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关心他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感恩教育是一个基点,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忘报”的美德,但是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学生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或许,很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渴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对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缺少感恩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案例背景:
感恩,绝不是对父母之恩简单的回报,它是学生本身的一种责任意识、自立及自尊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的要求,更是生命的一个基本使命。当今不少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太缺少感恩之心,父母为他做什么,他都觉得是理所当然,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成长在舒适环境中的孩子不懂得劳动的艰辛,更不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独生子女在家中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等不良品行;尤其是农村未成年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相当普遍,我校留守学生约占三分之一,孩子行为引导及感恩教育显得更加缺乏,父母与子女之间心灵的沟通也很困难。
孩子学习成绩再好,再出色,没有感恩之心是不行的。从小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长大后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我们学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让学生从中体会父母的不易,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让孩子懂得回报,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的朴素情感升华为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案例简介:
(一)制定感恩教育活动方案,成立感恩教育领导小组
2006年秋季,学校把“弘德”办学理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政教处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强化校园德育环境建设,以净化、美化校园环境为着力点,以争创“五星班级”和“文明学生”为目标,,不断规范学生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全校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开学初,政教处把感恩教育作为本学年学生德育工作的重点,制定出详实的活动方案,成立了感恩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德育班子各自的职责,安排了各阶段的目标及任务。
(二)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宣传活动,在学生心灵深处渗透感恩思想
2006年10月,周坪中小学举行感恩教育专题讲座,介绍中外名人的感恩故事;2006年11月,全校师生学唱“感恩的心”,学做“感恩手语操”;2007年3月,学习“感动中国十佳人物——黄舸、丛飞的典型事迹”,之后还组织学生认真撰写了学习心得。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举行“感恩行动释荣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启发、得教育
2007年1月,学校一千多名师生举行“感恩行动誓师大会”,20个班级分别宣读了感恩誓词,每个学生在誓师横幅上签了名。各班在学校的指导下开展了“四个一”的活动:即针对自己平常的表现,作一次思想行为陋习大检查并写出整改计划;办一份手抄报,感怀长辈曾给予的无私奉献和养育之恩;搜集整理名人故事,举行一次以“感谢母亲”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或是感恩主题班会;参与一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的实践活动,并写好活动心得。一时间,感恩成了学校、家庭、社会谈论的主题:孩子回家帮父母做饭、洗衣,为父母倒茶、洗脚;学生在校园帮同学提水、帮老师打扫办公室;学生到幸福院慰问老人、清理河道垃圾、为身患地中海贫血症的唐建平同学捐款。一颗颗纯真的童心也在感恩实践活动中受到了熏陶,得到了教育。
(四)以“感恩演讲”的形式搞好活动总结,倡导学生做一个知恩图报的接班人
2007年5月,学生在学习感恩精神、参与感恩活动的基础上人人撰写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稿,先是分班开展演讲活动,再在此基础上每班推荐一名优秀学生参与全校的演讲活动。演讲会上,一名又一名学生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师生,他们为之感动,他们为之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这是真情的表露,这是德育的力量。校长在活动总结中说道:每一个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让感恩这一中国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愿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知恩、感恩和有责任心的中国人。
活动效果:
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感恩美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系列化教育活动。德育应回归生活,以生活为导向,从生活性问题入手,顺应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多形式,多层次实施感恩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有情感、有爱心、有灵性、有怜悯之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报恩,逐步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学生从“感恩父母”活动中体会到了父母把自己养育大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自己一定要从小好好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学习之余要多关心父母,要用优异的成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从“感恩老师”活动中体会到了老师培养学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听从老师的教诲,尊敬老师,以优异的成绩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学生从“感恩同学”活动中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是多么的真诚,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是多么重要,与同学相处要有爱心,让班级体充满爱,让每一个学生在爱心下健康成长。学生从“感恩社会”活动中体会到了我们感谢一切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也应去帮助一切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充满关爱。这一活动的开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使社会都来关注感恩教育。 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体会到老师的辛劳,培养了学生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去感谢父母和每一位老师。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明白了人的一生中应该感谢人很多,朋友、同学、亲友、陌生人等等。正是有了关爱和感恩的心,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温馨和美丽。
