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演库斯图里卡是巴尔干电影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深受戛纳、柏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青睐,屡屡摘得桂冠。新世纪,库斯图里卡将视线投向纪录片,相继创作了《巴尔干庞克》和《马拉多纳》,以真实的个体经验/体验来揭示出民族历史深处的创伤/执着,从而具有民族生存志的意义,并与第三世界的许多现实体验感受深深切合。
[关键词]巴尔干电影 库斯图里卡 《巴尔干庞克》 《马拉多纳》
从2001年的《巴尔干庞克》开始,塞尔维亚导演库斯图里卡的创作有着一个奇妙的转折,曾经充满激情、天马行空式想像的魔幻主义风格突然让位于真实记录为主的纪录片,并且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巴尔干庞克》《马拉多纳》两部纪录片相继在戛纳电影节上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巴尔干庞克》记录库斯图里卡组织的一个摇滚乐队“无烟乐队”的日常生活和西欧多国的巡演。在拍片同时。库斯图里卡也出现在乐队演出中。同样,乐队也出现在库斯图里卡电影的拍摄中,如《黑猫白猫》。只是因为乐队成员的生活,演出。成长的历史和巴尔干地区普通民众的生活完全同步,甚至可以说他们这个乐队的成员就是一群普通的南斯拉夫人,经历着分裂、动荡、经济萧条……于是,影片便有了时代,民族的象征性。2008年完成的纪录片《马拉多纳》将一个民族偶像/“上帝”展示在观众面前。影像中两个人之间的相似将巴尔干民族性格和拉丁美洲典型性格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他们那激情、狂野,充满理想主义的一面。相比于《巴尔干庞克》《马拉多纳》更强调集体经验,人物置身于分明的政治漩涡之中,有着强烈的阶级意识,从而逼近了历史的纵深。
乐队西行,球王返乡
《巴尔干庞克》在影片开始就以字幕的形式揭示出,“在南斯拉夫玩摇滚乐的,早期都是从警察或军人家庭第二代出身;而到1980年代的‘无烟乐队’一代,却像社会学家普希金所说,是从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一代”。他们的音乐不再是因为精神空虚而产生的焦躁,莫名的紧张、愤怒,而是对变动不居现实的直接反应。他们在欧洲的巡演过程中唱的都是在波斯尼亚、黑山、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巴尔干地区生活的切身感受,是摇滚形式演绎的“荷马史诗”。影片中,乐队鼓手库斯图里卡的儿子一般在小咖啡馆里表演/展示,交流击鼓的;贝司手不断地奔走于葬礼,以此度日;键盘手在眼镜厂上班,把机床当成乐器在练习;手风琴手自己动手做手风琴音箱,结果成为一个优秀的琴匠……音乐在南斯拉夫具有特殊的意义,更接近于吉普赛民族对音乐的理解,热爱。或者说音乐就是生活的全部。影片中随处都是这样的镜头:黑白胶片中,简陋的屋子,年老的母亲走进来抱怨,如果没有钢琴那怎么活。下一个镜头就是母亲坐在钢琴前随手弹了几个音符,接着是流畅的乐曲,然后儿子在一旁坐下,给母亲的旋律加了和弦,影片弥散着一种平静和满足。接着,父亲也在边上坐下,六手联弹。一旁沙发上的两个女孩夜晃动着身体打着节拍,沉浸在音乐中。音乐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影片中,看似玩世不恭的小库斯图里卡严肃地提到,“白人有英式摇滚,黑人有自己的蓝调跟饶舌乐,南斯拉夫的音乐是什么?”然后是在小咖啡馆里,鼓手在和大家交流音乐的镜头。在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世界里。吉普赛风格是其音乐的底色,在此之上集合了东欧古典音乐传统与巴尔干半岛多种族聚集后复杂的民族风格以及现代乐团的舞台表演方式,交织成特的巴尔干庞克风格,苦乐参半,痛苦又豁达。影片中,摆脱了铁托体制束缚的乐队能真正以音乐为“生”,他们能通过影片中的这次巡演在柏林、巴黎等处挣钱并且给家里人带来许多国外买的礼物,带来许多欢乐!
