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师实施教育机制的载体,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课程的品质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儿童的终身发展。社会与时代在不断进步,知识与经验也在与时俱进,这就需要学校教育从基础开始更新数据库,更新课程,因此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幼儿园课程改革要综合考虑社会背景、知识体系、幼儿发展等方面的要素,以此为依据进行变革。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课程改革;依据
幼儿园中教师影响幼儿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日常的生活活动与游戏活动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指导幼儿,另一种则是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实施教师准备好的课程。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只要能影响幼儿行为、态度、价值观,都被看做是课程。狭义的幼儿园课程是指教师在活动室内对全体幼儿实施的正式教育活动。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师实施教育机智的载体,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课程的品质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儿童的终身发展。幼儿园阶段的课程同其他教育阶段相比,实施的频率较低,实施的内容较为广泛,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所以教育工作者应格外重视幼儿园课程,注意把握课程的内容设置与组织形式。社会与时代在不断进步,知识与经验也在与时俱进,这就需要学校教育从基础开始更新数据库,更新课程,因此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主要有三次改革,分别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至今。这三次大规模的改革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也正是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我国幼儿园课程变革的领域非常丰富,体现在课程的实质、结构、特性、设计与编制、内容组织与类型、实施等方方面面。不论发生什么样的改革,幼儿园课程改革总体是依据时代与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参照知识体系固有的要求,并以幼儿自身的发展为本,这三个宏观维度作为参考指导其改革的。
一、 社会背景
教育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适应,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教育价值观的体现所在。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与希望,只有教育稳定地发展,国家才有可能繁荣富强。各个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与根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势必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幼兒园课程在学前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作为重要的媒介和手段,无论作为显性的知识内容,还是隐性的幼儿园中所有活动的总和,课程的质量都深深地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品质。故当幼儿园课程面临变革时,必然要反映时代的需求,适应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以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参考,着力开展有助于本时期国家发展的教育,脱离社会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二、 知识体系
知识中蕴含着人类文明的精髓,学校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学习什么知识、用什么方式获取知识、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怎样的人,就教育本身而言也有其特有的期望和要求。任何一门学科或是一个领域的知识,都有其自身固有的逻辑体系或系统,课程的设置应以逻辑体系本身为参考,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基础教育面临挑战时,学前教育也应主动进行调整,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时,无论综合怎样的外在因素,都不能脱离知识本身,都要顾及学科或领域固有的教育目标,使得改革后的知识还是所谓的“真知识”,不随意改动知识本身的内涵,不忽视教育的初衷,也不偏离知识向纵向深刻与横向丰富的轨迹。
三、 幼儿发展
幼儿作为独立的、特殊的个体,是应优先考虑的群体。毋庸置疑,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这提醒教育工作者乃至政治家们,无论实施怎样的幼儿园课程变革,都不能忽略其真正的受益者——幼儿。在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改革史中,教育家们大致在以下几点上充分体现了改革应以幼儿发展为本。首先,在杜威儿童中心论影响下,达成了幼儿主体性的认识。即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与改革都以儿童作为真正的主人,强调课程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兴趣、需要,充分调动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这相对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发生了里程碑式的转折。其次,还应注意儿童发展的整体性,从而培养儿童,塑造幼儿的健全人格,即旨在促使幼儿全面发展,以达成其整体的和谐与平衡。强调把儿童的发展看做一个整体,使幼儿的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创造性等方面都尽可能地提升。最后,课程要促进幼儿的发展,就必须使儿童亲自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课程也要为儿童提供人际间的互动,使儿童积极地吸收环境中的信息,主动地作用于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自身的潜能,使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以往的幼儿园课程将幼儿与环境相分离,割裂了幼儿与环境间的关系,幼儿不能主动从环境中吸取能量,也不能通过自身为环境做贡献。总之,幼儿是灵动的人,幼儿园课程改革要将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变革依据,改革围绕儿童,改革为了儿童。不忘初心,只有始终站在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才有可能推动改革的成功,促进学前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胡冬群.建构主义儿童发展观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30-33.
