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词不了情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qccqc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扬州弹词自从明末诞生以来,400年源远流长,堪称中国艺术的一朵奇葩。但从事音乐艺术类专业研究的当代大学生,对扬州弹词的基本知识却是普遍的缺乏了解。适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立项,本人选择了扬州的国家级“非遗”名录扬州弹词作为研究课题,通过研读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相关学者专家的著述,及对大师演绎后的现场采访,对这一曲艺表演形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思考。本文通过对扬州弹词从明末以来的历史源头的探究,延伸自从扬州弹词文化的薪火相传与扬州弹词新时代音乐改革等方面,使这一传统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在新时代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焕发新的青春与激情。
  【关键词】扬州弹词;广角;厚度;共享;追求唯美
  扬州弹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社会文明的历史见证,它蕴含着民族特有的价值。千百年来,它笔墨相成,口耳相传,根系民间而不衰,弥足珍贵。习总书记曾指出: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由此加快扬州弹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再现生机与活力,影响深远。
  扬州弹词不仅具有历史的悠久性、传承的有序性、书目的社会性,其艺术特色讲究说表、惟妙惟肖、别致巧妙、余音缭绕。但对于曾经有过的辉煌而今正从低谷中奋力上升扬州弹词来说却是守成不易,创新维艰,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虽有数百年历史,但艺人数量一直很少,并且主要在家族中传承,直到近现代才得以改变;由于不注重传承,作为从事艺术教育类专业研究的当代大学生,对扬州弹词的基本知识却是普遍的缺乏了解;尝试新腔改革,伴奏技巧创新等也是迫在眉睫。目前,通过我们的现有的挖掘,我们觉得对扬州弹词这块“活化石”的探究与创新有着若干意犹未尽的地方,无论对其内涵,还是外延,都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最近研读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所著《弦歌不了情-----扬州弹词艺术》这本书后,清醒地认识到它不仅是一项文化工程,更是一项历史工程,任重道远。下面是笔者对扬州弹词传承与创新的理念、方向、路径所作的浅显思考:
  本文章传承与创新立足点一是:用新时代元素创新技法完善扬州弹词、扬州清曲、扬州评话的审美同构。其中,可以定论的创新方向一是:扬州弹词文化能否始终处于活态取决与薪火相传。扬州弹词的传承,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授、曲艺团招收学员、学校培训等四种途径。传统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授。明末至清中叶的扬州弹词传承谱系,因资料缺乏,无法考证。晚清以来,扬州弹词由于社会动荡以及自身发展变化缓慢诸多原因,开始走向衰微。但这一时期的艺术传承并未中断,逐步形成以三家为代表的传承系统:张敬轩一系的“张门弹词”,孔宪书一系的“孔门弹词”,周庭栋一系的“周门弹词”。三家书目各有特色,唱腔也各有擅长。孔、周两门多在里下河一带演出,传人甚少,至20世纪50年代相继失传。张门弹词主要在扬州、镇江一带演出。始祖张敬轩原为一人表演,后与其侄丽夫改为二人表演,此后世代相传,代有名家。著名书画家汪二丘曾称许说:“扬人之说书者,先后百数十人,靡不听之,而以张丽夫君之技术为最。其子张幼夫得其真传,致弹词艺术继续光大。”张幼夫深得家传技艺真谛,13岁登台作单档演出,后献艺于大江南北。说表一丝不苟,语言精练,塑造人物,绘景叙事,准确得体。擅用面部表情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同行誉为“满脸是书”。演唱浑厚风趣,继承和发展了扬州弹词典雅俊逸的传统特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弹词的影子。
  在当代扬州弹词演员中,李仁珍、李来淼等艺术家对扬州弹词的音乐创新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李仁珍是一位让琵琶成为一支乐队的人,除了继承传统表现手法外,还将昆曲、民歌等艺术兼收并蓄,融进弹词音乐。她从弹词开篇入手,进行试探性创新,以新创的开篇《歌吹古扬州》、《小小瘦西湖》、《恭喜发财》等为例,李仁珍的新腔尤为获听众称赞。特别是她设计的弹词开篇《西厢记·莺莺赴约》唱腔,在保持浓郁的乡音的同时,引进了普通话的切音法,使得唱腔更加吐字清晰,行腔悦耳,富于魅力。又如在《珍珠塔》中,“陈翠娥病重托三事”一段原来只唱[三七梨花]调,四句一翻转,反复轮唱,显得平板。经揣摩陈翠娥临危时的体质、气息之后,李仁珍改平唱为以纤细的喉音发声,在音调变化、行腔快慢、用气轻重上突出了陈翠娥辗转病榻、难舍人生的复杂情感。故行家对李仁珍的新腔,有“李调”之美誉。 而李来淼的扬州弹词唱腔,甜粘婉转,细腻传情,别具一番风味。例如她所唱的《珍珠塔》中的一曲道情[耍孩儿],在行腔中增加了不少富于变化的小腔,百余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修改、加工较原来的唱法愈加优美悠扬,为听众展示了一轴新的《清明上河图》。故专家对李来淼的新腔,有“淼腔”之美誉。 无论是“李调”,还是“淼腔”,都意味着扬州弹词音乐还有宽阔的个人风格发展与提升空间。时代呼唤扬州弹词界出现更多的文化先驱。
