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的起步阶段,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是在这个以快餐文化为主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已经失去了静下心来阅读的耐心,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本文结合作者的经验谈谈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 语文 阅读 教学
一、更新观念,确立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确立学生是学习的活动主体,转变学生是“收音机”“容器”“观众”或配合教师演“教案剧”的配角的传统观念。“教”完全是为了“学”,“教”要服从于“学”,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主人。其次,要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控制限制得多和学生读得少、练得少、自主探究得少的弊病。
二、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走进书的世界
儿童时期所读的作品往往能影响一个人一生中对待阅读的态度。从小就爱阅读的孩子不会是平庸的人,因为阅读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提升了孩子们的品味。
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第一要做的事情不是了解他们以往的学习情况,而是让孩子们写一篇自我介绍,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写出自己看过的一些课外读物名称,还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感受。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我再进行精心筛选,列出一个比较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目录,让学生对照该目录单再作具体安排。何时要读哪几本书,怎样去读才更有效果,都可以进行周密计划。有了目录单,孩子们似乎就有章可循,读书的紧迫感也会因此而生。
三、创设情境,实施愉快教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创设情境,让每个同学都能踊跃参与,并能在参与中表现自我,提高自己。实施愉快教学,营造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寓教于乐。
1. 读一读
低年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明显,事理简单,篇幅短小,易读易记。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多读,只有多读,才能品出味道。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儿童进行读书训练,从读中达到理解、消化、吸收的目的。获得读书的本领——“字求其训”“句求其义”“篇求其旨”。品味语言,摒弃过去教师包办代替式的读讲方法。
2. 说一说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教师可适当指导学生看图讲故事,理清文章的层次,明白事物产生的经过,提高儿童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如一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中的看图讲故事,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然后要求学生围绕着“互相帮助很快乐”这一主题来说说。顿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都能围绕这主题,形象生动地描述我和大象互相帮助的经过。这样的说话训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体现了变“要我说”为“我要说”的学习态度。
3. 演一演
组织儿童分角色表演,这是一种帮助儿童掌握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当自己化身为课文中“人物”时,要考虑到“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动作的特点。如《快乐的小公鸡》这一课,通过小公鸡向老牛、青蛙、蜜蜂、还有小公鸡的爸爸请教做什么事最快乐的事,明白了幫助别人,你就会觉得最快乐。
四、教给方法,注重培养能力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尤为重要。如《雨铃铛》一文,课文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诗歌采用简洁、生动而充满童真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描写雨的声、形,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情趣。教师应抓住教材特点,可以先让学生听一听歌曲《小雨沙沙》,然后请学生说一说,听了这首歌,自己仿佛听到了什么?这一环节,使学生对诗歌中所描写的情景有了初步的感知。最后通过读来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有了这些铺垫,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但如果就此结束,学生的创造能力还没有真正挖掘出来。教师这时用诗歌中的最后两行做导入,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春雨还会落在哪里,引起什么变化?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后一步―编儿歌打基础。
五、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学习其实是应该在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例如教学《流动的画》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借助课件,演示小主人公从火车窗口看到的弯弯曲曲的小河,飘着白雾的山腰等,让学生身临其境,然后请学生说说如果他自己坐在火车上,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在观察说话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号、叹号、破折号、省略号等所表达的语气。
六、“引诱”阅读,发现乐趣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拓展写话素材的积累空间是决定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基础。
低年级的同学由于识字量不多,不能很好地阅读一些课外儿童读物,老师和家长可以在课外阅读时间给予帮助,比如找一些拼音读物、图文结合读物、童诗童话等等,对于一些孩子感兴趣又不会读的书籍,可借助讲故事的时间来给孩子充电,并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想看更多好看的故事,想知道更多好玩的事,就得多多阅读,自己去寻找一片美丽的天空。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他们的视野越宽,知识面越广,长期耳濡目染,积累的素材越多,写话时学生的表达也就越丰富。
