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充分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既是历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也是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更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历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功能。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渗透;德育
一、中学历史课渗透德育教育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德育,对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正因如此,作为历史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完成教学内容,更重要的发挥好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德育功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
二、立足课堂,充分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
1.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爱国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到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从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2.渗透民族情感教育和维护祖国统一教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千百年来,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未消除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代表人物,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郑成功收復台湾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对揭示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情感,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信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3.渗透道德思想教育。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学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对学生进行品格和道德教育。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和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伦理道德和优秀品质的参悟,让学生从中体味做人的道理。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丰富德育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活动方式,丰富教育内容,对提高历史课堂的德育实效,更好的将德育的理念渗透于历史的教学当中,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1.用好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播放有关历史文献片和电影,如《大国崛起》《建国大业》《第一书记》《辛亥革命》等,以此调动学生的感观来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使其直观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撰写历史人物小传。指导学生在仔细研读教材和课外书籍的基础上,对某个重要历史人物的一生中的重大活动进行专题探讨,然后以撰写人物小传的形式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并对其功过进行客观评价。例如撰写曹操、毛泽东、拿破仑等历史人物小传。
3.开展专题读书活动。教师可以选择一本历史著作、人物传记、一本教材或一篇文章组织学生阅读。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包括介绍所读书籍或文章内容、作者观点的读后感。
4.举办历史故事演讲会。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竞赛的形式,开展富于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和竞争性的历史故事演讲,既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又使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5.结合纪念重大节日进行教育。紧紧抓住勿忘国耻“九一八”、中国共产党诞生、香港回归、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胜利等纪念活动契机,组织专题报告和历史图片展,生动再现这些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6.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历史博物馆,或做实地调查研究,并要求学生撰写观后感或调查报告。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四、体现时代性,突出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是在我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和积淀下来的优秀文明成果,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予以继承和发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突出六个方面教育。
1.“忧国忧民”教育。倡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把个人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利益连结在一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气节信仰”教育。历史上涌现出的诸如文天祥、史可法、邓世昌、谭嗣同等英雄人物,他们忠于信仰、敢于舍生取义的崇高美德,名存青史,为人敬仰,是对青少年进行气节、信仰教育的最好教材。
3.“挫折意志”教育。一个人要有所成就,能为国家、民族有所贡献,除了应有所抱负外,还必须具有百折不回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司马迁忍辱著《史记》、关云长始终不改其“弃曹从刘”之志的故事,感人至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敢于承受艰难困苦和失败挫折,成就一番有一番的事业。
4.“诚信和气”教育。人类是以群体社会的方式生活的,因此,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必然会有人与人相处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从来重视对人际关系的规范。在古人的处世哲学中,历来将“诚”“信”“和”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并涌现出无数实践处事道德的范例。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历史人物身上的有关美德去感染学生,实在是一种理想的思想品德教育。
5.“律己修身”教育。修身,即人品的自我修养与提高。人在各自的历史舞台上所以有忠奸善恶之不同表现,除客观环境有一定作用外,归根结底是个人的素质所决定的。而个人素质,说到底又是其自身修养的程度所决定的。因此,凡是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都很重视自我修养与提高。修身重在自觉,修身贵在律己。
6.“感恩图报”教育。感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如今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长的宠爱,不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得感激教师的教诲之情。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教师作为育人之人,必须重视学生的感恩教育,要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深入人心。
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只要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教材,选准切入点,抓住时机,巧妙渗透,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有利于实现历史德育功能的好方法,就一定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渗透;德育
一、中学历史课渗透德育教育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德育,对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正因如此,作为历史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完成教学内容,更重要的发挥好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德育功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
二、立足课堂,充分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
1.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爱国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到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从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2.渗透民族情感教育和维护祖国统一教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千百年来,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未消除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代表人物,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郑成功收復台湾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对揭示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情感,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信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3.渗透道德思想教育。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学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对学生进行品格和道德教育。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和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伦理道德和优秀品质的参悟,让学生从中体味做人的道理。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丰富德育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活动方式,丰富教育内容,对提高历史课堂的德育实效,更好的将德育的理念渗透于历史的教学当中,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1.用好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播放有关历史文献片和电影,如《大国崛起》《建国大业》《第一书记》《辛亥革命》等,以此调动学生的感观来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使其直观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撰写历史人物小传。指导学生在仔细研读教材和课外书籍的基础上,对某个重要历史人物的一生中的重大活动进行专题探讨,然后以撰写人物小传的形式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并对其功过进行客观评价。例如撰写曹操、毛泽东、拿破仑等历史人物小传。
3.开展专题读书活动。教师可以选择一本历史著作、人物传记、一本教材或一篇文章组织学生阅读。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包括介绍所读书籍或文章内容、作者观点的读后感。
4.举办历史故事演讲会。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竞赛的形式,开展富于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和竞争性的历史故事演讲,既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又使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5.结合纪念重大节日进行教育。紧紧抓住勿忘国耻“九一八”、中国共产党诞生、香港回归、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胜利等纪念活动契机,组织专题报告和历史图片展,生动再现这些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6.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历史博物馆,或做实地调查研究,并要求学生撰写观后感或调查报告。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四、体现时代性,突出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是在我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和积淀下来的优秀文明成果,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予以继承和发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突出六个方面教育。
1.“忧国忧民”教育。倡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把个人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利益连结在一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气节信仰”教育。历史上涌现出的诸如文天祥、史可法、邓世昌、谭嗣同等英雄人物,他们忠于信仰、敢于舍生取义的崇高美德,名存青史,为人敬仰,是对青少年进行气节、信仰教育的最好教材。
3.“挫折意志”教育。一个人要有所成就,能为国家、民族有所贡献,除了应有所抱负外,还必须具有百折不回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司马迁忍辱著《史记》、关云长始终不改其“弃曹从刘”之志的故事,感人至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敢于承受艰难困苦和失败挫折,成就一番有一番的事业。
4.“诚信和气”教育。人类是以群体社会的方式生活的,因此,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必然会有人与人相处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从来重视对人际关系的规范。在古人的处世哲学中,历来将“诚”“信”“和”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并涌现出无数实践处事道德的范例。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历史人物身上的有关美德去感染学生,实在是一种理想的思想品德教育。
5.“律己修身”教育。修身,即人品的自我修养与提高。人在各自的历史舞台上所以有忠奸善恶之不同表现,除客观环境有一定作用外,归根结底是个人的素质所决定的。而个人素质,说到底又是其自身修养的程度所决定的。因此,凡是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都很重视自我修养与提高。修身重在自觉,修身贵在律己。
6.“感恩图报”教育。感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如今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长的宠爱,不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得感激教师的教诲之情。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教师作为育人之人,必须重视学生的感恩教育,要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深入人心。
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只要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教材,选准切入点,抓住时机,巧妙渗透,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有利于实现历史德育功能的好方法,就一定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