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建设问题研究(11SZK026)
作者简介:
朱兰(1973),女,湖南武冈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教学研究。
摘要: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诚实守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从我校的具体情况看,虽然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整体上呈现出良好态势,但考试作弊现象比较严重,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度不高。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为大学生的成才和建功立业提供的无形资本。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必须努力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加强校园的诚信文化建设;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大学生诚信行为;加强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
关键词:
大学生;诚实守信;现状;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3006804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诚实守信作为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个社会的秩序赖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了不少关于诚信的问题。我们针对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对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外语系、数学系、化学系、教育系等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58份,收回450份,获取有效问卷425份。经过分析,我们试图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出若干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一、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之后,我国基本上进入了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再加上若干西方思潮的长期影响,以及我们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等原因,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我国相当盛行。这样一种状况,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诚信人品的培养。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以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社会发展和变迁的“晴雨表”[1]。当然,就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目前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大学生完全能够代表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但也不能忽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仍然存在严重问题,如果不注意有效地克服这些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那么,它对我国的未来必将产生十分有害的恶果。
(一)大学生诚信现状整体良好
我们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思想道德素质中诚实守信品质的调查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学习方面的诚信;二是道德品质方面的诚信;三是经济生活方面的诚信;四是人际交往方面的诚信等。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学习方面,大学生普遍比较重视诚信。在如何看待作业抄袭的问题上,有59%的学生反对抄袭;在如何看待上课请人冒名报到的问题上,有67%的学生表示从来不会;这些充分说明了诚实守信仍然是大学生的重要学习品质。在道德品质方面,学生自我评价良好,普遍比较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公德。针对“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吗”这个问题时,有34%的学生选择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61%的学生选择自己基本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只有4%的学生选择自己不是诚实守信的人。面对考试作弊、找“枪手”替考等涉及社会公平与社会公德的问题时,有58%的学生表示痛恨;对于大学生在毕业求职简历中的“注水”(弄虚作假、浮夸等)现象,有56%的学生选择不应当;对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违约行为,有57%的学生选择不应当;并且,大学生们还纷纷表示,对这些不诚信行为应该严厉禁止。在经济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普遍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认为必须保持正常的经济行为和人际交往。如在偿还助学贷款的问题上,有67%的学生选择要按时偿还;在拖欠学费的问题上,有86%的学生选择要按时交纳学费;在借用他人物品还与不还的问题上,有69%的学生对不按时归还他人物品表示很生气。
可见,就大学生整体而言,大多数人都认为,在学习上要讲诚信,反对抄袭,鄙视那些请人冒名报到的人等;在个人道德品质方面,大多数人都表示要坚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特别是对于考试作弊、在求职简历中“注水”和违约等行为,既表示坚决反对,又希望严厉禁止;在经济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大多数人都认为要把这些关系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一定要守住底线。
(二)考试作弊比较严重,学生相互之间信任度不高
从另一方面看,大学生在诚实守信的品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考试作弊比较严重、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度不高等方面,这是不容忽视的。如在怎样看待考试作弊的问题上,有58%的学生表示痛恨,有26%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有1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在“谁是你最信任的人”这个问题上,有39%的学生选择家人,有46%的学生选择朋友,有8%的学生选择网友,有7%的学生选择老师等。在“如何看待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有57%的学生认为是真诚的,有34%的学生认为是相互利用的,有9%的学生认为是虚伪的。在“诚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问题上,有56%的学生表示影响很大,有25%的学生表示影响不大,有19%的学生表示没有影响。
数据显示,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诚信状况是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大多数人都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但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度不高等,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不断在诚信道德教育和实践中加以抵制与改进。
二、实施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很快就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者,他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前途命运,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诚信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调节人际关系、规范经济生活秩序的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它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毫无疑问,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必然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任何市场交易活动中,都需要以一定的诚信为基础。大学生是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诚信必然会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先导、示范和辐射作用。大学生必须本着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并把诚信贯穿于自己人生目标的始终,不断使自己成长为一个高素质的诚信之人,从而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目前,在高校中客观存在一些不诚信的现象,如考试作弊、无辜拖欠学费等,这些都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危害。大学生毕业之后,还会通过就业不断分流到市场经济的各个部门和组织,因此,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加强诚信教育,既可以使他们自觉树立诚信观念,又可以通过他们的诚信行为对社会和市场起到示范、导向作用,这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
其次,加强诚信教育也是为大学生成才和建功立业提供无形资本。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障;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些都说明,诚信是一只具有巨大正能量的“看不见的手”。诚信是一个人良好品德修养的必备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立足社会的必然是那些德才兼备、诚实守信的人。不守信用、没有人格的人是根本不可能立足于社会的,他们也很难成就自己的事业。一些大学生在求职应聘中,由于缺乏自信,往往表现出弄虚作假等诚信失范行为,这样反而会影响自身的声誉,从而导致求职失败。所以,大学生在求职时应该讲究诚信,实事求是,用诚信换取别人的信任,最终走向成功。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诚信是每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和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只有大力加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民族的诚信教育,大力加强全民族的诚信意识、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民族复兴的愿望才能变为现实。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诚信失范尽管出现在部分大学生中,但对这一现象的危害性我们必须加以清醒的认识。诚信意识如何,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更关系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努力培养他们的诚信行为,坚决克服诚信失范的现象,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
