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感恩德育氛围中成长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tong8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关心他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感恩教育是一个基点,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忘报”的美德,但是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学生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或许,很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渴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对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缺少感恩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案例背景:
  感恩,绝不是对父母之恩简单的回报,它是学生本身的一种责任意识、自立及自尊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的要求,更是生命的一个基本使命。当今不少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太缺少感恩之心,父母为他做什么,他都觉得是理所当然,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成长在舒适环境中的孩子不懂得劳动的艰辛,更不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独生子女在家中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等不良品行;尤其是农村未成年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相当普遍,我校留守学生约占三分之一,孩子行为引导及感恩教育显得更加缺乏,父母与子女之间心灵的沟通也很困难。
  孩子学习成绩再好,再出色,没有感恩之心是不行的。从小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长大后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我们学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让学生从中体会父母的不易,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让孩子懂得回报,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的朴素情感升华为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案例简介:
  (一)制定感恩教育活动方案,成立感恩教育领导小组
  2006年秋季,学校把“弘德”办学理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政教处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强化校园德育环境建设,以净化、美化校园环境为着力点,以争创“五星班级”和“文明学生”为目标,,不断规范学生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全校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开学初,政教处把感恩教育作为本学年学生德育工作的重点,制定出详实的活动方案,成立了感恩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德育班子各自的职责,安排了各阶段的目标及任务。
  (二)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宣传活动,在学生心灵深处渗透感恩思想
  2006年10月,周坪中小学举行感恩教育专题讲座,介绍中外名人的感恩故事;2006年11月,全校师生学唱“感恩的心”,学做“感恩手语操”;2007年3月,学习“感动中国十佳人物——黄舸、丛飞的典型事迹”,之后还组织学生认真撰写了学习心得。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举行“感恩行动释荣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启发、得教育
  2007年1月,学校一千多名师生举行“感恩行动誓师大会”,20个班级分别宣读了感恩誓词,每个学生在誓师横幅上签了名。各班在学校的指导下开展了“四个一”的活动:即针对自己平常的表现,作一次思想行为陋习大检查并写出整改计划;办一份手抄报,感怀长辈曾给予的无私奉献和养育之恩;搜集整理名人故事,举行一次以“感谢母亲”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或是感恩主题班会;参与一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的实践活动,并写好活动心得。一时间,感恩成了学校、家庭、社会谈论的主题:孩子回家帮父母做饭、洗衣,为父母倒茶、洗脚;学生在校园帮同学提水、帮老师打扫办公室;学生到幸福院慰问老人、清理河道垃圾、为身患地中海贫血症的唐建平同学捐款。一颗颗纯真的童心也在感恩实践活动中受到了熏陶,得到了教育。
  (四)以“感恩演讲”的形式搞好活动总结,倡导学生做一个知恩图报的接班人
  2007年5月,学生在学习感恩精神、参与感恩活动的基础上人人撰写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稿,先是分班开展演讲活动,再在此基础上每班推荐一名优秀学生参与全校的演讲活动。演讲会上,一名又一名学生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师生,他们为之感动,他们为之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这是真情的表露,这是德育的力量。校长在活动总结中说道:每一个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让感恩这一中国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愿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知恩、感恩和有责任心的中国人。
  活动效果:
  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感恩美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系列化教育活动。德育应回归生活,以生活为导向,从生活性问题入手,顺应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多形式,多层次实施感恩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有情感、有爱心、有灵性、有怜悯之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报恩,逐步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学生从“感恩父母”活动中体会到了父母把自己养育大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自己一定要从小好好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学习之余要多关心父母,要用优异的成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从“感恩老师”活动中体会到了老师培养学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听从老师的教诲,尊敬老师,以优异的成绩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学生从“感恩同学”活动中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是多么的真诚,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是多么重要,与同学相处要有爱心,让班级体充满爱,让每一个学生在爱心下健康成长。