”应该包含着所有的已知的知识或者信息,而且会牵引着人们用这些已知的知识去理解未知的世界;而“刻板印象”似乎更蕴涵了对某件事物的消极的静止理解,没有看到发展和变化。之所以有这样的联想和比对。是因为意识到在举例的过程中,人们的“刻板印象”可以消除,但“成见”会随之终身。
基于这样的理解,又有了些疑惑: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除了亲身经历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之外,更多的时候是依靠“第二手资料”,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更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可是“成见”的如影随形导致人们对“虚拟世界”的过分依赖,甚至到了无视“真实世界”的地步,那么如何消除成见?或者说能否避免成见的不良影响,引导着人类世界往更良性的环境里发展?难道需要让人们摆脱媒介吗?
对当下现实的前瞻影射和思考
随便翻开一页,都会从书里捡拾出撞击心灵的、激发感应的观点。或许笔者的解读有些偏颇,但这样的联想也不失为有益的思考,虽然是幼稚的、感性的。
“宣传”的魔力。“由于一种非同寻常的心理畸变,人们只看到了敌人的消耗.我们的兵力似乎不会消耗……这就叫宣传。”
“为了进行某种宣传,就必须在公众 与事件之间设置某些屏障。一个人在创作出他认为明智而可取的虚拟环境之前,必须限制他接近真实环境。”
“什么事情因为公布出来并不‘符合公共利益’而需要加以隐瞒,其中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楚,这样瞒来瞒去,最后就会使人认为已经没有什么公共事务可言了。”
“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知情人越少,控制人们的行动就越容易。”
……
类似这样的论断,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很多。从小时候看的露天电影里,我们就能从“浓眉大眼”或“尖嘴猴腮”里判断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看到“好人”都英勇无比、生命力强,看到“坏人”都胆小怯懦、一枪就死。从未认识到那是“非同寻常的心理畸变”,以为“真实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再看到“坏人”有时也很人性时。就颇为不习惯了,认为他们始终都是恶贯满盈。而这种虚拟环境的设置,已经明显地阻隔了对真实环境的认识,这显然是受到了“宣传”的负面效应的影响。所以也才有了一些集团为了某些特殊目的而去歪曲、扭曲历史,仍然希望把公众置于虚拟的、伪造的环境中,以此来“愚民”。
对于公共事务,如果都打着“维护公共安全”、“不符合公共利益”的旗号,那真正能公之于众的还有什么?界限何在?李普曼近一个世纪前,就已经清晰地看到了这些幌子的欺骗性。在一件件以人的生命为代价堆砌出来的事实中,公之于众的又有几何?“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关键是真正知道真相的亲戚都不多,更何况他人,有几个他人真正掌握实情的?真可谓“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知情人越少,控制人们的行动就越容易”。
恶劣的环境。“在现代工业主义的环境里,思想被浸泡在噪音之中。如果它的辨别力经常变得呆板而愚蠢,从这里至少能找到一小部分原因。统治者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决定着人们的生死与幸福:在这里,无论是环境还是试验都会表明,进行思想活动是多么困难。当环境使思想成为累赘时,‘不可承受的思想重负’就真的是一种负担了。”
“我们这个时代的日常都市生活是多么乱七八糟、多么反复无常、多么无聊和喧嚣。想要弄明白为什么我们一塌糊涂的头脑不能多一点精确性。……这种外在的无序由于内在的无序而更趋复杂。”
从某种程度上说,如今的社会比李普曼生活的时代可能更加反复无常,更加无聊和喧嚣。民主与独裁、和平与战争、人性弘扬和泯灭、瘟疫、饥饿、贫困、暴力……一古脑地展现在一个现代人眼前,他何去何从?是从“沉重的肉身”中脱离,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还是屈从于所有的“道德纲常”?在一片混乱的世界中,如何思想?而行动的标准又是什么?内心的抑郁和苦闷纠结着,这种内在的无序让人失去思想的动力和行动的方向。何去何从?再次诘问,当周遭的世界混乱时,“标准”的界限模糊时,人类的头脑只剩下“一塌糊涂”了。这就是我们的文明所希望看到的吗?也是我们的文明必然达到的结果吗?
