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他们正年轻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重稀

  我是《1950他们正年轻》纪录电影的导演兼编剧。
  我在跟这些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交流的时候,感觉不是在跟一些老人说话,而是在跟一群年轻人说话。因为他们在讲述当年的故事时,有着年轻人的力量感和朝气。

汤重稀:战场上的音乐梦


  他年龄很小,队里其他人都叫他“小鬼”。他是一个文工队的手风琴演奏者,经常去不同的地方演出。
  有一次,一位首长来看他们的演出,觉得他的手风琴拉得非常好,便承诺等战争结束后,就保送他去总政文工团,去中央音乐学院进修手风琴。
  他记住了这个承诺。他知道,如果战争结束,首长就会让他去更高的音乐学府完成他的梦想。有一次在去一个连队的路上,他和其他队员坐在一辆卡车的车厢里,天上突然有敌机来袭。当时朝鲜刚下过一场大雪,大地白茫茫的,他们的大衣里子也是白的。跳车已经来不及了,队长让他们就地隐蔽,不要被敌机发现。有人把大衣脱下来,把里子翻着举起来,举向天空,这样从天上看就是一片白。但是“小鬼”有私心,心想万一把手举起来,手被打到怎么办。他想成为一名手风琴演奏家,不要说打到一只手,就是打断一根手指,都不成。所以,他把右手非常小心地往自己怀里藏,他想保护这只右手。但不幸的是,在他把手举起来,往自己胸口放的过程中,一颗子弹打了过来。
  立刻,他的手就掉了。
  等飞机走了,他到处喊:“我的手掉了,我的手掉了,快帮我找手!”战友们纷纷帮他找手,后来找到了手,但已经不可能接上了。他当时并没有哭,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当不了手风琴演奏家了!”
  这只是战争中一个残酷的切片。战争往往被赋予浪漫的色彩,战争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呢?
  战争有着特有的气味:排泄物,腐烂的食物和尸体,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战争中有很多残酷到超出人们生活体验范畴的细节。电影更多的是靠故事、场面、人物、性格、语言、动作来呈现,但是当他们真正在战场的时候,他们可不会考虑这些,他们眼中全是细节。


任紅举

任红举:战争中的细节


  老兵任红举说,电视上的战争片和他经历的战争太不一样了。在真正的战争中,人们看到的全都是细节,残忍到让人永远无法忘怀的细节。
  任红举有一次执行一项找民房的任务。
  他在一个夜晚端着枪找民房。路上突然听到一些特别奇怪的声音,他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孩儿,吓坏了,于是把枪端起来,接着往前走。走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从水磨里发出来的“哒哒哒哒”声。本来他准备走了,结果突然发现地上躺着一个人,这个人是志愿军,穿的军装他认识。走近一看,他发现这个人他也认识,是一个教导员,叫李振堂。当时月光很亮,他看到李振堂白花花的肠子堆在衣服外面。
  采访时他跟我说:“真的吓死我了,我那时才17岁。”
  白花花的肠子上没有血,因为血都流干了。他当时不知所措。李振堂说要喝水,他就紧紧捂着李振堂的水壶,因为他知道,在这种失血过多的情况下,喝水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李振堂拽住他,想把他身上的枪夺过来,其实是想自杀。
  当李振堂抓住他的枪却被他夺回来的时候,比水磨发出的声音更大的声音出现了。原来李振堂已经负伤不能动了,在用自己的头砸地。李振堂就是想求死。因为肠子都已经出来了,肯定没有活的希望,但是任红举想让战友死得有尊严一点儿,所以他把李振堂的头放到自己的手臂上,觉得这样李振堂可能会舒服一点儿,然后李振堂从兜里拿出了一枚银圆,嘴里只重复两个字:“妹妹。”
  任红举说:“你是想让我把它送给你妹妹吗?”李振堂已经说不出话了,就点点头。李振堂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把胸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撕下来,胸章背后写着番号和家庭住址。等他再想跟李振堂交流的时候,李振堂已经去世了。
  当时他还是一个小孩,心想这么大个人自己怎么埋,于是不得不返回去,找到大部队,请人来帮助他。埋完之后,他还去找了一块树皮削平,用他身上带着的一支钢笔在上面写道:“李振堂之墓。”
  他知道那没有什么用,但良心告诉他,一个人,有名有姓特别重要。
  惨白的月光下战友惨白的肠子外露的画面,水磨转动和战友拿头撞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是在70多年后的今天,任红举无法忘怀的细节。

人性高于战争的时刻


  有一个老兵叫周有春。他们守一个阵地的时候,跟敌军阵地离得特别近。中间只隔着一个沙袋,对面咳嗽都能听见。当时大家都没有水,我军没有水,美军也没有水。底下靠炮弹炸出了一个大深坑,下雨后有一些积水。最早我军去取水时会被美军放冷枪,被打伤或者打死;美军去,也被我军打伤或者打死。结果就是谁都喝不着水。后来双方形成了默契,取水的时候就不打了,你下去的时候我不下去,我下去的时候你不下去。于是两军就共饮了一坑水。