《马拉多纳》是库斯图里卡带着摄制组和球王马拉多纳一起经历一段返乡溯源之旅。开始是已成为人民心目中上帝的马拉多纳回到老家。镜头中是一个生涩的勤奋练球的男孩,少年马拉多纳。卑微的出身,不断的努力,赢得球场上主力位置。然后是社会底层的身份自觉他选择了平民的博卡青年队。但是真正奠定了“上帝”位置的惊人之举是1986年的世界杯,马拉多纳带领阿根廷队战胜了著名的“马岛之役”“胜利者”英格兰队,捧起大力神杯。影片中,导演和球王有着共同的敌人。有着相似的族群意识,再加上大量的导演自身作品片断在球王经历的讲述时的出现,更是将两者的经验和意识融合在一处。
经验/体验中现实的短暂,过去、未来的无限
身在南斯拉夫,必然经历着令人不安、绝望的一段日子。影片中,铁托的死,通过在柏林的演唱会现场视频的方式被呈现。在乐团演唱以球迷身份怀念南斯拉夫足球英雄法哈托维奇的歌曲时,剪辑了南斯拉夫强人铁托元帅逝世时“草木含悲、万民垂泪”的经典场面,一个国家的分裂史就此开始展开,而这种真实表现的情绪在作者的作品如《爸爸出差时》《地下》、《黑猫白猫》中是截然相反的。当然,对于这段“血雨腥风”的日子,导演也以诙谐的“剧中剧”来表现。“无烟乐队”参与创作演出的系列短剧中,隔着一堵围墙,两边的人群因为互相抛垃圾而陷入吵闹,这边的毛虫一边骂一边爬上墙头,不曾想那边也有人爬上墙,两人刚想动手一看,原来是儿时的好伙伴,只是因为突然发生的独立而被一堵墙隔开。高兴之余,两个伙伴热情邀请对方翻过墙一起去酒馆喝酒叙旧。结果。热情的过分,两人互不谦让,又动起手来。这种兄弟之间莫名的仇杀被导演睿智地揭示出荒诞的一面。影片的结局,更是对陷入“列强”利益纷争中的国家、民族命运充满哀伤。烟雾袅袅中,炸塌的桥边,一个男人坐在小船上拉着手风琴,一边喃喃自语:自从北约把桥炸了,只能用渡船运输,现在的南斯拉夫不再是个准时的国家,因为我们只能乘小船过河。当微风吹起,小雨落下,我就拿出手风琴打发时间,假装自己过着优美幸福的生活……影片中,乐队的表演不再是中心,太多幕后的日常生活悄然显示出导演的忧戚。大量的粗颗粒磁带录制的乐队成员孩提时代的片断,老式的火车假装正经的修女。葬礼的人们,夹杂乐手快乐的音乐,尸体也会被打动的夸张。只有在这些似真似幻的镜头中,导演在以往作品中的《百年孤独》似的“拉美魔幻主义”风格才显示出来……影片中,穿插了一段浓墨重彩渲染的场景,摄影家拍摄了一组乐队的肖像照,在乱哄哄的氛围中,摄影家竟然捕捉到乐队成员沉浸在音乐中的瞬间场面,每一个成员的灵魂仿佛凝固在胶片上,让这些音乐人自己都感到无语。一个现代的摇滚乐队,因为一个民族的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竟然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张力,从而为这个民族的未来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马拉多纳》中,库斯图里卡的影片贯穿其间,马拉多纳的经历几乎和库斯图里卡的经历重合,所以两人之间才如此惺惺相惜。镜头跟着马拉多纳回乡时,不断掠过铁路沿线的垃圾上捡垃圾的小男孩小女孩,这种穷人的生存坚持隐喻着弱者的生存意志。然后是回到意大利小城那不勒斯,马拉多纳成名的地方。狂热的人群 将警察护卫中的马拉多纳几近于吞噬。象征着意大利贫穷一面的那不勒斯市民将马拉多纳看作是穷人们的偶像,击败了贵族似高傲的尤文图斯米兰等富裕的北方球队。马拉多纳的专列到达了塞尔维亚,在这个城市,马拉多纳还清晰地记着当年击败贝尔格莱德红星队的场景。具有象征意味的是,在南斯拉夫时代笑傲欧洲的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如今已然没落,虽然,贝尔格莱德的球迷们热情依旧。相比于《巴尔干庞克》《马拉多纳》更为尖锐的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态度。影片开始,库斯图里卡的画外音强调:如果他不是一个足球运动员,他就是一个革命者。他本质上就是一个革命者。对于时局,马拉多纳坚信,是美国让南斯拉夫自相残杀,是美国和英国的强权让世界动荡不安。在镜头中,马拉多纳骄傲的展示左腿右臂上的刺青:革命者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
