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6年河南省中招考试历史试卷可以看到,所有题目都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这是开卷考试以来运用材料最多的一次。一是文字材料的运用,是最多的一类,也是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二是大量图片的运用,提倡图学历史,运用了大量的各类图片、表格等。
试题设计体现了当今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越来越新颖灵活,突出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学习能力与方法的考查,关注重大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和人类的文明进步,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多为开放性题目,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展示。仔细研究后,本人认为今年中招历史试题设计在历史材料方面有一下特点:①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问题的设置更加灵活深入,要求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并把握重大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非选择题需要学生准确理解题意,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并总结归纳形成答案,几乎找不到现成的可供抄写的语句。整份试卷注重学生对历史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对材料的提炼能力、知识的整理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②广泛使用大量的图文材料。这些题目考查的重心是对不同类型史料的处理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等基本能力,要通过识读准确判断出对应的相关知识、概括归纳出所反映的特点。使历史学习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符合、贴近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突出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理念和历史的学科特点。③突出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大部分题目都是从特定的角度切入,围绕某一话题组织材料、设计问题,综合性强。是非选择题都是围绕事件之间的关系来命制,引导学生理解、认识历史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相关历史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宏观整体的认识。试题还特别注重挖掘那些分散于不同课节的但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突出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与往年相比,针对图文材料所设计的问题,难度大幅度提高,学生必需要对材料准确理解;很多题目如果理解准确就比较容易得分,一旦理解出现偏差失分也很容易。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课题研究小组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对这方面做了大量的仔细调查和摸索研究,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方法,现总结如下,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更好的促进教学,给孩子们更好的做题方法,在中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只要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所提供材料,能轻松得分,这才是目的。
一、材料的分类
(1)文字材料。最基本、最常见的历史材料可分为两类:一是典籍碑刻类。即从经史子集、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字资料中摘取的片断材料。二是文字作品类。即从诗歌、小说、剧本,温联、歌谣、传说等资料中选取材料。
(2)表格材料。表格材料其实是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以各种项目的数据为主体构成,将文字材料表格化。数据具有说服力强的特点,表格具有简洁性特点,可以省略大量的文字表达,使人一目了然,可以从数字的变化中分析出某些历史特点。但是单纯的简单表格题是有局限性的,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这是简单的表格本身反映不出来的,考生必须用课本知识来回答。而信息量较大的表格则可避免这一局限。
(3)图片材料。把历史地图,有关历史场面的图画。漫画和历史文物照片甚至陶器、瓷器上的图片等作为材料。这类材料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
二、怎样才能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
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可分为四步:审题、读材料、链接、答题。
(1)审题: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一定要审题。每道材料解析题的设计,都有其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设问,一定要理解其意图,考虑这道题考查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认识,认识应达到的高度等。最后检查答案时还要从这些方面去衡量,找出漏洞,于以弥补。包括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2)读材料: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前提条件。大体了解时间、人物、事件;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即作到能力要求中规定的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要考虑作者对事件所持的态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场,观点等。对组合型材料,还要考虑各段侧重点是什么,作者的立场、观点是否一致,有何异同等。一般情况下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段、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內容;第二遍细读,对材料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找到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关联信息;第三遍重点读,结合前后问题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正文的同时,还要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出处。
(3)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点建立关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该内容在教材中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其次将材料与热点问题联系。
(4)答题:答题一般有四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答案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不必回到教材,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那样你是写不完整的;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类问题答案不能全从材料中得到,部分答案必须回到教材中去回答;三是“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提问题文综考试以来的新问法,是将材料中涉及到的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理解和把握材料的中心词作答案的关键;四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从所学知识出发探索历史问题的答案,既不用教材的内容作答,也不用照搬材料原句,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语言表达上要准确,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书写工整。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
(5)认真组织答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按问作答,科学准确,语言精炼。语言精炼。②保证答案的全面性,防止片面性。即对有些认识。③注意准确性,防止随意性。④要坚持正确立场,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的正误。⑤要实事求是,切忌感情用事。答完题后,检查书写的答案是否有漏、有误之处,再进行补充。
