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控制作业的“量”,使学生有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性,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机会观察和参与生活,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为进入社会做知识和经验上的准备;有精力去与父母谈心,体会父母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加尊敬父母;使学生有欲望走进大自然,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领悟环境保护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小学;高年级;作业设计;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但有调查表明,目前,语文作业仍存在重习题练习,轻知识应用;重练习结果,轻思考过程;重双基训练,轻课外所得;重统一训练,轻分层练习等现象。我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也曾有过上述现象。因此,我开始反思作业观,反思智力观,理解多元智力的结构,本着教育的“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的成长”的目标,人尽其才,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长。
为此,我开始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的设计进行了一些实践研究。
二、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差异性作业的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形成因内容而异和因人而异的“因材施教”关。因此,同样的作业,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实施“分层作业”策略,使有差异的学生做有差异的作业,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我一般把作业分成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的果子。
1.基本练习: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如生字、词语、背诵等巩固练习,主要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困生”。
2.综合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简单的运用,主要适合于中等生。
3.创新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于优秀生。
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三道有层次性的作业:(1)读课文,给课文列个提纲。(2)你打算为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做些什么。每人写几条环保标语。(3)用上网、查资料,请教他人等方法向同学们介绍关于地球以及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更多知识,并写一份调查报告。
面对“自助餐”式的作业,很多学生在完成第一题后都尽力地去完成第二、三题。多元化的自主选择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激活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努力挖掘教材的多元智能因素,设计多元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1.画一画,再现情景
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色彩鲜艳的事物感兴趣,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动手以直观、形象的画面再现原文或部分段落。强化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
(1)画游览图:对一些游记类文章,让学生画游览线路图,可以明晰思路,抓住特征。如教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后,我让学生画一幅作者游览线路图。要求标明路程、位置,景点名称、特点等,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力、概括力。
(2)画方位图:弄清空间位置,如《小站》一文,学生往往弄不清前后左右的位置。在课前预习时,我让学生思考如果站在列车上看小站,看到什么,在什么位置,然后画出简图。由于课前形成鲜明的表象,学习课文时,对文中“左”、“右”、“正前方”等方位就清楚了。
(3)画简易工程图:展示工作场景,如:《詹天佑》一课学生对于中部凿井法、人字形线路的理解有困难,我指导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画得好的同学展示到黑板上,并边画边讲解,突破了难点。然后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此线路的优点,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詹天佑的卓越。
2.说一说,增强表达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言语交际能力唯有在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提高。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情节、情景等,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小段话。如学完《珍珠鸟》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作者用他的关爱和尊重与小鸟的爸爸妈妈逐渐熟悉了,同时也赢得了小鸟的信赖,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呀!但是,这些画面没有声音,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给他们配解说词吗?要求: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中任意一种人称来表述。”有的学生把自己当成小珍珠鸟,有的把自己当成作者,还有的把自己当成旁观者,紧密联系生活,说得绘声绘色。
3.查一查,扩大信息
为了深入理解课文,扩大知识面,我总让学生在课前查阅一切可查找的资料,为“解决问题”、“获取详情”、“开阔眼界”服务。
例如在教《永生的眼睛》前,我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捐献角膜的资料。同学们找来的大量资料,帮助他们对“琳达一家三个人为什么都捐献角膜”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平时我还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收集谚语、春联、民间故事、民情风俗等,在班上交流。如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学生去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查阅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搜集、摘抄屈原的诗词进行赏析,了解端午节各地有哪些风俗,以表达对爱国志土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这样的课外作业,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
4.做一做,开发潜力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
(1)制作课件:现代科技不断发展,课程不断整合,计算机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另一有效途径。在教学《我爱三峡》一课时,我让有条件的同学用网页制作导游图,利用电脑预习课文,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展示个性、获得乐趣。
(2)制作小报:教完《草船借箭》一课后,我布置学生调查有关“三国”的内容。查找的项目有“三国人物”、“三国成语”、“三国歇后语”、“三国故事”、“三国人物评说”等。最后让学生把这些内容编成小报,公布于众。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故事人物的认识,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的多元智能都得到了发展。 5.写一写,深化知识
古典诗词语言精炼、含义深刻且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为此,我试着给学生布置了学写“诗”的作业。
如教学《草船借箭》后,我让学生写一首题为《赞孔明》的诗,五字、七字的都可,尽量要求押韵。” 没想到,学生兴趣十分浓厚,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
通天晓地知暗算,孔明计策人人赞。
小小草船借箭满,神机妙算千古传。
这首小诗,不正凝聚着孩子们对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诸葛亮多方面才能敬佩、赞叹的真情吗?
(三)研究性作业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总会以课文内容为“引子”、为“话题”,设计一些研究性作业,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解、处理、整合,培养他们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有同学提出经科学家研究表明:彗星和小行星在不断地撞击地球,有人还以此鼓吹“世界末日论”,地球真的有覆灭的危险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研究讨论的兴趣相当浓厚。于是,我要求学生以“地球会覆灭吗?”为题展开调查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课余时间都是在大量的阅读与激烈的争论中度过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为他们指明探究的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和空间,把孩子们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我想这也是在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是学习语文的真谛所在。
三、研究的成效
我在《课标》指导下,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思考与实践研究,这使学生的作业“量”得到了控制,“质”得到了提高。控制作业的“量”,使学生有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性,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机会观察和参与成人的生活,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为进入社会做知识和经验上的准备;使学生有精力去与父母谈心,体会父母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加尊敬父母;使学生有欲望走进大自然,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领悟环境保护的意义。而提高作业的“质”,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对开发学生智力、优化其综合素质起了其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今后,我将不懈探索新型作业,在控制作业“量”的同时提高作业的“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适应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开掘他们的多元智能。
参考文献
[1]夏永明.整体考虑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8).
