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成本会计教学策略,从改进理论教学与突出实践教学两方面展开,从确定教学内容、选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两方面改进理论教学,从课内实践和课程实践两个方面突出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 成本会计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157-02
成本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继基础会计等课程后的核心、骨干课程,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成本会计一般在高职二年级开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主要研究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决策、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成本会计课程中专业名词多、计算公式多、计算方法多、表格多且错综复杂,特别是表格中各种数据之间的来龙去脉,对部分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稍显困难。且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成本会计知识有什么用等心存疑虑,导致不能很好地把握课程的重点,也不能熟练地掌握会计工作岗位中所需的成本会计方面的技能。正由于成本会计课程的这些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高职成本会计教学应本着“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既要让学生学会操作,又要弄清道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学习、实践,掌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成本会计的最基本的知识体系、分析方法,着重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具体来说,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策略探讨可从改进理论教学与突出实践教学两方面展开。
一、改进理论教学
由于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强的课程,专业名词多、计算方法多,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成本会计的理论教学本着“淡化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了解、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注重过程的分析,目的是让高职学生掌握成本会计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分析方法。
(一)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对企业的調查访问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走访,在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岗位中,成本会计类职业岗位有一般会计、成本会计核算和会计主管等。一般会计岗位主要从事工资福利核算、材料核算和固定资产核算等,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各费用、要素核算的知识能力,掌握初步的成本分析方法、分析能力。成本会计核算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综合成本核算的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成本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成本控制知识、能力。成本会计主管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成本核算的知识、能力,具有扎实的成本分析、控制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成本分析、控制和计划等能力。当然,在每一个会计岗位中,从业人员都应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操守。
依据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来选取和确定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成本会计基本理论、各要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和成本的计划与控制等内容。其中成本会计基本理论包含成本会计的职能、对象、工作内容;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关系;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和处理程序等。各要素费用的核算包含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核算等。生产费用的分配包含定额成本法、定额比例法和约当产量法等。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包含品种法、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分类法和辅助方法等。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包含产品成本表的编制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编制、分析及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分析等。成本计划与控制包含产品成本计划的编制和标准成本的制定与差异分析等。
这样,根据成本会计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而确定的教学内容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提升和素质的培养更有效,也更具针对性。若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有变化,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岗位同步。
(二)选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
结合高职会计学生的特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
1.模块化教学。可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模块化教学方式,将成本会计课程分为成本会计基本理论、各要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和成本的计划与控制等模块。在每一模块中,根据需要,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讲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等,并逐步演示图表中数据的具体变化过程,加以详细的解释,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多媒体课件还集图像、声音等于一体,如学生不熟悉的工厂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车间,教师可制作企业的生产流程图,播放工厂生产车间、流水线的图片或影像视频资料,配以恰当的解说,形象、直观地展示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便于学生了解、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每一模块的教学中,若有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用黑板进行板书。在黑板进行板书,书写每一步更详尽的变化过程并说明用到的是品种法、分批法还是分步法等何种分析计算方法,适当放缓教学进度,在板书、讲解的过程中,自然地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吸收、消化时间。
在每一模块的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关注程度及掌握情况,实时适宜地设“疑”立“问”,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适当地改变授课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成本会计的课堂教学质量、效率,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案例为基础,将理论化的知识转变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在教师启发式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自己的意见、见解。同时可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进行案例教学时,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应选取紧贴课程内容、适合学生特点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所选取的案例也应尽可能地与工厂企业生产实际相近或者就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真实发生的,这样让学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大大地提高,注意力也就更容易聚集到课堂上,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学生也更容易入门、上手,从而更快地融入工作、开展工作。 案例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对同一案例每名学生都可阐述各自的看法、观点,提出意见,也可分小组,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讨论,形成团队的见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最后老师应对各种见解进行分析、评价,指出该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重点、难点和所用到的方法及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指出哪些行为是符合法律法规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在案例的分析、讨论过程中,学生参与其中,成为主角,进行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热烈、互动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自由的课堂讨论氛围,通过学习、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人工费用分配的教学中也可采用任务教学法,在讲授分步法的应用时可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真实的任务、项目,阐述要讲授的知识和技能要点。
总之,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知识点、技能点,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可尝试、实践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突出实践教学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高职学生在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等基础之上,还要熟悉各要素费用的分配方法,掌握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及成本的分析方法,才能成为具有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成本计划和成本决策等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成本会计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根据实际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以锻炼和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从笔者从事会计教学的经验看,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内实践和课程实践。
(一)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可在讲授完每一模块内容后进行,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方法,独立完成各单项项目的实训。课内实践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核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分批法和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等的具体应用;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在每一单项实训中,应根据具体内容,告知学生如何设置明细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某一种分析、计算方法和训练学生的某一项专项技能。如逐步结转分步法一般将基本生产成本设为一级账户,将生产步骤设为二级账户,将产品品名设为三级账户,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这样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每一单项实训,逐步增长技能,积累经验。
(二)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一般是在完成成本会计课程后进行的综合性实践。即从有关费用的核算、产品成本的计算、成本报表的编制、成本分析到成本的决策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完整的综合性实训,安排整周时间进行集中的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成本会计的各相关专业技能,促使知识向技能、能力转移,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縮短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期”,实践教学中应提高实践操作环境、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可操作性,更新实践教学手段,采用手工、电算化、网络相结合的手段,充分利用手工账全面、细致等特点,结合用友、金蝶等专用财务软件,使实践性教学更贴近于实际,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技能。
总之,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根据实际岗位需求确定教学内容,结合高职学生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微课、慕课等新兴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实践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成本会计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培育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肖溢.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4(9)
[2]于富生.成本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罗彬,朱继云,吴力佳.成本会计学[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蒙利琴(1986— ),女,广西贵港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预算管理、财务核算。
