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541沙三油藏地质开发一体化的低渗油藏的开发模式,取得良好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藏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技术保障。
关键词:高压稀油中渗岩性油藏;精细描述;优化井网;分层注水;采收率
引言 王541沙三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以油藏评价为前提,精细描述为基础,开发方案为中心,注水为手段,配套应用现有工艺技术提高油藏开发水平”的低渗油藏的开发模式,取得显著效果。六年来采油速度保持在1.0%以上,自然递减控制在10%以内,地层压力水
平保持在合理地层压力的80%以上,达到并超出方案设计指标。
一、精细两项研究,优化部署井网
1、精细地质研究,深化储层认识
根据低渗油藏地质特点,建立完善了一整套适合低渗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流程,以地质为主体,综合地质、钻井取芯、地震测井、测试等资料,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开发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储层地震学油藏工程学等理论为指导,对区块进行了一体化研究,重点对储层进行了认识和评价,为下步优化井网部署奠定了基础。
2、精细油藏工程研究,优化井网部署
(1)油藏数值模拟,合理部署井网
①油藏数值模拟
根据本区砂体分布实际情况,参考相邻同类油藏的井网部署方式,选择两种井网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方案一:井网方式为四点法面积注水井网,设计油水井18口,其中油井12口,水井6口,注采井数比为1:2。方案二:井网方式為中部注水的五点法面积注水井网,共设计油水井数18口,其中油井12口,水井6口,注采井数比为1:2。
对比两方案十年开发指标,方案二略优于方案一。
②注采对应率及注水多向受效性研究
方案一注采对应率为92.4%,油井多向受效率89.6%;方案二注采对应率为85.8%,多向受效率为72.8%。方案一优于方案二。
③水驱储量控制程度评价
方案一水驱控制程度达89.5%;方案二为87.8%。方案一优于方案二。
④井网调整灵活性评价
方案二后期井网调整余地小,而方案一则考虑了地应力的变化,井网灵活。
(2)油藏工程研究,优化注采井距
综合测算,经济极限井距为210-230m,经济最佳井距为230-314m,技术极限井距为170-250m,因此取注采井距为200-250m。
综上所述,采用方案一四点法面积井网,注采井距为200-250m。设计油水井总数20口,油井13口,水井7口。
二、精细注水,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1、优化注水时机,恢复地层能量
为保持油藏压力水平,实施早注水。针对沙三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以及井间采出状况差异,优化转注顺序。优先安排位于高渗透条带、累积产出多、地层亏空大的井。如2002年4月优先转注王542-3井,2个月后,对应油井王542-2产量由18.7t/d上升至26.9t/d。到2002年9月,原方案设计的7口油井已全部转注,区块地层能量明显恢复。
2、完善注采井网,提高多向水驱
随着2002年区块扩边方案的实施,局部区域井网不完善。王542-34井区依靠弹性能量开采,平均单井日液由初期25.6t/d降至13.2t/d,动液面下降784米。考虑主体井网部署,于2002年11月转注王542-34井,增加水驱储量25万吨。
至目前,王541沙三油藏共转注水井8口,日注水量283m3,注采比1.27,油藏注采对应率89.2%,其中两向以上注采对应率71.6%。统计共有12口油井见到效果,占总油井数的67.7%,累增油23756t。
3、精细注采管理,协调注采关系
王541沙三油藏共有注采井组7个,根据区域不同,开发状况不同,制定不同注采比。位于核部区域的井组,储层物性好,油井见效后易发生水窜。根据油藏工程测算,核部区域,注采比控制在0.8左右;而边部物性较差区域,为保障地层能量,注采比易放大在1.2-1.4之间。同时,我们加强动态跟踪分析,及时发现注水过程中暴露出的矛盾进行注采调配,最大限度地减缓平面矛盾,抑制含水上升速度。
4、优化分层注水技术,提高层间水驱动用潜力
受储层厚度和物性变化影响,纵向上层间吸水差异大,水驱不均衡。水井王542-3沙三中A层相对吸水量为78%,对应油井于2003年10月27日突然水淹,含水由45%突升到97%,液量上升到78t/d。为此水井下分层,单注沙三中B。15日后油井王542-2井含水迅速下降到54%。此后含水持续下降至41%,日油稳定在26t/d。止目前,实现分层注水4口,增加水驱控制储量18.7万吨。
上述开发动态调整工作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开发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平面、层间注采矛盾,有效地控制了含水上升速度和自然递减,确保产量稳定。
三、加强工艺配套,提高油井产能
长期以来,针对该类油藏能量差、压力传导慢、水质要求高、井深、供液能力差等问题,重点发展了水力压裂、水质精细过滤、高压注水、小泵深抽等配套技术系列,逐步形成适应于低渗透油藏开发工艺技术系列。