作者简介:
李娜,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课程改革;依据
幼儿园中教师影响幼儿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日常的生活活动与游戏活动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指导幼儿,另一种则是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实施教师准备好的课程。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只要能影响幼儿行为、态度、价值观,都被看做是课程。狭义的幼儿园课程是指教师在活动室内对全体幼儿实施的正式教育活动。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师实施教育机智的载体,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课程的品质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儿童的终身发展。幼儿园阶段的课程同其他教育阶段相比,实施的频率较低,实施的内容较为广泛,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所以教育工作者应格外重视幼儿园课程,注意把握课程的内容设置与组织形式。社会与时代在不断进步,知识与经验也在与时俱进,这就需要学校教育从基础开始更新数据库,更新课程,因此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主要有三次改革,分别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至今。这三次大规模的改革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也正是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我国幼儿园课程变革的领域非常丰富,体现在课程的实质、结构、特性、设计与编制、内容组织与类型、实施等方方面面。不论发生什么样的改革,幼儿园课程改革总体是依据时代与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参照知识体系固有的要求,并以幼儿自身的发展为本,这三个宏观维度作为参考指导其改革的。
一、 社会背景
教育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适应,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教育价值观的体现所在。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与希望,只有教育稳定地发展,国家才有可能繁荣富强。各个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与根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势必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幼兒园课程在学前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作为重要的媒介和手段,无论作为显性的知识内容,还是隐性的幼儿园中所有活动的总和,课程的质量都深深地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品质。故当幼儿园课程面临变革时,必然要反映时代的需求,适应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以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参考,着力开展有助于本时期国家发展的教育,脱离社会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二、 知识体系
知识中蕴含着人类文明的精髓,学校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学习什么知识、用什么方式获取知识、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怎样的人,就教育本身而言也有其特有的期望和要求。任何一门学科或是一个领域的知识,都有其自身固有的逻辑体系或系统,课程的设置应以逻辑体系本身为参考,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基础教育面临挑战时,学前教育也应主动进行调整,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时,无论综合怎样的外在因素,都不能脱离知识本身,都要顾及学科或领域固有的教育目标,使得改革后的知识还是所谓的“真知识”,不随意改动知识本身的内涵,不忽视教育的初衷,也不偏离知识向纵向深刻与横向丰富的轨迹。
三、 幼儿发展
幼儿作为独立的、特殊的个体,是应优先考虑的群体。毋庸置疑,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这提醒教育工作者乃至政治家们,无论实施怎样的幼儿园课程变革,都不能忽略其真正的受益者——幼儿。在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改革史中,教育家们大致在以下几点上充分体现了改革应以幼儿发展为本。首先,在杜威儿童中心论影响下,达成了幼儿主体性的认识。即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与改革都以儿童作为真正的主人,强调课程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兴趣、需要,充分调动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这相对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发生了里程碑式的转折。其次,还应注意儿童发展的整体性,从而培养儿童,塑造幼儿的健全人格,即旨在促使幼儿全面发展,以达成其整体的和谐与平衡。强调把儿童的发展看做一个整体,使幼儿的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创造性等方面都尽可能地提升。最后,课程要促进幼儿的发展,就必须使儿童亲自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课程也要为儿童提供人际间的互动,使儿童积极地吸收环境中的信息,主动地作用于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自身的潜能,使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以往的幼儿园课程将幼儿与环境相分离,割裂了幼儿与环境间的关系,幼儿不能主动从环境中吸取能量,也不能通过自身为环境做贡献。总之,幼儿是灵动的人,幼儿园课程改革要将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变革依据,改革围绕儿童,改革为了儿童。不忘初心,只有始终站在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才有可能推动改革的成功,促进学前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胡冬群.建构主义儿童发展观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30-33.
作者简介:
李娜,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