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孩子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解释都很难理解,因为它的主要含义比较抽象,这与孩子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由于儿童的成长特点,主要的思维方式是以特定的形象进行思维。因此,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儿童教育中的输入,通常从日常生活中的三个方面来实施,包括:参与日常教学活动、与家庭和社会合作、开展主题活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品德
引言:
经过高度提炼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高度概括为“繁荣、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奉献、诚信、友爱”等24个字。我们在校园的文化墙上可以听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作为幼儿园老师,身上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表率,对于孩子的培养不能放松。
一、坚持以幼儿的日常生活为载体,强化渗透,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项活动与游戏中
(一)融入课程教育
1在幼儿参与的主题活动中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让孩子们在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各种意义,教师应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利用生活的现实,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幼儿园可以开展主题活动,了解自己成长的地方。活动之初,以现有的建筑和交通为例,我们的家乡有高楼大厦、铁路和飞机场,学生们被分成几个小组去寻找家乡的特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家乡文明和谐的活动中,引导孩子们认识家乡,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感受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主。
2.在游戏中培育幼儿良好的行为品德
在儿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是一种比较基础的教学活动,加入游戏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通常老师会在游戏前进行场景创作,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不同生活场景带来的不同乐趣。因此,他们可以让学生在选择游戏主题时感受独立。参与游戏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游戏素材。在游戏区,他们可以自主选择,也可以自由选择同伴。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感到自由和平等。
(二)利用游戏的特征,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原因,往往缺乏合作意识。因此,在儿童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在讲游戏规则的时候可以和同学一起讲解游戏规则。在游戏的诱惑下,孩子们产生了合作的欲望,让孩子在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合作的好处。教师应鼓励孩子的合作行为,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二、与社会、家庭沟通合作,让幼儿时刻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一)开展社会实践,借助社会力量与家庭的资源让幼儿更多的感受到核心价值观
在幼儿园社区,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成长的地方,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玩耍的天堂。生活中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可以有效地教育孩子。因此,在此基础上,以培养学生为目标,在社区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一些探索和体验的活动,使孩子在探索中提高自我意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但这样的活动需要社区和家庭对幼儿园的配合和支持,因此有必要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幼儿园,增加幼儿教育的辐射范围,培养孩子的诚信。
例如,在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社会活动中,我们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需要把学生带到社会上去,让孩子们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重新站起来,观察伯伯下班前的状态和早餐店老板的辛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服务业人士的生活,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买车做饭、做饭,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感受社会文化的丰富,从而感受社会的和谐。
(二)大力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
班主任可以利用家务劳动让学生回家和父母一起做家务,让学生在做家务的时候能亲身感受到父母的努力。他们还可以让家长与学生交易,并解释原则。在购买蔬菜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种类,丰富大脑知识。如果可能的话,他们可以与社区沟通,进入农民庄园,带他们到父母家领到种子播种,体现“谁知盘中餐,五谷难登”的真情。通过“家乡节”主题活动,引导孩子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看、听、做,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比如中秋節,通过家长和助教的互动,组织孩子们开展“做蛋糕”、“做月饼”活动;元宵节,组织孩子们做灯笼圈,体验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尽情享受,在社区里猜灯谜;在端午节,组织孩子们学习和体验各种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如搓彩绳、做粽子、打水仗等。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体验、操作、传承、感受家乡的民俗特色。此时,核心价值观已经开始在孩子们心中萌芽。
三、结合教育实际,以《指南》精神为引领,借助主题活动的开展,让核心价值观有机渗透
小班的孩子刚刚步入集体生活,对于集体生活会不适应,会有较强的个人意识,从而忽略集体意识的重要性,那么在幼儿的活动开展中更多的是对于集体意识的培养,例如”幼儿园是我家””我爱我家” 的主题活动能够在一定上对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进入中班生活后,学生会有一定的集体,我们选择开展“我们住的地方”和“多彩世界”,让孩子在从身边最了解的人开始,感受生活中所存在的美好。在通过学校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对祖国有更深的的认识,例如:文学活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富强和文明。同时还能萌发孩子们探索环境、热爱自己生活的兴趣。
在大班的孩子们的知识面更广了,那么根据因人施教的特点,教师也应该开展更具有代表性的主题活动例如——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又细分为一系列活动,如我们热爱祖国、伟大的中国人民、民族团结、中国名胜古迹等,在活动中能够让孩子因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心中对祖国的热爱油然而生。
从小班到大班,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有了一定的成长,在学习中跟随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从身边事物开始渐渐的了解到更多的人文情怀,也建立了自己核心主义价值观,将中国梦与学生的梦想相融合,使得祖国的发展更加美好。
四、总结
一个人的价值观就是其实际行动的指南,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同理可得,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对我国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维系和支撑,是我们祖国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加入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何燕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16):37.
