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与健康”教学设计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ngfh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物与健康”选自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材《卫生保健》。授课地点为理实一体化教室,教学时间为2学时。
  一、教学目标
  根据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卫生保健课程标准、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和护理专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认知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1)食品污染的概念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食物中毒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3)食品添加剂的卫生要求。
  2.教学难点
  (1)为了让学生正确区别食物中毒与消化道传染病、食物过敏等疾病,确定教学难点——食物中毒的概念与特点。
  (2)由于食品添加剂种类多、使用广泛,学生难以把握使用原则,因此确定教学难点为食品添加剂的卫生要求。
  二、教学策略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因此,笔者将教学目标设计成了具体的三个问题,通过问题的解答完成学习目标。教学食品污染、食品添加剂部分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联系现实生活,帮助他们理解食品污染的危害及预防,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加深理解;讲解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分类,采用案例及PBL 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其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主动学习、相互合作,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为了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支撑,以学生主体、提高学生能力为主要指导思想,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使认知建构完全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起到指导、点拨和促进的作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
  三、教学过程
  1.任务准备
  课前通过QQ群上传学案,让学生自主复习、预习,引起悬念,提出“亚硝酸盐与食物有何关系”等问题。课堂上通过案例创设探究食物与健康的学习情境,自然导入新课。
  2.任务完成(设计三个学习任务)
  (1)任务一 认识食品污染
  环节一:看一看(食品污染的定义)
  通过观看图片,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观察能力并明确食品污染的概念。
  环节二:议一议(食品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
  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组内总结食品污染的种类及对健康的影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启发学生总结食品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从而有效突出教学重点。
  环节三:练一练(总结)
  推选小组代表作为小老师发言,交流小组讨论结果。总结学生讨论结果,滤出错误信息,强化正确信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教师总结,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攻克难点。
  (2)任务二 认识食品添加剂
  环节一:学习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种类
  启发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说说自己知道的食品添加剂,接着教师通过图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种类。
  环节二:食品添加剂的卫生要求
  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分组讨论,总结出食品添加剂的卫生要求,促进课堂目标的达成。
  (3)任务三 理解食物中毒
  环节一:学习食物中毒的定义
  通过展示食物中毒图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突破教学难点——食物中毒的定义。
  环节二:学习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分类
  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总结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分类。帮助学生归纳整理知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任务评价
  (1)随机挑取一组学生进行展示,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
  (2)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3)完成任务后学生和教师分别填写过程性评价表。
  (4)建立与三个任务相配套的习题库,习题测试系统依据通关原理反馈学习效果,实现即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4.任务拓展(课后)
  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分组收集细菌性食物中毒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讨论“生活中卫生工作人员遇到食物中毒事件该怎么处理”。
  四、教学反思
  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处理要贴近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种处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应用多媒体教学要坚持直观性原则和启发式原则,使学生顺利实现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飞跃。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鲁昕.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3(1).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制定者,也是实施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领导者。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执政党本身也
"佳节清明桃李笑".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
在10kV、35kV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由于变压器、电压互感器、消弧线圈等设备铁心电感的磁路饱和作用,激发产生持续的较高幅值的铁磁谐振过电压。通过对配电系统电压互感器
摘 要:构建高效课堂是小学数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目的是通过高效课堂,培养学生自学、互学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从构建高效课堂的小组训练到课堂展示,探讨高效课堂的模式构建。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组合作;高效课堂;学习训练  一、高效课堂的核心思想  1.“一中心”  培养学生利用一切资源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大胆展现自我。  2.“两条线”  学生:前置性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汇报→巩固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兴趣不断深化,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并积极主动探究学习内容的本质属性和因果关系,方能持久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深入进行。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j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