自我的天空
纪录片就是“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成为将来的历史。”《巴尔干庞克》《马拉多纳》讲述的是导演自己的故事。一个乐队,父子俩,儿子成长的故事以及儿子这一代人的记忆。分裂带来了许多创伤,体制的变化却又给艺术家创作的自由。在故事片中。对过去、现实始终如一的反抗,批判的导演在现实的纪录中却表现出尖锐的矛盾。怀念和反思,民族和谐和自由等情绪相互抵牾。乐队西方巡演的成功,对政治强人铁托的怀念,对过去极权体制的反思就这样交织在影片中。如果说《巴尔干庞克》是个人一段成长的记忆以及在生命过程中经历的无数时代变迁,隐含着对时代和生活的政治态度和情感倾向,那么《马拉多纳》是导演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寻找了一个心灵的载体,是自我爱憎的直接抒写。马拉多纳面对强权的不屈,面对暂时的民族压抑的坚忍,以及对革命者卡斯特罗、切·格瓦拉的敬意,都是导演对现实政治的一种强烈参与,也是巴尔干地区在极权体制解体之后艺术家们对未来的新的思索。这些作品的背后是对民族文化和国族认同的清晰认识。
巴尔干独特的历史,个人的艺术才华,意料之中的国际电影节尤其是戛纳电影节的认可推崇/发展了库斯图里卡的个人风格,一种崭新的魔幻主义电影形式。但是,库斯图里卡近来选择的纪录片形式却打破了自身创作的束缚将镜头直接对准自我,清晰呈现经历了这跌宕无奈的时局变化的生命及其生存的处境,又一次成为前南电影典范。其深广的意义是迈克·摩尔的《华氏911》难以比拟的,即使是同样主观意识强烈的导演奥立弗·斯通的以古巴领导者卡斯特罗为主人公的纪录片《指挥官》也难以望其项背。《巴尔干庞克》、《马拉多纳》这两部表现个人经验/体验的新纪录片就这样成为民族的生存志,从而警醒/告诉未来。
[关键词]巴尔干电影 库斯图里卡 《巴尔干庞克》 《马拉多纳》
从2001年的《巴尔干庞克》开始,塞尔维亚导演库斯图里卡的创作有着一个奇妙的转折,曾经充满激情、天马行空式想像的魔幻主义风格突然让位于真实记录为主的纪录片,并且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巴尔干庞克》《马拉多纳》两部纪录片相继在戛纳电影节上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巴尔干庞克》记录库斯图里卡组织的一个摇滚乐队“无烟乐队”的日常生活和西欧多国的巡演。在拍片同时。库斯图里卡也出现在乐队演出中。同样,乐队也出现在库斯图里卡电影的拍摄中,如《黑猫白猫》。只是因为乐队成员的生活,演出。成长的历史和巴尔干地区普通民众的生活完全同步,甚至可以说他们这个乐队的成员就是一群普通的南斯拉夫人,经历着分裂、动荡、经济萧条……于是,影片便有了时代,民族的象征性。2008年完成的纪录片《马拉多纳》将一个民族偶像/“上帝”展示在观众面前。影像中两个人之间的相似将巴尔干民族性格和拉丁美洲典型性格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他们那激情、狂野,充满理想主义的一面。相比于《巴尔干庞克》《马拉多纳》更强调集体经验,人物置身于分明的政治漩涡之中,有着强烈的阶级意识,从而逼近了历史的纵深。
乐队西行,球王返乡
