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 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如何发挥知识产权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仍是当前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加快知识产权发展对烟台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也是烟台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靠自主创新,核心是知识产权。
发展知识产权是优化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各国在调整产业政策的同时,越来越将知识产权作为优化结构、鼓励创新,摆脱危机、突破困境的重要手段。我国依靠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日益抬头。跨国公司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把加工、制造等附加值低的业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通过强化知识产权对产业链的控制,获取产业绝大部分利润,掌控着行业的话语权。当前,烟台市面临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巨大压力,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转变,对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出更高更紧迫的期盼。为此,必须密切跟踪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打造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品牌、产业,引导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烟台市轮胎行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应对中美轮胎“特保案”中,烟台市玲珑橡胶集团年申请专利过百件, 并以专利为核心,加强在技术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参与制定6项标准被列为国家和行业标准,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巩固和扩大自身全球产业价值链上游领导地位和高额利润率的层次,保住海外市场的份额。
发展知识产权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当前企业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少是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动力机制,具有强大的整合集聚功能。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通过依法保护创新者合法权益激发创新热情。另一方面,积极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加速全球创新要素的聚集。作为重要的知识资源,目前全球授权专利总量有5000多万件,其中在我国有效的只有70多万件,其余的或因未在我国申请,或因已过有效期,不受我国法律保护,在法律状态上属于“公知”并可“公用”的技术,可供企业免费使用。这些技术信息资源,相当一部分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良好的国内市场前景。合理利用“公知公用”技术,加速这些创新资源的聚集,对于创新能力仍比较薄弱的我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讲,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创新起点,而且可以减少研究经费,节省研发时间。
发展知识产权是提升对外开放层次的迫切需要。烟台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烟台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701.8亿元,位居中国城市第20位,山东第2位。知识产权在推动招商引资、树立对外开放形象、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烟台正走在向国际化城市迈进的征程上,需要有更加开放的胆略和气度,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为引进全球知识资源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切实增强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努力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烟台市在发展知识产权推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任务
知识产权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一个城市的发展活力关键在于知识产权的创新力。烟台市在运用知识产权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城市相比、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应用与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知识产权的资源配置与产业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运用知识产权,提高城市经济运行质量,任重而道远。
强化政策导向,引领经济发展。切实将知识产权纳入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局统筹考虑,在制定出台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创投融资、科技进步、吸引人才等政策中,要充分体现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议机制,对政府投资或支持的涉及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实行知识产权评估和审核,防范重复研发、盲目引进、无效投入、创新成果流失或可能发生的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建立和完善促进专利科技产业化的金融、财政、税收和政府采购的扶持政策,设立专利技术产业化专项基金,支持重大高新技术领域专利技术及中小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设立专利奖、重大发明奖等,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给予奖励,营造激励发明创造的良好氛围;科学制定“烟台市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协调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
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鼓励引导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推动作用。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组织重大专利技术联合攻关,努力获取一批促进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关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增强传统产业发展后劲,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加大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技术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卡通动漫等知识主导型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新的产业链和经济增长极;培育和扶持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搭建包括信息检索、技术评估、产权交易、运用实施等功能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专利孵化基地,推动知识产权技术转化实施。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协会、专利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制度;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间的定期沟通和重大案件会商、通报制度,形成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和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坚决打击假冒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等案件的打击力度,集中力量查处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侵权案件。开展各类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快培养和引进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培育一大批在国内外都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人才。坚持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开展大规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活动,有计划、分层次、分行业地组织培训知识产权人才。逐步将知识产权课程列入公共选修课或专业必修课程,积极启动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各类应用型人才的培训、教育工程。要不断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加快知识产权发展对烟台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也是烟台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靠自主创新,核心是知识产权。
发展知识产权是优化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各国在调整产业政策的同时,越来越将知识产权作为优化结构、鼓励创新,摆脱危机、突破困境的重要手段。我国依靠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日益抬头。跨国公司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把加工、制造等附加值低的业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通过强化知识产权对产业链的控制,获取产业绝大部分利润,掌控着行业的话语权。当前,烟台市面临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巨大压力,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转变,对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出更高更紧迫的期盼。为此,必须密切跟踪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打造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品牌、产业,引导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烟台市轮胎行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应对中美轮胎“特保案”中,烟台市玲珑橡胶集团年申请专利过百件, 并以专利为核心,加强在技术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参与制定6项标准被列为国家和行业标准,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巩固和扩大自身全球产业价值链上游领导地位和高额利润率的层次,保住海外市场的份额。
发展知识产权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当前企业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少是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动力机制,具有强大的整合集聚功能。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通过依法保护创新者合法权益激发创新热情。另一方面,积极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加速全球创新要素的聚集。作为重要的知识资源,目前全球授权专利总量有5000多万件,其中在我国有效的只有70多万件,其余的或因未在我国申请,或因已过有效期,不受我国法律保护,在法律状态上属于“公知”并可“公用”的技术,可供企业免费使用。这些技术信息资源,相当一部分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良好的国内市场前景。合理利用“公知公用”技术,加速这些创新资源的聚集,对于创新能力仍比较薄弱的我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讲,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创新起点,而且可以减少研究经费,节省研发时间。
发展知识产权是提升对外开放层次的迫切需要。烟台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烟台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701.8亿元,位居中国城市第20位,山东第2位。知识产权在推动招商引资、树立对外开放形象、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烟台正走在向国际化城市迈进的征程上,需要有更加开放的胆略和气度,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为引进全球知识资源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切实增强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努力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烟台市在发展知识产权推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任务
知识产权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一个城市的发展活力关键在于知识产权的创新力。烟台市在运用知识产权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城市相比、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应用与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知识产权的资源配置与产业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运用知识产权,提高城市经济运行质量,任重而道远。
强化政策导向,引领经济发展。切实将知识产权纳入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局统筹考虑,在制定出台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创投融资、科技进步、吸引人才等政策中,要充分体现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议机制,对政府投资或支持的涉及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实行知识产权评估和审核,防范重复研发、盲目引进、无效投入、创新成果流失或可能发生的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建立和完善促进专利科技产业化的金融、财政、税收和政府采购的扶持政策,设立专利技术产业化专项基金,支持重大高新技术领域专利技术及中小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设立专利奖、重大发明奖等,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给予奖励,营造激励发明创造的良好氛围;科学制定“烟台市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协调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
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鼓励引导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推动作用。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组织重大专利技术联合攻关,努力获取一批促进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关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增强传统产业发展后劲,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加大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技术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卡通动漫等知识主导型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新的产业链和经济增长极;培育和扶持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搭建包括信息检索、技术评估、产权交易、运用实施等功能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专利孵化基地,推动知识产权技术转化实施。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协会、专利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制度;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间的定期沟通和重大案件会商、通报制度,形成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和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坚决打击假冒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等案件的打击力度,集中力量查处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侵权案件。开展各类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快培养和引进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培育一大批在国内外都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人才。坚持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开展大规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活动,有计划、分层次、分行业地组织培训知识产权人才。逐步将知识产权课程列入公共选修课或专业必修课程,积极启动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各类应用型人才的培训、教育工程。要不断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