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进入与本土竞争力提升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指出长三角地区的跨国公司呈现出大型化、聚集化、总部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然后分析了江苏在引进跨国公司提升本土竞争力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本土竞争力 江苏对策
  中图分类号:17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2-0035-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已经取代中小型外资企业成为长三角地区FDI的主体。能否利用好跨国公司大量进入长三角的机会,促进外资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中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本土企业发展,提升本土竞争力是实现江苏省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
  
  跨国公司在长三角的发展趋势
  
  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的发展,呈现出大型化、聚集化、总部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
  1.大型化
  近十年来,跨国公司对长三角投资的大型项目显著增加,总投资数亿美元以上、协议外资金额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明显增多,这反映了国际资本大规模向中国转移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也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跨国公司的巨大吸引力。
  跨国公司在长三角投资大型化趋势与跨国公司在长三角投资的基地化趋势密切相关。所谓跨国公司投资的基地化是指跨国公司逐步将长三角地区作为生产基地,出现不断增资和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基地化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跨国公司通过增资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比如美国旭电公司自1996年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以来,已先后7次增资,总投资达6.2亿美元;第二是产业链延长,通过将产业链更多环节配置在长三角的方式实现规模的扩大,其中价值链高端化是一个显著的特征,也是推动利用外资质量提升的努力方向;第三是产业多元化,跨国公司将多种产业逐步向长三角地区配置,比如日本日立制作所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了14个项目,涉及半导体、电子仪器、汽车零部件、医疗、建筑、食品、物流等多个行业。
  2.聚集化
  跨国公司进入带动的相关产业呈现出集聚化发展的趋势,即“跨国公司主导型的产业集聚”,这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随着跨国公司对长三角投资的不断扩大,其配套公司也纷纷跟进,相互配套,互为客户,形成了地区生产网络;其次,通过产业联系效应,与跨国公司配套的本土企业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跨国公司主导型的产业集聚”现象。
  根据2007年初对苏南地区68家外商投资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外资企业将生产环节在本地区进行外包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在被问及是否将生产环节外包给本地其他企业时,68家企业中的40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其中12家企业将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给本地区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其余的28家外包给本地区的本土企业。
  3.总部化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纷纷落户长三角,形成总部经济。在长三角,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上海,通过上海辐射长三角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上海已成为除香港外,我国“总部经济”外资企业落户最多的城市。截至2006年年底,落户申城的“总部经济”外资企业总数达到500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4家、外资投资性公司150家、外资研发中心196家。
  4.服务化
  制造业由于易于标准化、技术扩散能力强等特点,一直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兴市场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全球服务贸易规则的实行,服务业只能局限于一国国内的格局被打破,服务业加快了全球调整和转移的步伐,出现了服务业结构调整及其转移的新趋势,这就是国际产业转移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
  
  
  江苏引进跨国公司提升本土竞争力的成效
  
  1.江苏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方面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
  江苏省积极抓住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机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使江苏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江苏已经是全国乃至长三角引进跨国公司最多的省份。通过吸引外资,江苏省聚集了大量优质国际生产要素,特别是稀缺的先进要素,如技术、标准、品牌、国际营销网络、市场竞争制度、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等,推动了江苏省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在苏州、无锡等地,还出现了明显的“跨国公司主导型的产业集聚”现象。
  江苏近些年在利用跨国公司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调研发现外资企业大多都采用较高水平的技术并且在江苏投资期间产品层次和技术水平普遍出现了提升的现象。在68家被调查企业中,认为本企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和世界较高水平的占86.7%;而认为技术达到中国领先水平和中国较高水平的占94.1%。具体问卷结果见表l。
  从问卷结果看,决大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在江苏相关地区投资期间技术水平都经历了显著地提高。在被调查的68家企业中,与开业初期相比目前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和较大提高的企业分别为23家和35家,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33.8%和51.5%,而技术水平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10家,占14.7%,同时没有企业出现技术水平下降的情形。表2列举了有关数据。
  2.江苏开创了通过发展外向配套促进本土企业发展之路
  通过外向配套,本土企业获得了稳定的市场和资本积累的途径,接受了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外资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高要求以及对于配套市场的争夺给予本土企业巨大的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压力。在这种压力和动力下,江苏省一些本土企业走出了配套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产学研联合创新的自主创新之路,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本土企业。
  