关于思考“每个需要思考个人职责的人都知道,他应当每天都给自己挤出一段安静的时间”。
“在进行真正有效的思考时,一个非做不可的事情,就是清理各种判断,重获一种单纯的目光,摆脱各种情感,充满好奇并且心怀坦诚”。
……
而当摆脱了李普曼所营造的上述论断的语境之后,再看这几句话,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很有启示。首先要思考,其次是如何思考。
人与动物的区别除了语言之外,还有就是人类有思想。在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的一分子,如果不想混混沌沌地过一生,那么思考则是必不可少的。并不是每日要像古人一样深刻反省,但给自己一段安静的时间,让喧嚣的头脑暂时有清静的机会,给繁乱的步履暂时有喘息的空间,而这期间,整理自己的思想,恩忖着下一步的行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而且冷静地认清环境更有利于适应或者改造环境。如果总是脚步不停地奔波,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从不给自己喘息的机会,除了透支身体之外,头脑也会趋向混乱。无论是思考什么,只有有了思考的意识,头脑才会清晰,行动才会明确。
如何去思考,那就是“清理各种判断,重获一种单纯的目光,摆脱各种情感,充满好奇并且心怀坦诚”。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要做到真正有效的思考,首先要充分认识所有的判断,也即了解和认清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在旁观者的高度或身份下,剥离作为当事人的各种情感困扰,理性地回归到审视的态度上,以儿童般真诚、坦诚的心和干净、渴求的目光去思考,这样的思考方式才能真正地给现代人以启示。
如今的世界里,能思考的人不多了,更不用说会思考的人了。现代人的思考,如何能在利益中获得单纯的目光,剥离所有的对物质的、精神的诱惑和纠缠去思考问题。心怀坦诚,无论对人还是对己,都是负责任的做法,因为只有坦诚,人性善的一面才会更多地显现,来克服在混乱世界中得以扩展的人性恶。
要思考,会思考,心怀坦诚地生活。这是除了“舆论”之外,李普曼给我的另外的收获。
编校 张红玲
虽然在今天看来,这部著作在学理和论证上或许存在不足,但他的一些见解至今对我们都很有启示。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或日本人对作者的浅显解读)有三点:一是公众舆论和民主的关系;二是对成见的认识;三是对当下现实的前瞻影射和对人生的思考。触动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或许作者以隐晦的语言埋藏了他的意见,或许浅显的理解未能真正渗透其中之意。
公众舆论和民主的关系
本书从虚拟现实和真实现实入手,从根源分析了公众舆论的成因,探讨到了公众舆论和民主关系这个核心层。整本书对于舆论和民主关系的探讨基于李普曼所认为的,民主主义者对于“民主哲学的假设前提——统治乃出于本能,因而可以由自我中心的舆论来驾驭”。
从他的理论假设里,我们看到了卢梭的身影,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首次将拉丁文体系中的“公众”与“意见”两个词汇联系起来,用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或者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即“舆论”。他在肯定了舆论的强大力量的同时,将其分为公意和众意,并认为公意比众意公正,具有政治实践意义。
李普曼的独特思考则是对卢梭“公意”想象的反驳,在他看来,当下公众的公意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现今的公众没有能力获得对世界的真实认识,从而对公共事务作出正确的决策,因为他们充满对事物的成见,他们都是着眼于个人利益的个体,甚至他们对于公共利益的关切也是源自他们牢固而自我的观念图像,而他们借以认识世界的媒介又给他们制造了如此多的噪音。
现代民主实践中,选举制成为民主制度的标志,它的顺利运行便是基于对民主中舆论作用的假设——“公众舆论被认为是民主政治的原动力”,“公众舆论的物化便是民主制度最重要的投票制度”。如同卢梭所言——公众可以自发地形成一种正确的概念,作出正确的选择。选票便是舆论的体现。
而李普曼却告诉我们,民主的实现事实上是由政治家运用模糊、有多种解读方式的具有煽动性的话语来操纵的。对于决策而言,重要的不是公众是否透彻理解这些话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选择,而是公众是否能够用是与否的方式来达到政治家的目的。但是,仅从表面来看,这种征得公众同意的做法,是对民主的尊重。
当代的政治选举某种程度上就是媒体对于竞选者的形象重塑,或美化或丑化,通过简单口号来回应选民心中的欲望渴求。通过西方国家所谓的“大选秀”活动,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政治人物的轮番登场的“个人表演”。不论每个公民基于何种目的投出了自己的选票,选举结果只关心得票的数量比较。媒体带来的是平面化的信息,公众的思考能力也在媒体对真实的扭曲当中平面化了。若以舆论作为民主的根基,那么舆论的异化便带来了民主制度的崩塌。这样的现实似乎回应了李普曼近一个世纪前对民主的质疑。因为依照他的观点,公众舆论对政治决策不具有正向的作用,新闻机构自身的利益和偏见又决定了它无法给予公众正确的指引,那么既然民主的前提是公众舆论的假设,而当这个假设被推翻时,民主的根基也就被动摇了。
谈到这儿便产生了许多疑问:既然舆论不可靠,那么有什么东西更可靠些?民主的原动力遭到质疑,那么是否有其他的动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力,并以此来支撑和维系民主?如果以公众舆论为动力的民主也令人怀疑,那么什么才是政治的最佳模式?
