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堂弦歌
9月14日,俄罗斯合唱指挥大师杰夫林(B.Tevlin)率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合唱团,在国图音乐厅举办俄罗斯作品音乐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合唱领域权威人士前来观摩。他的指挥具有稳健持重的大将风度,手势精于心,简于形,准确而漂亮,传递出难以言说的动人情怀,永久地定格在首都观众的视线里。音乐会前两周,应弟子吴灵芬教授的邀请,杰夫林为中国音乐学院学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挥训练,赢得了学子无比的敬重。
波里斯·杰夫林是俄音乐家协会副会长,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教授,指挥系主任。国际乐界高度赞誉他“不仅是惊人的音乐家和艺术家,同时也是具有深奥知识和生动的实际能力的杰出的合唱指挥大师。”杰夫林在近20年间多次来华,1989年首次来华为中央乐团排练,1999年与2006年为上海交响乐团执教。强烈的“精品意识”使得他在前三次均因为合唱团在语言、视唱、音准和艺术表现上不在状态,而在最后一刻拒绝上台指挥演出。此番是杰夫林四度来华,人们期待爱乐青年合唱团的上佳表现能使杰夫林教授亲自站在舞台中央率众导引。
杰夫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李德伦、吴祖强、郭淑珍留苏时期的同学。早在杰夫林到来之前,吴灵芬教授就向在管庄集训的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杰夫林的排练作风和性格为人。杰夫林对合唱队要求之严格,几近苛刻:1、排练迟到者不许入场;2、音准、节奏稍有差错立即从头演唱;3、排练时不许靠椅背,不许翘“二郎腿”;4、排练中间不许喝水;5、排练时不许开手机。应了杰夫林的名言:“合唱队员就是不带枷锁的囚犯。”但是在这些“囚犯”眼中,杰夫林言谈高雅幽默,举止高贵洒脱,虽个性执拗得像头骡子,但自然率真,惟艺独尊,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师爷”。
杰夫林说:“我的老师说过:‘声乐曲(包括各类独唱、合唱)作为一种最能刺激人类情感的表达形式,如果没有高潮,对人类的心灵将是一种摧残’。”拉赫玛尼诺夫说:“高潮处理得不好,就会前功尽弃。”杰夫林牢记前辈大师的教导,排练中对于作品中的高点和高潮合理地梯次配置,分段“阻击”。并通过分析作曲家是如何突出高潮的,启发学生认识和声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平日“象棋斗胜,纸上谈兵”的和声学突然变得鲜活生动了。在他的指点之下,作品中一个个形胜之处使听众“文似看山喜不平”的审美心理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杰夫林说:“俄罗斯音乐因其所表现的冰封千里,广袤无垠的原野的雄伟和质感而闻名于世。俄罗斯合唱通常用声较重,要求声音响亮。吴老师请我来排练,希望能展示原汁原味的俄罗斯合唱,在声音方面我对你们就是这样要求的。”在他的耐心点拨扶持下,队员们逐渐掌握了深沉悠长、发自肺腑的宽广气息。杰夫林善于准确地把握艺术的本质,挖掘作品中最茁壮、最具生命力的因素。当同学们对歌词的意境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后,他启发学生对作品既非俯瞰,也非仰视,而是平行互动式的解读。在他的倾力调教下,队员们无论是在对俄罗斯合唱风格的总体把握,还是在演唱技巧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青年爱乐合唱团的花朵以惊人的速度绽开着。
排练后期,杰夫林对演出高度重视,通过三次从头到尾、细致周到的彩排为表演预热,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舞台音响回受,他要求合唱队的站位靠前,严格检查穿西装的男队员是否错穿白袜,每曲歌罢,队员一律合上乐谱,待唱下一首之前重新打开,好像幕布的开合,上下场皆有固定的套路,步伐大小适中,行走从容不迫,谢幕是练习的重点,因为它既是对观众掌声的反馈,又是艺术家风度的展示。
9月14日晚,杰夫林终于第一次登上了中国舞台,为演出平添了一份厚重有力的支撑和依托,使观众兴奋难抑,包括谢德林的《视唱练耳》在内的七首歌曲先后返场。坐在第9排的吴灵芬教授笑得最开心,手掌都拍红了……■
