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三步法”,内容为:第一步,师生同步初读,提出核心问题;第二步,学生批注研讨,解决核心问题;第三步,拓展延伸,把问题带到课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三步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提问。一个好的问题,会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会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问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设计好提问的问题;把握准提问的时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深入反思,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遵从一定的逻辑顺序。
一、师生同步初读,提出核心问题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和学生同是教材的读者,但对教材的理解却是不尽相同的。面对文本,教师和学生要同步初读,教师要读出自己的第一感受,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初读感受。“教师只有读出了对文本的真切感受,才能从阅读感受和阅读经验出发,思考和预判学生阅读相应文本可能产生怎样的感受,以及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与问题”,同时了解了学生的初读感受,才能把学生初读感受和自己的初读感受结合起来确立教学重点,进行有价值地提问。 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搜集起来,和教师自己初读后列的问题进行比对,碰撞,寻找“交集”,整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等“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学习这一课时,教师先进行师生同步初读,各自提出一定的问题见下表:
学生列出了两类问题,第1个问题是理解题目,第2个和第3个是理解语言。说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还是一知半解,解读文章没有逻辑性。
教师列出了三类问题,第1个问题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体悟情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第2个问题是理解题目的含义和作用,体会拟题特色。第3个问题是了解课文描写特色,也就是“怎样写的”。
教师将学生列出的问题和自己列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教师提出的前两个小题保留,学生提出的第2题、第3题可以和教师提出的第3题进行整合,变为:“鸟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在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还有类似的句子吗?找出来,品一品,说一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体悟描写特色,这样学生的理解难题和鉴赏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学生批注研讨,解决核心问题
教师把三个问题打到多媒体大屏幕上,然后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边读边围绕问题进行批注,待有了结论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分享,教师在此期间进行点拨。经过大家的研讨,形成如下结论:
问题1:作者在山中都依次拜访了哪些“朋友”?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这些“朋友”怎样的感情?
学生研讨结果:作者在山中都依次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作者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这些“朋友”的喜爱与赞美。
问题2: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有什么好处?
学生研讨结果: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读者乍一看以为是访问人,一看内容才知道访问的是山中的老桥、鸟儿、露珠、树等朋友,这样题目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内容,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问题3:你认为哪些描写比较生动,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在发言的过程中你说,他说,大家进行语言品味成果分享。有同学说,我認为“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这一句描写的好,作者把老桥比作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一方面写出了老桥的历史悠久,同时也说明了老桥对人类的贡献大,大家都很尊敬它”。有同学说,我认为“鸟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一句描写得好,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鸟叫说成呼唤我的名字,让我感到亲切;把露珠亮亮的,说成和我交换眼神,足见我对它的喜爱……
通过学生发言,发现学生在整体把握思路,理清写作顺序,抓住文章情感主旨的情况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了,学生的感受和领悟已经深入到了文本其中,获得了审美享受。
三、拓展延伸,把问题带到课外
问题4:你认为哪些描写比较生动,在你平日里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大家写一写。有的学生在练笔里写到:我每次放假进到大山里,感觉空气清新,鸟儿自由歌唱,小草也像在欢迎我……
总之,问题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也是推进课堂学习的原动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才能得以提升,师生先初读发现问题,接下来再围绕重点问题再次研读文本,最后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这样的问题设计思路才是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
(编辑:郭恒)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三步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提问。一个好的问题,会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会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问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设计好提问的问题;把握准提问的时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深入反思,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遵从一定的逻辑顺序。
一、师生同步初读,提出核心问题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和学生同是教材的读者,但对教材的理解却是不尽相同的。面对文本,教师和学生要同步初读,教师要读出自己的第一感受,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初读感受。“教师只有读出了对文本的真切感受,才能从阅读感受和阅读经验出发,思考和预判学生阅读相应文本可能产生怎样的感受,以及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与问题”,同时了解了学生的初读感受,才能把学生初读感受和自己的初读感受结合起来确立教学重点,进行有价值地提问。 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搜集起来,和教师自己初读后列的问题进行比对,碰撞,寻找“交集”,整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等“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学习这一课时,教师先进行师生同步初读,各自提出一定的问题见下表:
学生列出了两类问题,第1个问题是理解题目,第2个和第3个是理解语言。说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还是一知半解,解读文章没有逻辑性。
教师列出了三类问题,第1个问题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体悟情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第2个问题是理解题目的含义和作用,体会拟题特色。第3个问题是了解课文描写特色,也就是“怎样写的”。
教师将学生列出的问题和自己列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教师提出的前两个小题保留,学生提出的第2题、第3题可以和教师提出的第3题进行整合,变为:“鸟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在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还有类似的句子吗?找出来,品一品,说一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体悟描写特色,这样学生的理解难题和鉴赏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学生批注研讨,解决核心问题
教师把三个问题打到多媒体大屏幕上,然后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边读边围绕问题进行批注,待有了结论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分享,教师在此期间进行点拨。经过大家的研讨,形成如下结论:
问题1:作者在山中都依次拜访了哪些“朋友”?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这些“朋友”怎样的感情?
学生研讨结果:作者在山中都依次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作者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这些“朋友”的喜爱与赞美。
问题2: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有什么好处?
学生研讨结果: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读者乍一看以为是访问人,一看内容才知道访问的是山中的老桥、鸟儿、露珠、树等朋友,这样题目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内容,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问题3:你认为哪些描写比较生动,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在发言的过程中你说,他说,大家进行语言品味成果分享。有同学说,我認为“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这一句描写的好,作者把老桥比作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一方面写出了老桥的历史悠久,同时也说明了老桥对人类的贡献大,大家都很尊敬它”。有同学说,我认为“鸟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一句描写得好,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鸟叫说成呼唤我的名字,让我感到亲切;把露珠亮亮的,说成和我交换眼神,足见我对它的喜爱……
通过学生发言,发现学生在整体把握思路,理清写作顺序,抓住文章情感主旨的情况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了,学生的感受和领悟已经深入到了文本其中,获得了审美享受。
三、拓展延伸,把问题带到课外
问题4:你认为哪些描写比较生动,在你平日里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大家写一写。有的学生在练笔里写到:我每次放假进到大山里,感觉空气清新,鸟儿自由歌唱,小草也像在欢迎我……
总之,问题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也是推进课堂学习的原动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才能得以提升,师生先初读发现问题,接下来再围绕重点问题再次研读文本,最后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这样的问题设计思路才是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