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文艺复兴后期的玄学派诗人,安德鲁·马维尔把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以及对人世的深沉思索,结合说理的方式,采用新颖独特的意象,融入了这首《花园》诗中。本文先介绍马维尔的生平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然后结合田园诗和玄理诗的特点从大处分析此诗,再通过对文本的仔细解读,探讨此诗中“花园境界”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玄学派 田园诗 玄理诗 花园境界
一、马维尔其人其诗
安德鲁·马维尔(Andrew Marvell, 1621―1678)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玄学派诗人,他的诗歌有歌颂自然的哲理诗,赞咏爱情的抒情诗,也有讽刺诗和赞美革命领袖的颂歌。1681年他的《各体诗集》出版时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T.S.艾略特给予玄学派诗人高度评价之后,马维尔作为这派的一员才得以闻名。提起以“新颖的意象和奇特的比喻”著称于世的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是公认的最杰出的代表,马维尔则被认为是仅次于邓恩、比其他诸人更能吸引一般读者的玄学派诗人,即所谓“主要的次要诗人”或“最伟大的小诗人”。(西渡,2005:51)这也许是因为他诗作数量相对较少的缘故。
马维尔在英国文学史上自有他不可磨灭的地位,他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诗人。首先,他继承了伊丽莎白时代的浪漫主义传统,比如斯宾塞、西德尼田园诗的风格,而且通过与玄理诗特点的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其次,他开启了十八世纪古典主义的“理性时代”,批判和讽刺的诗歌逐渐取代抒情诗。他写诗多用双行偶句,下启了德莱顿和蒲柏的诗风。“他的诗作虽不多,正好跨着这两个诗歌潮流,在英国诗歌发展过程中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标志着从文艺复兴后期到古典主义的过渡。”(西渡,2005:51)
二、《花园》远观 —— 田园诗与玄理诗的完美融合
马维尔最广为人知的诗当属以“及时行乐”为主题的《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但是他的《花园》一诗自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一首以田园生活为背景而创作的宁静而深沉的作品。”(杨冬、张云君,2009:242)该诗文字绮丽,音韵优美,意象生动,思想深邃,将田园诗的风格和玄理诗的特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首先,该诗属于“牧歌”传统,也称田园诗,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诗人忒奥克里托斯,他被认为是田园诗的创始人,“田园诗,顾名思义,就是描写牧人们生活的诗歌,在他的笔下,牧羊人谈吐优雅,吟唱优美的歌谣,生活充满诗情画意。”(约翰·阿尔伯特·梅西,2006:55)他的田园诗对西方诗歌影响很大,使得这种诗体成为西方近代几乎所有语言的一个传统诗体之一。文艺复兴时期,田园诗再度成为受人喜爱的体裁,代表作有斯宾塞的《牧童月历》及马娄的《多情牧童致爱人》。英国诗人蒲柏十六岁时写了春夏秋冬四首牧歌,在序言里他宣称“牧歌是人们所说的黄金时代的图像”。(西渡,2005:58)的确,牧歌这一西方文学中的不朽传统,已成为诗人在遭遇挫折或对现实不满时寄托希望和理想的载体。马维尔在《花园》里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韦治伍德在《十七世纪英国文学》一书中指出:“这首最可爱的花园诗是对英国失去了的和平的一首挽歌。”(西渡,2005:61)