【关键词】语文;小学;高年级;作业设计;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但有调查表明,目前,语文作业仍存在重习题练习,轻知识应用;重练习结果,轻思考过程;重双基训练,轻课外所得;重统一训练,轻分层练习等现象。我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也曾有过上述现象。因此,我开始反思作业观,反思智力观,理解多元智力的结构,本着教育的“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的成长”的目标,人尽其才,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长。
为此,我开始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的设计进行了一些实践研究。
二、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差异性作业的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形成因内容而异和因人而异的“因材施教”关。因此,同样的作业,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实施“分层作业”策略,使有差异的学生做有差异的作业,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我一般把作业分成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的果子。
1.基本练习: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如生字、词语、背诵等巩固练习,主要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困生”。
2.综合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简单的运用,主要适合于中等生。
3.创新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于优秀生。
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三道有层次性的作业:(1)读课文,给课文列个提纲。(2)你打算为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做些什么。每人写几条环保标语。(3)用上网、查资料,请教他人等方法向同学们介绍关于地球以及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更多知识,并写一份调查报告。
面对“自助餐”式的作业,很多学生在完成第一题后都尽力地去完成第二、三题。多元化的自主选择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激活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努力挖掘教材的多元智能因素,设计多元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1.画一画,再现情景
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色彩鲜艳的事物感兴趣,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动手以直观、形象的画面再现原文或部分段落。强化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
(1)画游览图:对一些游记类文章,让学生画游览线路图,可以明晰思路,抓住特征。如教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后,我让学生画一幅作者游览线路图。要求标明路程、位置,景点名称、特点等,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力、概括力。
(2)画方位图:弄清空间位置,如《小站》一文,学生往往弄不清前后左右的位置。在课前预习时,我让学生思考如果站在列车上看小站,看到什么,在什么位置,然后画出简图。由于课前形成鲜明的表象,学习课文时,对文中“左”、“右”、“正前方”等方位就清楚了。
(3)画简易工程图:展示工作场景,如:《詹天佑》一课学生对于中部凿井法、人字形线路的理解有困难,我指导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画得好的同学展示到黑板上,并边画边讲解,突破了难点。然后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此线路的优点,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詹天佑的卓越。
2.说一说,增强表达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言语交际能力唯有在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提高。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情节、情景等,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小段话。如学完《珍珠鸟》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作者用他的关爱和尊重与小鸟的爸爸妈妈逐渐熟悉了,同时也赢得了小鸟的信赖,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呀!但是,这些画面没有声音,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给他们配解说词吗?要求: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中任意一种人称来表述。”有的学生把自己当成小珍珠鸟,有的把自己当成作者,还有的把自己当成旁观者,紧密联系生活,说得绘声绘色。
3.查一查,扩大信息
为了深入理解课文,扩大知识面,我总让学生在课前查阅一切可查找的资料,为“解决问题”、“获取详情”、“开阔眼界”服务。
例如在教《永生的眼睛》前,我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捐献角膜的资料。同学们找来的大量资料,帮助他们对“琳达一家三个人为什么都捐献角膜”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平时我还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收集谚语、春联、民间故事、民情风俗等,在班上交流。如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学生去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查阅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搜集、摘抄屈原的诗词进行赏析,了解端午节各地有哪些风俗,以表达对爱国志土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这样的课外作业,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
4.做一做,开发潜力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
(1)制作课件:现代科技不断发展,课程不断整合,计算机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另一有效途径。在教学《我爱三峡》一课时,我让有条件的同学用网页制作导游图,利用电脑预习课文,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展示个性、获得乐趣。
(2)制作小报:教完《草船借箭》一课后,我布置学生调查有关“三国”的内容。查找的项目有“三国人物”、“三国成语”、“三国歇后语”、“三国故事”、“三国人物评说”等。最后让学生把这些内容编成小报,公布于众。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故事人物的认识,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的多元智能都得到了发展。 5.写一写,深化知识
古典诗词语言精炼、含义深刻且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为此,我试着给学生布置了学写“诗”的作业。
如教学《草船借箭》后,我让学生写一首题为《赞孔明》的诗,五字、七字的都可,尽量要求押韵。” 没想到,学生兴趣十分浓厚,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
通天晓地知暗算,孔明计策人人赞。
小小草船借箭满,神机妙算千古传。
这首小诗,不正凝聚着孩子们对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诸葛亮多方面才能敬佩、赞叹的真情吗?
(三)研究性作业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总会以课文内容为“引子”、为“话题”,设计一些研究性作业,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解、处理、整合,培养他们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有同学提出经科学家研究表明:彗星和小行星在不断地撞击地球,有人还以此鼓吹“世界末日论”,地球真的有覆灭的危险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研究讨论的兴趣相当浓厚。于是,我要求学生以“地球会覆灭吗?”为题展开调查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课余时间都是在大量的阅读与激烈的争论中度过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为他们指明探究的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和空间,把孩子们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我想这也是在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是学习语文的真谛所在。
三、研究的成效
我在《课标》指导下,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思考与实践研究,这使学生的作业“量”得到了控制,“质”得到了提高。控制作业的“量”,使学生有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性,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机会观察和参与成人的生活,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为进入社会做知识和经验上的准备;使学生有精力去与父母谈心,体会父母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加尊敬父母;使学生有欲望走进大自然,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领悟环境保护的意义。而提高作业的“质”,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对开发学生智力、优化其综合素质起了其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今后,我将不懈探索新型作业,在控制作业“量”的同时提高作业的“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适应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开掘他们的多元智能。
参考文献
[1]夏永明.整体考虑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