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科学的教学设计、及时反馈、合理的评价等。而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文结合高中教材,介绍了高中物理新课导入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 新课导入 教学方法 激发兴趣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强调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课改精神,同时减轻学生负担,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成功的导入能够承上启下,开宗明义,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把学生带入物理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因此教师应在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及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物理课题和有关的条件,本着导入环节的目的性、针对性、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要求,在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气氛中导入新课。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课导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通过直观材料导入
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教学之前,可先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表、幻灯片或者听一段录音、看一段录像,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直观材料的感知中,创设所研究的课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物理问题上。
例如,在讲《宇宙速度和人造卫星》这节的时候,可以播放《天宫一号》和《神州飞船》发射升空的相关视频,让其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其注意力全部到物理课堂中,带着学好物理为祖国作贡献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投入学习。再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节的时候,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奇特的折射现象,如海市蜃楼,变形的太阳等,通过这样的直观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
2.经验导入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信息资源出发,通过描述式的讲授、提问等方式引起学生回忆,或者通过演示再现生活经验,从而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从而十分自然地导入新课。
例如:教师在讲到《惯性定律》时,教师提问学生:“维持物体的运动是否一定要有力的作用?”“速度大的物体是不是一定受一个大的力的作用?”还可引导学生举例:静止的车,人推它才动;静止的树枝,风吹它才动;静止的球,脚踢它才滚,如此等等。如果不推、不吹、不踢,这些物体是不会动的。
3.演示实验导入
先通过演示实验提出问题,或揭示出矛盾,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导入方法。
中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奇的心理,他们一般都爱观察,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好奇的事物,如一些鲜明、生动的实验。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他们的心理活动是好奇,急于想了解实验中出现的多种现象变化的原因,要求解惑的心情特别迫切。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教师可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通过大量的声、光、电、力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学习之始便在感官上承受大量刺激,获得大量感性信息,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题,在一系列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启发下,促使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起到“激其情,引其凝”的作用。例如,可以用硬币上浮现象导入《光的折射》,通过电子枪实验导入《洛仑兹力》。
4.温故知新法
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新问题,从而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导入方法。
例如《远距离输电》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交流发电机。发电机的电能要向远处输送,在输送导线上,由于电流的热效应,有一部分电能将转化成热能损失掉,我们先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计算一下这种损失。例如,我们以一台发电机为例,若它的发电功率为5000千瓦,用发電机提供的10000伏电压直接向外输电,那么电功率除以电压,得电流为500安培。架设输电线路上的电阻为2欧姆,大家注意,这个电阻值并不太大,在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为500千瓦。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在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是输出功率的10%。如果全国的发电量有10%损失在输电线路上,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如何减少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失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远距离输电。
5.故事、事例导入
以生活中所熟悉的实例或报纸上的新闻、历史故事、科学史上的示例设置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利用科学家的故事形象生动又易理解的特点引入新课。例如,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此人,凭什么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呢。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杠杆原理》。再比如,学习《万有引力》的时候,可以通过牛顿的苹果落地的故事引入。在万有引力的教学前,引入苹果落地的故事:牛顿在他家的花园里的苹果树下看到苹果落地,首先想到苹果为什么不飞上天而落到地呢?如果苹果树长得非常高,苹果是否也会下落?他认为苹果都会落回地面,与高度无关.他接着想到,苹果如果长在月亮那么高处,也会落回地面,但是,月亮为什么不落回地面呢?月亮不是很像一个大苹果吗?他又想到在山顶上把一个炮弹发射出去,炮弹将以曲线轨道落到地面,发射速度越大,炮弹落得越远,如果发射速度足够大,炮弹就会绕地球旋转,永远不落回地面.接着,他想到,以足够大的速度绕地球旋转的炮弹多么像月亮,可是又为什么不飞离地球呢?一定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力.正是这种作用力,使炮弹、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地球、水星、金星等围绕太阳旋转,这样就基本形成了万有引力思想.最后他发挥自己的数学才能,终于完成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述。物理学史料中有许许多多关于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故事。阿基米德洗澡时领悟出浮力的作用、伽利略观察吊灯而发现摆的等时性、瓦特由水壶盖被顶起而发明蒸汽机…….这些史料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的生动教材。
6.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就是,首先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相似之处,而后,用熟悉的方法推理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
例如,在学习“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这节新课时,先让学生回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有关知识。力是矢量,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对其进行合成和分解,速度也是矢量,能用该法进行合成与分解吗?在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的教学中,有些同学对“快慢、大小”总是容易混淆,这时,可事先列出速度的表达式: 速度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的表达式: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再类比向心力的作用是改变速度的方向。同理类比理解: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当然,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除上述方法外,还有激情导入法、图示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等。而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生硬地去运用某一种方法,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有时也可以是几种方法同时使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学生智力。当然在设计如何导入新课的同时,也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使之成为一个体系,能前后呼应。
参考资料:
1、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版,2005年11月1日