对成见的认识
对于成见的分析,没有比李普曼更一针见血的了: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
“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在所有具有支配力的因素中,最让人难以捉摸、最具有普遍行动的就是创造和维护成见库的那些因素。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
“问题出在成见的性质和我们运用成见时的那种轻信。”
“成见系统也许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对我们社会地位的保护。”
“它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它是我们传统的堡垒,在这个堡垒的庇护下,我们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
……
成见限制了我们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只要是社会人,自身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角色不可避免地会在身上打下烙印,这显而易见地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模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的思维和决断都是来自自己的成见。但缘于成见本身的狭隘,所有的思想都没有绝对正确的。
虽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自身成见的存在,力求使自己显得公正抑或真实,但却永远无法摆脱它的内化。因为“它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是我们传统的堡垒”。作为社会人,那可怜的自尊,要无时无刻地以“成见”作为外衣,用或高雅或低俗的语言、或睿智或愚蠢的思维、或真实或虚伪的决断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借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自尊。
从某种程度而言,“成见”与“刻板印象”应该有一定的共同之处,比如都有着“先入为主”的嵌入性,有着不易改变的稳定性。但据本人的浅显理解,“成见”应该包含着所有的已知的知识或者信息,而且会牵引着人们用这些已知的知识去理解未知的世界;而“刻板印象”似乎更蕴涵了对某件事物的消极的静止理解,没有看到发展和变化。之所以有这样的联想和比对。是因为意识到在举例的过程中,人们的“刻板印象”可以消除,但“成见”会随之终身。
基于这样的理解,又有了些疑惑: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除了亲身经历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之外,更多的时候是依靠“第二手资料”,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更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可是“成见”的如影随形导致人们对“虚拟世界”的过分依赖,甚至到了无视“真实世界”的地步,那么如何消除成见?或者说能否避免成见的不良影响,引导着人类世界往更良性的环境里发展?难道需要让人们摆脱媒介吗?