《巴尔干庞克》在影片开始就以字幕的形式揭示出,“在南斯拉夫玩摇滚乐的,早期都是从警察或军人家庭第二代出身;而到1980年代的‘无烟乐队’一代,却像社会学家普希金所说,是从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一代”。他们的音乐不再是因为精神空虚而产生的焦躁,莫名的紧张、愤怒,而是对变动不居现实的直接反应。他们在欧洲的巡演过程中唱的都是在波斯尼亚、黑山、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巴尔干地区生活的切身感受,是摇滚形式演绎的“荷马史诗”。影片中,乐队鼓手库斯图里卡的儿子一般在小咖啡馆里表演/展示,交流击鼓的;贝司手不断地奔走于葬礼,以此度日;键盘手在眼镜厂上班,把机床当成乐器在练习;手风琴手自己动手做手风琴音箱,结果成为一个优秀的琴匠……音乐在南斯拉夫具有特殊的意义,更接近于吉普赛民族对音乐的理解,热爱。或者说音乐就是生活的全部。影片中随处都是这样的镜头:黑白胶片中,简陋的屋子,年老的母亲走进来抱怨,如果没有钢琴那怎么活。下一个镜头就是母亲坐在钢琴前随手弹了几个音符,接着是流畅的乐曲,然后儿子在一旁坐下,给母亲的旋律加了和弦,影片弥散着一种平静和满足。接着,父亲也在边上坐下,六手联弹。一旁沙发上的两个女孩夜晃动着身体打着节拍,沉浸在音乐中。音乐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影片中,看似玩世不恭的小库斯图里卡严肃地提到,“白人有英式摇滚,黑人有自己的蓝调跟饶舌乐,南斯拉夫的音乐是什么?”然后是在小咖啡馆里,鼓手在和大家交流音乐的镜头。在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世界里。吉普赛风格是其音乐的底色,在此之上集合了东欧古典音乐传统与巴尔干半岛多种族聚集后复杂的民族风格以及现代乐团的舞台表演方式,交织成特的巴尔干庞克风格,苦乐参半,痛苦又豁达。影片中,摆脱了铁托体制束缚的乐队能真正以音乐为“生”,他们能通过影片中的这次巡演在柏林、巴黎等处挣钱并且给家里人带来许多国外买的礼物,带来许多欢乐!
《马拉多纳》是库斯图里卡带着摄制组和球王马拉多纳一起经历一段返乡溯源之旅。开始是已成为人民心目中上帝的马拉多纳回到老家。镜头中是一个生涩的勤奋练球的男孩,少年马拉多纳。卑微的出身,不断的努力,赢得球场上主力位置。然后是社会底层的身份自觉他选择了平民的博卡青年队。但是真正奠定了“上帝”位置的惊人之举是1986年的世界杯,马拉多纳带领阿根廷队战胜了著名的“马岛之役”“胜利者”英格兰队,捧起大力神杯。影片中,导演和球王有着共同的敌人。有着相似的族群意识,再加上大量的导演自身作品片断在球王经历的讲述时的出现,更是将两者的经验和意识融合在一处。
经验/体验中现实的短暂,过去、未来的无限
身在南斯拉夫,必然经历着令人不安、绝望的一段日子。影片中,铁托的死,通过在柏林的演唱会现场视频的方式被呈现。在乐团演唱以球迷身份怀念南斯拉夫足球英雄法哈托维奇的歌曲时,剪辑了南斯拉夫强人铁托元帅逝世时“草木含悲、万民垂泪”的经典场面,一个国家的分裂史就此开始展开,而这种真实表现的情绪在作者的作品如《爸爸出差时》《地下》、《黑猫白猫》中是截然相反的。当然,对于这段“血雨腥风”的日子,导演也以诙谐的“剧中剧”来表现。“无烟乐队”参与创作演出的系列短剧中,隔着一堵围墙,两边的人群因为互相抛垃圾而陷入吵闹,这边的毛虫一边骂一边爬上墙头,不曾想那边也有人爬上墙,两人刚想动手一看,原来是儿时的好伙伴,只是因为突然发生的独立而被一堵墙隔开。高兴之余,两个伙伴热情邀请对方翻过墙一起去酒馆喝酒叙旧。结果。热情的过分,两人互不谦让,又动起手来。这种兄弟之间莫名的仇杀被导演睿智地揭示出荒诞的一面。影片的结局,更是对陷入“列强”利益纷争中的国家、民族命运充满哀伤。烟雾袅袅中,炸塌的桥边,一个男人坐在小船上拉着手风琴,一边喃喃自语:自从北约把桥炸了,只能用渡船运输,现在的南斯拉夫不再是个准时的国家,因为我们只能乘小船过河。当微风吹起,小雨落下,我就拿出手风琴打发时间,假装自己过着优美幸福的生活……影片中,乐队的表演不再是中心,太多幕后的日常生活悄然显示出导演的忧戚。大量的粗颗粒磁带录制的乐队成员孩提时代的片断,老式的火车假装正经的修女。葬礼的人们,夹杂乐手快乐的音乐,尸体也会被打动的夸张。