  当然,光是停留在简单的传承是不够的,应该和其他艺术门类一起来提高弹词的艺术、时代价值,诠释好新时代的扬州弹词作品。如何诠释,我觉得首先要从以下三个路径:一是广角、二是厚度、三是共存。首先(一)何谓广角呢?(1)过去的弹词受众面小,基本都是反映平民百姓的生活,没有充分诠释大的时代主题背景。(2)曲目单调、形式不够丰富,几百年传承下来影响不大,因为都是通过一代人一代人口口相传,故影响、传播面甚小。(3)地域性狭窄,对外来的传播吸收和借鉴的也不够。(4)所写的作品反映的大多都是小人物的底成生活的喜怒哀乐、悲悲戚戚,尝试多彩性声音表达,在声音塑造能力方面研究不够;其次(二)何为厚度呢?厚度的本身就是这个艺术形式的底蕴。比如说:“我用弹词写一个小人物的生活,如果就事论事,就生活写生活,就没有升华,那就像一张纸片一样单薄,就不能淋漓尽致展现这个故事的厚重的东西,和当时的社会历史大背景有机融合(比如说:这个人怎么会悲的 、怎么会喜的结合起来,这个人物会立刻就鲜活、生动起来了);厚度其实就是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把他串联起来,再和时代相结合,它就会从一张纸变成一本厚重的书了,这正是它文化底蕴的呈现。再者(三)何谓共存呢?每个艺术门类之间也有他的共性。什么是共性,就是写人、写事,写社会,挖掘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这个时代对这些人物的影响力(比如:曲艺、戏剧、电影等都是描写人物、社会 ,但用的手法不一样,有的是让人听、有的让人看、有的是通过视角冲击力来影响。所以扬州弹词不能总是孤单的抱着琵琶在诉说一个故事、讲述一个人物,还要多文化借鉴各种艺术形式的优点。总之,扬州弹词曲种之于浩瀚的区域音乐文化海洋来说,不过是一朵浪花而已,若干研究需要向纵深发展。旨在考辨扬州弹词文化的起源、古代弹词的萌芽与古代演奏乐器的产生(乐器琵琶首创之人汉刘细君公主制琵琶的历史源头的挖掘),以此剖析古代扬州弹词对扬州评话、扬州清曲及全国其他曲种形成的文化现象与其间的历史关联等。   可以论定的创新点二是:能否更好地创新、传承、科研等提炼扬州弹词唱腔技巧,取决于慎重从多方面进行扬州弹词新时代音乐改革,用新技法丰富曲调的种类,美化唱腔调的旋律,凸显多彩性特色。 而从它的题材、语言、表演、音乐等方面的表述可以作这样的4点概要:
  其一,扬州弹词唱腔技巧首先得益于题材、语言、曲调的本土化。对它的本土题材、本土语言、本土调问题,大量弹词书目和文献资料考证表明,自明清以来流传至今的数百种弹词中,大都关系到扬州,或以扬州人为主要或次要人物,或以扬州及所属各县为地理背景,兼加用“扬州白”或“扬州调”,给观众奉献的是十足的扬州味。
  其二,扬州弹词表演有单档、双档两种形式,单档为一人表演,双档为两人表演。双档表演时,演员分坐书台左右,相互配合,以不同人物的口吻、声调对话,上手演员侧重叙述,唱曲大多由下手演员担任。其说表多用扬州方言,起角色时也用外地“码头话”,以区别和刻画人物。表演者登台校准弦音后,常先弹奏一曲或弹唱“开篇”一首,然后再进入正书。表演中特别强调细腻传神,有些学者们认为扬州弹词的细密超过苏州弹词。另外,[寄生草]、[剪靛花]、[满江红]均是清代中叶扬州流行的俗曲。这些曲调既能够被苏州弹词借用,那么很有可能是先在扬州弹词中运用的,说明历史上扬州弹词的曲调有可能比苏州弹词的曲调更丰富。
  其三,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其表演与评话大致相同。所不同者,一是更加讲究字正腔圆,语调韵味;一是演示动作幅度更小,重在面部表情。说表多用扬州方言,起角色时也用外地“码头话”,以区别和刻画人物。双档演出,二人合作,以不同人物的口吻、声调对话。上手演员侧重叙述,唱曲多由下手演员担任。
  其四,音乐方面,扬州弹词常用曲牌有[三七梨花]、[琐南枝]、[沉水]、[海曲]、[道情]等,以羽调和商调居多。曲调朴实典雅,古色古香,多年来少有变化。唱词有代言体和叙事体,一般为三字句或七字句,可适当增减字,多为偶句押韵。伴奏时上、下协调默契,三弦弹骨架音,疏放雅朴,琵琶则润密多变,跌宕绮丽,谓之“三弦骨头琵琶肉”。表演者自弹自唱,以坐唱为主,声腔优美婉转,细腻动人。扬州弹词的曲调不很丰富。但扬州弹词在历史上的曲调是否就是如此单调,尚值得研究。
  在此基础上,面向青少年,培养新听众;面向国内外,拓展受众面,将扬州弹词艺术由长三角推广普及到更广的范围。我们可以把大量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形势,演变成我们新时代的扬州弹词。比如:国家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可创作以夕阳红为体裁的敬老歌;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步伐时提出了“志存高远、德才兼备、情理兼修、勇于开拓”这十六字新要求,我们可创作青春中放飞人生的梦想之歌;同时,以阅兵为背景描写祖国强大的军旅之歌;也可以把中国的漆器、书法、雕版印刷、孙子兵法等古老国学文化,以口口传唱的艺术形式来向全国及世界来推介一个城市所独有的区域性文化,完成一种穿越,好似与古人交流,就像兵法虽然老了,但孙子几千年的思想仍在。其次,在音乐的表现上,可在原曲基础上,更换乐器,配上新词,用数种方言混搭表现人物思想,使其慢有顿挫,快如连珠,科趣俚语,尽得其妙;听者闭目养神,闭目亦能尽悉其中情趣;在人物的表现上,老中青相结合,携儿童一起同台表演,使其从小耳濡目染得到熏陶,不经意间润物细无声。