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学好数学,教师就要更新教学观念,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 师生协作关系 教学艺术 启发式教学
研究表明,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喜欢数学的学生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数学学习成绩与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的相关性。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而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逐渐形成的,需要长期培养。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值得研究的课题。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一种关系,师生情感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
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调查表明,学生学科兴趣形成的最重要条件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的方向包括:
(1)练好教学基本功
随着教学理论的深化,人们对教学基本功含义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除了课堂组织、语言表达、板书、画图等传统内容以外,教学基本功还包括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
教师的分析能力也是完成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素质。心理学家认为,任务分析大致可以区分为四大类,即过程分析、能力(或技能)构成成分分析、专家一新手差异分析和综合分析。
(2)处理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数学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的关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数学基本能力、基本态度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与教师的讲解引导之间的关系;新的数学知识与已有数学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共同要求与学生个性差异之间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等等。这里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这“四个基础”之间的关系作些讨论。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累积是形成数学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的前提,能力和态度又反作用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制约着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速度、深度、难易程度和巩固程度。因此,数学知识的习得、数学技能的形成和数学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的培养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它们之间有同一性、同步性,从根本上说必须协调发展。“四个基础”是数学学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我们可以借用“冰山模型”来对“四个基础”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冰山有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和隐藏在海面以下的“冰山基座”,浮在水面上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就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隐藏于水面下的看不见的部分则是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它是支撑着浮出水面部分的基础。正如冰山由显出水面和隐于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数学学力也可以分为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两部分。显然,显性学力是由隐性学力支撑的,隐性学力是显性学力发展的动力;而显性学力的获得和不断加强,又使得隐性学力更加巩固,并得到不断升华。数学学力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形成显性部分,同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可通过对数学知识中蕴含的观念、思想和方法的领悟,获得数学学习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探究能力以及数学观念态度,形成隐性学力。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隐性学力的形成,有一个从模仿到认同再到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内隐的、潜移默化的。隐性学力的获得的关键,是教师有意识的指导。过去的数学教学比较多地关注了学力的显性部分,而对隐性部分有些忽视。“四个基础”协调发展的数学学力规则追求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发展性学力观。
(3)创设问题情境,搞好启发式教学
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教学实践表明,只有那些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问题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任务的难度是形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需经过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或经过再大努力也不能完成的任务,都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只有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之迫切希望掌握。所以,问题情境的形成表明了学习任务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既适应又不适应。完全适应或完全不适应的状态都不构成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结构,把握新旧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和智能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按照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学生数学思维规律,从已知到未知、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地安排内容。
问题情境的创设,既可通过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以作业的方式提出;既可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从学生的日常经验中引进。例如,开始学习“有理数加减运算”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准确率不好的特点,结合数学故事《一个小数点和一场大悲剧》来教育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仔细做运算。课堂上,可事先由一名学生准备好故事,在数学课堂上自然地引入故事,通过活动来教育感染学生,笔者尝试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学习兴趣 师生协作关系 教学艺术 启发式教学
研究表明,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喜欢数学的学生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数学学习成绩与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的相关性。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而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逐渐形成的,需要长期培养。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值得研究的课题。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一种关系,师生情感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
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调查表明,学生学科兴趣形成的最重要条件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的方向包括:
(1)练好教学基本功
随着教学理论的深化,人们对教学基本功含义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除了课堂组织、语言表达、板书、画图等传统内容以外,教学基本功还包括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
教师的分析能力也是完成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素质。心理学家认为,任务分析大致可以区分为四大类,即过程分析、能力(或技能)构成成分分析、专家一新手差异分析和综合分析。
(2)处理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数学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的关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数学基本能力、基本态度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与教师的讲解引导之间的关系;新的数学知识与已有数学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共同要求与学生个性差异之间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等等。这里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这“四个基础”之间的关系作些讨论。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累积是形成数学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的前提,能力和态度又反作用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制约着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速度、深度、难易程度和巩固程度。因此,数学知识的习得、数学技能的形成和数学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的培养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它们之间有同一性、同步性,从根本上说必须协调发展。“四个基础”是数学学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我们可以借用“冰山模型”来对“四个基础”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冰山有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和隐藏在海面以下的“冰山基座”,浮在水面上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就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隐藏于水面下的看不见的部分则是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它是支撑着浮出水面部分的基础。正如冰山由显出水面和隐于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数学学力也可以分为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两部分。显然,显性学力是由隐性学力支撑的,隐性学力是显性学力发展的动力;而显性学力的获得和不断加强,又使得隐性学力更加巩固,并得到不断升华。数学学力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形成显性部分,同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可通过对数学知识中蕴含的观念、思想和方法的领悟,获得数学学习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探究能力以及数学观念态度,形成隐性学力。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隐性学力的形成,有一个从模仿到认同再到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内隐的、潜移默化的。隐性学力的获得的关键,是教师有意识的指导。过去的数学教学比较多地关注了学力的显性部分,而对隐性部分有些忽视。“四个基础”协调发展的数学学力规则追求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发展性学力观。
(3)创设问题情境,搞好启发式教学
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教学实践表明,只有那些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问题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任务的难度是形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需经过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或经过再大努力也不能完成的任务,都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只有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之迫切希望掌握。所以,问题情境的形成表明了学习任务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既适应又不适应。完全适应或完全不适应的状态都不构成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结构,把握新旧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和智能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按照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学生数学思维规律,从已知到未知、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地安排内容。
问题情境的创设,既可通过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以作业的方式提出;既可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从学生的日常经验中引进。例如,开始学习“有理数加减运算”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准确率不好的特点,结合数学故事《一个小数点和一场大悲剧》来教育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仔细做运算。课堂上,可事先由一名学生准备好故事,在数学课堂上自然地引入故事,通过活动来教育感染学生,笔者尝试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