9月14日,俄罗斯合唱指挥大师杰夫林(B.Tevlin)率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合唱团,在国图音乐厅举办俄罗斯作品音乐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合唱领域权威人士前来观摩。他的指挥具有稳健持重的大将风度,手势精于心,简于形,准确而漂亮,传递出难以言说的动人情怀,永久地定格在首都观众的视线里。音乐会前两周,应弟子吴灵芬教授的邀请,杰夫林为中国音乐学院学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挥训练,赢得了学子无比的敬重。
波里斯·杰夫林是俄音乐家协会副会长,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教授,指挥系主任。国际乐界高度赞誉他“不仅是惊人的音乐家和艺术家,同时也是具有深奥知识和生动的实际能力的杰出的合唱指挥大师。”杰夫林在近20年间多次来华,1989年首次来华为中央乐团排练,1999年与2006年为上海交响乐团执教。强烈的“精品意识”使得他在前三次均因为合唱团在语言、视唱、音准和艺术表现上不在状态,而在最后一刻拒绝上台指挥演出。此番是杰夫林四度来华,人们期待爱乐青年合唱团的上佳表现能使杰夫林教授亲自站在舞台中央率众导引。
杰夫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李德伦、吴祖强、郭淑珍留苏时期的同学。早在杰夫林到来之前,吴灵芬教授就向在管庄集训的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杰夫林的排练作风和性格为人。杰夫林对合唱队要求之严格,几近苛刻:1、排练迟到者不许入场;2、音准、节奏稍有差错立即从头演唱;3、排练时不许靠椅背,不许翘“二郎腿”;4、排练中间不许喝水;5、排练时不许开手机。应了杰夫林的名言:“合唱队员就是不带枷锁的囚犯。”但是在这些“囚犯”眼中,杰夫林言谈高雅幽默,举止高贵洒脱,虽个性执拗得像头骡子,但自然率真,惟艺独尊,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师爷”。
杰夫林说:“我的老师说过:‘声乐曲(包括各类独唱、合唱)作为一种最能刺激人类情感的表达形式,如果没有高潮,对人类的心灵将是一种摧残’。”拉赫玛尼诺夫说:“高潮处理得不好,就会前功尽弃。”杰夫林牢记前辈大师的教导,排练中对于作品中的高点和高潮合理地梯次配置,分段“阻击”。并通过分析作曲家是如何突出高潮的,启发学生认识和声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平日“象棋斗胜,纸上谈兵”的和声学突然变得鲜活生动了。在他的指点之下,作品中一个个形胜之处使听众“文似看山喜不平”的审美心理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杰夫林说:“俄罗斯音乐因其所表现的冰封千里,广袤无垠的原野的雄伟和质感而闻名于世。俄罗斯合唱通常用声较重,要求声音响亮。吴老师请我来排练,希望能展示原汁原味的俄罗斯合唱,在声音方面我对你们就是这样要求的。”在他的耐心点拨扶持下,队员们逐渐掌握了深沉悠长、发自肺腑的宽广气息。杰夫林善于准确地把握艺术的本质,挖掘作品中最茁壮、最具生命力的因素。当同学们对歌词的意境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后,他启发学生对作品既非俯瞰,也非仰视,而是平行互动式的解读。在他的倾力调教下,队员们无论是在对俄罗斯合唱风格的总体把握,还是在演唱技巧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青年爱乐合唱团的花朵以惊人的速度绽开着。
排练后期,杰夫林对演出高度重视,通过三次从头到尾、细致周到的彩排为表演预热,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舞台音响回受,他要求合唱队的站位靠前,严格检查穿西装的男队员是否错穿白袜,每曲歌罢,队员一律合上乐谱,待唱下一首之前重新打开,好像幕布的开合,上下场皆有固定的套路,步伐大小适中,行走从容不迫,谢幕是练习的重点,因为它既是对观众掌声的反馈,又是艺术家风度的展示。
9月14日晚,杰夫林终于第一次登上了中国舞台,为演出平添了一份厚重有力的支撑和依托,使观众兴奋难抑,包括谢德林的《视唱练耳》在内的七首歌曲先后返场。坐在第9排的吴灵芬教授笑得最开心,手掌都拍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