还可通过在词牌的革新及借鉴其他艺术形式(比如:京剧、相声、评话等)使其与其他门类的艺术相得益彰。再比如以创新的扬州弹词为专题,走进社区,为社区献一台晚会,或是定期开展交流会,使大学生获得创新经验并打造一批特色和品牌的节目;同时,对外还可进行普及宣传教育:比如利用每年省教育厅及学院暑期去国外学习、交流之机,让国外的大学生在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可亲身接触、互动、倾听到中国的二胡、琵琶、笛子等中国传统民乐,以传播中国好声音。另可办小剧场的形式,利用露天广场等形式的延伸,让更多的平民老百姓走进他们平日无法接触到的专业音乐领域,产生互动,引起共鸣并通过民间团体的公益捐赠或政府给予一定专项资金的扶持,不断扩大受众面。 众所周知,新的时代无论何种形式的新的音乐元素,世界各国的艺术通感是一致的:追求唯美,关注人类。
  随着对扬州弹词的内容不断深入探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三方面意义:第一,扬州弹词在反映社会生活时,与其他文艺样式相比有其独特的视角。第二,从传统的扬州弹词作品中,可以挖掘出研究社会生活史的大量资料。第三,扬州弹词特殊的生成与发展历程为历史文化形态的认知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学者认为,世界上有三种生活方式。第一种生活方式是科学化的、理性的、节奏的、计划的,这种生活方式的代表是英国伦敦。第二种生活方式是为了信仰而存在,这种生活方式的代表是印度新德里。第三种生活方式是关注生活本身,这种生活方式的代表是中国扬州。扬州弹词创造了一种和谐的、快乐的、斯文的、艺术的、人性化的娱乐氛围,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性得到充分的满足。
  曲艺的感召力正在聚集这是可喜现象。时代在发展,文化在进步,民族音乐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得以重生。保护扬州弹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也是人类的瑰宝,愿扬州弹词这一古老的曲种成为构筑中国音乐艺术文化大厦的一颗明珠,如灿烂千阳般永远闪耀。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突出强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以教师为主导。强调知识的传授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应该是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质疑来实现问题的解决,达到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以课堂教学为事例,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欣赏课;创新教育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
期刊
【摘要】音乐教学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进行审美教学的同时,全面落实德育渗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中,开展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感恩意识、开展励志教育及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  【关键词】德育;音乐教学  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它是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运用生动多样的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以“润物细无声”的独特力量浇灌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自身规律。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培养,科学创设教学情境、树立学习榜样、做好教学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主动力。这对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非智力因素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影响智力活动的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心理需求、动机、情感、意志、气质等内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挖掘,通过创
