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我在一所乡村小学的学前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在一个美术活动中,老师让每一个幼儿画一只“美丽的手”,方法是先把一只手压在白纸上描出轮廓,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装饰。很快,许多幼儿画出了各式各样并且五颜六色的手,有的还让老师帮助写上自己喜欢的话,老师纷纷表扬他们画得漂亮、富有想象力。但老师发现,小丽画的手与众不同:这是一只黑色的右手,从手指到手掌都被涂上了黑乎乎的颜色,与其他色彩缤纷的手相比,小丽画的手就像“丑小鸭”一样“难看”。老师问小丽:“你觉得你画的这只手美丽吗?”小丽点点头。老师很诧异:“别的小朋友画的都是彩色的手,你怎么画的是一只黑乎乎的手呀?”小丽说:“我画的也是彩色的手。”老师仔细地看了看小丽的画,终于发现小丽是在这只“手”上一遍又一遍地涂抹各种颜色,最后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黑色。
我们常常以为儿童的心灵必须绮丽,儿童眼中的美丽必定色彩斑斓,于是,那些色彩缤纷的并非写实的“手”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和赞赏,小丽这只其实也属于非写实的“黑手”却让老师不入眼了。这说明成人往往会下意识地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每一个儿童心中的“美”——这既是一个主观的标准,也是一个排他的标准,它忽视了儿童的审美情趣不同于成人、不同的儿童可能有不同的审美情趣的特点。谁能说小丽的画不是色彩斑斓的呢?谁能说小丽在创作过程中没有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想象呢?这里,成人在不经意间用自己对想象力的理解替代了每个儿童独特的想象方式,这其实或多或少反映出成人在看待儿童时仍然摆脱不了以自己一厢情愿的方式建构脸谱化的儿童形象。
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但这样的故事似乎仍在某些教育现场一遍又一遍地以不同的变式重复着——成人总是试图用自己想象出来的儿童世界僭越真实的童年。然而,教育者面对的永远是个性各异、非典型的真实儿童。儿童不会、也没有必要按照成人眼中的“小孩子的样子”成长,他们有权利为自己的童年选择喜欢的颜色,他们就是千千万万个小丽。
在又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在像以往那样为孩子呈上一件件精美的礼物或组织一个个热热闹闹的活动之前,我们有必要再次冷静地反思关乎尊重儿童的话题。
不可否认,教育改革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并努力实践着对儿童的“尊重”,不可否认,小丽的老师是真心地想要尊重孩子的,但这里必须重申的是,“接纳真实”是尊重的前提,抑或说“认可”首先就是一种尊重。需要我们接纳、认可的一定是那个天下无双的真实的孩子!也许他顽皮、反应慢、爱哭闹、体质差、会画一只看上去不很美的手,但那就是真实的他——一个有血有肉、有尊严的孩子,而不是成人意念中的儿童。尊重儿童,意味着认可他这样那样的缺憾,意味着认可他不选择教师规定的“必须……”“应当……”,意味着认可他的失误和错误……
一位极富反思意识的园长曾对我感叹:经过这些年的摸索。拿出一个优秀的集体教学活动对教师来说已不是难事,但要指导好一个个自主的游戏活动、利用好一个个生成的教育情境,教师往往感到有些困难。我想,这肯定不是个别园长的感叹,游戏也好,生成课程也罢,儿童在其中更自主、更真实、更拥有多种发展的可能,但教师为何会感到困难呢?这位园长的感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者对低控制的、开放的、不可预测的情境的担忧——如果孩子的兴趣偏离教师预设的目标怎么办?如果他们不喜欢玩教师投放的材料怎么办?如果他们的回答超出教师心中的答案怎么办……这些担忧往往源于儿童产生了出乎我们预料的行为,往往源于我们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与我们想象不那么一致的儿童世界,更可能源于我们固执的“控制”儿童的想法——我们害怕自己的控制力在儿童的世界里失重。
至此,整个论述又回到了原点——成人是那么地想尊重儿童,却不得法。要想心贴心般地认识、了解、平视儿童,成人必须暂时忘却自己,必须虔诚、耐心地欣赏每一个儿童真实的颜色……
