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绝唱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n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塞佩·威尔第是一位长寿的作曲家,自1813年诞生至1901年逝世,他整整活了88岁。威尔第的长寿给全球歌剧爱好者们带来了福音,因为大师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为这个世界留下了近30部伟大而又不朽的歌剧。一般认为,威尔第晚年的三大歌剧(《阿依达》《奥赛罗》《法尔斯塔夫》)相当具有开拓性,而在这三部杰作中,唯有《法尔斯塔夫》是最具个性和最具创造力的,因为它相对于大师其他任何一部作品来说,都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可以说,它是威尔第一生中的一个另类“子女”。
  2017年12月,国家大剧院终于上演了这部威尔第的压轴歌剧。此次演出是由中国国家大剧院与奥地利维也纳歌剧院联合制作的,这是两家剧院在艺术上的首次合作,由大卫·麦克维卡执导,雷纳托·帕伦波指挥。主要演员有罗伯特·德坎迪亚、拉凯莱·斯塔尼亚、莉莉·约斯塔、菲利普·波里内利、茱莉娅·塞门扎托、石倚洁等。舞美、灯光由维也纳歌剧院的艺术家担任。
  看完歌剧的彩排后(因正式演出时间安排冲突),我内心产生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威尔第的无比崇拜,我真没有想到,大师在歌剧中的奇思妙笔是那样的鲜活,所表现出的音乐戏剧性又是那样的精巧。尽管以前多次看过这部歌剧的DVD,但此次所经历的实况效果着实令我震惊,而由此产生的内心冲击力亦是非同小可的。
  国家大剧院此次上演的《法尔斯塔夫》,总体上水平很高,导演、舞美和歌唱家们,均以出色的艺术表现和技艺展示,给中国的歌剧爱好者带来了良好的印象和愉快的享受。最出彩的,是中国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他演唱的几段芬顿的咏叹调非常精彩,其高音音色的亮丽和音乐表现的恰当,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我看的那场演出还是有着一些不尽然之处(也许与彩排有一定的关系),例如饰演法尔斯塔夫的男中音歌唱家罗伯特·德坎迪亚,虽是一个音色纯正的歌唱家,但相对于法尔斯塔夫这个角色,他的声音明显有不足之感。此外,他的体形并不是很胖(导演应该设法再为他装饰一下),与角色之间有所差距(幽默感不够)。更重要的是,德坎迪亚在表演上过于拘谨和表面化,没有演出法尔斯塔夫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饰演艾丽斯的女高音歌唱家拉凯莱·斯塔尼亚表演的感觉尚可,但声音不“打远”,且难见漂亮的高音音色。其他几位歌唱家也有同类问题,只有饰演福特的男中音歌唱家菲利普·波里内利声音通透,音色厚重。
  本次《法尔斯塔夫》的演出,原定是由指挥大师祖宾·梅塔执棒的,其后因故改由意大利指挥家雷纳托·帕伦波。但就是这个帕伦波,实打实地成为了此次歌剧演出的亮点。我对帕伦波很了解,知道他是意大利现今歌剧指挥家中的佼佼者,他身上流淌著意大利歌剧的血液,指挥歌剧时动作和感觉非常投入。他对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剧作品烂熟于心,上场指挥似大将一般胸有成竹。当晚他的指挥动作清晰精准,音乐“调度”有方,在对舞台及乐队的控制上,真正做到了得心应手,掌控自如。此外,帕伦波还是一位非常有激情的指挥家,他似乎有一种天生的“霸气”,一旦站在指挥台上,浑身的血液就会随着音乐沸腾,而这种沸腾的血液则会在瞬间化作激情,继而产生出带动演员和乐队的强大动力。
  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此次表现得很出色,他们已经越来越能演奏出歌剧的“味道”了,连续几场演出,观众听到和看到的是一个富有机敏性和灵活性的乐团。演奏中,这个乐团能够全面地“贴”近声乐,很多方面具备了有机的动感。说实话,这个乐团在帕伦波的指挥下,确实和原来有了很大变化,最起码音乐是活的,技术是巧的,感觉是对的。看来,一位好指挥对于一个乐团来说,其重要意义真的是决定性的。
  大卫·麦克维卡的执导非常生动,对舞台的全局把控及人员调度都做得很到位,角色之间的对手戏亦安排得真实自然。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就是对法尔斯塔夫的戏处理得过于简单,只将其外在形象做了夸张的表现,而没有揭示出角色深刻的内心世界。
  《法尔斯塔夫》的舞美设计是我喜欢的风格,古典式加一些现代立体化设计,整体上显得简单而不凌乱,很有实用的效果。灯光与服装设计都很自然,体现出了欧洲歌剧院的舞台理念。我很喜欢三幕二场温莎花园大树下那场戏的灯光效果,有神秘感,亦有“妖气”和诡异感,与剧情的实际要求十分吻合。
  国家大剧院与维也纳歌剧院此次合作演出《法尔斯塔夫》,很好地发挥了两个剧院的各自优势,短短的时间里,两国艺术家经过不懈努力,共同将威尔第这部伟大的歌剧搬上了中国歌剧舞台,实现了中国歌剧爱好者们心中的一个长久的愿望。
其他文献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高歌一曲斜阳晚……”,一曲钢琴伴奏、郑燮的《渔翁》拉开了《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的帷幕。这首“板桥道情”,在保持原曲淮扬古风的同时,又被雷佳赋予了一种清雅、明丽的气韵,雷佳的演唱吐字清晰、行腔婉转、顿挫抑扬,聆听者恍如身临其境,展眼便是青山绿水,徐徐清风扑面而来。这首旋律简约却韵味悠长的《渔翁》,一亮相便赋予了这场音乐会不俗的格调。  2017年6月