(责编 苏 洋)
【关键词】高职 成本会计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157-02
成本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继基础会计等课程后的核心、骨干课程,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成本会计一般在高职二年级开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主要研究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决策、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成本会计课程中专业名词多、计算公式多、计算方法多、表格多且错综复杂,特别是表格中各种数据之间的来龙去脉,对部分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稍显困难。且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成本会计知识有什么用等心存疑虑,导致不能很好地把握课程的重点,也不能熟练地掌握会计工作岗位中所需的成本会计方面的技能。正由于成本会计课程的这些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高职成本会计教学应本着“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既要让学生学会操作,又要弄清道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学习、实践,掌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成本会计的最基本的知识体系、分析方法,着重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具体来说,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策略探讨可从改进理论教学与突出实践教学两方面展开。
一、改进理论教学
由于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强的课程,专业名词多、计算方法多,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成本会计的理论教学本着“淡化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了解、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注重过程的分析,目的是让高职学生掌握成本会计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分析方法。
(一)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对企业的調查访问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走访,在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岗位中,成本会计类职业岗位有一般会计、成本会计核算和会计主管等。一般会计岗位主要从事工资福利核算、材料核算和固定资产核算等,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各费用、要素核算的知识能力,掌握初步的成本分析方法、分析能力。成本会计核算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综合成本核算的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成本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成本控制知识、能力。成本会计主管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成本核算的知识、能力,具有扎实的成本分析、控制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成本分析、控制和计划等能力。当然,在每一个会计岗位中,从业人员都应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操守。
依据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来选取和确定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成本会计基本理论、各要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和成本的计划与控制等内容。其中成本会计基本理论包含成本会计的职能、对象、工作内容;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关系;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和处理程序等。各要素费用的核算包含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核算等。生产费用的分配包含定额成本法、定额比例法和约当产量法等。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包含品种法、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分类法和辅助方法等。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包含产品成本表的编制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编制、分析及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分析等。成本计划与控制包含产品成本计划的编制和标准成本的制定与差异分析等。
这样,根据成本会计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而确定的教学内容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提升和素质的培养更有效,也更具针对性。若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有变化,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岗位同步。
(二)选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
结合高职会计学生的特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
1.模块化教学。可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模块化教学方式,将成本会计课程分为成本会计基本理论、各要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和成本的计划与控制等模块。在每一模块中,根据需要,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讲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等,并逐步演示图表中数据的具体变化过程,加以详细的解释,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多媒体课件还集图像、声音等于一体,如学生不熟悉的工厂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车间,教师可制作企业的生产流程图,播放工厂生产车间、流水线的图片或影像视频资料,配以恰当的解说,形象、直观地展示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便于学生了解、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每一模块的教学中,若有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用黑板进行板书。在黑板进行板书,书写每一步更详尽的变化过程并说明用到的是品种法、分批法还是分步法等何种分析计算方法,适当放缓教学进度,在板书、讲解的过程中,自然地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吸收、消化时间。
在每一模块的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关注程度及掌握情况,实时适宜地设“疑”立“问”,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适当地改变授课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成本会计的课堂教学质量、效率,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案例为基础,将理论化的知识转变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在教师启发式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自己的意见、见解。同时可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进行案例教学时,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应选取紧贴课程内容、适合学生特点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所选取的案例也应尽可能地与工厂企业生产实际相近或者就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真实发生的,这样让学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大大地提高,注意力也就更容易聚集到课堂上,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学生也更容易入门、上手,从而更快地融入工作、开展工作。 案例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对同一案例每名学生都可阐述各自的看法、观点,提出意见,也可分小组,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讨论,形成团队的见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最后老师应对各种见解进行分析、评价,指出该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重点、难点和所用到的方法及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指出哪些行为是符合法律法规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在案例的分析、讨论过程中,学生参与其中,成为主角,进行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热烈、互动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自由的课堂讨论氛围,通过学习、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人工费用分配的教学中也可采用任务教学法,在讲授分步法的应用时可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真实的任务、项目,阐述要讲授的知识和技能要点。
总之,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知识点、技能点,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可尝试、实践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突出实践教学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高职学生在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等基础之上,还要熟悉各要素费用的分配方法,掌握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及成本的分析方法,才能成为具有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成本计划和成本决策等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成本会计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根据实际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以锻炼和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从笔者从事会计教学的经验看,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内实践和课程实践。
(一)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可在讲授完每一模块内容后进行,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方法,独立完成各单项项目的实训。课内实践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核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分批法和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等的具体应用;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在每一单项实训中,应根据具体内容,告知学生如何设置明细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某一种分析、计算方法和训练学生的某一项专项技能。如逐步结转分步法一般将基本生产成本设为一级账户,将生产步骤设为二级账户,将产品品名设为三级账户,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这样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每一单项实训,逐步增长技能,积累经验。
(二)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一般是在完成成本会计课程后进行的综合性实践。即从有关费用的核算、产品成本的计算、成本报表的编制、成本分析到成本的决策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完整的综合性实训,安排整周时间进行集中的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成本会计的各相关专业技能,促使知识向技能、能力转移,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縮短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期”,实践教学中应提高实践操作环境、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可操作性,更新实践教学手段,采用手工、电算化、网络相结合的手段,充分利用手工账全面、细致等特点,结合用友、金蝶等专用财务软件,使实践性教学更贴近于实际,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技能。
总之,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根据实际岗位需求确定教学内容,结合高职学生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微课、慕课等新兴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实践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成本会计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培育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肖溢.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4(9)
[2]于富生.成本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罗彬,朱继云,吴力佳.成本会计学[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蒙利琴(1986— ),女,广西贵港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预算管理、财务核算。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