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最青睐的东西,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学校未能正常开学,学校按照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采用线上教学,学生每天都使用电脑、平板或者手机听课、做作业上传。由于部分学生自律性不强,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网络依赖”“网瘾”“自闭”“抑郁”学生明显增加,可以说严重影响到学生健康成长。如何消除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当前学生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基于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从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学校实际、进行研究。本课题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论述了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将网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相结合的建议,以期能够对学生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 网络 网瘾 学生 思想品德 理想前途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156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组大多数成员都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清楚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对理想、前途都有影响,这也一直是家长和老师都极为棘手的问题,为了有效处理好网络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2、《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要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这也说明国家十分重视学生的网络问题。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网络是通过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通信线路、基站互相连通,形成的资源共享系统。最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它由非常多的计算机网络通过许多路由器互联而成。因特网也稱为“网络的网络”,也叫做国际互联网。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深深嵌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急速发展的网络并非全然使学生获益,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章的阅读以及数据的搜集,找出了网络对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以及相关对策。
1、国内文献综述
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来自于一些热门的网络现象、网络游戏、网络人物、网络直播、微信、抖音、飞推、剪影等,国内学者也就一些“网络热点”提出了负面影响。
⑴李伶俐老师在《繁荣表象下的隐忧:短视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中,以及方延玲老师在《“网红”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引导策略》中分别提出,现在大热的短视频以及网红使学生出现思维浅层、影响价值观塑造、成才观、义利观、矮化学生思想品德。李伶俐老师指出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并提高其媒介素养,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短视频平台监管,家庭学校合力,发挥联动作用。方延玲老师既肯定“网红”中的积极因素,又对这种现象进行正面引导,要树立正能量“网红”是刻不容缓的。
⑵张尧星硕士在《网络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黄少华和朱丹红老师在《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其引导策略》中提出,网络游戏主要有使人上瘾,并激发暴力行为,还会对其人际交往造成障碍并且逃避现实生活。张尧星、黄少华、朱丹红老师指出应了解学生玩游戏的动机并帮其建立恰当的网络游戏意识,要完善网络游戏制度并提倡网络游戏的工具性使用,加大管理和督促力度,正确引导中学生。
⑶我国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同时我国编制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专门设置了儿童与安全领域,将青少年网络保护纳入重要目标任务。
2、国外文献综述
⑴Anderson和Dill 的研究发现,长期反复的接触暴力游戏会改变人的人格结构,使人的攻击性行为增多,暴力游戏比其他媒体更具潜在危险性,他们建议父母应加强对孩子玩电子游戏的管控,相关专业人员也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防控电子游戏的危害。
⑵Kraut和一些学者就人们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参与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网络会使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减少,人们自身的社交圈规模也会缩小,抑郁和孤独感便会增加。他们提出的对策是在网络技术上进行改善,相关政策的调整以及设计一些替代性活动等。
⑶Richard E. Besser和一些医学专家认为网络尽管给学生的生活带来许多益处,但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学生在网络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电子攻击”,他们也认为电子媒体与学生暴力行为密不可分,专家们提出要使学生与家庭以及学校结成伙伴关系,因为这三者处于研究“第一线”,对于改善网络媒体的弊端有着很大的发言权。
(四)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因其传输信息的快捷而产生了极高的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带来诸多便利和便捷;另一方面,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的学生影响很大。选定这样的课题,是为了让社会及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网络,利用好网络,避免“网瘾”。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参与进来,群策群力应对这一问题。教育部最近强调,利用网络学习的时间不得超过总学习时间的30%。课题组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也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从调查问卷的结果中得到许多关于学生所思所想的第一手资料,从有关的访谈交流中了解了目前学校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措施及真实案例。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具有直接作用。通过研究,最终达到学生能够理性的认识网络,利用网络,把网络作为学习、生活、工作的工具,而不是玩具。
(五)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研究目的
让社会和学生都能正确认识网络,利用好网络,把网络真正作为学习、生活、工作的工具,而不是玩具,制止和杜绝学生沉迷网络,避免影响身心发展、学业的提升。
2.研究内容
