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四家的水墨山水画,代表着元画的时代风尚,标志着文人画振兴的趋势,是元朝绘画的主流。同时,李成、郭熙的画风也被元朝一部分画家所承继,在元四家之外另立门户。虽说在绘画技法和艺术形式没有明显的突破,但元朝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因素影响了这批画家各自独特的艺术思想以及作品中流露出的个人情感。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对这批画家的个体研究较少,大多是把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或流派去分析、研究。如若单单从元朝山水风景画的流派统一概括,未免有些片面。这批画家从文人墨客上到官吏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地位各不相同,所产生的个人情感社会经历以及所产生对艺术的理解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从古至今应该对这一流派的个人作品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研究,从而使这一流派的每位画家的个人作品及个人风格得到更多的关注。唐棣作为一个生平曲折多变,并且宗出“李、郭”画风,且又师从画家赵孟頫,作品极具个人风格。唐棣的绘画既有山水画中清新淡雅对风景的描绘,又有因个人经历在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唐棣是在这一派中较为突出,但对他的研究相对较少的一位画家,因此在这相应的背景下促使了我研究唐棣的动机。
关键词:山水画;唐棣;元画
唐棣的绘画是元代宗出“李、郭”派山水画中较为突出的,并且绘画作品较具有个人风格。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而言对元代山水画来说多是研究“元四家”的作品。且在元四家外另立门户的元朝山水画多是以群体性研究出现。虽然对唐棣也有所研究,但从单个画家研究来说是不够的,所以选取元朝山水画这一流派中唐棣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必要的。在分析唐棣作品的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其个人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思想。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客观分析,对画家本人生活经历的研究,感受他别样的人生艺术风采和艺术特质并期待唐棣山水艺术对后人的艺术创新是有所引领和借鉴。
到目前为止,关于唐棣绘画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经过文献资料查阅,发现关于唐棣绘画的相关研究大多数都是以他所在“李、郭”派统一作为研究的主体,单独研究的文献较少。而且对于唐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学者上,国外的比较少见。在唐棣本人的绘画中,他所画的《霜浦归渔图》和《朔风飘雪图》的研究相对较多。对他整体绘画风格及审美意象的研究相对较少。经相关资料万能险的查阅发现,《中国画家丛书》系列中何延喆所写的《唐棣》一书中对画家本人进行了单独的分析研究,学术论文方面目前只发现载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风格与世变》上,台湾学者石守谦先生所写的《有关唐棣(1287—1355)及元代李郭风格发展之若干问题》。以唐棣为点探寻元朝宗出“李、郭”一派中艺术风格的创新以及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对其个人的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及意义。并对唐棣的画作及绘画风格进行较深刻的研究。在中国历代绘画的发展演变中,元朝是一个明显的分界时期。唐棣的画笔最接近郭熙的体貌,是与元四家等归隐画家不相同的情趣,在当时属于比较特殊的画风。他在创作上不是片面地强调笔情墨趣和完成个性的表达,颇注重形似和气韵,对物象能够作较为精细、深入的描绘,并反映一定的生活内容。在元朝追随郭熙的画派中,唐棣是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唐棣在继承传统技法方面,严格追随郭熙的体貌,一方面由于赵孟頫的师资传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的思想境界和生活经历所决定。唐棣山水画虽然取法郭熙,也不是单纯袭取皮毛和照抄形式,而是能较深刻地领会郭熙的的创作方法和笔墨技巧的精神实质,结合一定的现实依据,根据自己的内容与意境的要求,将自己掌握的传统技法在创作中得以充分发挥。他的绘画作品为了在笔墨上体现粗纵性,画面丧失了静谧之感。画面多有为了体现律动感的界限、压擦样的皴法、披麻、解索以及斧劈皴等。能抒写自己的胸怀,并不是郭熙作品的简单模拟。首先,在章法结构的处理上,保留了郭熙的奇突大胆,变化多端的特点,又将自己有切身感受的自然境界加以提炼概括,唐棣的经历决定了他对生活的态度比任何其他“李、郭”派画家都积极乐观,因而他的画寄托了更多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的憧憬和向往,洋溢着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如他的传世作品《霜浦归渔图》、《雪港捕鱼图》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农家生活,体现了山水画和人物风俗的巧妙结合。其次,郭熙的主题主要在于表现大自然的不同季节、气候、和特征,现实大自然本身的神韵,以达到“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娱悦自然的目的。而唐棣的山水画却追求比较强烈而集中的情感表现,突出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讲求内容的单纯、完整和构图处理的概括,具有南宋山水画的某些特点。如《霜浦归渔图》为例,明显的区别于北宋山水画的近景处理,来突出三位渔夫在画面中的位置。丘壑石隙之间挺出的参天大树,皱裂弯曲的老干,劲硬繁密的枝条,各種景物的处理都追求“近取其质”的细节真实,给人强烈的季节感。
参考文献:
[1] 张安治.郭熙[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2] 何延喆.唐棣[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3]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4] 陈高华.元代画家史料汇编[M].杭州出版社,2004.