试题设计体现了当今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越来越新颖灵活,突出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学习能力与方法的考查,关注重大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和人类的文明进步,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多为开放性题目,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展示。仔细研究后,本人认为今年中招历史试题设计在历史材料方面有一下特点:①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问题的设置更加灵活深入,要求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并把握重大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非选择题需要学生准确理解题意,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并总结归纳形成答案,几乎找不到现成的可供抄写的语句。整份试卷注重学生对历史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对材料的提炼能力、知识的整理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②广泛使用大量的图文材料。这些题目考查的重心是对不同类型史料的处理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等基本能力,要通过识读准确判断出对应的相关知识、概括归纳出所反映的特点。使历史学习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符合、贴近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突出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理念和历史的学科特点。③突出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大部分题目都是从特定的角度切入,围绕某一话题组织材料、设计问题,综合性强。是非选择题都是围绕事件之间的关系来命制,引导学生理解、认识历史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相关历史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宏观整体的认识。试题还特别注重挖掘那些分散于不同课节的但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突出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与往年相比,针对图文材料所设计的问题,难度大幅度提高,学生必需要对材料准确理解;很多题目如果理解准确就比较容易得分,一旦理解出现偏差失分也很容易。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课题研究小组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对这方面做了大量的仔细调查和摸索研究,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方法,现总结如下,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更好的促进教学,给孩子们更好的做题方法,在中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只要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所提供材料,能轻松得分,这才是目的。
一、材料的分类
(1)文字材料。最基本、最常见的历史材料可分为两类:一是典籍碑刻类。即从经史子集、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字资料中摘取的片断材料。二是文字作品类。即从诗歌、小说、剧本,温联、歌谣、传说等资料中选取材料。
(2)表格材料。表格材料其实是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以各种项目的数据为主体构成,将文字材料表格化。数据具有说服力强的特点,表格具有简洁性特点,可以省略大量的文字表达,使人一目了然,可以从数字的变化中分析出某些历史特点。但是单纯的简单表格题是有局限性的,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这是简单的表格本身反映不出来的,考生必须用课本知识来回答。而信息量较大的表格则可避免这一局限。
(3)图片材料。把历史地图,有关历史场面的图画。漫画和历史文物照片甚至陶器、瓷器上的图片等作为材料。这类材料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
二、怎样才能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
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可分为四步:审题、读材料、链接、答题。
(1)审题: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一定要审题。每道材料解析题的设计,都有其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设问,一定要理解其意图,考虑这道题考查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认识,认识应达到的高度等。最后检查答案时还要从这些方面去衡量,找出漏洞,于以弥补。包括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2)读材料: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前提条件。大体了解时间、人物、事件;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即作到能力要求中规定的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要考虑作者对事件所持的态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场,观点等。对组合型材料,还要考虑各段侧重点是什么,作者的立场、观点是否一致,有何异同等。一般情况下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段、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內容;第二遍细读,对材料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找到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关联信息;第三遍重点读,结合前后问题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正文的同时,还要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出处。
(3)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点建立关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该内容在教材中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其次将材料与热点问题联系。
(4)答题:答题一般有四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答案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不必回到教材,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那样你是写不完整的;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类问题答案不能全从材料中得到,部分答案必须回到教材中去回答;三是“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提问题文综考试以来的新问法,是将材料中涉及到的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理解和把握材料的中心词作答案的关键;四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从所学知识出发探索历史问题的答案,既不用教材的内容作答,也不用照搬材料原句,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语言表达上要准确,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书写工整。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
(5)认真组织答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按问作答,科学准确,语言精炼。语言精炼。②保证答案的全面性,防止片面性。即对有些认识。③注意准确性,防止随意性。④要坚持正确立场,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的正误。⑤要实事求是,切忌感情用事。答完题后,检查书写的答案是否有漏、有误之处,再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