学生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我们要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家庭、平台、社会等多方力量等联动协同,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也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等综合治理的方式,不断完善学生的网络保护体系,提高网络保护水平。引导学生在学校都使用校园固定电话,或者借老师的手机进行必要的联系。
3.研究假设
本课题试针对什么是网络,网络带给中小学生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理想前途教育。
4.拟创新点
⑴我们借鉴大禹治水的经验,不是堵,而是疏。
①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疏通心理,疏通思想,这就要了解学生心理,对症下药,并让他们了解网络的利与弊,做好思想工作。
②疏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关系,三方合力,相互理解,互帮互助。
③疏通传统的网络思维,将网络当成工具而不是玩具,网络既可以是教师教学的工具,也可以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工具。
⑵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利与弊,分析网络的害处所在,让学生能够理性的去上网,并借助网络来提升学业成绩。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⑴通过查找国内外网络与学生关系相关文献以及学生使用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现行网络环境下专家对于学生与网络关系的看法,以及国家是怎样通过相关政策禁止和引导学生使用网络的。
⑵通过问卷访谈及行动研究,了解学生是如何看待网络的,网络对他(她)们的成长有什么负面影响,他们希望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如何去做。
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分析,我们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阻止、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2.研究方法
⑴文献法
我们在课题选题之前,阋读了大量有关网络对学生的影响,网瘾青少年的活动特征及类型的文章、书籍,分析了部分案例,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⑵问卷调查法
为了对学生网瘾现状有具体的把握,我们首先实地考察了学校周边的网吧设置情况。并从学生上网的时间、活动内容、影响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学校三个不同年级的男女生,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0份,有效回收率为96%。我们课题组成员与10位德育专干和班主任进行了座谈。德育工作者反映了学校周边网吧的治理难题,学生述恋网吧、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问题等。为做课题研究获取了资料。
⑶行动研究法
我们针对疫情带来的后遗症——“网瘾”“自闭”“抑郁”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走访、跟踪等,掌握了最真实的一些材料。
3.技术路线
⑴倡导教师群体,家长群体都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能够很好的应用网络技术。包括电脑的操作和使用,智能手机的上网、微信、抖音、飞推、剪影、主播等。这样就能够指导中小学生正确的看待和运用网络。
⑵通过校园广播、宣传窗、班会课宣传网络对学生负面影响。比如说把“网瘾”的症状和危害讲给学生听,有了“网瘾”,很有可能废掉身体、毁掉家庭、浪费前途,更有甚者就是“自闭症”“抑郁症”,就会毁掉生命。只能利用空闲时间,短暂的去接触,真的千万不能沉迷于网络中,真正利用网络去学习,而不是去玩耍。
⑶学校相关规定中应该禁止学生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禁止学生上网玩游戏,特别是“蓝鲸游戏”“英雄联盟”等。
⑷学生沉迷于网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网络的娱乐性强,网络能弥补他们在现实中的一些缺失性需要,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替代性活动满足学生享受鼓励,享受交友等的需要。
4.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填写申报书。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整理问卷调查与走访资料,分析研究数据,撰写开题报告与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3年6月至2023年11月)整理研究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
1.本课题采取的研究对策
⑴正确引导:通过正面宣传,引导学生把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
⑵督促管理:社会、家庭、学校都要加强督促管理。
⑶体育锻炼:学校正常的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体育家庭作业,都能引导学生远离网络,转移注意力,调节紧张大脑,愉悦身心,提升学习效率。
⑷文娱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家庭、社会等各项有益的文娱活动。
⑸趣味游戏: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家庭、社会等各项趣味游戏。
2.社会评价
⑴真实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真实性。引用了《民法典》《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⑵可行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網瘾成为当今社会的“精神鸦片”、“电子毒品”,它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走访座谈中深受管理者及学生的欢迎。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学校未能正常开学,学校按照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采用线上教学,学生每天都使用电脑、平板或者手机听课、做作业上传。我自己在家拍摄视频然后通过学校德育群,拜托各班班主任通过家长群转发给每位家长,由家长督促每位同学进行锻炼。另外,学生每天必须在班级QQ群进行打卡锻炼,这种形式的锻炼,调节放松效果很好!但是由于有些学生自律性不强,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网络依赖”“网瘾”“自闭”“抑郁”学生明显增加,可以说严重影响到学生健康成长。
⑶科学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法国医学家蒂素曾说过:“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学生积极投身体育运动,远离网络,不仅可以转移注意力,提升身体素质,运动素质,提升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避免网络依赖,避免网瘾,避免自闭和抑郁。
⑷实用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2019年10月25日国家出台了:①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由于身份证都集中放在班主任老师处管理,我们学校的学生就没办法凭身份证上网了;②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③切实加强行业监管;④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学生不得进入游戏厅;⑤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网络游戏的教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安永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研究》,2020年2月,第17卷第2期
2.季为民、沈杰《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页。
