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系统思维法在社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指出根据复杂适应系统思维理论和复杂巨系统思维理论,不断优化社区护理课程体系内部结构和关系,逐步形成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系统,将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优秀的社区护理人才。
[关键词]社区护理 课程体系 复杂适应系统 复杂巨 系统
科研课题:本研究为省教育厅课题基金项目08JK140,获院级阶段性教学成果一等奖(西医2010,90号)。
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是完善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社区医疗服务队伍、满足社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2008年我院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在省内首次开办了社区方向护理专业,课题组成员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论对社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进行探讨,力图构建出与科技社会发展相适应,整体功能优化,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已得到了教育厅、院领导的好评,荣获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总结如下:
系统思维的基本思路
辩证法认为,系统是整体与部分的矛盾统一体,系统的特性是由它的整体和组成部分共同决定的。为了认识整体,必须认识部分,通过了解部分来了解整体;为了处理整体问题,必须关注部分,通过组织、使用、发展部分来成就整体。就哲学层面看,系统思维要求把直观的整体领悟与科学的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把科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哲学的思辨性结合起来。系统思维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方而是指把思维对象作为系统来识物想事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是指把大脑思维活动作为系统来规范和运作的方式。按照系统论观点,我们把社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看成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开放性的知识技能概念组合系统,其体系构成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只有通过内外优化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建立起符合时代需求、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完备的课程体系。因此,对社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内部结构重构与外部环境改善同步进行、互为支持的系统优化过程。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的核心思想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适应性就是主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在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生存與发展。运用复杂适应性系统思维考察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发现课程体系就是一个主要由教师、学生、社区等适应性主体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聚集起来的复杂适应系统,是一个多主体构成、多作用过程、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关系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社区与师生之间通过频繁有效的适应性相互作用,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建立起特殊的“人”——“人”关系。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加剧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必须发挥所有参与者的主体性,着眼于学生成长内在动机的唤醒,由师生、社区共同设计和构造有利于学生自控学习、自主调整、自主适应、自主发展的课程体系。以下是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思维框架建立的课程体系。
复杂巨系统理论
钱学森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及其方法论,他将生命系统视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并明确提出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即在科学理论、经验知识和专家判断力的基础上,提出经验性假设,经过定量计算,通过反复对比,最终形成结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是从定性上升到定量的认识,其实质是把各方面有关专家的知识及才能、各种类型的信息及数据与计算机的软、硬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系统,这一方法也是目前科学研究的最佳方法。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把社区护理课程体系看作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即整体,把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结构和知识作为部分,反复进行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辩证转化,把整体分成部分作精细的研究,把定性特征转换为定量特征来描述,反复分析论证两者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最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以下是基于复杂巨系统理论的课程体系设计:
体会
1.系统思维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在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指导课题组教师开展课程体系设计时,必须密切关注其上位系统即社区的意愿,要有意识地追求、适应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及涌现的目标而进行设计。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实施连续性、持续性、整体性社区健康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比医院更复杂的护患关系、家庭关系、医疗和行政机关系,提高社区工作能力,就必须意识到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和有机要素,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加工者、生成者、反思者和批判者,学习就是一种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的活动或过程。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思维,我们将课程体系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动态性,最大程度地优化了课程设计。
2.系统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钱学森院士对处理复杂系统所概括的“经验和专家判断力相结合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系统地提炼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社区护理具有系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社区护理课程体系思维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契机,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解放,更加关注人的存在,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容纳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和非预设性。因此,需要把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结合起来,在整体观下分析、综合,在分析与综合的矛盾运动中实现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问题。同时要求把直观的整体领悟与科学的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把科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哲学的思辨性结合起来。在此课程设计中,我们将社区、学院的专家经验和科学调研论证结合起来,不断地进行逻辑推理,以培养知识型、能力型、创造型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为目标,综合集体的智慧完成课程结构从定性上升到定量的过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获得直觉的社区工作亲身体验,激发其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在复杂和不确定性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苗东升论系统思维(三):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系统辨证学学报,2005,13(1):1
[2]何瑛,何国平,冯辉社区护理课程体系构建的系统方法观,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516
[3]陈列尊,皮修平系统思维与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30(1):150
[4]苏芮,韩振蕴,范吉平应用复杂巨系统思维方法探索中医脑病的研究途径中医研究,2010,23(3):7