2、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3、荣静娴,钱舍编著.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5
关键词:有效教学 新课导入 教学方法 激发兴趣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强调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课改精神,同时减轻学生负担,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成功的导入能够承上启下,开宗明义,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把学生带入物理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因此教师应在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及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物理课题和有关的条件,本着导入环节的目的性、针对性、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要求,在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气氛中导入新课。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课导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通过直观材料导入
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教学之前,可先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表、幻灯片或者听一段录音、看一段录像,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直观材料的感知中,创设所研究的课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物理问题上。
例如,在讲《宇宙速度和人造卫星》这节的时候,可以播放《天宫一号》和《神州飞船》发射升空的相关视频,让其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其注意力全部到物理课堂中,带着学好物理为祖国作贡献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投入学习。再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节的时候,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奇特的折射现象,如海市蜃楼,变形的太阳等,通过这样的直观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
2.经验导入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信息资源出发,通过描述式的讲授、提问等方式引起学生回忆,或者通过演示再现生活经验,从而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从而十分自然地导入新课。
例如:教师在讲到《惯性定律》时,教师提问学生:“维持物体的运动是否一定要有力的作用?”“速度大的物体是不是一定受一个大的力的作用?”还可引导学生举例:静止的车,人推它才动;静止的树枝,风吹它才动;静止的球,脚踢它才滚,如此等等。如果不推、不吹、不踢,这些物体是不会动的。
3.演示实验导入
先通过演示实验提出问题,或揭示出矛盾,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导入方法。
中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奇的心理,他们一般都爱观察,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好奇的事物,如一些鲜明、生动的实验。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他们的心理活动是好奇,急于想了解实验中出现的多种现象变化的原因,要求解惑的心情特别迫切。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教师可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通过大量的声、光、电、力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学习之始便在感官上承受大量刺激,获得大量感性信息,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题,在一系列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启发下,促使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起到“激其情,引其凝”的作用。例如,可以用硬币上浮现象导入《光的折射》,通过电子枪实验导入《洛仑兹力》。
4.温故知新法
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新问题,从而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导入方法。
例如《远距离输电》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交流发电机。发电机的电能要向远处输送,在输送导线上,由于电流的热效应,有一部分电能将转化成热能损失掉,我们先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计算一下这种损失。例如,我们以一台发电机为例,若它的发电功率为5000千瓦,用发電机提供的10000伏电压直接向外输电,那么电功率除以电压,得电流为500安培。架设输电线路上的电阻为2欧姆,大家注意,这个电阻值并不太大,在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为500千瓦。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在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是输出功率的10%。如果全国的发电量有10%损失在输电线路上,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如何减少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失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远距离输电。
5.故事、事例导入
以生活中所熟悉的实例或报纸上的新闻、历史故事、科学史上的示例设置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利用科学家的故事形象生动又易理解的特点引入新课。例如,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此人,凭什么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呢。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杠杆原理》。再比如,学习《万有引力》的时候,可以通过牛顿的苹果落地的故事引入。在万有引力的教学前,引入苹果落地的故事:牛顿在他家的花园里的苹果树下看到苹果落地,首先想到苹果为什么不飞上天而落到地呢?如果苹果树长得非常高,苹果是否也会下落?他认为苹果都会落回地面,与高度无关.他接着想到,苹果如果长在月亮那么高处,也会落回地面,但是,月亮为什么不落回地面呢?月亮不是很像一个大苹果吗?他又想到在山顶上把一个炮弹发射出去,炮弹将以曲线轨道落到地面,发射速度越大,炮弹落得越远,如果发射速度足够大,炮弹就会绕地球旋转,永远不落回地面.接着,他想到,以足够大的速度绕地球旋转的炮弹多么像月亮,可是又为什么不飞离地球呢?一定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力.正是这种作用力,使炮弹、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地球、水星、金星等围绕太阳旋转,这样就基本形成了万有引力思想.最后他发挥自己的数学才能,终于完成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述。物理学史料中有许许多多关于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故事。阿基米德洗澡时领悟出浮力的作用、伽利略观察吊灯而发现摆的等时性、瓦特由水壶盖被顶起而发明蒸汽机…….这些史料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的生动教材。
6.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就是,首先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相似之处,而后,用熟悉的方法推理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
例如,在学习“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这节新课时,先让学生回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有关知识。力是矢量,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对其进行合成和分解,速度也是矢量,能用该法进行合成与分解吗?在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的教学中,有些同学对“快慢、大小”总是容易混淆,这时,可事先列出速度的表达式: 速度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的表达式: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再类比向心力的作用是改变速度的方向。同理类比理解: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当然,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除上述方法外,还有激情导入法、图示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等。而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生硬地去运用某一种方法,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有时也可以是几种方法同时使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学生智力。当然在设计如何导入新课的同时,也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使之成为一个体系,能前后呼应。
参考资料:
1、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版,2005年11月1日
2、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3、荣静娴,钱舍编著.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