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动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教学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就要想方设法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要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动性:一是要让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整体把握;二是要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三是要求教师要加强示范,创设情境。这样,在循序渐进中,才能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关键词:初中学生;文言文;能动性
  就现代文和文言文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学习文言文很吃力。与此同时,我们教师也大都感觉到教授文言文很费劲。于是,我们自然的想弄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为此,笔者特意对学生们进行了书面调查。
  调查数据表明:①学生不想学(不感兴趣)占到31.2%;②学生不会学(不知如何学或学不得法)的占到33.7%;③学生畏难的(一遇到文言文就害怕)占到12.9%;……以上主要是从学生自身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当然,如果从我们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教师教得不得法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问题原因找到了,那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呢?笔者认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首要的就是要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这主要也就是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那么,我们课堂教学应该怎样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或能动性)呢?
  一、 整体把握,做到对文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这一环节主要是教会学生会“看”,为下一步学习从心理上、方法上做好准备。怎样“看”呢?这主要要把握住两点:第一点,主要是从整体层面上,让学生目测要学习的文言文的篇幅长短;第二点,主要从内容层面上,要有一个感性认识:(1)大体明白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2)文章难易度怎么样。弄清楚上述要求后,学生就要做出初步选择:(1)篇幅短的,第一次阅读就需要对文章进行通读;(2)篇幅较长的,就要分开读(一段一段的读;或者几段几段的读)。
  比如,《童趣》(作者是清代沈复)这篇文言文:就篇幅而言,很短(总共4段,200字左右),学生通过目测,就能做出判断,从而确定是通读(笔者做过实验,如果用中速读一遍,大概要1分50秒),还是分读;就内容来看,学生从标题就能看出,课文涉及的是“童年之趣”,学习难度不会很大,从而心理上不会打退堂鼓,同时,还会产生兴趣和好奇——什么趣事呢?自己经历过没有啊?这样,学生自然就会产生“且读一读”的急切心情。再比如,《〈论语〉十则》这篇文言文,段数太多,学生经过目测,就自然会做出不能再通读下去了,要分读效果会更好些。
  二、 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问题。教师要提醒学生读时要对有关疑问之处做出标记,比如圈点批注等等。
  比如教学《〈论语〉十则》一课,笔者先给足量时间让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看谁找的问题有代表性或典型性。待学生们读完后,让学生同组内交流。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找出本文重点之所在,要求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统一认识。
  这里笔者重点强调的是,在学生“找”的过程之中,笔者适时引进竞争机制(看看都是谁找得速度快还又找得准确)。这样,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有的同学因为得到教师的激励或者同学们的掌声,自然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劲头;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培养和激发。
  这样,通过学生找问题,提疑问,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教师明白了:①学生想学习什么;②难度在哪儿),很自然,这比我们教师直接给学生呈现要好得多(效果更好)。
  (二)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这主要是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解释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把所在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有些词语的解释有争议(历来有多种解释),比如“三省”的解释。这时候教师最好只选一种,尽量不要对其作比较、作分辨。
  三、 强化示范,创设情境,拓宽学生学习思路
  (一) 教师要做示范性朗读
  學生自学后,对主要问题(比如重点字词句的理解等等)已经有了足够认识和重视。但一篇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点很多,单靠学生去做,未必都能做得好。比如朗读,学生未必都能读得到位。这时,我们教师可以做示范朗读(当然也可借助录音)。在示范朗读前要给学生提出要求:一要注意生僻字的读音(不可读错);二要读准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比如有的字要读得响亮,不可随意增减字);三要读出感情来。
  (二) 教师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还以教学《〈论语〉十则》一课为例子。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大体掌握的基础上,笔者安排了一个活动。活动的内容是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是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笔者设计此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的对这句话进行理解。
  另外,在教读过程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结合课文的内容提出问题,最好是讲一些故事。比如,笔者就文章之中提到的一些人物,讲讲有关他们的事迹。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不感到枯燥乏味;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学有所得。这正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里补充说明一点,教师讲故事时,不宜用时过多。要做到用时少,就要讲得十分简明,最好用时不超过60秒钟。
  以上是笔者平时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如能给各位同仁一些启发,笔者就会感到万分的快意。当然,文言文教学没有也不该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马云辉.“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吉林教育》,2010年第11期第055页.
  [2]赵军.“‘趣教’与‘乐学’的互相滋养”.《初中生世界》,2016年第11期第32页.
  作者简介:
  张梅,江苏省新沂市唐店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质疑对学生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质疑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有着其他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影响。但不懂得審时度势地运用有时恰会适得其反。本文针对现阶段语文教学中的质疑的误区,试作简单分析,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课堂;质疑;误区;对策  一、 质疑,用思辨推开文本的大门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凡事都问个‘为什么
摘 要:标点符号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有了它,文字的魅力才能彰显。一个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文字的表达效果,甚至有些文字不能表达的意犹未尽的内容或者情感也能通过标点符号加以表示,但在实际的教学和写作中,不少教师和学生却忽视了标点符号的正确、灵活的运用。  关键词:学习;兴趣;总结;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有了它,文字的魅力才能彰显。一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中国制造2025的智能化高端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技能人才紧缺。技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一个主阵地,其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的职业素养,为学生成为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技校生职业素养培养,简述职业素养的内涵、培
摘 要:农村地区相较于城市地区,学校的教学设备以及学生的整体素质都较差,因此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阻碍,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够重视此类现象,积极利用自身的课余时间进行先进作文教学理念的学习,并能够结合农村地区的特色资源合理开展作文教学,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提升自身的作文学习兴趣,并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获得自身作文能力的显著提升。本人结
环境热是一种能量,电子产品在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绝大部分转换成热量,这两种热量在不断地互相传递着,产品的热设计就是要尽量把产品热传递到环境之中,然而情况复杂,环境热量对产品
摘 要:诗词历来被人们称为“文学之母”,古典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名家名作卷帙浩繁,教者需寻求规律,方能提高教学效率,完成繁重的诗词教学任务。多年经验总结其规律为:把握诗眼、揣摩意象、体会意境、掌握典故、强化风格、品析情愫、重视朗读、诗画结合。  关键词:教学;诗词;规律  我国素有“诗的王国”之美誉,源远流长的诗脉激发了一代又一代骚客文人创作的灵感。古典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摘 要:《普通话》课程是师范类高校重要学科之一,但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必须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构建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制订科学的课程评价考核机制,以期提高教师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使《普通话》课程教学质量有较大提升。  关键词:普通话;课程;改革  师范类高等学校是培养各级各类教师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只有具备教师资格(持有國家颁发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