3.2020年12月中国青年网载《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4.季为民、刘博睿的《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载在2020年第6期《青年探索》上。
5.蒋俏蕾的《青少年短视频使用的心理、风险及对策》载在2019年第25期上。
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 湖南 汨罗 4144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小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才东屯小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关键词】 网络 网瘾 学生 思想品德 理想前途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156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组大多数成员都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清楚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对理想、前途都有影响,这也一直是家长和老师都极为棘手的问题,为了有效处理好网络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2、《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要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这也说明国家十分重视学生的网络问题。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网络是通过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通信线路、基站互相连通,形成的资源共享系统。最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它由非常多的计算机网络通过许多路由器互联而成。因特网也稱为“网络的网络”,也叫做国际互联网。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深深嵌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急速发展的网络并非全然使学生获益,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章的阅读以及数据的搜集,找出了网络对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以及相关对策。
1、国内文献综述
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来自于一些热门的网络现象、网络游戏、网络人物、网络直播、微信、抖音、飞推、剪影等,国内学者也就一些“网络热点”提出了负面影响。
⑴李伶俐老师在《繁荣表象下的隐忧:短视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中,以及方延玲老师在《“网红”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引导策略》中分别提出,现在大热的短视频以及网红使学生出现思维浅层、影响价值观塑造、成才观、义利观、矮化学生思想品德。李伶俐老师指出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并提高其媒介素养,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短视频平台监管,家庭学校合力,发挥联动作用。方延玲老师既肯定“网红”中的积极因素,又对这种现象进行正面引导,要树立正能量“网红”是刻不容缓的。
⑵张尧星硕士在《网络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黄少华和朱丹红老师在《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其引导策略》中提出,网络游戏主要有使人上瘾,并激发暴力行为,还会对其人际交往造成障碍并且逃避现实生活。张尧星、黄少华、朱丹红老师指出应了解学生玩游戏的动机并帮其建立恰当的网络游戏意识,要完善网络游戏制度并提倡网络游戏的工具性使用,加大管理和督促力度,正确引导中学生。
⑶我国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同时我国编制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专门设置了儿童与安全领域,将青少年网络保护纳入重要目标任务。
2、国外文献综述
⑴Anderson和Dill 的研究发现,长期反复的接触暴力游戏会改变人的人格结构,使人的攻击性行为增多,暴力游戏比其他媒体更具潜在危险性,他们建议父母应加强对孩子玩电子游戏的管控,相关专业人员也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防控电子游戏的危害。
⑵Kraut和一些学者就人们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参与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网络会使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减少,人们自身的社交圈规模也会缩小,抑郁和孤独感便会增加。他们提出的对策是在网络技术上进行改善,相关政策的调整以及设计一些替代性活动等。
⑶Richard E. Besser和一些医学专家认为网络尽管给学生的生活带来许多益处,但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学生在网络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电子攻击”,他们也认为电子媒体与学生暴力行为密不可分,专家们提出要使学生与家庭以及学校结成伙伴关系,因为这三者处于研究“第一线”,对于改善网络媒体的弊端有着很大的发言权。
(四)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因其传输信息的快捷而产生了极高的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带来诸多便利和便捷;另一方面,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的学生影响很大。选定这样的课题,是为了让社会及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网络,利用好网络,避免“网瘾”。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参与进来,群策群力应对这一问题。教育部最近强调,利用网络学习的时间不得超过总学习时间的30%。课题组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也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从调查问卷的结果中得到许多关于学生所思所想的第一手资料,从有关的访谈交流中了解了目前学校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措施及真实案例。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具有直接作用。通过研究,最终达到学生能够理性的认识网络,利用网络,把网络作为学习、生活、工作的工具,而不是玩具。
(五)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研究目的
让社会和学生都能正确认识网络,利用好网络,把网络真正作为学习、生活、工作的工具,而不是玩具,制止和杜绝学生沉迷网络,避免影响身心发展、学业的提升。
2.研究内容
学生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我们要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家庭、平台、社会等多方力量等联动协同,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也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等综合治理的方式,不断完善学生的网络保护体系,提高网络保护水平。引导学生在学校都使用校园固定电话,或者借老师的手机进行必要的联系。
3.研究假设
本课题试针对什么是网络,网络带给中小学生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理想前途教育。
4.拟创新点
⑴我们借鉴大禹治水的经验,不是堵,而是疏。
①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疏通心理,疏通思想,这就要了解学生心理,对症下药,并让他们了解网络的利与弊,做好思想工作。