[5]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6] 陈高华.宋辽金画家史料[M].文物出版社,1984.
[7]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8] 薛永年.晋唐宋元卷轴画史[M].新华出版社,1991.
[9] 周林生.宋元绘画[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山水画;唐棣;元画
唐棣的绘画是元代宗出“李、郭”派山水画中较为突出的,并且绘画作品较具有个人风格。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而言对元代山水画来说多是研究“元四家”的作品。且在元四家外另立门户的元朝山水画多是以群体性研究出现。虽然对唐棣也有所研究,但从单个画家研究来说是不够的,所以选取元朝山水画这一流派中唐棣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必要的。在分析唐棣作品的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其个人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思想。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客观分析,对画家本人生活经历的研究,感受他别样的人生艺术风采和艺术特质并期待唐棣山水艺术对后人的艺术创新是有所引领和借鉴。
到目前为止,关于唐棣绘画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经过文献资料查阅,发现关于唐棣绘画的相关研究大多数都是以他所在“李、郭”派统一作为研究的主体,单独研究的文献较少。而且对于唐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学者上,国外的比较少见。在唐棣本人的绘画中,他所画的《霜浦归渔图》和《朔风飘雪图》的研究相对较多。对他整体绘画风格及审美意象的研究相对较少。经相关资料万能险的查阅发现,《中国画家丛书》系列中何延喆所写的《唐棣》一书中对画家本人进行了单独的分析研究,学术论文方面目前只发现载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风格与世变》上,台湾学者石守谦先生所写的《有关唐棣(1287—1355)及元代李郭风格发展之若干问题》。以唐棣为点探寻元朝宗出“李、郭”一派中艺术风格的创新以及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对其个人的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及意义。并对唐棣的画作及绘画风格进行较深刻的研究。在中国历代绘画的发展演变中,元朝是一个明显的分界时期。唐棣的画笔最接近郭熙的体貌,是与元四家等归隐画家不相同的情趣,在当时属于比较特殊的画风。他在创作上不是片面地强调笔情墨趣和完成个性的表达,颇注重形似和气韵,对物象能够作较为精细、深入的描绘,并反映一定的生活内容。在元朝追随郭熙的画派中,唐棣是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唐棣在继承传统技法方面,严格追随郭熙的体貌,一方面由于赵孟頫的师资传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的思想境界和生活经历所决定。唐棣山水画虽然取法郭熙,也不是单纯袭取皮毛和照抄形式,而是能较深刻地领会郭熙的的创作方法和笔墨技巧的精神实质,结合一定的现实依据,根据自己的内容与意境的要求,将自己掌握的传统技法在创作中得以充分发挥。他的绘画作品为了在笔墨上体现粗纵性,画面丧失了静谧之感。画面多有为了体现律动感的界限、压擦样的皴法、披麻、解索以及斧劈皴等。能抒写自己的胸怀,并不是郭熙作品的简单模拟。首先,在章法结构的处理上,保留了郭熙的奇突大胆,变化多端的特点,又将自己有切身感受的自然境界加以提炼概括,唐棣的经历决定了他对生活的态度比任何其他“李、郭”派画家都积极乐观,因而他的画寄托了更多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的憧憬和向往,洋溢着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如他的传世作品《霜浦归渔图》、《雪港捕鱼图》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农家生活,体现了山水画和人物风俗的巧妙结合。其次,郭熙的主题主要在于表现大自然的不同季节、气候、和特征,现实大自然本身的神韵,以达到“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娱悦自然的目的。而唐棣的山水画却追求比较强烈而集中的情感表现,突出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讲求内容的单纯、完整和构图处理的概括,具有南宋山水画的某些特点。如《霜浦归渔图》为例,明显的区别于北宋山水画的近景处理,来突出三位渔夫在画面中的位置。丘壑石隙之间挺出的参天大树,皱裂弯曲的老干,劲硬繁密的枝条,各種景物的处理都追求“近取其质”的细节真实,给人强烈的季节感。
参考文献:
[1] 张安治.郭熙[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2] 何延喆.唐棣[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3]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4] 陈高华.元代画家史料汇编[M].杭州出版社,2004.
[5]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6] 陈高华.宋辽金画家史料[M].文物出版社,1984.
[7]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8] 薛永年.晋唐宋元卷轴画史[M].新华出版社,1991.
[9] 周林生.宋元绘画[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