(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社会感和责任心
在转型期的中国,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及学校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较严重地向功利化方向倾斜,甚至部分大学生在面临多种价值观选择时,往往以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社会达尔文主义等作为价值判断的惟一标准,这是明显的价值功利化的表现[3]。诚实守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只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诚信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实践,教育者应当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和现实特点出发,指导其参与生产、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发挥其主体性。诚信教育应高目标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注重诚信道德教育,讲究循序渐进,以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养成学生的诚信习惯,从而使诚信上升为自觉行为,真正提升其诚信实践能力[4]。诚实守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起点,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发展。诚实守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只有树立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牢固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加强学校诚信教育,营造校园诚信环境
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方式是教育,而学校则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载体。目前,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学校应帮助他们进行理性分析,引导他们选择和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这就非常需要将诚信教育列入高校的常规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并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程序和考核方式[5]。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把诚实守信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并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一直到毕业;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始,一直到基础课、专业课;从日常行为的点滴管理开始,一直到校园各项活动的展开等等,都要把诚实守信的内容加进去,要让诚实守信的意识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身体力行。同时还要改进诚信教育的方式,诚信教育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改进诚信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在参与和体验中接受诚信教育。要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从而使他们在个体道德方面受到自我启发、自我激励和自我升华。另一方面,诚信教育者自身要以身作则,用良好的道德形象正确引导学生;要积极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诚信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使诚信教育更富有实效性。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建设,全面规范大学生诚信行为 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奖惩机制,对诚实守信的大学生进行表彰,同时予以必要的物质奖励;对不讲诚信的大学生则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则进行相应惩处。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大学生践行和维护诚实守信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诚实守信奖惩机制,就可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民主办学和依法治校的水平,从而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翁。当然,自律还是道德素质中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所以,我们在建立健全诚实守信奖惩机制的同时,还要不断引导学生努力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过程。如针对高校经常出现的拖欠贷款等问题,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从而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及其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准时偿还贷款,全面、真实地提升大学生的诚实守信素质,并最终减少或杜绝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诚信缺失行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政府还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全面规范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如《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就可以全面治理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诚信原则既是道德原则,也是法律原则,通过法制宣传,大学生就应该以诚实守信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对诚实守信品质较差的学生,要建立惩戒机制,把教育和监督结合起来。要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诚信目标,培养其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诚信意识,促进其全面、健康地成长。
(四)加强大学生的诚信监督,形成良好的诚信舆论氛围
作为高校来说,必须加大诚信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诚信氛围。可以通过校内广播、学校报刊、宣传栏、网站、诚信知识竞赛、诚信专题讲座、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赛等途径,充分让大学生从中受到启迪,使他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自然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观念。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社交场域,他们沟通、交流的主阵地就是网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就有利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反之将带来不利后果。所以,大学校园在进行网络引导和控制等方面,特别是对网络的内容、时间等方面的控制,应该有所作为。要利用网络来营造诚信舆论环境;利用大学生勇于在网上发表自己见解和看法的特点,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的引导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诚信教育网站,以全面掌握网络宣传和教育的主动权;要教育学生遵守网络秩序,恪守网络道德,大力提倡诚信上网,展示真实自我,争做文明网络使用者。学校应成立网络安全管理小组,强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把好信息出口和入口关。舆论监督还应该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作用,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社会完全可以通过查询诚信档案的数据信息来了解某个人的诚信状况。如大学生在就业时,招聘方就可以直接从网上调取个人信息,从而减少或杜绝虚假信息的出现,他们的信用状况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这样就可全面预防诚信缺失行为的产生。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我国传统道德中,人不可以无信。尽管时光更替、朝代变迁,但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却始终延续不断。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必须自觉加强诚实守信道德的自我教育,始终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肩负起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张晓洪,孙渝莉.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有效机制的构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2116.
[2]倪洪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6110.
[3]石儒标.社会转型期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955.
[4]宋志军,王运慧.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及途径[J].新乡学院学报,2010(5):197199.
[5]张丽美,刘剑.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贵州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12):2324.