②疏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关系,三方合力,相互理解,互帮互助。
③疏通传统的网络思维,将网络当成工具而不是玩具,网络既可以是教师教学的工具,也可以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工具。
⑵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利与弊,分析网络的害处所在,让学生能够理性的去上网,并借助网络来提升学业成绩。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⑴通过查找国内外网络与学生关系相关文献以及学生使用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现行网络环境下专家对于学生与网络关系的看法,以及国家是怎样通过相关政策禁止和引导学生使用网络的。
⑵通过问卷访谈及行动研究,了解学生是如何看待网络的,网络对他(她)们的成长有什么负面影响,他们希望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如何去做。
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分析,我们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阻止、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2.研究方法
⑴文献法
我们在课题选题之前,阋读了大量有关网络对学生的影响,网瘾青少年的活动特征及类型的文章、书籍,分析了部分案例,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⑵问卷调查法
为了对学生网瘾现状有具体的把握,我们首先实地考察了学校周边的网吧设置情况。并从学生上网的时间、活动内容、影响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学校三个不同年级的男女生,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0份,有效回收率为96%。我们课题组成员与10位德育专干和班主任进行了座谈。德育工作者反映了学校周边网吧的治理难题,学生述恋网吧、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问题等。为做课题研究获取了资料。
⑶行动研究法
我们针对疫情带来的后遗症——“网瘾”“自闭”“抑郁”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走访、跟踪等,掌握了最真实的一些材料。
3.技术路线
⑴倡导教师群体,家长群体都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能够很好的应用网络技术。包括电脑的操作和使用,智能手机的上网、微信、抖音、飞推、剪影、主播等。这样就能够指导中小学生正确的看待和运用网络。
⑵通过校园广播、宣传窗、班会课宣传网络对学生负面影响。比如说把“网瘾”的症状和危害讲给学生听,有了“网瘾”,很有可能废掉身体、毁掉家庭、浪费前途,更有甚者就是“自闭症”“抑郁症”,就会毁掉生命。只能利用空闲时间,短暂的去接触,真的千万不能沉迷于网络中,真正利用网络去学习,而不是去玩耍。
⑶学校相关规定中应该禁止学生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禁止学生上网玩游戏,特别是“蓝鲸游戏”“英雄联盟”等。
⑷学生沉迷于网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网络的娱乐性强,网络能弥补他们在现实中的一些缺失性需要,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替代性活动满足学生享受鼓励,享受交友等的需要。
4.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填写申报书。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整理问卷调查与走访资料,分析研究数据,撰写开题报告与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3年6月至2023年11月)整理研究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
1.本课题采取的研究对策
⑴正确引导:通过正面宣传,引导学生把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
⑵督促管理:社会、家庭、学校都要加强督促管理。
⑶体育锻炼:学校正常的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体育家庭作业,都能引导学生远离网络,转移注意力,调节紧张大脑,愉悦身心,提升学习效率。
⑷文娱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家庭、社会等各项有益的文娱活动。
⑸趣味游戏: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家庭、社会等各项趣味游戏。
2.社会评价
⑴真实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真实性。引用了《民法典》《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⑵可行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網瘾成为当今社会的“精神鸦片”、“电子毒品”,它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走访座谈中深受管理者及学生的欢迎。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学校未能正常开学,学校按照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采用线上教学,学生每天都使用电脑、平板或者手机听课、做作业上传。我自己在家拍摄视频然后通过学校德育群,拜托各班班主任通过家长群转发给每位家长,由家长督促每位同学进行锻炼。另外,学生每天必须在班级QQ群进行打卡锻炼,这种形式的锻炼,调节放松效果很好!但是由于有些学生自律性不强,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网络依赖”“网瘾”“自闭”“抑郁”学生明显增加,可以说严重影响到学生健康成长。
⑶科学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法国医学家蒂素曾说过:“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学生积极投身体育运动,远离网络,不仅可以转移注意力,提升身体素质,运动素质,提升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避免网络依赖,避免网瘾,避免自闭和抑郁。
⑷实用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2019年10月25日国家出台了:①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由于身份证都集中放在班主任老师处管理,我们学校的学生就没办法凭身份证上网了;②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③切实加强行业监管;④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学生不得进入游戏厅;⑤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网络游戏的教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安永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研究》,2020年2月,第17卷第2期
2.季为民、沈杰《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页。
3.2020年12月中国青年网载《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4.季为民、刘博睿的《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载在2020年第6期《青年探索》上。
5.蒋俏蕾的《青少年短视频使用的心理、风险及对策》载在2019年第25期上。
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 湖南 汨罗 4144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小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才东屯小学 湖南 长沙 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