与传统田园诗描绘牧羊人生活的广阔田野不同,《花园》描绘的是伊甸园般的园林美景。诗人躲开追名逐利的人群,远离熙熙攘攘的人间,来到一座田园风光浓郁、有花木林泉之胜的园林。这个花园满目翠绿,幽静安宁,诗人独自漫步其中,尽享园中之乐,清新自然的气息让读者也不禁心向往之。
其次,马维尔之前的诗人在田园诗作中多以歌咏爱情为主题,但是作为虔诚清教徒和玄学派诗人的马维尔则在描绘田园美景之外,融入了浓厚的宗教意味和哲理思考。玄学派诗歌的突出特征在于对新颖意象和奇特比喻的运用。这些诗歌常采用说理辩论的方式,从科学、哲学、神学中摄取意象,善用典故,主题复杂,充满了智慧与创造力,被称作“学人之诗”,那些奇异而新颖的意象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这首《花园》诗一开始先用说理的口气批评人们无端为功利名誉烦恼,然后指出粉红脂白不如这满园翠绿可爱,用象征的手法说男女之爱不如对自然之爱,下一节引用两个典故,说明人生和爱情一样,热闹之后要退隐到大自然之中。“花园”这个标题让人联想到上帝创造的伊甸园,在第五节里,诗人忽然跌了一脚,这是充满宗教联想的比喻。第六节中出现了名句“把一切创造出来的,都化为虚妄,变成绿荫的中一个绿色思想”。绿荫和绿色思想的对照,意象清新,内涵丰富。然后,诗人的灵魂化身为一只白鸟,在泉水边整理它的翎翮。生动优美的意象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以哲理入诗,正是玄学派诗歌的特点之一。最后诗人回到现实中的花园,花匠用花草设计了一个日晷,借用天文学的意象表达时间主题。纵观《花园》全诗,处处可见玄理诗的典型特征。
三、《花园》探幽 —— 退隐 神游 回归
诗人恰似一个向导,带领读者开始一场奇妙之旅,先是退隐到一座幽静的园林之内,然后神游其中,最后回归现实。
西方文学中的花园,是十分常见的意象,花园主题常和退隐思想结合。一般是从社会现实出发,在对比中或歌颂田园牧歌世界的美好,或描述退隐乡间的快乐,或表达沉思带来的心灵喜悦。这首诗的第一节谴责世人不知享受园林之乐,只知沽名钓誉,追名逐利,用棕榈叶奖赏胜利者,用橡树叶嘉奖勇士,用月桂做桂冠献给诗人,而这些只会给人带来烦恼,为什么不去欣赏整个园林,偏去争那些草木呢?第二、三、四节发展了第一节的思想,在这里,诗人邂逅了久寻而不遇的“宁静”和“天真”,得以感受这“甜美的幽独”。接着,诗人对比了女子之美和自然之美,白色、红色象征着前者,翠绿则象征着后者,诗人认为女子之美远不及自然之美,凡俗的男女之爱也不如园林之爱圣洁。紧接着第四节引用两个神话典故,太阳神阿波罗追求仙女达芙妮,潘神追求女神希任克斯,追而不得,两位女神分别变成了月桂和芦苇,在热烈的追逐之后,爱在自然里找到了“最好的影息地”,女子之美变成自然之美,男女之爱也转化成自然之爱,从而都得到了永恒,这儿完美体现了玄学派诗人对“奇喻”的运用。
在第五、六、七节中,诗人开始了他的神游之旅。这场神游之旅又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逐层递进。第一层可称为感官的愉悦。第五节的描写盈溢着浓郁的感官美,“成熟的苹果”,“甜美的葡萄”,“美酒一般的琼浆”,缠绕的瓜藤,拟人化了的自然分外可爱,好似对待恋人一样对待诗人。沉醉之际,诗人被瓜绊了一脚,倒在了青草上,从而进入了第二层次的体验——头脑的幸福。第六节写到,“头脑因乐事减少,退缩到自己的幸福中去了。”只有在这宁静的花园里,头脑才可以清醒地反观和认识自我,找到真正的幸福。头脑能够创造一个新世界——绿色的世界。在这里,一切都化成了无形的、不受尘世沾染的、无邪的绿色思想,诗人体验了第三个层次——灵魂的狂喜。在这园林的泉边树下,灵魂摆脱了肉体的外衣,化作一只白鸟,“滑翔到果树的枝上”,梳拢它银白色的羽毛,在更长途的飞翔之前,这银色的羽毛上如水波似地荡漾着各色光彩。“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人的魂灵只有通过暂时摆脱肉体的束缚,进入出神状态,才能达到与神相交的境界——即更长途的飞翔,从而窥见真理,这一节用优美的意象表达了这一思想。”(王佐良、李赋宁,2006:262)