  这个故事让我很震撼,因为它回到了人本身的原始需求,在战争面前,有时人性还是高于战争的。
  战争一定有它的原因,但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参战的普通士兵都有自己的生活逻辑,比如,大家都得喝水。你会发现很奇怪,我们在厮杀,在打仗,但有的时候确实要遵守一些规则。比如,救生员是不能打的,取水时是不能打的,俘虏是不能打的。

 战争过后:终身的遗憾


  1958年,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结束,老兵们陆续回到祖国。有的去务农,有的选择继续留在军队,境遇有所不同。但这些年少时在朝鲜战场上所留下的创伤和痛苦,并没有因为他们回到家园而消失。对很多老兵来说,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永远留在了朝鲜的那片土地上。很多无法释怀的痛苦和羁绊,伴随了他们的一生。
  老兵薛英杰的故事,就是如此。虽然他是一个年过90、处于癌症晚期的老人,却能对着摄像头不喝水、不休息,连续讲7小时。
  第一次采访薛英杰老人用了5小时,中途老人没有喝过一口水;第二次采访长达7小时。我们在采访之前先跟他聊天,说我们不拍的时候,他可以上厕所、喝水等,后来他们家人都说让他喝点儿水。他说:“不喝,我有很多话要跟他们说,我得抓紧时间跟他们说,你们不懂。”
  那一刻,我甚至觉得他不是在跟我们说,我也不知道他在跟谁说。总之,他没有停下来。
  薛英杰老人的故事挺沉重的。他跟他年轻的战友贺殿举,因为年轻气盛,发生了口角,战友骂了他一句“怕死鬼”,这在无形之中导致了战友的死亡。当时两个人随着部队出发,要趁着凌晨三四点钟美国飞机没出来的时候转移。路上,吉普车坏了。他们当时掉队了,大部队都走了。美军的飞机早上7点准时开始巡逻,看地上有没有兵,然后进行轰炸和扫射。当时一看表已经快7点了,于是薛英杰说不能走了,然后贺殿举就骂他:“你就是个怕死鬼!为什么不走?”
  他当时年轻气盛,也很生气,就上车了。吉普车后面有两个座位,他们一个坐在左边,一个坐在右边。薛英杰每次都是坐在右边的座位上,但那天贺殿举很生气,上车的时候一把把薛英杰推到左边的座位上,自己坐到了右边的座位上,所以两个人在无形之中换了位置。車没走多远,敌机就真的出现了,子弹一下子就打到了他战友的身上,直穿脊椎,肾脏都被打穿了。
  薛英杰这时候已经跳车了,心想:老贺怎么没下来?他返回去才发现,贺殿举手抓着吉普车前面的把手一动不动。他拽着贺殿举,把他背到路边一看,子弹已经打透了贺殿举的身体。晚上在一个路边,他把贺殿举抱在怀里,每隔5分钟划着一根火柴,看一看他的脸。薛英杰是一名医生,他可以给贺殿举止血、包扎伤口,但是伤势太严重了。



