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儿童心理学知识开展小学初段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将儿童心理学应用于小学初段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儿童心理学在小学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儿童心理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实主要是用来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生长发育规律等。将儿童心理学应用于小学初段阅读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教师能够更好的了解掌握小学初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提高小学初段阅读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1 将儿童心理学应用于小学初段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1.1 有助于更好的启蒙儿童心智
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因此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喜欢追问各种问题,涉及到各种事物的起源以及各种现象的产生等。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获得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从而更好的对问题进行认知和思考。不同于成年人,儿童对事物具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其思维模式也较为简单自然,因此在对儿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按照儿童的心理特征及需求来进行教学引导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1]。
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习惯性采用教材的固定思维模式对课文进行解读,而对于新课改所提倡的对课文的批判性解读基本上没有体现。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将儿童培养成为盲目服从权威的接受者,缺少对问题批判和质疑,不利于儿童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因此在小学初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们对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也应该注意到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等同于让学生们天马行空的进行想象,而是通过对学生们进行定向的引导,培养学生们的冷静思考能力以及信息甄别能力。
1.2 有助于更好的培养儿童多元化的审美情趣
儿童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离不开大量的思考感悟。儿童文学是对儿童进行哲学启蒙的最佳途径,儿童文学中充满了儿童阶段所特有的天真灵性以及自由,具有丰富的人生智慧。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让儿童进入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加广阔,更加富有诗情画意,更加天真灵性的世界[2]。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启发和培养。比如在开展《小猪变形记》绘本的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启发儿童的想象能力。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材重点在于对真善美的弘扬,强调从积极的正向的角度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培养学生们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的从课外挑选一些“审丑”类文章,让学生们进行学习,让学生们在感受到社会和谐美好的同时,也接触到生活中的一些缺点和不足,感受到生命中的一些不完美,有助于儿童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系统的发展。同时儿童在这种正向以及负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这种多元化的审美学习实践,有助于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发展批判性思维,逐渐形成系统完善的价值体系。
2 儿童心理学在小学初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 开展泛灵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思维
基于上述分析,小学初段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教师在对学生们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唤醒学生们的思辨意识。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保障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教学的基础上,适度选取相应的课外内容有效补充到小学初段阅读教学中,来有效启迪学生们进行思考。思维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名学生均应该具有的精神禀赋。因此在小学初段阅读教学课堂上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授学生们相关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们学会如何有效排除外界的干扰,学会静下心来独立思考,通过积极的思考来激发智慧的火花,不断拓展学习视野,促进心智健康成长。基于儿童心理学视角对小学初段阅读教学进行合理设计,比如在开展《逆风的蝶》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泛灵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能够站在蝴蝶的角度来感受世界的变化,实现学生与文中蝴蝶之间的对话,更好的理解蝴蝶的内心世界。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们在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趣,还有助于唤起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浪漫想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知识进行升华。泛灵性是儿童最基本的天性之一,儿童可以对世界万物赋予相应的感情和生命,通过儿童与世界万物之间的对话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鲜活。除此之外采用泛灵式的小学初段阅读教学方式,还可以让学生们在审美的过程中丰富想象力,超出教材内容所描绘的世界范畴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
同时泛灵式的阅读教学模式有助于儿童能够更加敏感细腻的对生命、情感以及艺术等进行感受和领悟,获得更加直观的体验,有助于儿童能够更加饱含深情热情得融入这个世界。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保护好儿童的这种泛灵性,在发展儿童审美情趣的过程中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2.2 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
绝大多数儿童均喜欢童话故事,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儿童想要体会感受童话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而在于童话故事中所包含的天真烂漫的思想与儿童浪漫无边的想象保持高度一致[3]。童话故事中各种光怪陆离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与儿童天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高度契合,因此童话故事有效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将学生们更好代入文章内容所描绘的情境当中,让学生们更好的感受到文章内容表达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初段阅读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介绍,同时在朗读过程中尽量声情并茂或者绘声绘色,增强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的代入感,更好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以《小蝌蚪找妈妈》一文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天真活泼好动的天性,组织学生们扮演成很多小蝌蚪,教师一边绘声绘色的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述,一边引导学生们进行相应的活动,可以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不同类型的符合文章内容的对话情境,来與学生们进行沟通交流,激发学生进行提问并积极思考。同时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也可以先根据文章内容提前向学生们摆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们提前进行积极思考,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3 创设阅读情境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儿童正处于学习成长的重要时期,每天都会接收大量的新鲜知识,这些促使他们对世界拥有更强烈的好奇心。在小学初段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方式来引导学生们进行积极思考,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悬念的方式,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更加积极主动的探索问题的答案。同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与学生们之间形成良好的平等对话关系,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更好的进行沟通,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更加真实客观的了解到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进而有助于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教育措施。除此之外,在小学初段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作用,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生动直观形象的展示,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多方位的信息传递加深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有助于学生们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想象。比如在开展《盘古开天辟地》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山林大火、猛兽出没以及洪水爆發等图片或者动画,来对文章中内容所描述的情境进行渲染,营造更加真实真切的氛围,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3 结束语
基于上述分析,小学初段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文学修养以及综合素质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小学初段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利用儿童心理学知识深入了解儿童阶段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成长发展规律,进而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们顺利的掌握相关知识,又有效培养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们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程亚华, 王健, 伍新春. 小学低年级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字词阅读流畅性的中介效应[J]. 心理学报, 2018, 50(4):413-425.
[2] 吴敏. 小学生语文学习课外阅读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 2017(20):67-68.