经历过三重体验之后,第八节诗人总结道:“这就是幸福的“花园境界”的写照”,然后又认识到这种幸福是不会属于凡人的,诗人也不能永远处在出神的境界,还是要回归到现实中间。第九节中诗人回到了现实中的花园,在这里花匠用花草设计了一个日晷,温和的阳光照在芬芳的花草上,标记出时间,辛勤的蜜蜂也一边工作一边计算它的时间。“如果没有花草蜜蜂这些自然界的东西,就计算不出时间,时间就是不存在的,于是大自然就战胜了时间,获得了永恒。”(王佐良、李赋宁,2006:263)至此,诗人仍然在赞咏自然。
四、《花园》回望 —— 绿荫里沉思的白鸟
关于马维尔整首诗,当代英国诗人、批评家燕卜逊认为是“通过解决矛盾达到理想的单纯境界”。(西渡,2005:60)杨周翰先生认为这首诗“从正面表达马维尔的理想精神境界”。(西渡,2005:61)王佐良先生认为“这首诗探讨的是什么样的世界才是人的理想世界”。(王佐良、何其莘,2006:255)他对这首诗做了精到的总结:“诗人感到在人世追逐荣名实在不如隐居花园,后来凭想象进入了一个无忧的伊甸园。但是中间经过若干层次,一层比一层更纯净,更自在,直到超凡脱尘,而他的伊甸园又不同与圣经上的伊甸园,其中并无夏娃出现,也就没有“原罪”的威胁。然而诗人又知道希冀“超出凡人的部分,是妄想”,所以最后一节又回到一种中层境界,安于“用碧草和鲜花来计算”时间的人世的普通的花园”。(王佐良,1991:29)跟随诗人结束花园之旅,置身园外回望时,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在乱世中的处世态度,那就是他追求的幸福的“花园境界”——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求纯净的、永恒的美,像一只栖息在绿荫中的白鸟,在宁静、无邪的花园里独自沉思,体验感官、头脑和灵魂的三重喜悦。
参考文献:
[1]西渡,《名家读外国诗》,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杨冬、张云君,《西方中古和文艺复兴文学》下册,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3]约翰·阿尔伯特·梅西著,孙青玥等译,《文学史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王佐良、李赋宁等,《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王佐良、何其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6]王佐良,《英诗的境界》,北京:三联书店,1991。
关键词:玄学派 田园诗 玄理诗 花园境界
一、马维尔其人其诗
安德鲁·马维尔(Andrew Marvell, 1621―1678)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玄学派诗人,他的诗歌有歌颂自然的哲理诗,赞咏爱情的抒情诗,也有讽刺诗和赞美革命领袖的颂歌。1681年他的《各体诗集》出版时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T.S.艾略特给予玄学派诗人高度评价之后,马维尔作为这派的一员才得以闻名。提起以“新颖的意象和奇特的比喻”著称于世的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是公认的最杰出的代表,马维尔则被认为是仅次于邓恩、比其他诸人更能吸引一般读者的玄学派诗人,即所谓“主要的次要诗人”或“最伟大的小诗人”。(西渡,2005:51)这也许是因为他诗作数量相对较少的缘故。
马维尔在英国文学史上自有他不可磨灭的地位,他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诗人。首先,他继承了伊丽莎白时代的浪漫主义传统,比如斯宾塞、西德尼田园诗的风格,而且通过与玄理诗特点的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其次,他开启了十八世纪古典主义的“理性时代”,批判和讽刺的诗歌逐渐取代抒情诗。他写诗多用双行偶句,下启了德莱顿和蒲柏的诗风。“他的诗作虽不多,正好跨着这两个诗歌潮流,在英国诗歌发展过程中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标志着从文艺复兴后期到古典主义的过渡。”(西渡,2005:51)
二、《花园》远观 —— 田园诗与玄理诗的完美融合