[2]苏娇娇.从自身出发做好幼儿的心理教育工作[J].贵州教育,2019(16):25.
(31677部队幼儿园 河北 保定 07100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品德
引言:
经过高度提炼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高度概括为“繁荣、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奉献、诚信、友爱”等24个字。我们在校园的文化墙上可以听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作为幼儿园老师,身上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表率,对于孩子的培养不能放松。
一、坚持以幼儿的日常生活为载体,强化渗透,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项活动与游戏中
(一)融入课程教育
1在幼儿参与的主题活动中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让孩子们在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各种意义,教师应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利用生活的现实,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幼儿园可以开展主题活动,了解自己成长的地方。活动之初,以现有的建筑和交通为例,我们的家乡有高楼大厦、铁路和飞机场,学生们被分成几个小组去寻找家乡的特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家乡文明和谐的活动中,引导孩子们认识家乡,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感受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主。
2.在游戏中培育幼儿良好的行为品德
在儿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是一种比较基础的教学活动,加入游戏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通常老师会在游戏前进行场景创作,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不同生活场景带来的不同乐趣。因此,他们可以让学生在选择游戏主题时感受独立。参与游戏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游戏素材。在游戏区,他们可以自主选择,也可以自由选择同伴。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感到自由和平等。
(二)利用游戏的特征,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原因,往往缺乏合作意识。因此,在儿童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在讲游戏规则的时候可以和同学一起讲解游戏规则。在游戏的诱惑下,孩子们产生了合作的欲望,让孩子在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合作的好处。教师应鼓励孩子的合作行为,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二、与社会、家庭沟通合作,让幼儿时刻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一)开展社会实践,借助社会力量与家庭的资源让幼儿更多的感受到核心价值观
在幼儿园社区,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成长的地方,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玩耍的天堂。生活中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可以有效地教育孩子。因此,在此基础上,以培养学生为目标,在社区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一些探索和体验的活动,使孩子在探索中提高自我意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但这样的活动需要社区和家庭对幼儿园的配合和支持,因此有必要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幼儿园,增加幼儿教育的辐射范围,培养孩子的诚信。
例如,在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社会活动中,我们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需要把学生带到社会上去,让孩子们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重新站起来,观察伯伯下班前的状态和早餐店老板的辛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服务业人士的生活,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买车做饭、做饭,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感受社会文化的丰富,从而感受社会的和谐。
(二)大力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
班主任可以利用家务劳动让学生回家和父母一起做家务,让学生在做家务的时候能亲身感受到父母的努力。他们还可以让家长与学生交易,并解释原则。在购买蔬菜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种类,丰富大脑知识。如果可能的话,他们可以与社区沟通,进入农民庄园,带他们到父母家领到种子播种,体现“谁知盘中餐,五谷难登”的真情。通过“家乡节”主题活动,引导孩子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看、听、做,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比如中秋節,通过家长和助教的互动,组织孩子们开展“做蛋糕”、“做月饼”活动;元宵节,组织孩子们做灯笼圈,体验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尽情享受,在社区里猜灯谜;在端午节,组织孩子们学习和体验各种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如搓彩绳、做粽子、打水仗等。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体验、操作、传承、感受家乡的民俗特色。此时,核心价值观已经开始在孩子们心中萌芽。
三、结合教育实际,以《指南》精神为引领,借助主题活动的开展,让核心价值观有机渗透
小班的孩子刚刚步入集体生活,对于集体生活会不适应,会有较强的个人意识,从而忽略集体意识的重要性,那么在幼儿的活动开展中更多的是对于集体意识的培养,例如”幼儿园是我家””我爱我家” 的主题活动能够在一定上对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进入中班生活后,学生会有一定的集体,我们选择开展“我们住的地方”和“多彩世界”,让孩子在从身边最了解的人开始,感受生活中所存在的美好。在通过学校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对祖国有更深的的认识,例如:文学活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富强和文明。同时还能萌发孩子们探索环境、热爱自己生活的兴趣。
在大班的孩子们的知识面更广了,那么根据因人施教的特点,教师也应该开展更具有代表性的主题活动例如——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又细分为一系列活动,如我们热爱祖国、伟大的中国人民、民族团结、中国名胜古迹等,在活动中能够让孩子因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心中对祖国的热爱油然而生。
从小班到大班,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有了一定的成长,在学习中跟随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从身边事物开始渐渐的了解到更多的人文情怀,也建立了自己核心主义价值观,将中国梦与学生的梦想相融合,使得祖国的发展更加美好。
四、总结
一个人的价值观就是其实际行动的指南,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同理可得,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对我国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维系和支撑,是我们祖国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加入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何燕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16):37.
[2]苏娇娇.从自身出发做好幼儿的心理教育工作[J].贵州教育,2019(16):25.
(31677部队幼儿园 河北 保定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