学生从“感恩社会”活动中体会到了我们感谢一切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也应去帮助一切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充满关爱。这一活动的开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使社会都来关注感恩教育。 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体会到老师的辛劳,培养了学生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去感谢父母和每一位老师。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明白了人的一生中应该感谢人很多,朋友、同学、亲友、陌生人等等。正是有了关爱和感恩的心,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温馨和美丽。
其他文献
摘 要:辛弃疾议论词数量虽不多,亦未引起研究者足够关注,但其词中所表现的对朝廷黑暗的鞭笞、对官场腐朽的批驳以及对自己坎坷人生的反省和感喟力透纸背,震撼人心。其抒写手法却是以幽默代替控诉,以自嘲代替牢骚,是一种含泪的笑,是一曲悲愤的欢歌,独具艺术魅力。  关键词:稼轩 议论词 鞭笞朝廷 批驳官场 感喟人生    作为豪放词、作为爱国词人的代表,辛弃疾创作了大量“雄深雅健”的作品,更获得了“英雄之词”
期刊
摘 要: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冷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距离现实生活遥远,不易理解,而教师又没有深入挖掘和生动展现历史本身的魅力与价值所致。历史新课程要求教师加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历史、开拓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大量国外课堂活动设计实例,对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的特点进行了认真的思索。  关键词:生活化 中学历史 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渐渐步入日常课堂,历
期刊
摘 要:攀比心理是孩子成长中受外界环境熏染而形成的一种后天习惯。本文着重从如何正确对待孩子攀比心理谈起,倡导培养孩子健康的心里品质。  关键词:攀比 性质 品质形成    比奢侈,比“英雄”,这都是孩子们没有正确认识自我的一种不成熟的心理行为,这样对待比是一种极度不良的心态。比聪明,比谁成绩好,本质是好,但当比输时,容易造成一种堕落的情绪,伤了自尊心,打击自信心,影响身心发展。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
期刊
摘 要: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是穿新鞋走老路,还是彻底抛弃应试教育下陈旧的思想和观念,“3.14”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关注,去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 预习 思想教育 思考     【案例背景】“圆的周长”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重点之一。本课时的重点是圆的周长计算。难点是建立圆周率的概念。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课前除了布置学生预习,还让学生精心准备上课用的实验工具,如细线、圆形物体(
期刊
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知识已成为每个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各个专业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作为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我认为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大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职校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都不是很好,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这样才能真正使计算机成为他们的一个应用
期刊
2006年11月17日,我参加福建省“儿童美术教育”研讨会并在福州钱塘小学为与会的老师上了这节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20课,《形形色色的世界》(欣赏·评述)这一课例。这次为改变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长期以来教师单纯的“给予式”的欣赏教学方式,我对本课加以了探究式的尝试。上完了这节课后学生们都非常激动,许多同学跟我说:“美术欣赏课也可以这么上太有趣了”,听了学生们真诚的话语,我也很兴奋。看到了同学们
期刊
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高中语文第三册学了两个单元的古典诗歌后,我问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学生跟我谈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令我感到,我的教学出现了问题。  于是,我从各方面进行了反思。  1 从教材安排看,高二是集中解决诗歌鉴赏问题。两个单元的诗歌例文,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名家的名篇,并没有系统地教给学生具体的鉴赏方法。  2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将每一首诗词的亮点
期刊
[个人观点]:只有动手操作的活动才是有效的思维活动?  [观点分析]:新课程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课堂的组织者们千方百计地为学习者创设动手实践活动,他们认为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是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他们
期刊
经过几天《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培训,我有了如下的认识:    一、课堂设计理念的更新    1、教师首先将学习任务、活动要求(比如每节课要总结、整理知识框架,完成单元学习后要做演示文稿和网站,也可以边学边做等)布置下去。  2、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以落实学习目标为核心,以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以及个性化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要落实这一环节,问题设计是关键)  3、在学生们的探究过程中,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之后,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愿学、爱学、乐学。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1、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  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热爱教育事业,充满激情、全身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