马维尔最广为人知的诗当属以“及时行乐”为主题的《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但是他的《花园》一诗自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一首以田园生活为背景而创作的宁静而深沉的作品。”(杨冬、张云君,2009:242)该诗文字绮丽,音韵优美,意象生动,思想深邃,将田园诗的风格和玄理诗的特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首先,该诗属于“牧歌”传统,也称田园诗,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诗人忒奥克里托斯,他被认为是田园诗的创始人,“田园诗,顾名思义,就是描写牧人们生活的诗歌,在他的笔下,牧羊人谈吐优雅,吟唱优美的歌谣,生活充满诗情画意。”(约翰·阿尔伯特·梅西,2006:55)他的田园诗对西方诗歌影响很大,使得这种诗体成为西方近代几乎所有语言的一个传统诗体之一。文艺复兴时期,田园诗再度成为受人喜爱的体裁,代表作有斯宾塞的《牧童月历》及马娄的《多情牧童致爱人》。英国诗人蒲柏十六岁时写了春夏秋冬四首牧歌,在序言里他宣称“牧歌是人们所说的黄金时代的图像”。(西渡,2005:58)的确,牧歌这一西方文学中的不朽传统,已成为诗人在遭遇挫折或对现实不满时寄托希望和理想的载体。马维尔在《花园》里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韦治伍德在《十七世纪英国文学》一书中指出:“这首最可爱的花园诗是对英国失去了的和平的一首挽歌。”(西渡,2005:61)
与传统田园诗描绘牧羊人生活的广阔田野不同,《花园》描绘的是伊甸园般的园林美景。诗人躲开追名逐利的人群,远离熙熙攘攘的人间,来到一座田园风光浓郁、有花木林泉之胜的园林。这个花园满目翠绿,幽静安宁,诗人独自漫步其中,尽享园中之乐,清新自然的气息让读者也不禁心向往之。
其次,马维尔之前的诗人在田园诗作中多以歌咏爱情为主题,但是作为虔诚清教徒和玄学派诗人的马维尔则在描绘田园美景之外,融入了浓厚的宗教意味和哲理思考。玄学派诗歌的突出特征在于对新颖意象和奇特比喻的运用。这些诗歌常采用说理辩论的方式,从科学、哲学、神学中摄取意象,善用典故,主题复杂,充满了智慧与创造力,被称作“学人之诗”,那些奇异而新颖的意象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这首《花园》诗一开始先用说理的口气批评人们无端为功利名誉烦恼,然后指出粉红脂白不如这满园翠绿可爱,用象征的手法说男女之爱不如对自然之爱,下一节引用两个典故,说明人生和爱情一样,热闹之后要退隐到大自然之中。“花园”这个标题让人联想到上帝创造的伊甸园,在第五节里,诗人忽然跌了一脚,这是充满宗教联想的比喻。第六节中出现了名句“把一切创造出来的,都化为虚妄,变成绿荫的中一个绿色思想”。绿荫和绿色思想的对照,意象清新,内涵丰富。然后,诗人的灵魂化身为一只白鸟,在泉水边整理它的翎翮。生动优美的意象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以哲理入诗,正是玄学派诗歌的特点之一。最后诗人回到现实中的花园,花匠用花草设计了一个日晷,借用天文学的意象表达时间主题。纵观《花园》全诗,处处可见玄理诗的典型特征。
三、《花园》探幽 —— 退隐 神游 回归
诗人恰似一个向导,带领读者开始一场奇妙之旅,先是退隐到一座幽静的园林之内,然后神游其中,最后回归现实。
西方文学中的花园,是十分常见的意象,花园主题常和退隐思想结合。一般是从社会现实出发,在对比中或歌颂田园牧歌世界的美好,或描述退隐乡间的快乐,或表达沉思带来的心灵喜悦。这首诗的第一节谴责世人不知享受园林之乐,只知沽名钓誉,追名逐利,用棕榈叶奖赏胜利者,用橡树叶嘉奖勇士,用月桂做桂冠献给诗人,而这些只会给人带来烦恼,为什么不去欣赏整个园林,偏去争那些草木呢?第二、三、四节发展了第一节的思想,在这里,诗人邂逅了久寻而不遇的“宁静”和“天真”,得以感受这“甜美的幽独”。接着,诗人对比了女子之美和自然之美,白色、红色象征着前者,翠绿则象征着后者,诗人认为女子之美远不及自然之美,凡俗的男女之爱也不如园林之爱圣洁。紧接着第四节引用两个神话典故,太阳神阿波罗追求仙女达芙妮,潘神追求女神希任克斯,追而不得,两位女神分别变成了月桂和芦苇,在热烈的追逐之后,爱在自然里找到了“最好的影息地”,女子之美变成自然之美,男女之爱也转化成自然之爱,从而都得到了永恒,这儿完美体现了玄学派诗人对“奇喻”的运用。