[5]宋琳莉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系统思维与中医整体思维辨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2):83
[关键词]社区护理 课程体系 复杂适应系统 复杂巨 系统
科研课题:本研究为省教育厅课题基金项目08JK140,获院级阶段性教学成果一等奖(西医2010,90号)。
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是完善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社区医疗服务队伍、满足社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2008年我院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在省内首次开办了社区方向护理专业,课题组成员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论对社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进行探讨,力图构建出与科技社会发展相适应,整体功能优化,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已得到了教育厅、院领导的好评,荣获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总结如下:
系统思维的基本思路
辩证法认为,系统是整体与部分的矛盾统一体,系统的特性是由它的整体和组成部分共同决定的。为了认识整体,必须认识部分,通过了解部分来了解整体;为了处理整体问题,必须关注部分,通过组织、使用、发展部分来成就整体。就哲学层面看,系统思维要求把直观的整体领悟与科学的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把科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哲学的思辨性结合起来。系统思维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方而是指把思维对象作为系统来识物想事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是指把大脑思维活动作为系统来规范和运作的方式。按照系统论观点,我们把社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看成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开放性的知识技能概念组合系统,其体系构成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只有通过内外优化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建立起符合时代需求、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完备的课程体系。因此,对社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内部结构重构与外部环境改善同步进行、互为支持的系统优化过程。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的核心思想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适应性就是主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在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生存與发展。运用复杂适应性系统思维考察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发现课程体系就是一个主要由教师、学生、社区等适应性主体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聚集起来的复杂适应系统,是一个多主体构成、多作用过程、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关系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社区与师生之间通过频繁有效的适应性相互作用,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建立起特殊的“人”——“人”关系。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加剧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必须发挥所有参与者的主体性,着眼于学生成长内在动机的唤醒,由师生、社区共同设计和构造有利于学生自控学习、自主调整、自主适应、自主发展的课程体系。以下是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思维框架建立的课程体系。
复杂巨系统理论
钱学森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及其方法论,他将生命系统视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并明确提出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即在科学理论、经验知识和专家判断力的基础上,提出经验性假设,经过定量计算,通过反复对比,最终形成结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是从定性上升到定量的认识,其实质是把各方面有关专家的知识及才能、各种类型的信息及数据与计算机的软、硬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系统,这一方法也是目前科学研究的最佳方法。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把社区护理课程体系看作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即整体,把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结构和知识作为部分,反复进行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辩证转化,把整体分成部分作精细的研究,把定性特征转换为定量特征来描述,反复分析论证两者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最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以下是基于复杂巨系统理论的课程体系设计:
体会
1.系统思维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在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指导课题组教师开展课程体系设计时,必须密切关注其上位系统即社区的意愿,要有意识地追求、适应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及涌现的目标而进行设计。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实施连续性、持续性、整体性社区健康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比医院更复杂的护患关系、家庭关系、医疗和行政机关系,提高社区工作能力,就必须意识到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和有机要素,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加工者、生成者、反思者和批判者,学习就是一种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的活动或过程。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思维,我们将课程体系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动态性,最大程度地优化了课程设计。
2.系统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钱学森院士对处理复杂系统所概括的“经验和专家判断力相结合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系统地提炼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社区护理具有系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社区护理课程体系思维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契机,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解放,更加关注人的存在,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容纳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和非预设性。因此,需要把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结合起来,在整体观下分析、综合,在分析与综合的矛盾运动中实现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问题。同时要求把直观的整体领悟与科学的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把科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哲学的思辨性结合起来。在此课程设计中,我们将社区、学院的专家经验和科学调研论证结合起来,不断地进行逻辑推理,以培养知识型、能力型、创造型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为目标,综合集体的智慧完成课程结构从定性上升到定量的过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获得直觉的社区工作亲身体验,激发其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在复杂和不确定性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苗东升论系统思维(三):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系统辨证学学报,2005,13(1):1
[2]何瑛,何国平,冯辉社区护理课程体系构建的系统方法观,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516
[3]陈列尊,皮修平系统思维与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30(1):150
[4]苏芮,韩振蕴,范吉平应用复杂巨系统思维方法探索中医脑病的研究途径中医研究,2010,23(3):7
[5]宋琳莉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系统思维与中医整体思维辨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