  贺殿举一直在他的怀里说:“老战友,我不行了,你别忘了带我回家。”
  他说:“你放心,咱俩从小一起玩到大,真要有一天打胜了回国,我能不带你走吗?”
  凌晨贺殿举就去世了。薛英杰没办法,只能把贺殿举就地掩埋。在战争年代,一切并不能随他所想,部队过了这片地区可能再也不会回来,所以他对战友许下的诺言一直没有实现。在这70多年中,他也给原来的老首长写过信,但很多年之前,我们还是没有办法把烈士的遗骸迎接回国。如今,这一心愿终于实现。
  在沈阳的烈士陵园,有一座刻着十几万烈士名字的碑,叫“英明碑”。薛英杰去过,在刚建成的时候,那时候他差不多80岁,站在那里找了一个下午,没有找到贺殿举的名字,他觉得很委屈。
  我们后来也派人去沈阳找,发现贺殿举的名字其实在碑上。只不过碑很高,最上面的名字在距地面接近3米高的位置。碑上每一个字大概有5分钱硬币那么大。有可能因为那个名字所在的位置比较高,所以老人没有看到。找到名字之后,我们特别想把这件事告诉薛英杰老人,但是他已经去世了。
  战争就是这样,有些人的生命留在了战场上,而幸存下来的人将带着对逝去的战友的情感——愧疚、思念,抑或感激——活下去,直到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
  任红举当年跟随文工队去朝鲜时只有17岁,同行的一个小提琴手不幸被炮弹击中。遗骸已经无处可寻,只剩下小提琴手的一只手还在山坡上,手上还拽着小提琴的琴把。任红举为他写了一首诗:“等我老了,一根白发安在你的琴弦上,我们还演奏,我还在和你唱。”
  (声声慢摘自微信公众号“故事FM”)
其他文献
挫折教育是一种使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加强中学生的挫折教育,这对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相当的功效。  1.中学生挫折教育有待强化和提高  当前受家庭的“温室”教育影响,父母对孩子过分照顾、溺爱和娇惯,对他们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不少家庭,玩具、游戏机、电脑、钢琴等应有尽有,看似物质条件丰富,但精神食粮贫乏。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自治、自理、自立、自强精神;从小学到大学,从生活到工作“一条
期刊
书 雕塑〔意〕保拉·格里兹  有一部叫《泥萝卜》的话剧,是真山美保先生的作品。故事中,一个少女由于有一副沾满泥巴的萝卜般丑陋的面孔,而被村里顽皮的孩子们嘲笑为“泥萝卜”,这个总被人欺负的少女,最后却变成“像佛陀一样美丽的孩子”。  要说这个女孩为什么能变美,那是因为旅人爷爷教给她三件事,她日复一日地和自己做斗争,最终成就了美丽。这三件事是:总是面带微笑,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不因自己的面孔而感到羞
期刊
1928年,牟宗三考入北京大學预科。在大学三年级时他遇到了熊十力,对于见到熊十力的情形,他回忆道:  不一会儿看见一位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走方郎中的人。他在瑟瑟寒风中,刚解完小手走进来,那便是熊先生。  忽然,听见老先生把桌子一拍,很严肃地说了起来:“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在座诸位先生呵呵一笑,我当时耳目一振,心中想到,这先生的确不凡,直恁地不客气,
期刊
当我们在窗前交谈,我们相信,  有些事,只能在我们的交谈外发生。  我们相信,在我们目力不及的地方,  走动着陌生人。他们因为  过着一种我们无法望见的生活而摆脱了  窗口的限制。  当他们回望,我们是一群相框中的人,  而那空空、無人的窗口,  正是耗尽了眺望的窗口。  我们看到,城市的远端,  苍穹和群山拱起的脊背  像一个个问号:过于巨大的答案,  一直无法落进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在长长的
期刊
1946年,外国文学研究名家田德望博士从欧洲学成归国,受聘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开设选修课“但丁《神曲》研究”。由于课程内容比较深奥,一时选课者寥寥无几,报名登记的学生仅有3名,而最后前去听课者只有齐邦媛一人而已。  但是,只有一名學生选修,校方也慨然派出这位学术大家前去授课,后来由于课室紧张,便把授课地点搬到了田德望博士的家里。于是,一师一徒,各自尽着本分,授课者严肃认真,从《地狱》到《炼狱》,直至
期刊
人生的遭遇经常是无关乎公平的,基于这个单纯的生命公式,小说家应该如何安排他笔下人物的命运呢?他应该存心为善,扶倾济弱,务使所有苦难皆得抚慰?或者,他必须对自己的认知诚实,当这个世界不尽完善、处处残缺时,就原原本本地把它的诸般样貌与不平在他笔下表现出来?  我们来看看蜚声国际文坛的印度小说家纳拉扬是怎么处理这个课题的。  纳拉扬的短篇小说《那嘎》讲的是一对印度玩蛇人父子的故事。这对父子住在公园墙边一
期刊
皇帝取年号,最怕跟前人重了。武则天的年号有十几个,个个吉利又响亮,而且都没跟人重过。  宋太祖就不一样。他有一个年号叫乾德。乾德三年(965年),宋灭后蜀,把四川纳入版图,后蜀的后宫佳丽也成为战利品,进了开封宫城。一日,宋太祖闲来无事,拿起一把后蜀美人的镜子把玩,先对镜理髭须,又翻过来看后边的花纹,看着看着忽然傻眼了。这面铜镜是精品,上面有确切的铸造年份——乾德四年。當时才乾德三年,怎么可能出现乾
期刊
蘇东坡的直谏,包括沉沦后回归田园、对于诗画艺术的嗜好、愈来愈深地走入民间、热衷于异人异事等,这些都是出于一种天性。这就是现代人所讲的“自我”。就是这种生命中的强大牵拉或推动力,才造就了这样一个苏东坡。这个“自我”是其本来质地,是基础、核心与源头。它本来就在那里,不曾偏移或丢失,所以一直顽强地吸引他、作用于他、固定他。它有不可抵挡的生命的磁性,将一个人紧紧地吸住。他的言行一旦与之发生冲突,或稍有松脱
期刊
比利时有一个作家叫莉迪亚·弗莱姆,她写过一本书——《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  在父母相继去世之后,莉迪亚开始清理父母的家:哪些东西该扔掉,哪些东西该送人,哪些东西该自己保留。她说,父母家中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氛围,生命的彩虹还在每一件物品上闪烁,主人留下的痕迹还在屋子的角落里微微颤动。  她拿起一件东西又放下,再拿起另一件东西,迟迟不能做决定。物品不只是物品,上面有人的印记。物品可以让我们的存在延
期刊
一年前,在我女儿上小学前的一个星期,我们全家去上海迪士尼乐园玩。走出乐园开车回家时,我女儿突然说,她最喜欢的小玩偶不见了。  那是她最喜欢的小玩偶,她随身带着。这个小玩偶能给她带来最多的安全感。  我们把车开回去,在停车场上一通好找,却一次又一次失望,到最后也没找到,只好上车回家。在车上,女儿一直沉默,然后她突然说:“这个小娃娃是假的,她根本不会说话,要是她会说话、会动,一掉了她就会叫我的,这样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