作者简介:
朱兰(1973),女,湖南武冈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教学研究。
摘要: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诚实守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从我校的具体情况看,虽然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整体上呈现出良好态势,但考试作弊现象比较严重,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度不高。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为大学生的成才和建功立业提供的无形资本。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必须努力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加强校园的诚信文化建设;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大学生诚信行为;加强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
关键词:
大学生;诚实守信;现状;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3006804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诚实守信作为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个社会的秩序赖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了不少关于诚信的问题。我们针对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对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外语系、数学系、化学系、教育系等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58份,收回450份,获取有效问卷425份。经过分析,我们试图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出若干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一、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之后,我国基本上进入了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再加上若干西方思潮的长期影响,以及我们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等原因,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我国相当盛行。这样一种状况,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诚信人品的培养。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以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社会发展和变迁的“晴雨表”[1]。当然,就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目前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大学生完全能够代表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但也不能忽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仍然存在严重问题,如果不注意有效地克服这些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那么,它对我国的未来必将产生十分有害的恶果。
(一)大学生诚信现状整体良好
我们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思想道德素质中诚实守信品质的调查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学习方面的诚信;二是道德品质方面的诚信;三是经济生活方面的诚信;四是人际交往方面的诚信等。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学习方面,大学生普遍比较重视诚信。在如何看待作业抄袭的问题上,有59%的学生反对抄袭;在如何看待上课请人冒名报到的问题上,有67%的学生表示从来不会;这些充分说明了诚实守信仍然是大学生的重要学习品质。在道德品质方面,学生自我评价良好,普遍比较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公德。针对“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吗”这个问题时,有34%的学生选择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61%的学生选择自己基本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只有4%的学生选择自己不是诚实守信的人。面对考试作弊、找“枪手”替考等涉及社会公平与社会公德的问题时,有58%的学生表示痛恨;对于大学生在毕业求职简历中的“注水”(弄虚作假、浮夸等)现象,有56%的学生选择不应当;对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违约行为,有57%的学生选择不应当;并且,大学生们还纷纷表示,对这些不诚信行为应该严厉禁止。在经济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普遍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认为必须保持正常的经济行为和人际交往。如在偿还助学贷款的问题上,有67%的学生选择要按时偿还;在拖欠学费的问题上,有86%的学生选择要按时交纳学费;在借用他人物品还与不还的问题上,有69%的学生对不按时归还他人物品表示很生气。
可见,就大学生整体而言,大多数人都认为,在学习上要讲诚信,反对抄袭,鄙视那些请人冒名报到的人等;在个人道德品质方面,大多数人都表示要坚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特别是对于考试作弊、在求职简历中“注水”和违约等行为,既表示坚决反对,又希望严厉禁止;在经济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大多数人都认为要把这些关系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一定要守住底线。
(二)考试作弊比较严重,学生相互之间信任度不高
从另一方面看,大学生在诚实守信的品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考试作弊比较严重、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度不高等方面,这是不容忽视的。如在怎样看待考试作弊的问题上,有58%的学生表示痛恨,有26%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有1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在“谁是你最信任的人”这个问题上,有39%的学生选择家人,有46%的学生选择朋友,有8%的学生选择网友,有7%的学生选择老师等。在“如何看待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有57%的学生认为是真诚的,有34%的学生认为是相互利用的,有9%的学生认为是虚伪的。在“诚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问题上,有56%的学生表示影响很大,有25%的学生表示影响不大,有19%的学生表示没有影响。
数据显示,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诚信状况是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大多数人都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但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度不高等,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不断在诚信道德教育和实践中加以抵制与改进。
二、实施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很快就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者,他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前途命运,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诚信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调节人际关系、规范经济生活秩序的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它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毫无疑问,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必然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任何市场交易活动中,都需要以一定的诚信为基础。大学生是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诚信必然会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先导、示范和辐射作用。大学生必须本着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并把诚信贯穿于自己人生目标的始终,不断使自己成长为一个高素质的诚信之人,从而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目前,在高校中客观存在一些不诚信的现象,如考试作弊、无辜拖欠学费等,这些都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危害。大学生毕业之后,还会通过就业不断分流到市场经济的各个部门和组织,因此,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加强诚信教育,既可以使他们自觉树立诚信观念,又可以通过他们的诚信行为对社会和市场起到示范、导向作用,这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
其次,加强诚信教育也是为大学生成才和建功立业提供无形资本。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障;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些都说明,诚信是一只具有巨大正能量的“看不见的手”。诚信是一个人良好品德修养的必备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立足社会的必然是那些德才兼备、诚实守信的人。不守信用、没有人格的人是根本不可能立足于社会的,他们也很难成就自己的事业。一些大学生在求职应聘中,由于缺乏自信,往往表现出弄虚作假等诚信失范行为,这样反而会影响自身的声誉,从而导致求职失败。所以,大学生在求职时应该讲究诚信,实事求是,用诚信换取别人的信任,最终走向成功。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诚信是每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和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只有大力加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民族的诚信教育,大力加强全民族的诚信意识、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民族复兴的愿望才能变为现实。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诚信失范尽管出现在部分大学生中,但对这一现象的危害性我们必须加以清醒的认识。诚信意识如何,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更关系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努力培养他们的诚信行为,坚决克服诚信失范的现象,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