在第五、六、七节中,诗人开始了他的神游之旅。这场神游之旅又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逐层递进。第一层可称为感官的愉悦。第五节的描写盈溢着浓郁的感官美,“成熟的苹果”,“甜美的葡萄”,“美酒一般的琼浆”,缠绕的瓜藤,拟人化了的自然分外可爱,好似对待恋人一样对待诗人。沉醉之际,诗人被瓜绊了一脚,倒在了青草上,从而进入了第二层次的体验——头脑的幸福。第六节写到,“头脑因乐事减少,退缩到自己的幸福中去了。”只有在这宁静的花园里,头脑才可以清醒地反观和认识自我,找到真正的幸福。头脑能够创造一个新世界——绿色的世界。在这里,一切都化成了无形的、不受尘世沾染的、无邪的绿色思想,诗人体验了第三个层次——灵魂的狂喜。在这园林的泉边树下,灵魂摆脱了肉体的外衣,化作一只白鸟,“滑翔到果树的枝上”,梳拢它银白色的羽毛,在更长途的飞翔之前,这银色的羽毛上如水波似地荡漾着各色光彩。“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人的魂灵只有通过暂时摆脱肉体的束缚,进入出神状态,才能达到与神相交的境界——即更长途的飞翔,从而窥见真理,这一节用优美的意象表达了这一思想。”(王佐良、李赋宁,2006:262)
经历过三重体验之后,第八节诗人总结道:“这就是幸福的“花园境界”的写照”,然后又认识到这种幸福是不会属于凡人的,诗人也不能永远处在出神的境界,还是要回归到现实中间。第九节中诗人回到了现实中的花园,在这里花匠用花草设计了一个日晷,温和的阳光照在芬芳的花草上,标记出时间,辛勤的蜜蜂也一边工作一边计算它的时间。“如果没有花草蜜蜂这些自然界的东西,就计算不出时间,时间就是不存在的,于是大自然就战胜了时间,获得了永恒。”(王佐良、李赋宁,2006:263)至此,诗人仍然在赞咏自然。
四、《花园》回望 —— 绿荫里沉思的白鸟
关于马维尔整首诗,当代英国诗人、批评家燕卜逊认为是“通过解决矛盾达到理想的单纯境界”。(西渡,2005:60)杨周翰先生认为这首诗“从正面表达马维尔的理想精神境界”。(西渡,2005:61)王佐良先生认为“这首诗探讨的是什么样的世界才是人的理想世界”。(王佐良、何其莘,2006:255)他对这首诗做了精到的总结:“诗人感到在人世追逐荣名实在不如隐居花园,后来凭想象进入了一个无忧的伊甸园。但是中间经过若干层次,一层比一层更纯净,更自在,直到超凡脱尘,而他的伊甸园又不同与圣经上的伊甸园,其中并无夏娃出现,也就没有“原罪”的威胁。然而诗人又知道希冀“超出凡人的部分,是妄想”,所以最后一节又回到一种中层境界,安于“用碧草和鲜花来计算”时间的人世的普通的花园”。(王佐良,1991:29)跟随诗人结束花园之旅,置身园外回望时,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在乱世中的处世态度,那就是他追求的幸福的“花园境界”——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求纯净的、永恒的美,像一只栖息在绿荫中的白鸟,在宁静、无邪的花园里独自沉思,体验感官、头脑和灵魂的三重喜悦。
参考文献:
[1]西渡,《名家读外国诗》,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杨冬、张云君,《西方中古和文艺复兴文学》下册,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3]约翰·阿尔伯特·梅西著,孙青玥等译,《文学史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王佐良、李赋宁等,《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王佐良、何其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6]王佐良,《英诗的境界》,北京:三联书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