总之,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自主语文实践活动不放,以学生的自主质疑为主线,以学生的自能阅读为载体,注重迁移拓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应该是大有希望的。
【关键词】 语文 阅读 教学
一、更新观念,确立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确立学生是学习的活动主体,转变学生是“收音机”“容器”“观众”或配合教师演“教案剧”的配角的传统观念。“教”完全是为了“学”,“教”要服从于“学”,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主人。其次,要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控制限制得多和学生读得少、练得少、自主探究得少的弊病。
二、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走进书的世界
儿童时期所读的作品往往能影响一个人一生中对待阅读的态度。从小就爱阅读的孩子不会是平庸的人,因为阅读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提升了孩子们的品味。
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第一要做的事情不是了解他们以往的学习情况,而是让孩子们写一篇自我介绍,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写出自己看过的一些课外读物名称,还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感受。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我再进行精心筛选,列出一个比较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目录,让学生对照该目录单再作具体安排。何时要读哪几本书,怎样去读才更有效果,都可以进行周密计划。有了目录单,孩子们似乎就有章可循,读书的紧迫感也会因此而生。
三、创设情境,实施愉快教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创设情境,让每个同学都能踊跃参与,并能在参与中表现自我,提高自己。实施愉快教学,营造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寓教于乐。
1. 读一读
低年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明显,事理简单,篇幅短小,易读易记。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多读,只有多读,才能品出味道。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儿童进行读书训练,从读中达到理解、消化、吸收的目的。获得读书的本领——“字求其训”“句求其义”“篇求其旨”。品味语言,摒弃过去教师包办代替式的读讲方法。
2. 说一说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教师可适当指导学生看图讲故事,理清文章的层次,明白事物产生的经过,提高儿童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如一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中的看图讲故事,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然后要求学生围绕着“互相帮助很快乐”这一主题来说说。顿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都能围绕这主题,形象生动地描述我和大象互相帮助的经过。这样的说话训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体现了变“要我说”为“我要说”的学习态度。
3. 演一演
组织儿童分角色表演,这是一种帮助儿童掌握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当自己化身为课文中“人物”时,要考虑到“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动作的特点。如《快乐的小公鸡》这一课,通过小公鸡向老牛、青蛙、蜜蜂、还有小公鸡的爸爸请教做什么事最快乐的事,明白了幫助别人,你就会觉得最快乐。
四、教给方法,注重培养能力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尤为重要。如《雨铃铛》一文,课文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诗歌采用简洁、生动而充满童真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描写雨的声、形,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情趣。教师应抓住教材特点,可以先让学生听一听歌曲《小雨沙沙》,然后请学生说一说,听了这首歌,自己仿佛听到了什么?这一环节,使学生对诗歌中所描写的情景有了初步的感知。最后通过读来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有了这些铺垫,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但如果就此结束,学生的创造能力还没有真正挖掘出来。教师这时用诗歌中的最后两行做导入,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春雨还会落在哪里,引起什么变化?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后一步―编儿歌打基础。
五、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学习其实是应该在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例如教学《流动的画》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借助课件,演示小主人公从火车窗口看到的弯弯曲曲的小河,飘着白雾的山腰等,让学生身临其境,然后请学生说说如果他自己坐在火车上,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在观察说话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号、叹号、破折号、省略号等所表达的语气。
六、“引诱”阅读,发现乐趣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拓展写话素材的积累空间是决定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基础。
低年级的同学由于识字量不多,不能很好地阅读一些课外儿童读物,老师和家长可以在课外阅读时间给予帮助,比如找一些拼音读物、图文结合读物、童诗童话等等,对于一些孩子感兴趣又不会读的书籍,可借助讲故事的时间来给孩子充电,并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想看更多好看的故事,想知道更多好玩的事,就得多多阅读,自己去寻找一片美丽的天空。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他们的视野越宽,知识面越广,长期耳濡目染,积累的素材越多,写话时学生的表达也就越丰富。
总之,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自主语文实践活动不放,以学生的自主质疑为主线,以学生的自能阅读为载体,注重迁移拓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应该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