只有在这些似真似幻的镜头中,导演在以往作品中的《百年孤独》似的“拉美魔幻主义”风格才显示出来……影片中,穿插了一段浓墨重彩渲染的场景,摄影家拍摄了一组乐队的肖像照,在乱哄哄的氛围中,摄影家竟然捕捉到乐队成员沉浸在音乐中的瞬间场面,每一个成员的灵魂仿佛凝固在胶片上,让这些音乐人自己都感到无语。一个现代的摇滚乐队,因为一个民族的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竟然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张力,从而为这个民族的未来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马拉多纳》中,库斯图里卡的影片贯穿其间,马拉多纳的经历几乎和库斯图里卡的经历重合,所以两人之间才如此惺惺相惜。镜头跟着马拉多纳回乡时,不断掠过铁路沿线的垃圾上捡垃圾的小男孩小女孩,这种穷人的生存坚持隐喻着弱者的生存意志。然后是回到意大利小城那不勒斯,马拉多纳成名的地方。狂热的人群 将警察护卫中的马拉多纳几近于吞噬。象征着意大利贫穷一面的那不勒斯市民将马拉多纳看作是穷人们的偶像,击败了贵族似高傲的尤文图斯米兰等富裕的北方球队。马拉多纳的专列到达了塞尔维亚,在这个城市,马拉多纳还清晰地记着当年击败贝尔格莱德红星队的场景。具有象征意味的是,在南斯拉夫时代笑傲欧洲的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如今已然没落,虽然,贝尔格莱德的球迷们热情依旧。相比于《巴尔干庞克》《马拉多纳》更为尖锐的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态度。影片开始,库斯图里卡的画外音强调:如果他不是一个足球运动员,他就是一个革命者。他本质上就是一个革命者。对于时局,马拉多纳坚信,是美国让南斯拉夫自相残杀,是美国和英国的强权让世界动荡不安。在镜头中,马拉多纳骄傲的展示左腿右臂上的刺青:革命者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
自我的天空
纪录片就是“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成为将来的历史。”《巴尔干庞克》《马拉多纳》讲述的是导演自己的故事。一个乐队,父子俩,儿子成长的故事以及儿子这一代人的记忆。分裂带来了许多创伤,体制的变化却又给艺术家创作的自由。在故事片中。对过去、现实始终如一的反抗,批判的导演在现实的纪录中却表现出尖锐的矛盾。怀念和反思,民族和谐和自由等情绪相互抵牾。乐队西方巡演的成功,对政治强人铁托的怀念,对过去极权体制的反思就这样交织在影片中。如果说《巴尔干庞克》是个人一段成长的记忆以及在生命过程中经历的无数时代变迁,隐含着对时代和生活的政治态度和情感倾向,那么《马拉多纳》是导演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寻找了一个心灵的载体,是自我爱憎的直接抒写。马拉多纳面对强权的不屈,面对暂时的民族压抑的坚忍,以及对革命者卡斯特罗、切·格瓦拉的敬意,都是导演对现实政治的一种强烈参与,也是巴尔干地区在极权体制解体之后艺术家们对未来的新的思索。这些作品的背后是对民族文化和国族认同的清晰认识。
巴尔干独特的历史,个人的艺术才华,意料之中的国际电影节尤其是戛纳电影节的认可推崇/发展了库斯图里卡的个人风格,一种崭新的魔幻主义电影形式。但是,库斯图里卡近来选择的纪录片形式却打破了自身创作的束缚将镜头直接对准自我,清晰呈现经历了这跌宕无奈的时局变化的生命及其生存的处境,又一次成为前南电影典范。其深广的意义是迈克·摩尔的《华氏911》难以比拟的,即使是同样主观意识强烈的导演奥立弗·斯通的以古巴领导者卡斯特罗为主人公的纪录片《指挥官》也难以望其项背。《巴尔干庞克》、《马拉多纳》这两部表现个人经验/体验的新纪录片就这样成为民族的生存志,从而警醒/告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