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已经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和应用。经过调查研究教师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遇到了问题,同时创设的有效问题情境也存在问题,本文就此问题结合小学数学实际教学,提出一些策略为教师在教学时提供一个参考,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策略
  为符合时代发展变化,新课程改革进入校园,整个的教学环境、理念等都充满了活力与动力,因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得到普遍应用。教师在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时,一般都会有目的地去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兴趣,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解决数学问题。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根据教学任务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最后回归数学教学的知识总结。
  一、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教师要做好这个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某一年级的教学目标、各班级学生整体的认知能力、学生的配合程度等等[1]。由于创设问题情境不是简单的工作,教师在教学时仍会遇到各种问题;此外,根据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调查,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确实存在以下问题。
  1、出现多情境教学
  由于新课程改革,各个学校均有引入各种新教学法,其中包括问题情境教学法,许多教师也乐于接受新教学法的引入。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教学法,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时,存在认知不足的现象[2]。部分教师为追求教学时尚,使课堂氛围活跃,上课时甚至出现创设多个问题情境来扩充一堂课的内容,从而造成课堂时间不足,学生反而弄不清一节课下来主要学了什么的结果。在使用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法时,部分教师并未意识到提出问题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而非只是以形势来喧宾夺主。最终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应用时失效。
  例如:同样是用过河的情境进行平均数的教学,有的教师因为没有将数学问题恰当的放在具体情境中,就是因为教师没有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内涵有深入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导致教学偏离了主题。因此,教师应当清楚的是,问题情境教学要针对某一数学知识,在生活情境下提出针对型问题,即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逐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而非盲目追求多情境的创设,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问题情境缺乏可接受性
  由于教师的思想体系比学生思想体系成熟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法时更偏向于利用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有时甚至认为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与生活联系,否则就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事实上,学生在小学阶段特点鲜明,其生活经验、知识经验、认知能力、身心发展规律仍然处在发展阶段,各方面能力有限。部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忽略了这些问题,因此提出的问题有时不能很好地激发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状况,学生不能接受提出的问题情境。因而问题情境是无效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3、问题情境单一化
  问题情境单一化,并不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一个或两个,而是指教师在应用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时,没有做到问题的层层递进,最后对问题进行延伸。例如,在学习“大数的认识”一节时,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你们收到的最多的压岁钱是多少”,学生必然会举手回答,之后教师便是引领学生进入“大数的认识”这一章节,没有更多的推进与延伸。在“大数的认识”里设计到的是亿的认识,仅仅从压岁钱开始导入,最终学生对亿的认识就会弱化。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存在单一化的问题。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我们知道好的问题情境能够将学生带进数学知识的海洋,“华而不实”的问题情境会导致学生学习时产生困惑甚至做无用功。由以上三点存在的问题,以下是结合实际教学提出的几点策略:
  1.精细化问题情境
  针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多个问题情境创设问题,首先教师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数学教研讨论、参加培训等活动全面深刻地了解并认真思考该教学法的内涵以及方法,进而明白教学不应只是追求时尚,活跃课堂氛围。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设计时,教师尽量做到精,以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之中,仔细讲解学习思路。
  2.注重问题的可接受性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复杂之处在于要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课前要考虑多方因素,例如问题情境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还要考虑学生能否接受[3]。做到这些,才有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此外,问题情境的提出应当是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有时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有一些出入,因而教师要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要做恰当的调整,使其符合数学内容,又要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更要注重问题的可接受性。因此为了解决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忽视“可接受性”的问题。例如,在学“比的意义”时,教师可以直接问学生本班班级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男女生各多少人。
  3.注重问题的延伸
  教师要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应当考虑到提出的问题能够将学生带入当前教学应当解决的问题当中,同时又蕴含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让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情境营造了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教学心理境界让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去继续学习,这样可减少课外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循着教师讲课的线索去继续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能保持一种经久不衰的探索心理。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延伸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同样还是以“大数的认识”为例,这节内容是小学四年级的内容,教师考虑到此时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可以提出“你们知道爸爸妈妈在你们读书这一块花了多少钱吗?”然后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再引入到大数的认识当中让学生学习“万”到“亿”的写法和读法。最后提出“一直到五年级六年级到初中要花多少钱”让学生回去自己思考,从而延伸了问题。
  结语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的确能影响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但是就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要做的非常多,必须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还要正确应用策略。由于经验有限,本文只是提出了几点教师在应用改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希望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季胜男.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
  [2]陈美琳.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李兴.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J]. 学周刊,2014,.23:64.
其他文献
通过对传统3C2B塑料件喷涂工艺进行节能降耗的改进,既降低企业的制造过程成本,也减少了制造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影响,符合当前低碳节能的经济发展要求。
在师专的外国文学课程中贯穿比较文学方法论的教学,是专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一种内在需求.师专的比较文学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途径、方法上进行探索,寻求适合自己的路子.
患者男,61岁。2个月前后巩膜及皮肤变黄,进行性加深。尿色深黄,大便渐变成陶土色。偶有上腹胀,无腹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正常。入院后检查体温37℃,血压116/78mmHg。巩膜及
【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小学四年级为例,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四年级 学习兴趣 数学教育  1 引言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支点,是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楔合点。但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对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深入挖掘教材,正确制定合理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其适当的阅读方法,全方位的增强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水平。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教学浅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有效策略  1.引言  语言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和基本环节,是学
全国第一届国际γ—刀应用学术交流会于1994年5月5~6日在上海华山医院召开,来自瑞典、奥地利、美国、挪威、英国及国内的50余名专家与会,就γ—刀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交流了经验
坡缕石是一种层链状的含水镁铝硅酸盐矿物,独特的晶体形态赋予其良好的胶体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粘度是胶体性能的重要指标,坡缕石较低固含量的胶体即可表现出较大的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有关数、图形、统计等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态度,养成以学为乐,乐于探索,敢于成功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关键词】快乐学习 情境 活动 多媒体 精彩课堂  一、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讲故事,猜
近年来,国内饲用蛋白源短缺、饲料成本增加、利润降低等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豆粕因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重要的植物蛋白源。但是,因含有抗营养因子制约了动物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这其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从而改正其不当言行,培养他们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方法。  一、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行为习惯特点,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  创设合理的、契合学生生活经验情境可以很快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