(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社会感和责任心
在转型期的中国,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及学校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较严重地向功利化方向倾斜,甚至部分大学生在面临多种价值观选择时,往往以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社会达尔文主义等作为价值判断的惟一标准,这是明显的价值功利化的表现[3]。诚实守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只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诚信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实践,教育者应当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和现实特点出发,指导其参与生产、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发挥其主体性。诚信教育应高目标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注重诚信道德教育,讲究循序渐进,以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养成学生的诚信习惯,从而使诚信上升为自觉行为,真正提升其诚信实践能力[4]。诚实守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起点,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发展。诚实守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只有树立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牢固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加强学校诚信教育,营造校园诚信环境
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方式是教育,而学校则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载体。目前,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学校应帮助他们进行理性分析,引导他们选择和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这就非常需要将诚信教育列入高校的常规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并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程序和考核方式[5]。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把诚实守信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并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一直到毕业;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始,一直到基础课、专业课;从日常行为的点滴管理开始,一直到校园各项活动的展开等等,都要把诚实守信的内容加进去,要让诚实守信的意识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身体力行。同时还要改进诚信教育的方式,诚信教育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改进诚信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在参与和体验中接受诚信教育。要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从而使他们在个体道德方面受到自我启发、自我激励和自我升华。另一方面,诚信教育者自身要以身作则,用良好的道德形象正确引导学生;要积极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诚信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使诚信教育更富有实效性。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建设,全面规范大学生诚信行为 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奖惩机制,对诚实守信的大学生进行表彰,同时予以必要的物质奖励;对不讲诚信的大学生则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则进行相应惩处。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大学生践行和维护诚实守信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诚实守信奖惩机制,就可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民主办学和依法治校的水平,从而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翁。当然,自律还是道德素质中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所以,我们在建立健全诚实守信奖惩机制的同时,还要不断引导学生努力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过程。如针对高校经常出现的拖欠贷款等问题,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从而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及其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准时偿还贷款,全面、真实地提升大学生的诚实守信素质,并最终减少或杜绝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诚信缺失行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政府还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全面规范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如《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就可以全面治理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诚信原则既是道德原则,也是法律原则,通过法制宣传,大学生就应该以诚实守信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对诚实守信品质较差的学生,要建立惩戒机制,把教育和监督结合起来。要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诚信目标,培养其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诚信意识,促进其全面、健康地成长。
(四)加强大学生的诚信监督,形成良好的诚信舆论氛围
作为高校来说,必须加大诚信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诚信氛围。可以通过校内广播、学校报刊、宣传栏、网站、诚信知识竞赛、诚信专题讲座、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赛等途径,充分让大学生从中受到启迪,使他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自然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观念。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社交场域,他们沟通、交流的主阵地就是网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就有利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反之将带来不利后果。所以,大学校园在进行网络引导和控制等方面,特别是对网络的内容、时间等方面的控制,应该有所作为。要利用网络来营造诚信舆论环境;利用大学生勇于在网上发表自己见解和看法的特点,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的引导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诚信教育网站,以全面掌握网络宣传和教育的主动权;要教育学生遵守网络秩序,恪守网络道德,大力提倡诚信上网,展示真实自我,争做文明网络使用者。学校应成立网络安全管理小组,强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把好信息出口和入口关。舆论监督还应该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作用,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社会完全可以通过查询诚信档案的数据信息来了解某个人的诚信状况。如大学生在就业时,招聘方就可以直接从网上调取个人信息,从而减少或杜绝虚假信息的出现,他们的信用状况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这样就可全面预防诚信缺失行为的产生。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我国传统道德中,人不可以无信。尽管时光更替、朝代变迁,但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却始终延续不断。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必须自觉加强诚实守信道德的自我教育,始终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肩负起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张晓洪,孙渝莉.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有效机制的构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2116.
[2]倪洪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6110.
[3]石儒标.社会转型期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955.
[4]宋志军,王运慧.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及途径[J].新乡学院学报,2010(5):197199.
[5]张丽美,刘剑.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贵州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