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好50例,中残10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0例,并发精神障碍2例、褥疮10例、脑出血4例、颅内压增高5例、泌尿系感染6例、肺部感染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做好院前院内急救环节,对患者进行早期救治、合理手术等综合治疗,同时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颅脑损伤;多发伤;护理
颅脑损伤作为神经外科急症与日俱增,主要由车祸伤、打击伤、坠落伤等外因造成,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情危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不易控制等特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患者多采取早期急诊手术和分期手术治疗[1]。科学、合理的护理是整个救治环节中关键部分。现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针对性护理,使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减少,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男44例,女36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39.6岁。进行GCS评分,其中37例评分为3~5分, 43例评分为6~8分。12例为颅底骨折、13例为颅骨粉碎凹陷性骨折、16例为颅骨线状骨折、10例为明显脑挫裂伤、15例为原发性脑干伤、16例为颅内积气、8例为弥漫型轴索损伤、20例为硬膜外血肿、18例为硬膜下血肿、12例为多发性颅内血肿、10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为脑内血肿、5例为脑室内血肿。合并严重血气胸8例、肺挫伤14例、严重软组织损伤15例、眼球损伤2例、颌面严重伤、肝或(和)脾损伤13例、结肠损伤3例、小肠多处穿孔2例、肠系膜挫裂伤1例、尿道损伤2例、脊柱或脊髓伤16例、上肢骨折23例、下肢骨折32例、骨盆骨折14例、上颌骨骨折、下颌骨折23例、单纯或多发肋骨骨折13例、锁骨骨折9例、严重休克31例。
1.2护理方法
1.2.1急救护理 在伤后2 h内为创伤死亡的高峰,是抢救患者的“黄金时机”[2]。医务人员应以争分夺秒、以高度的责任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面色、意识等,同时进行简单的体检,由接诊护士按照ABCDE等5个步骤初步评估伤情,主要判断是否存在脑、胸、腹等致命伤。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出血、休克三个方面,遵循边诊断边抢救的原则,应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如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液或输血等,以保证循环血容量。同时快速输注葡萄糖液或平衡盐溶液,以保证酸碱平衡。
1.2.2 呼吸道护理 因脑细胞在出现缺氧的6min后,即可出现不可逆损害,所以,整个抢救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3]。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①给予高流量面罩给氧,保证氧流量。②及时清除口鼻腔、咽部的血块、呕吐物等,以免造成窒息;③必要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护理,如对血气胸伴有多发性肋骨骨折,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有舌后坠者应放置口咽通气导管;合并严重颌面部创伤的患者,及时进行咽部分泌物、血液的清理,同时行气管切开术,以免造成窒息。
1.2.3饮食护理 禁食可影响免疫活性受损和正常清除细菌的结构,肺组织的表面活性物质和弹性的产生,增加肺部感染的可能性,降低蛋白质的合成[4],因此,建立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原则上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经口进食者少量多餐,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不能经口进食者,早期给予营养液鼻饲或从静脉补充氨基酸、脂肪乳、谷氨酰胺等。认真观察患者进食后有无不适,如有不适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及饮食量。
12.4压疮护理 ①保持床单、皮肤的清洁干燥;②采用水平体位,以避免摩擦力及剪切力;③翻身时避免拉、推、拖等动作,一般每2h翻身一次,翻身注意保持躯体稳定;④病重或长期卧床者,鼓励多进食,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保证患者营养,以增强组织修复能力及其抵抗力;⑤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压疮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的意识,使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护理。
2结果
对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实施合理护理后, 良好50例,中残10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0例。并發精神障碍2例、褥疮10例、脑出血4例、颅内压增高5例、泌尿系感染6例、肺部感染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
3讨论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并发症多,死亡率、致残率非常高,但通过细致的病情观察、早期识别与救治、精心的急救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压疮护理等综合护理,是降低致残的根本保证[5-6]。反映有无颅内血肿和颅脑损伤程度的重要客观指标主要指肢体运动、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瞳孔变化,护理人员应做好严密的动态观察,熟悉各专科疾病的特点,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
总之, 做好院前院内急救环节,对患者进行早期救治、合理手术等综合治疗,同时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 2004, 20(1): 1-3.
[2] 任妙丹.CRAMS记分法在创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分析
[J].临床护理,2000,8(3):24-25.
[3]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20-441.
[4] 方强.危重病护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19-137.