在一个美术活动中,老师让每一个幼儿画一只“美丽的手”,方法是先把一只手压在白纸上描出轮廓,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装饰。很快,许多幼儿画出了各式各样并且五颜六色的手,有的还让老师帮助写上自己喜欢的话,老师纷纷表扬他们画得漂亮、富有想象力。但老师发现,小丽画的手与众不同:这是一只黑色的右手,从手指到手掌都被涂上了黑乎乎的颜色,与其他色彩缤纷的手相比,小丽画的手就像“丑小鸭”一样“难看”。老师问小丽:“你觉得你画的这只手美丽吗?”小丽点点头。老师很诧异:“别的小朋友画的都是彩色的手,你怎么画的是一只黑乎乎的手呀?”小丽说:“我画的也是彩色的手。”老师仔细地看了看小丽的画,终于发现小丽是在这只“手”上一遍又一遍地涂抹各种颜色,最后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黑色。
我们常常以为儿童的心灵必须绮丽,儿童眼中的美丽必定色彩斑斓,于是,那些色彩缤纷的并非写实的“手”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和赞赏,小丽这只其实也属于非写实的“黑手”却让老师不入眼了。这说明成人往往会下意识地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每一个儿童心中的“美”——这既是一个主观的标准,也是一个排他的标准,它忽视了儿童的审美情趣不同于成人、不同的儿童可能有不同的审美情趣的特点。谁能说小丽的画不是色彩斑斓的呢?谁能说小丽在创作过程中没有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想象呢?这里,成人在不经意间用自己对想象力的理解替代了每个儿童独特的想象方式,这其实或多或少反映出成人在看待儿童时仍然摆脱不了以自己一厢情愿的方式建构脸谱化的儿童形象。
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但这样的故事似乎仍在某些教育现场一遍又一遍地以不同的变式重复着——成人总是试图用自己想象出来的儿童世界僭越真实的童年。然而,教育者面对的永远是个性各异、非典型的真实儿童。儿童不会、也没有必要按照成人眼中的“小孩子的样子”成长,他们有权利为自己的童年选择喜欢的颜色,他们就是千千万万个小丽。
在又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在像以往那样为孩子呈上一件件精美的礼物或组织一个个热热闹闹的活动之前,我们有必要再次冷静地反思关乎尊重儿童的话题。
不可否认,教育改革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并努力实践着对儿童的“尊重”,不可否认,小丽的老师是真心地想要尊重孩子的,但这里必须重申的是,“接纳真实”是尊重的前提,抑或说“认可”首先就是一种尊重。需要我们接纳、认可的一定是那个天下无双的真实的孩子!也许他顽皮、反应慢、爱哭闹、体质差、会画一只看上去不很美的手,但那就是真实的他——一个有血有肉、有尊严的孩子,而不是成人意念中的儿童。尊重儿童,意味着认可他这样那样的缺憾,意味着认可他不选择教师规定的“必须……”“应当……”,意味着认可他的失误和错误……
一位极富反思意识的园长曾对我感叹:经过这些年的摸索。拿出一个优秀的集体教学活动对教师来说已不是难事,但要指导好一个个自主的游戏活动、利用好一个个生成的教育情境,教师往往感到有些困难。我想,这肯定不是个别园长的感叹,游戏也好,生成课程也罢,儿童在其中更自主、更真实、更拥有多种发展的可能,但教师为何会感到困难呢?这位园长的感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者对低控制的、开放的、不可预测的情境的担忧——如果孩子的兴趣偏离教师预设的目标怎么办?如果他们不喜欢玩教师投放的材料怎么办?如果他们的回答超出教师心中的答案怎么办……这些担忧往往源于儿童产生了出乎我们预料的行为,往往源于我们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与我们想象不那么一致的儿童世界,更可能源于我们固执的“控制”儿童的想法——我们害怕自己的控制力在儿童的世界里失重。
至此,整个论述又回到了原点——成人是那么地想尊重儿童,却不得法。要想心贴心般地认识、了解、平视儿童,成人必须暂时忘却自己,必须虔诚、耐心地欣赏每一个儿童真实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