  昆山是通过外向配套发展本土经济的典型地区,昆山民营配套企业数目由1997年的199家发展到2004年的685家,到2006年12月份内已经达到1020家;与当地民营企业存在配套关系的外资企业也由1999年的562家发展到2004年的1048家;从1997年到2004年,配套项目数由374个上升到1156个,2006年的12月已经达到1517个;配套销售额从1997年的11.05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32-8亿元,到2006年12月已经达到252亿元。表3给出了相关年份的详细数据。
  
  随着昆山外向配套的发展,民营配套企业的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民营配套企业。通过外向配套,昆山已经形成了玉山镇的模具、千灯镇的线路板、张浦镇的印刷包装、陆家镇的儿童用品、周庄镇的遥感器等一批专业化民营配套企业群。
  在苏南地区本土企业通过外向配套与外资企业发展价值链联系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正如前文曾经指出的,被调查的68家外资企业中有28家将部 分生产环节交给本地区的本土企业代工。通过发展外向配套,苏南地区逐步摸索出外资推动型经济发展地区本土竞争力提升的一条重要途径。
  3.服务业在江苏外资中比重不断提高
  近几年来,江苏省扩大了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如无锡的物流业、工业设计园和南京的软件业基地建设,成绩斐然。南京还成为第一批我国服务业外包基地。
  从统计数据看,2006年1-10月,江苏省服务业到账外资24亿美元,同比实现翻番,在全省到账外资总额中占了16.65%。江苏省服务业利用外资项目已覆盖13个服务业领域,且利用外资质量逐步提高。全省已吸收各类外商投资研发机构150多家,位居全国前列,包括通用电气、西门子、三星、博世、富士通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金融保险领域,英国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和日本最大的三菱日联银行和瑞穗银行以及美国国际集团、荷兰AEGON保险集团等一大批世界著名跨国企业设立分支机构。
  
  江苏在引进跨国公司提升本土
  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高端产业低端环节制造特征非常明显
  在江苏引进跨国公司有效提升产业层次的同时,还要注意到由于生产环节国际分工成为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的重要形式,在江苏的跨国公司所转移的产业,大都是高端产业低端制造的环节或工序,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层次还比较低。比如,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关键技术的研发、操作系统和核心零部件以及品牌与系统集成大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
  外商投资企业较高的加工贸易倾向显示了跨国公司往往把江苏作为最终产品某些价值增值环节的配置地。江苏加工贸易进口比重2003-2005年比重分别为62%、66%和71%,不但比重高而且表现出增长的趋势;而加工贸易出口比重2003-2005分别为82%、83%和84%。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加工贸易比重更高,2005年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占其总进口和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了79%和90%。
  但是总体看来江苏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增值率仍然比较低,根据我们对68家外资企业的调研(其中40家企业提供了加工贸易增值率的估计区间),增值率在10%以下的企业29家,占回答问卷企业的72.5%。表4列举了相关数据。
  较低的加工贸易增值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江苏外商投资企业仍然处于生产环节较低层次的事实,附加值仍然较低。
  
  2.外向配套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江苏利用外资应该进入新的阶段,将利用外资,吸引跨国公司与培育本土竞争力紧密结合起来。正如前文提及的,通过发展外向配套,江苏很多地区摸索出通过发展外向配套提升本土竞争力的成功途径。但是,从外向配套型本土企业发展现状看,绝大多数都是资产和销售规模都很小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技术实力相对较弱,总体上仍然处于国际生产网络的边缘,有的只是为跨国公司配套厂商提供二次配套,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配套往往处于边缘性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较低的配套层次和水平限制了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外资企业与本土配套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指导是通过外向配套提升本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根据我们对68家外资企业的问卷调查(其中55家企业对该问题进行了回答),与本土配套企业存在技术合作的外资企业还是占少数,只占回答问卷企业的23.6%,而76.4%的外资企业表示与配套企业之间没有技术合作。表5给出了问卷调查的结果。
  通过外向配套提升本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外资企业建立价值链联系,获得外资企业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溢出,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但是调研结果却反映出在相关地区缺乏这样的技术溢出渠道。究其原因,外资企业与配套企业较少的技术合作反映了外资企业外包给本土企业的大部分是技术水平较低的加工环节以及组装环节。
  3.跨国公司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密集型”环节进入江苏较少
  跨国公司对国际生产网络控制力的来源,就是其“服务”或者说非物质性的产出。服务密集型功能构成了跨国公司在国际生产网络中“权力”(power)的来源,因为它可以动员难以复制和模仿的经验知识,还因为服务还能使旗舰实现规模经济。所以,网络旗舰往往将其主要精力集中于价值链中最服务密集型的环节,而通过国际生产网络控制和协调其他相关环节的生产。所以需要从更广的范畴来理解吸引跨国公司对江苏服务业的投资,既包括较为狭义的生产性服务业,比如金融、物流、财务、管理咨询等,也包括跨国公司的“服务密集型”环节,比如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
  尽管江苏在这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来看,江苏省的服务业对外开放还处于起步阶段,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还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在跨国公司战略中的地位还基本是生产制造基地,而不是主要的生产性服务业配置地区和总部经济配置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跨国公司“服务密集型”环节的进入将有利于江苏产业层次的提升,也有利于江苏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如何抓住国际产业转移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的机遇,积极引进服务业跨国公司以及跨国公司的“服务密集型”环节进入江苏,是推动江苏利用外资进入新阶段的重大任务。
  