[5] 陈靖,杨瑞兰.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132.
[6] 苗淑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围医药导报,2008,5(4):123-126.
【关键词】 颅脑损伤;多发伤;护理
颅脑损伤作为神经外科急症与日俱增,主要由车祸伤、打击伤、坠落伤等外因造成,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情危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不易控制等特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患者多采取早期急诊手术和分期手术治疗[1]。科学、合理的护理是整个救治环节中关键部分。现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针对性护理,使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减少,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男44例,女36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39.6岁。进行GCS评分,其中37例评分为3~5分, 43例评分为6~8分。12例为颅底骨折、13例为颅骨粉碎凹陷性骨折、16例为颅骨线状骨折、10例为明显脑挫裂伤、15例为原发性脑干伤、16例为颅内积气、8例为弥漫型轴索损伤、20例为硬膜外血肿、18例为硬膜下血肿、12例为多发性颅内血肿、10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为脑内血肿、5例为脑室内血肿。合并严重血气胸8例、肺挫伤14例、严重软组织损伤15例、眼球损伤2例、颌面严重伤、肝或(和)脾损伤13例、结肠损伤3例、小肠多处穿孔2例、肠系膜挫裂伤1例、尿道损伤2例、脊柱或脊髓伤16例、上肢骨折23例、下肢骨折32例、骨盆骨折14例、上颌骨骨折、下颌骨折23例、单纯或多发肋骨骨折13例、锁骨骨折9例、严重休克31例。
1.2护理方法
1.2.1急救护理 在伤后2 h内为创伤死亡的高峰,是抢救患者的“黄金时机”[2]。医务人员应以争分夺秒、以高度的责任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面色、意识等,同时进行简单的体检,由接诊护士按照ABCDE等5个步骤初步评估伤情,主要判断是否存在脑、胸、腹等致命伤。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出血、休克三个方面,遵循边诊断边抢救的原则,应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如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液或输血等,以保证循环血容量。同时快速输注葡萄糖液或平衡盐溶液,以保证酸碱平衡。
1.2.2 呼吸道护理 因脑细胞在出现缺氧的6min后,即可出现不可逆损害,所以,整个抢救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3]。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①给予高流量面罩给氧,保证氧流量。②及时清除口鼻腔、咽部的血块、呕吐物等,以免造成窒息;③必要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护理,如对血气胸伴有多发性肋骨骨折,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有舌后坠者应放置口咽通气导管;合并严重颌面部创伤的患者,及时进行咽部分泌物、血液的清理,同时行气管切开术,以免造成窒息。
1.2.3饮食护理 禁食可影响免疫活性受损和正常清除细菌的结构,肺组织的表面活性物质和弹性的产生,增加肺部感染的可能性,降低蛋白质的合成[4],因此,建立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原则上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经口进食者少量多餐,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不能经口进食者,早期给予营养液鼻饲或从静脉补充氨基酸、脂肪乳、谷氨酰胺等。认真观察患者进食后有无不适,如有不适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及饮食量。
12.4压疮护理 ①保持床单、皮肤的清洁干燥;②采用水平体位,以避免摩擦力及剪切力;③翻身时避免拉、推、拖等动作,一般每2h翻身一次,翻身注意保持躯体稳定;④病重或长期卧床者,鼓励多进食,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保证患者营养,以增强组织修复能力及其抵抗力;⑤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压疮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的意识,使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护理。
2结果
对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实施合理护理后, 良好50例,中残10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0例。并發精神障碍2例、褥疮10例、脑出血4例、颅内压增高5例、泌尿系感染6例、肺部感染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
3讨论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并发症多,死亡率、致残率非常高,但通过细致的病情观察、早期识别与救治、精心的急救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压疮护理等综合护理,是降低致残的根本保证[5-6]。反映有无颅内血肿和颅脑损伤程度的重要客观指标主要指肢体运动、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瞳孔变化,护理人员应做好严密的动态观察,熟悉各专科疾病的特点,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
总之, 做好院前院内急救环节,对患者进行早期救治、合理手术等综合治疗,同时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 2004, 20(1): 1-3.
[2] 任妙丹.CRAMS记分法在创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分析
[J].临床护理,2000,8(3):24-25.
[3]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20-441.
[4] 方强.危重病护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19-137.
[5] 陈靖,杨瑞兰.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132.
[6] 苗淑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围医药导报,2008,5(4):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