1、精细过滤,改善水质
为确保王541低渗油藏注上水、注好水,我们针对注水水质特点、区块地质要求,选择成熟、先进、可靠的精细处理新技术、新设备,确保水质达标。
2、水力压裂技术
根据地质方案论证,借鉴同类油藏开发经验,对区块渗透性较好的油井,采用宽短缝高砂比的设计思路,缝长规模为井距的1/4左右。对于物性较差、油层厚度较薄的油井,适当增加缝长,缝长规模为井距的1/3以上,以增大泄油面积,提高压裂效果。统计压裂措施8井次,平均单井增能8.9t/d。
3、酸化解堵技术
针对不同伤害机理,发展了强氧化剂解堵、低伤害酸解堵技术和降压增注效果较好的强氧化剂(CLO2)解堵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统计生产井措施3井次,平均增能5.3t/d;注水井5井次,单井日注能力增加15m3/d,注入压力下降6.1MPa。
4、实施开发测井工作,挖掘剩余油潜力
受储层物性影响,平面水驱不均衡,部分油井受效快,出现水淹水窜。如油井王542-32卡封后,初增油能力5.5t/d,累增油1785t。
通过以上工作的实施,断块月注采比保持在1.0左右运行,达到方案要求。
四、油藏水驱效果评价
1、单元年产油能力连续三年达到并超过方案设计指标
02年-04年产油能力一直保持在7.5 x104t以上,远远超出方案设计指标,最高时达到11.6×104t,采油速度始终在1.02%以上运行。
2、油藏递减控制在较低范围内
区块注水开发以来,油藏递减一直小于9%运行,07年自然递减仅6.3%。
3、水驱储量控制程度高
油田水驱控制储量高达89.2%。
4、采收率较国内同类油藏高
利用经验公式计算采收率为27%,高出国内同类油藏高出4个百分点。
5、地层能量稳定
区块转入注水开发后,地层能量一直保持在合理地层压力的80%以上,为油田持续稳定开发提供条件。
五、几点认识
1、精细油藏描述、精细油藏工程研究,是编制好开发方案的基础。
2、科学合理的好的开发方案编制是油田高效、高水平开发的关键。
3、适时注水、建立完善注采井网是油田恢复地层能量、提高水驱储量、提高开发效果的有效措施。
4、加强注采管理、协调注采关系、配套分层注水工艺及油井增产工艺技术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保障。
5、应用开发测井技术是提高油藏认识的重要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孙焕泉.胜利油区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9(2):10-13
[2]才汝成,李阳,孙焕泉.油气藏工程方法与应用.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283-298
[3]何秋轩,阮敏,王志伟.低渗非达西渗流的视渗透率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R].西安: 西安石油学院,2001
关键词:高压稀油中渗岩性油藏;精细描述;优化井网;分层注水;采收率
引言 王541沙三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以油藏评价为前提,精细描述为基础,开发方案为中心,注水为手段,配套应用现有工艺技术提高油藏开发水平”的低渗油藏的开发模式,取得显著效果。六年来采油速度保持在1.0%以上,自然递减控制在10%以内,地层压力水
平保持在合理地层压力的80%以上,达到并超出方案设计指标。
一、精细两项研究,优化部署井网
1、精细地质研究,深化储层认识
根据低渗油藏地质特点,建立完善了一整套适合低渗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流程,以地质为主体,综合地质、钻井取芯、地震测井、测试等资料,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开发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储层地震学油藏工程学等理论为指导,对区块进行了一体化研究,重点对储层进行了认识和评价,为下步优化井网部署奠定了基础。
2、精细油藏工程研究,优化井网部署
(1)油藏数值模拟,合理部署井网
①油藏数值模拟
根据本区砂体分布实际情况,参考相邻同类油藏的井网部署方式,选择两种井网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方案一:井网方式为四点法面积注水井网,设计油水井18口,其中油井12口,水井6口,注采井数比为1:2。方案二:井网方式為中部注水的五点法面积注水井网,共设计油水井数18口,其中油井12口,水井6口,注采井数比为1:2。
对比两方案十年开发指标,方案二略优于方案一。
②注采对应率及注水多向受效性研究
方案一注采对应率为92.4%,油井多向受效率89.6%;方案二注采对应率为85.8%,多向受效率为72.8%。方案一优于方案二。
③水驱储量控制程度评价
方案一水驱控制程度达89.5%;方案二为87.8%。方案一优于方案二。
④井网调整灵活性评价
方案二后期井网调整余地小,而方案一则考虑了地应力的变化,井网灵活。
(2)油藏工程研究,优化注采井距
综合测算,经济极限井距为210-230m,经济最佳井距为230-314m,技术极限井距为170-250m,因此取注采井距为200-250m。
综上所述,采用方案一四点法面积井网,注采井距为200-250m。设计油水井总数20口,油井13口,水井7口。
二、精细注水,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1、优化注水时机,恢复地层能量