  
  对策建议
  
  积极利用外资,吸引跨国公司仍然应该是江苏省今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但是同时要注意到随着江苏利用外资数量达到一定水平,利用外资的基本目标“如促进经济增长等”已经初步达到,今后利用外资的目标和方向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利用外资要和本土竞争力的提升相结合,利用外资要有利于江苏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1.继续把吸引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点
  跨国公司的进入使得江苏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快速地建立起来,尽管这些产业中基本都是外资企业,但是应该看到,通过利用外资,追求“所在”是新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有效之路。在利用外资的第一阶段是实现新产业从无到有,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变;当利用外资促进产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所有”即推动本土企业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发展应该成为产业发展目标之一。这一方面有利于本土竞争力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应该看到,跨国公司所处的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一般来说较高,吸引跨国公司的进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提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成功抓住机遇,构筑了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平台,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要素,迅速形成了现代国际制造业加工制造基地。但是,这条路目前顶多走了1/3。特别是正在发生的高达2.5万亿美元的国际重化工业向中国大举转移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江苏切不可丧失这个战略机遇。今后应该把吸引跨国公司投资项目,尤其是大型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项目作 为江苏利用外资的重点。
  应该看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工业化始终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第一方略,制造业始终是江苏省发展的重点。这一点不能动摇。国际经验证明,脱离制造业“超前”发展服务业是不能成功的。相反,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高度发展的结果。目前,江苏省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滞后于制造业,因此,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已经迫在眉睫。
  2.积极发展“配套创新”,提升本土企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层次
  由于产品内分工的发展,各国企业只是国际化生产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从这种意义上说,国际生产中的贴牌加工即OEM,已经是普遍的经营模式,代工的效益也未必就低。代工企业也可以成长为国际性企业。中间产品也可以造就品牌,英特尔即此一例。问题不在于你是否做代工,而是做哪一个片断、何种要素密集型的中间产品的代工,以及代工层次是简单代工(OEM),还是包括研发设计在内的代工(ODM),甚至自有品牌的代工(OBM)。应该继续推动本土企业发展外向配套,并且量质并举,也就是在推动外向配套数量增加的同时,提升外向配套的层次和水平,从低技术外围产品配套向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关键零部件配套发展,以提升本土企业技术水平。
  外向配套层次的提升离不开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而这又离不开先进设备、技术的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但是企业技术创新需要资金实力加以支撑,这也是很多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制约因素。长期以来,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相比处于政策劣势,为促进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水平提升有必要在财税和金融政策上进行支持。
  同时,要积极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养技术工人。江苏省利用廉价普通劳动力优势在国际生产网络中从事加工装配环节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因此,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是实现产业链攀升的必要手段。劳动力供给结构直接影外资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已经成为实现价值链攀升的主要途径。
  3.在对外开放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整合全球资源能力的本土企业
  尽管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江苏已经成为国际先进生产要素聚集最多的地区,但是,到目前为止,获益最多的大都是外资企业,我们还只是以要素优势而不是企业优势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全球化时代,企业的竞争力关键是其吸纳整合资源的能力,培养具有整合全球资源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在学习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的努力方向,也是政府引导和扶持的重点。
  
