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g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批判性质疑。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如果发现教材中有错误的地方,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质疑,从而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如第十二册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一辆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45千米,从甲城到乙城要行8小时。如果改从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120千米,只需几小时?学生提出质疑: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不可能是同一条路,那么路程一定相等吗?若改为同一条公路的慢车道和快车道就好了。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就不能违背现实生活,不能单为解题而解题,应该符合现实生活。
  2、探究性质疑。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品质。如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出:圆面积一定要用“s=πr2”这个公式来计算吗?老师面带微笑,引导性地问:“那么你说呢?”学生自豪地回答:“圆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直径的一半,因此我认为:s=1/4cd=1/4πd2。”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也值得赞扬,毕竟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教师要鼓励探究性质疑,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二、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一题多解时,交流学习。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式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通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了发展。
  2、突破难点时,动手合作。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如学习梯形面积公式时,学生通过一起思考、一起试着剪拼图形、一起讨论,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结果学生们拼出了多种图形,不但得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思维。
  
  三、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
  1、再造想象拓宽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机会。如教学组合图形体积时,有这样一题,下面是圆柱体,上面是圆锥体,要求组合图形的体积,学生的解题思路几乎都是圆柱体的体积加上圆锥的体积。这时教师启发:“同学们先观察一下这个圆锥与圆柱之间有什么关系,再想一想还可以怎么求?”这时一个学生小声说:“这个组合体的体积是上面圆锥体积的4倍。”这个学生的发现是智慧的闪光点,是创造性的想象。我及时鼓励他大声说一遍解题思路,并列出算式:1/3×3.14×(20/2)2×15×4。老师的鼓励激发了全班学生的想象。经常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想象,不但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锻炼,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2、遥远想象变通思维。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如学习比的知识以后,根据六(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7,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3……通过想象,进一步沟通了比和分数的联系。遥远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境上是不够的。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造的意识,学生的创造意向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其他文献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朗读具有“以声释义”、“以声传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够让学生感悟内涵、获得启迪。而如何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呢? 我认为朗读教学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朗读时目
期刊
摘要:科学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化学实验对培养探究能力的积极意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利用高中化学实验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科学探究化学实验新课程标准课程资源    化学作为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基础自然科学,与生命、能源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上,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了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
期刊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说的是孩子小时候养成了偷窃习惯,又没有被及时纠正,长大之后,可能会变本加厉。有的孩子到亲戚朋友家里玩,回家时总爱悄悄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藏到口袋里,或者从幼儿园把喜欢的玩具带回家。对待这类行为家长的反应不要极度强烈。要用正确的方法纠正这样的行为。  一、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观念  有的父母把孩子的要求视若圣旨,一切都予以满足,使得孩子心中没有是非标准,想得到什么东西就毫无顾忌地
期刊
“听、说、读、写”是语文课所必须传授的四项基本技能,这四项技能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我国现有的语文考试内容很少涉及口语,所以“说”的能力的培养常常被忽视。那么如何接上这缺失的一环呢?口头作文的训练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口头作文是带有较强随机性、主观性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学生有多方面的知识素养,又需要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及快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谈一下本人
期刊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毕业生,一直坚持贯彻把有希望升学的学生促上去,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梦的办学思路。作为普通高中,理兼体是不少学生达成升学愿望的捷径,体育考生是我们学校的重要应考力量。学校对此非常重视,对于体育考生的学习、训练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注。   帮助体育考生达到升学的愿望是我们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加上学校领导的重视和信任,就更让我们深深
期刊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世界经济和科技领域不断前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而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就是民族素质和科学技术,就是教育和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迎合素质教育大潮。那么,历史教学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在知识经济腾飞的时代,应当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我认为,历史教学要勇于站在时代
期刊
摘 要:科学与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等学科都有密切联系。教师应站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角度,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加以引导,利用各学科交叉的知识或技能,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主动地靠近新知识;通过学科之间的沟通,将原本片面的知识立体化,形成一个有活力的、融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网状认知结构。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多学科渗透 科学教学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
期刊
实习是职业学校机制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工程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实习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掌握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想动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由教室来到陌生的车间,看到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和各种零件的加工方法会感
期刊
任何一位语文教师,只要留心,就不难发现,现实语文课堂教学中,不管是七年级,还是八、九年级,只要是教研活动,就会看到这样的近乎公式化的教学流程:学生朗读→老师提出预设好了的问题→学生3至4人一组合作探究→学生代表回答问题→老师评点→布置课堂作业。  凭心而论,如果参与教研活动的是八年级或是九年级的学生,让其略作思考后进入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程序还是可以的。但此种近乎公式化的教学流程同样会出现在七年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