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是心理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各种学习活动必须有注意活动的参加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下面就如何根据中学生的注意特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习惯作一番浅探,以就教于同仁。
心理学把注意的特点归为四点。
一.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注意所能保持的时间,它是学生学习通向成功的重要保证。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一方面在于他们智力水平的高低,但与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有直接关系。一些中学生注意内容狭小,思路拓不宽,容易受外界事物刺激干扰,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学习中出现一心二用的心理,或凭个人兴趣左右行动;还有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意义、目的没有深刻的认识理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学习态度不很积极,上课或作业过程中注意力便容易分散,对其学习质量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它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表明:注意的范围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经验和知识积累的程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注意的范围,学生可以比较顺利地掌握知识。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注意的分配前提是必须熟练,达到一定的自动化程度。在几项活动中,对其中一项的熟练程度越高,注意的分配能力越强。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根据统一要求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别的对象上。注意的转移对学生的各种学习过程很重要,如果学生不能迅速灵活地把自己的注意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就会降低学习效率,甚至会影响活动的顺利开展。
每个中学生的注意都有各自的特点,有些学生注意持续时间长又相对稳定,有些学生注意转移灵活迅速,有些学生注意范围广阔、注意分配能力较高。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手培养其良好的注意习惯。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进行。
一.提高识别自身注意品质优劣的能力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不良的注意品质。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太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过程中没有耐性,注意力不能相对集中,这些都属于注意不良品质的各种表现。教师只有尽力克服这些消极因素,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在教师正确指导下,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注意特点对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才能配合教师改进自己。这就为优化他们的注意品质提供前提条件。
二.以注意稳定性为载体,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习惯
许多中学生身心发展不够完善,他们处处流露出儿童的天性:学习不用心,不能科学地利用时间,上课注意力分散,自控能力差。这些不良表现应引起每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警惕,加强正确引导,使之逐渐矫正。在诸多不良注意品质中,尤其注意稳定性不良在中学生表现普遍,负面影响也很大,长期下去,不良习惯极易形成。教师及时发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注意稳定性的持续与提高。对于初一学生,上课时要多注意组织教学,采用眼神、手势等暗示手段使其认真听课;布置作业时,要有一定数量,在规定时间尽力按量保质的完成;学生完成起作业后必须做必要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很有必要。因此,教师力求在教学方法上多变,教学中力争变换形象,课堂应充满生机,为注意品质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使之长时间坚持,这对改造学生不良的注意品质会有明显效果。在讲授中注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以此提高阅读速度和实践能力,拓宽阅读范围,训练听记能力和速度,这些措施对学生注意的其他品质的培养都很有效。
这些注意的品质,因人而异,个体差异很大,不同人之间注意稳定性的程度、注意范围的大小、注意分配的优劣、注意转移的快慢各有不同,这些差异是在生活实践和教育中形成的,也只有通过自身锻炼;更重要的是在教师正确引导下进行有效训练,才能改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滕建波,教师,现居贵州松桃。
心理学把注意的特点归为四点。
一.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注意所能保持的时间,它是学生学习通向成功的重要保证。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一方面在于他们智力水平的高低,但与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有直接关系。一些中学生注意内容狭小,思路拓不宽,容易受外界事物刺激干扰,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学习中出现一心二用的心理,或凭个人兴趣左右行动;还有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意义、目的没有深刻的认识理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学习态度不很积极,上课或作业过程中注意力便容易分散,对其学习质量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它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表明:注意的范围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经验和知识积累的程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注意的范围,学生可以比较顺利地掌握知识。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注意的分配前提是必须熟练,达到一定的自动化程度。在几项活动中,对其中一项的熟练程度越高,注意的分配能力越强。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根据统一要求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别的对象上。注意的转移对学生的各种学习过程很重要,如果学生不能迅速灵活地把自己的注意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就会降低学习效率,甚至会影响活动的顺利开展。
每个中学生的注意都有各自的特点,有些学生注意持续时间长又相对稳定,有些学生注意转移灵活迅速,有些学生注意范围广阔、注意分配能力较高。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手培养其良好的注意习惯。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进行。
一.提高识别自身注意品质优劣的能力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不良的注意品质。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太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过程中没有耐性,注意力不能相对集中,这些都属于注意不良品质的各种表现。教师只有尽力克服这些消极因素,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在教师正确指导下,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注意特点对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才能配合教师改进自己。这就为优化他们的注意品质提供前提条件。
二.以注意稳定性为载体,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习惯
许多中学生身心发展不够完善,他们处处流露出儿童的天性:学习不用心,不能科学地利用时间,上课注意力分散,自控能力差。这些不良表现应引起每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警惕,加强正确引导,使之逐渐矫正。在诸多不良注意品质中,尤其注意稳定性不良在中学生表现普遍,负面影响也很大,长期下去,不良习惯极易形成。教师及时发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注意稳定性的持续与提高。对于初一学生,上课时要多注意组织教学,采用眼神、手势等暗示手段使其认真听课;布置作业时,要有一定数量,在规定时间尽力按量保质的完成;学生完成起作业后必须做必要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很有必要。因此,教师力求在教学方法上多变,教学中力争变换形象,课堂应充满生机,为注意品质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使之长时间坚持,这对改造学生不良的注意品质会有明显效果。在讲授中注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以此提高阅读速度和实践能力,拓宽阅读范围,训练听记能力和速度,这些措施对学生注意的其他品质的培养都很有效。
这些注意的品质,因人而异,个体差异很大,不同人之间注意稳定性的程度、注意范围的大小、注意分配的优劣、注意转移的快慢各有不同,这些差异是在生活实践和教育中形成的,也只有通过自身锻炼;更重要的是在教师正确引导下进行有效训练,才能改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滕建波,教师,现居贵州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