为保持油藏压力水平,实施早注水。针对沙三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以及井间采出状况差异,优化转注顺序。优先安排位于高渗透条带、累积产出多、地层亏空大的井。如2002年4月优先转注王542-3井,2个月后,对应油井王542-2产量由18.7t/d上升至26.9t/d。到2002年9月,原方案设计的7口油井已全部转注,区块地层能量明显恢复。
2、完善注采井网,提高多向水驱
随着2002年区块扩边方案的实施,局部区域井网不完善。王542-34井区依靠弹性能量开采,平均单井日液由初期25.6t/d降至13.2t/d,动液面下降784米。考虑主体井网部署,于2002年11月转注王542-34井,增加水驱储量25万吨。
至目前,王541沙三油藏共转注水井8口,日注水量283m3,注采比1.27,油藏注采对应率89.2%,其中两向以上注采对应率71.6%。统计共有12口油井见到效果,占总油井数的67.7%,累增油23756t。
3、精细注采管理,协调注采关系
王541沙三油藏共有注采井组7个,根据区域不同,开发状况不同,制定不同注采比。位于核部区域的井组,储层物性好,油井见效后易发生水窜。根据油藏工程测算,核部区域,注采比控制在0.8左右;而边部物性较差区域,为保障地层能量,注采比易放大在1.2-1.4之间。同时,我们加强动态跟踪分析,及时发现注水过程中暴露出的矛盾进行注采调配,最大限度地减缓平面矛盾,抑制含水上升速度。
4、优化分层注水技术,提高层间水驱动用潜力
受储层厚度和物性变化影响,纵向上层间吸水差异大,水驱不均衡。水井王542-3沙三中A层相对吸水量为78%,对应油井于2003年10月27日突然水淹,含水由45%突升到97%,液量上升到78t/d。为此水井下分层,单注沙三中B。15日后油井王542-2井含水迅速下降到54%。此后含水持续下降至41%,日油稳定在26t/d。止目前,实现分层注水4口,增加水驱控制储量18.7万吨。
上述开发动态调整工作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开发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平面、层间注采矛盾,有效地控制了含水上升速度和自然递减,确保产量稳定。
三、加强工艺配套,提高油井产能
长期以来,针对该类油藏能量差、压力传导慢、水质要求高、井深、供液能力差等问题,重点发展了水力压裂、水质精细过滤、高压注水、小泵深抽等配套技术系列,逐步形成适应于低渗透油藏开发工艺技术系列。
1、精细过滤,改善水质
为确保王541低渗油藏注上水、注好水,我们针对注水水质特点、区块地质要求,选择成熟、先进、可靠的精细处理新技术、新设备,确保水质达标。
2、水力压裂技术
根据地质方案论证,借鉴同类油藏开发经验,对区块渗透性较好的油井,采用宽短缝高砂比的设计思路,缝长规模为井距的1/4左右。对于物性较差、油层厚度较薄的油井,适当增加缝长,缝长规模为井距的1/3以上,以增大泄油面积,提高压裂效果。统计压裂措施8井次,平均单井增能8.9t/d。
3、酸化解堵技术
针对不同伤害机理,发展了强氧化剂解堵、低伤害酸解堵技术和降压增注效果较好的强氧化剂(CLO2)解堵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统计生产井措施3井次,平均增能5.3t/d;注水井5井次,单井日注能力增加15m3/d,注入压力下降6.1MPa。
4、实施开发测井工作,挖掘剩余油潜力
受储层物性影响,平面水驱不均衡,部分油井受效快,出现水淹水窜。如油井王542-32卡封后,初增油能力5.5t/d,累增油1785t。
通过以上工作的实施,断块月注采比保持在1.0左右运行,达到方案要求。
四、油藏水驱效果评价
1、单元年产油能力连续三年达到并超过方案设计指标
02年-04年产油能力一直保持在7.5 x104t以上,远远超出方案设计指标,最高时达到11.6×104t,采油速度始终在1.02%以上运行。
2、油藏递减控制在较低范围内
区块注水开发以来,油藏递减一直小于9%运行,07年自然递减仅6.3%。
3、水驱储量控制程度高
油田水驱控制储量高达89.2%。
4、采收率较国内同类油藏高
利用经验公式计算采收率为27%,高出国内同类油藏高出4个百分点。
5、地层能量稳定
区块转入注水开发后,地层能量一直保持在合理地层压力的80%以上,为油田持续稳定开发提供条件。
五、几点认识
1、精细油藏描述、精细油藏工程研究,是编制好开发方案的基础。
2、科学合理的好的开发方案编制是油田高效、高水平开发的关键。
3、适时注水、建立完善注采井网是油田恢复地层能量、提高水驱储量、提高开发效果的有效措施。
4、加强注采管理、协调注采关系、配套分层注水工艺及油井增产工艺技术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保障。
5、应用开发测井技术是提高油藏认识的重要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孙焕泉.胜利油区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9(2):10-13
[2]才汝成,李阳,孙焕泉.油气藏工程方法与应用.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283-298
[3]何秋轩,阮敏,王志伟.低渗非达西渗流的视渗透率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R].西安: 西安石油学院,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