  (责任编辑:李洁)
其他文献
人们都是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来接受新技术的    1    马迪开着车沿路拐了一个弯,一时间,夕阳晃得他眼前什么也看不见了,最后他总算到达海格曼神父的农场外边。尽管这地方只有区区几英亩大,可是大家都把它称做农庄,因为海格曼神父愿意大家这么叫,没人想违背海格曼神父的心愿。  马迪的衣领让汗水浸透了。汽车仪表盘上方的电风扇吹来的风也是热乎乎的,一点儿也不凉快。又拐了一个弯,汽车开上了乡间的土路,他看见在一
期刊
指南车    相传在5000多年前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的一次大战中,大雾使黄帝的军队迷失前进的方向。久困不前的危急关头。黄帝造出了一个能指引方向的仪器。把它安装在一辆战车上,车上安装的一个假人伸臂指示着南方。这便是传奇机器指南车的由来。可见。在非常久远的年代,方向的指示与地理位置的标识便对人类文明进程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些科学家认为,指南车里有一根磁针连接着人像。现在研究科技发展史的专家认为,更有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在生产开放性和要素异质性的前提下,将内外资要素共同融入到生产函数 中,运用1995—2003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转型期结构调整的绩效。我们发现 ,这一时期我国制造业结构变动引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比较明显,而与一些文献认为资本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改善最明显的结论不同,本文发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 长最大。从要素产出水平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规模效应
期刊
[内容提要]2007年是见证中国金融全面开放、全面改革的第一年。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回顾五年多的发展和改革历程,中国金融服务业在“入世”开放承诺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将集中研究金融服务贸易的“入世”承诺及其作用机制,以及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入世”承诺对金融体系稳健发展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金融服务贸易“入世”开放承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制度和监管体系的建立以
期刊
[内容提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防工业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从经济视角来看,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防工业全球化中是一种合作竞争关系。本文通过简单的博弈论分析,认为如果发展中国家国防工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则发达国家一般不会与其进行军事技术合作。为打破这种困境,我国国防工业参与全球化时应在自主研发、军购渠道、军售市场等方面做出应变。  [关键词] 国防工业 全球化 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416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主流国际政治理论对主权原则的物化,物化的根源在于主流国际 政治理论对古典政治哲学的背弃。要克服对主权原则的物化,就必须展开对主权原则的政治 想象,认识到主权是对现代政治秩序的一种历史性解答;而要认清这一历史性,就必须把主 权原则放在现代性的兴起这一语境下来解读,主权原则的确立与那个现代性的自我肯定的主 体的出现息息相关。  [关键词] 国际政治理论 现代性 主权 历史  
期刊
新加坡地少人稠、资源匮乏,但就是这么一个只有682.7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只用了40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座举世公认的“伟大而卓越的城市”,其涌流的活力、散发的魅力,令人由衷地为人类创造力的伟大而感到惊叹,更在惊叹之余引发诸多思考。    理论与经验    城市的诞生有其自发性,但城市的发展却带有自觉性,而这种自觉性主要通过规划来体现。新加坡通过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系统地回答了怎样实现
期刊
[内容提要]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决定一国经济的发展程度。本文通过对1996—200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技术进步路径、工业化模式以及制度变迁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指出现阶段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贡献率可以通过制度的变迁实现全球范围内要素的重组、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重点技术的突破。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进步 工业化 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424·3 文献标
期刊
[内容提要]20世纪是南亚民族问题大发展时期。长期以来,接连不断的民族和教派冲突已经成为困扰南亚国家的痼疾,严重影响了南亚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危害国内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且破坏南亚国家间的关系。民族主义的大发展,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宗教、文化和政府民族政策失误的原因,更有殖民主义的遗患。  [关键词]南亚 民族主义 发展  中图分类号:D73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期刊
[内容提要]“东亚共同体”的前景与可行性如何,以及在现有的“10+3”、“3+10”与东亚 峰会的“10+6”模式中,东亚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最终会作什么样的路径选择,是目前学术界 热烈讨论的话题。综观东亚区域合作发展的历史,结合东亚地区的现实,未来的东亚区域合 作与一体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东盟10国引导、中日韩3国不断密切三方合作, 向东盟10国辐辏(即“10+3”)的局面。在”1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