期刊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是学生们的必修课,由于大多数学生入学时钢琴都是零基础,要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学好钢琴弹奏,胜任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钢琴课的教学任务是繁重的。要顺利完成钢琴教学任务,第一学期的入门教学就必须规范。本文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生活习惯,探讨钢琴入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做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困难;钢琴弹奏基础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优秀幼儿教师的任务
期刊
摘要:张拉和压浆是混凝土桥梁建设中非常关键的一道施工工序,其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传统人工张拉压浆施工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导致桥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而智能张拉和智能压浆施工不但能够保证构件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而且还能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被广泛应用到大型桥梁建设中。本文就分析智能张拉和智能压浆施工原理,结合某桥梁箱梁施工实际,分析应用智能张拉和智能压浆施工
期刊
【摘要】一个好的音乐作品旋律的优美是很重要的,同时能够塑造一个好的音乐形象也是非常重要,音乐形象是一个音乐作品的核心,从创作的角度上而言无论是作曲还是作词都必先在内心有一个形象,最终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它是内心情思的一种表达,作者将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倾注其中,《鸿雁飞飞》作品中的鸿雁就是这样一个情思的载体,承载这作者无比的思念。本文通过《鸿雁飞飞》作品从歌词、演唱、情感等方面对音乐作品中鸿雁音
期刊
【摘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情介绍(镇宁人民政府县长 狄安臣简述)镇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现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回族等2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是布依族和苗族。  【关键词】民俗;文化  2015年7月21日,是农历佳节“六月六”,安顺市镇宁县镇宁布依族人民欢聚一堂庆祝这个仅次于过年的重大节日。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情介绍(镇宁人民政府县长 狄安臣简述)镇宁是一个多民
期刊
【摘要】音乐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应厚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传承传统文化,并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转变与创新。作为音乐作品的演唱者和作品灵魂的表达者,我们有必要传承“善歌者”所创造的音乐文化,并通过音乐内涵的不断拓展和演唱技法的不断创新,迎接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带来的新挑战,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鉴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声乐演唱中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造性转化
期刊
【摘要】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在古钢琴的创作与演奏技法有着突出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本文从其地位及创作特点两个角度入手,探究这位被誉为“现代钢琴音乐奠基者”的作曲家作品个性魅力与艺术价值。  【关键词】D·斯卡拉蒂;地位;创作特点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18世纪意大利杰出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教育家。父亲亚历山大·斯卡拉蒂是其幼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土木工程逐渐扩大范围。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建筑风格设计以及建筑户型结构、功能性等方面的优化设计。在设计这些内容的时候,设计人员应结合建筑的功能性和审美性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客户需求,这样不仅可以使建筑外观具有美感,还能增强客户的体验。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说明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最后详细阐述了土木工程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