案例背景:
感恩,绝不是对父母之恩简单的回报,它是学生本身的一种责任意识、自立及自尊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的要求,更是生命的一个基本使命。当今不少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太缺少感恩之心,父母为他做什么,他都觉得是理所当然,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成长在舒适环境中的孩子不懂得劳动的艰辛,更不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独生子女在家中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等不良品行;尤其是农村未成年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相当普遍,我校留守学生约占三分之一,孩子行为引导及感恩教育显得更加缺乏,父母与子女之间心灵的沟通也很困难。
孩子学习成绩再好,再出色,没有感恩之心是不行的。从小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长大后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我们学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让学生从中体会父母的不易,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让孩子懂得回报,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的朴素情感升华为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案例简介:
(一)制定感恩教育活动方案,成立感恩教育领导小组
2006年秋季,学校把“弘德”办学理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政教处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强化校园德育环境建设,以净化、美化校园环境为着力点,以争创“五星班级”和“文明学生”为目标,,不断规范学生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全校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开学初,政教处把感恩教育作为本学年学生德育工作的重点,制定出详实的活动方案,成立了感恩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德育班子各自的职责,安排了各阶段的目标及任务。
(二)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宣传活动,在学生心灵深处渗透感恩思想
2006年10月,周坪中小学举行感恩教育专题讲座,介绍中外名人的感恩故事;2006年11月,全校师生学唱“感恩的心”,学做“感恩手语操”;2007年3月,学习“感动中国十佳人物——黄舸、丛飞的典型事迹”,之后还组织学生认真撰写了学习心得。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举行“感恩行动释荣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启发、得教育
2007年1月,学校一千多名师生举行“感恩行动誓师大会”,20个班级分别宣读了感恩誓词,每个学生在誓师横幅上签了名。各班在学校的指导下开展了“四个一”的活动:即针对自己平常的表现,作一次思想行为陋习大检查并写出整改计划;办一份手抄报,感怀长辈曾给予的无私奉献和养育之恩;搜集整理名人故事,举行一次以“感谢母亲”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或是感恩主题班会;参与一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的实践活动,并写好活动心得。一时间,感恩成了学校、家庭、社会谈论的主题:孩子回家帮父母做饭、洗衣,为父母倒茶、洗脚;学生在校园帮同学提水、帮老师打扫办公室;学生到幸福院慰问老人、清理河道垃圾、为身患地中海贫血症的唐建平同学捐款。一颗颗纯真的童心也在感恩实践活动中受到了熏陶,得到了教育。
(四)以“感恩演讲”的形式搞好活动总结,倡导学生做一个知恩图报的接班人
2007年5月,学生在学习感恩精神、参与感恩活动的基础上人人撰写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稿,先是分班开展演讲活动,再在此基础上每班推荐一名优秀学生参与全校的演讲活动。演讲会上,一名又一名学生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师生,他们为之感动,他们为之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这是真情的表露,这是德育的力量。校长在活动总结中说道:每一个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让感恩这一中国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愿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知恩、感恩和有责任心的中国人。
活动效果:
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感恩美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系列化教育活动。德育应回归生活,以生活为导向,从生活性问题入手,顺应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多形式,多层次实施感恩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有情感、有爱心、有灵性、有怜悯之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报恩,逐步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学生从“感恩父母”活动中体会到了父母把自己养育大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自己一定要从小好好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学习之余要多关心父母,要用优异的成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从“感恩老师”活动中体会到了老师培养学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听从老师的教诲,尊敬老师,以优异的成绩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学生从“感恩同学”活动中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是多么的真诚,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是多么重要,与同学相处要有爱心,让班级体充满爱,让每一个学生在爱心下健康成长。学生从“感恩社会”活动中体会到了我们感谢一切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也应去帮助一切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充满关爱。这一活动的开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使社会都来关注感恩教育。 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体会到老师的辛劳,培养了学生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去感谢父母和每一位老师。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明白了人的一生中应该感谢人很多,朋友、同学、亲友、陌生人等等。正是有了关爱和感恩的心,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温馨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