期刊
近期热点:4月中旬,丹尼尔·奥伦将执棒上海歌剧院完成新版《纳布科》在上海的首演。奥伦可谓是中国舞台上最为活跃的国际指挥家之一。2012年他在广州大剧院指挥深圳交响乐团演绎《蝴蝶夫人》,2013年在上海大剧院指挥过威尔第歌剧《阿蒂拉》的中国首演,2014年与上海歌剧院合作首演了《曼侬·莱斯科》,2017年执棒上海大剧院新年音乐会,以及去年9月的《阿依达》。今年1月他还在英国皇家歌剧院执棒了《乡村骑士
期刊
编者按:由上海歌剧院全新制作、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大剧院联合出品的又一力作——《图兰朵》终于在1月24日至26日揭开神秘面纱,为上海歌剧院2018年演出季开启歌剧首秀,亦为上海大剧院20周年庆典季揭开序幕。作为《场团合作》的第二部经典大戏,《图兰朵》开票19天售罄,后续两次加座亦统统被《秒杀》。首演期间,虽然恰逢上海十年难遇的暴雪天气,上海大剧院大剧场仍然全场座无虚席,就连加座、包厢等也全部满座。上海
期刊
香港管弦乐团(下文简称为《港乐》)1月演出了联篇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最后一部——《众神的黄昏》(Gotterdammerung,港译《诸神的黄昏》)。1月18日首场演出翌日,在广州遇上英国伦敦《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特约评论家司马勤(Ken smith),他对首演夜的演出大为赞赏。按常理估计,相隔三天后(21日)的第二场,亦是全套《指环》的最后一场,也就有更高的期待了——
期刊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爱丁堡节日剧院  爱丁堡,苏格兰  一座历史悠久的剧院,如何被成功改建成可承载国内和国际活动的场所?爱丁堡节日剧院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40多年来,爱丁堡市一直在寻找一个建造新歌剧院的地方,然后才决定改造现存的但又因冗余而闲置着的帝国剧院。这座建于1928年的剧院地理位置很好,且被认为是拥有全英国最好的抒情戏剧观众席的剧院之一,但是它的舞台很小,还缺少许多当代剧院或歌剧院所需要的
期刊
2017年8月末的一天,上海歌剧院会议室迎来了上海国际艺术节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多位同仁,热烈的讨论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而令与会人员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将在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举办的歌剧论坛以何主题呈现。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论坛是艺术节的一个重要交流窗口,也是缔结友好关系的平台。往年,艺术节论坛关注前沿艺术动态,连接国内外艺术节、艺术机构、艺术总监等,分享总结国际合作和创新创作上的经验。艺
期刊
编者按:戴鹏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中国音乐史学家,因病于美国纽约时间6月24日上午9点25分在纽约皇后医院逝世,享年87岁。戴鹏海作为《歌剧》杂志前身《歌剧艺术》的编委之一,他与《歌剧》杂志有着特殊的渊源。本期我们特邀戴先生的朋友与学生撰写文章,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位大家,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引言  2017年6月24日,音乐学家、评论家,上海音乐学院戴鹏海(1929—2017
期刊
万众瞩目的法国音乐剧《摇滚莫扎特》终于在音乐剧迷翘首期盼中来到上海。华丽梦幻的舞美服装、《燃》爆的摇滚乐、精良的制作,让这部讲述莫扎特一生故事的音乐剧2D09年一经问世便引发轰动,至今已巡演多国,圈粉无数。  此次来沪的卡司配置中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莫扎特》的饰演者就是2009年原版演出的米开朗琪罗·勒孔特(MikeIangeIo Loconte,俗称《小米》),而《萨列里》的扮演者也即原版的弗洛
期刊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距离慕尼黑约145英里,距离法兰克福约170英里,有个7.6万人口的小城叫做拜罗伊特,城里有座举世闻名的剧场,专演瓦格纳的《乐剧》,那就是这位作曲家在1875年建造完工、次年在那里首演自己的《指环》系列四联剧的場地。这个剧场,德文叫做《Bayreuther Festspielhaus》,英文叫做《Bayreuth Festival Theatre》,从1876年开幕至今,除了
期刊
2018年年初,笔者首飞渥太华(Ottawa),在国家艺术中心(National Arts Centre)观赏了《时先生与他的情人》在加拿大首都的首演。当晚,阿兹利小剧场(Azrieli Studio)全场爆满,200多位观众在剧终时全都站起来,伴随着Bravo的喝彩声,不停地热烈鼓掌,以起立鼓掌致以最高敬意。现场无比热烈的气氛,与场外摄氏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天气构成强烈对比,让人无比兴奋。  该剧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