对当下现实的前瞻影射和思考
随便翻开一页,都会从书里捡拾出撞击心灵的、激发感应的观点。或许笔者的解读有些偏颇,但这样的联想也不失为有益的思考,虽然是幼稚的、感性的。
“宣传”的魔力。“由于一种非同寻常的心理畸变,人们只看到了敌人的消耗.我们的兵力似乎不会消耗……这就叫宣传。”
“为了进行某种宣传,就必须在公众 与事件之间设置某些屏障。一个人在创作出他认为明智而可取的虚拟环境之前,必须限制他接近真实环境。”
“什么事情因为公布出来并不‘符合公共利益’而需要加以隐瞒,其中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楚,这样瞒来瞒去,最后就会使人认为已经没有什么公共事务可言了。”
“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知情人越少,控制人们的行动就越容易。”
……
类似这样的论断,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很多。从小时候看的露天电影里,我们就能从“浓眉大眼”或“尖嘴猴腮”里判断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看到“好人”都英勇无比、生命力强,看到“坏人”都胆小怯懦、一枪就死。从未认识到那是“非同寻常的心理畸变”,以为“真实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再看到“坏人”有时也很人性时。就颇为不习惯了,认为他们始终都是恶贯满盈。而这种虚拟环境的设置,已经明显地阻隔了对真实环境的认识,这显然是受到了“宣传”的负面效应的影响。所以也才有了一些集团为了某些特殊目的而去歪曲、扭曲历史,仍然希望把公众置于虚拟的、伪造的环境中,以此来“愚民”。
对于公共事务,如果都打着“维护公共安全”、“不符合公共利益”的旗号,那真正能公之于众的还有什么?界限何在?李普曼近一个世纪前,就已经清晰地看到了这些幌子的欺骗性。在一件件以人的生命为代价堆砌出来的事实中,公之于众的又有几何?“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关键是真正知道真相的亲戚都不多,更何况他人,有几个他人真正掌握实情的?真可谓“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知情人越少,控制人们的行动就越容易”。
恶劣的环境。“在现代工业主义的环境里,思想被浸泡在噪音之中。如果它的辨别力经常变得呆板而愚蠢,从这里至少能找到一小部分原因。统治者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决定着人们的生死与幸福:在这里,无论是环境还是试验都会表明,进行思想活动是多么困难。当环境使思想成为累赘时,‘不可承受的思想重负’就真的是一种负担了。”
“我们这个时代的日常都市生活是多么乱七八糟、多么反复无常、多么无聊和喧嚣。想要弄明白为什么我们一塌糊涂的头脑不能多一点精确性。……这种外在的无序由于内在的无序而更趋复杂。”
从某种程度上说,如今的社会比李普曼生活的时代可能更加反复无常,更加无聊和喧嚣。民主与独裁、和平与战争、人性弘扬和泯灭、瘟疫、饥饿、贫困、暴力……一古脑地展现在一个现代人眼前,他何去何从?是从“沉重的肉身”中脱离,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还是屈从于所有的“道德纲常”?在一片混乱的世界中,如何思想?而行动的标准又是什么?内心的抑郁和苦闷纠结着,这种内在的无序让人失去思想的动力和行动的方向。何去何从?再次诘问,当周遭的世界混乱时,“标准”的界限模糊时,人类的头脑只剩下“一塌糊涂”了。这就是我们的文明所希望看到的吗?也是我们的文明必然达到的结果吗?
关于思考“每个需要思考个人职责的人都知道,他应当每天都给自己挤出一段安静的时间”。
“在进行真正有效的思考时,一个非做不可的事情,就是清理各种判断,重获一种单纯的目光,摆脱各种情感,充满好奇并且心怀坦诚”。
……
而当摆脱了李普曼所营造的上述论断的语境之后,再看这几句话,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很有启示。首先要思考,其次是如何思考。
人与动物的区别除了语言之外,还有就是人类有思想。在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的一分子,如果不想混混沌沌地过一生,那么思考则是必不可少的。并不是每日要像古人一样深刻反省,但给自己一段安静的时间,让喧嚣的头脑暂时有清静的机会,给繁乱的步履暂时有喘息的空间,而这期间,整理自己的思想,恩忖着下一步的行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而且冷静地认清环境更有利于适应或者改造环境。如果总是脚步不停地奔波,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从不给自己喘息的机会,除了透支身体之外,头脑也会趋向混乱。无论是思考什么,只有有了思考的意识,头脑才会清晰,行动才会明确。
如何去思考,那就是“清理各种判断,重获一种单纯的目光,摆脱各种情感,充满好奇并且心怀坦诚”。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要做到真正有效的思考,首先要充分认识所有的判断,也即了解和认清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在旁观者的高度或身份下,剥离作为当事人的各种情感困扰,理性地回归到审视的态度上,以儿童般真诚、坦诚的心和干净、渴求的目光去思考,这样的思考方式才能真正地给现代人以启示。
如今的世界里,能思考的人不多了,更不用说会思考的人了。现代人的思考,如何能在利益中获得单纯的目光,剥离所有的对物质的、精神的诱惑和纠缠去思考问题。心怀坦诚,无论对人还是对己,都是负责任的做法,因为只有坦诚,人性善的一面才会更多地显现,来克服在混乱世界中得以扩展的人性恶。
要思考,会思考,心怀坦诚地生活。这是除了“舆论”之外,李普曼给我的另外的收获。
编校 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