[3] 韦祯梅. 心理学、教育学在学前儿童绘本阅读推广中的应用[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32(2):125-128.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儿童心理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实主要是用来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生长发育规律等。将儿童心理学应用于小学初段阅读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教师能够更好的了解掌握小学初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提高小学初段阅读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1 将儿童心理学应用于小学初段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1.1 有助于更好的启蒙儿童心智
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因此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喜欢追问各种问题,涉及到各种事物的起源以及各种现象的产生等。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获得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从而更好的对问题进行认知和思考。不同于成年人,儿童对事物具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其思维模式也较为简单自然,因此在对儿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按照儿童的心理特征及需求来进行教学引导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1]。
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习惯性采用教材的固定思维模式对课文进行解读,而对于新课改所提倡的对课文的批判性解读基本上没有体现。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将儿童培养成为盲目服从权威的接受者,缺少对问题批判和质疑,不利于儿童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因此在小学初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们对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也应该注意到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等同于让学生们天马行空的进行想象,而是通过对学生们进行定向的引导,培养学生们的冷静思考能力以及信息甄别能力。
1.2 有助于更好的培养儿童多元化的审美情趣
儿童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离不开大量的思考感悟。儿童文学是对儿童进行哲学启蒙的最佳途径,儿童文学中充满了儿童阶段所特有的天真灵性以及自由,具有丰富的人生智慧。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让儿童进入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加广阔,更加富有诗情画意,更加天真灵性的世界[2]。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启发和培养。比如在开展《小猪变形记》绘本的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启发儿童的想象能力。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材重点在于对真善美的弘扬,强调从积极的正向的角度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培养学生们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的从课外挑选一些“审丑”类文章,让学生们进行学习,让学生们在感受到社会和谐美好的同时,也接触到生活中的一些缺点和不足,感受到生命中的一些不完美,有助于儿童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系统的发展。同时儿童在这种正向以及负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这种多元化的审美学习实践,有助于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发展批判性思维,逐渐形成系统完善的价值体系。
2 儿童心理学在小学初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 开展泛灵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思维
基于上述分析,小学初段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教师在对学生们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唤醒学生们的思辨意识。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保障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教学的基础上,适度选取相应的课外内容有效补充到小学初段阅读教学中,来有效启迪学生们进行思考。思维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名学生均应该具有的精神禀赋。因此在小学初段阅读教学课堂上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授学生们相关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们学会如何有效排除外界的干扰,学会静下心来独立思考,通过积极的思考来激发智慧的火花,不断拓展学习视野,促进心智健康成长。基于儿童心理学视角对小学初段阅读教学进行合理设计,比如在开展《逆风的蝶》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泛灵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能够站在蝴蝶的角度来感受世界的变化,实现学生与文中蝴蝶之间的对话,更好的理解蝴蝶的内心世界。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们在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趣,还有助于唤起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浪漫想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知识进行升华。泛灵性是儿童最基本的天性之一,儿童可以对世界万物赋予相应的感情和生命,通过儿童与世界万物之间的对话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鲜活。除此之外采用泛灵式的小学初段阅读教学方式,还可以让学生们在审美的过程中丰富想象力,超出教材内容所描绘的世界范畴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
同时泛灵式的阅读教学模式有助于儿童能够更加敏感细腻的对生命、情感以及艺术等进行感受和领悟,获得更加直观的体验,有助于儿童能够更加饱含深情热情得融入这个世界。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保护好儿童的这种泛灵性,在发展儿童审美情趣的过程中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2.2 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
绝大多数儿童均喜欢童话故事,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儿童想要体会感受童话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而在于童话故事中所包含的天真烂漫的思想与儿童浪漫无边的想象保持高度一致[3]。童话故事中各种光怪陆离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与儿童天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高度契合,因此童话故事有效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将学生们更好代入文章内容所描绘的情境当中,让学生们更好的感受到文章内容表达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初段阅读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介绍,同时在朗读过程中尽量声情并茂或者绘声绘色,增强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的代入感,更好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以《小蝌蚪找妈妈》一文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天真活泼好动的天性,组织学生们扮演成很多小蝌蚪,教师一边绘声绘色的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述,一边引导学生们进行相应的活动,可以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不同类型的符合文章内容的对话情境,来與学生们进行沟通交流,激发学生进行提问并积极思考。同时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也可以先根据文章内容提前向学生们摆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们提前进行积极思考,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3 创设阅读情境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儿童正处于学习成长的重要时期,每天都会接收大量的新鲜知识,这些促使他们对世界拥有更强烈的好奇心。在小学初段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方式来引导学生们进行积极思考,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悬念的方式,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更加积极主动的探索问题的答案。同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与学生们之间形成良好的平等对话关系,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更好的进行沟通,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更加真实客观的了解到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进而有助于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教育措施。除此之外,在小学初段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作用,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生动直观形象的展示,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多方位的信息传递加深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有助于学生们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想象。比如在开展《盘古开天辟地》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山林大火、猛兽出没以及洪水爆發等图片或者动画,来对文章中内容所描述的情境进行渲染,营造更加真实真切的氛围,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3 结束语
基于上述分析,小学初段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文学修养以及综合素质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小学初段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利用儿童心理学知识深入了解儿童阶段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成长发展规律,进而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们顺利的掌握相关知识,又有效培养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们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程亚华, 王健, 伍新春. 小学低年级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字词阅读流畅性的中介效应[J]. 心理学报, 2018, 50(4):413-425.
[2] 吴敏. 小学生语文学习课外阅读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 2017(20):67-68.
[3] 韦祯梅. 心理学、教育学在学前儿童绘本阅读推广中的应用[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32(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