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年的多事之秋到2005年的纷乱春天,从业绩造假的传闻到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400%的神话延续,中集集团(SZ 000039)的形象时明时暗,持有其股票的中小投资者们也在冰与火中煎熬了近4个月。
2004年10月28日,中集集团公告第3季度每股收益1.767元,高居沪深两市榜首。此后,网上就开始流传其业绩造假的消息。中集为此于11月3日发布公告,就投资者关注的公司经营业绩尤其是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及应收账款等情况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进入2005年,中集仍然难逃困扰。2月4日,国内某财经媒体发布了三位会计专业人士的质疑文章《七问中集》,从七个方面对中集的业绩提出较为专业的疑问。此文旋即在网上广为流传,一时间众多投资者难辨真伪。中集不得不于2月16日再次因传言而发布公告,对“七问”一一回应。
在此期间,中集股价虽偶有波动,但一直稳步上扬,从2004年6月除权以来,已涨了一倍有余。3月4日,中集公布了2004年度财务报告,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分别达到265,68亿元和23.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2.52%和249.94%。此后,其股价攀升到32元之上,走势之坚挺在如此弱势格局下令人侧目。
但似乎高处不胜寒,3月23~24日,中集股价突然掉头向下,两日累计跌幅超过10%,成交量也有明显放大,以至令人怀疑流传的各种质疑是不是确有共事。对于业绩和股价走势一致、双双上升的中集,市场各方给予了太多关注,各怀目的发表看法。
机构投资者和各证券研究所仍给予较为积极的评价,投资分析报告纷纷给出“增持”和“谨慎推荐”的评级。其中,国泰君安研究所在3月24日的报告中,将中集的评级由“增持”凋为“谨慎增持”,其原因在于“目前股票的巨大涨幅,但中长期依然看好”。而国信证券是近期给予中集关注最多的机构,其分析师郭亚凌分别于3月5日、14日、25日、4月6口4次发布报告,都给出“谨慎推荐”的评级。根据一份券商的调查,截至4月6日,有14名分析师关注中集,4人推荐买入,8人推荐强力买入,2人建议观望。
对于中集股价在3月底的突然波动,有市场人士表示,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其业绩有问题之前,不能武断地得出结论。即使有人在抛售,也并不能证明公司本身就有问题,因为不能排除有机构利用传言做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
而一向在争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媒体的声音则更呈现出多样性。上文提及的发表《七问中集》的媒体希望能通过逆耳的声音达到理性争辩的目的。还有媒体大腕认为,中集的兴起缘于中国远洋运输业在全球的崛起,集装箱不过是“铁皮包装箱”,属于缺乏技术含量的行当,全球集装箱市场容量有限,中集的增长看得到头,其增长神话不足以成为神话。
事实上,正是由于集装箱所谓的“缺乏技术含量”,在经营中还要受到上下游的一起积压,中集的增长才显得可贵。中集背靠中远、招商局两大股东,毋庸置疑,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业绩提升有所助益,但中海、马士基这些运输巨头却尚未在集装箱领域一争高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长期关注中集,他认为;员工工资水平和上游成本不断上升,而净利润却能保证不断提高,靠的就是公司几百项成本管理的变革。
中集也早就意识到集装箱市场的容量有限,从2002年中集正式启动了半挂车业务,2004年该项营收已达23亿元,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道路运输车辆生产商。在4月8日小集的股东大会上,公司总裁麦伯良表示:“集装箱制造到2006年占中集80%,2007年会下降到60%。专用车在资源整合后净利润会提高。”
在这场争论中,中小投资者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人,也是相对的弱势群体。其中一名重庆投资者郭祥于3月16日致信媒体咨询;近来媒体对中集集团业绩有一些质疑,公司的回应解释似乎不能完全让人满意。公司的股价持续上涨能到何时?二级市场上的风险多大?经营方面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基金集中持股的流动性风险又怎样?
拥有骄人财务报表的公司能瞬间招致非议,受到广泛质疑,这源于中国股市的传统。因为媒体的报道或是专家的揭露,经不住考验、分崩瓦解的公司屡见不鲜。于是,真假难辨,不管好坏,都需要质疑。
2004年10月28日,中集集团公告第3季度每股收益1.767元,高居沪深两市榜首。此后,网上就开始流传其业绩造假的消息。中集为此于11月3日发布公告,就投资者关注的公司经营业绩尤其是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及应收账款等情况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进入2005年,中集仍然难逃困扰。2月4日,国内某财经媒体发布了三位会计专业人士的质疑文章《七问中集》,从七个方面对中集的业绩提出较为专业的疑问。此文旋即在网上广为流传,一时间众多投资者难辨真伪。中集不得不于2月16日再次因传言而发布公告,对“七问”一一回应。
在此期间,中集股价虽偶有波动,但一直稳步上扬,从2004年6月除权以来,已涨了一倍有余。3月4日,中集公布了2004年度财务报告,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分别达到265,68亿元和23.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2.52%和249.94%。此后,其股价攀升到32元之上,走势之坚挺在如此弱势格局下令人侧目。
但似乎高处不胜寒,3月23~24日,中集股价突然掉头向下,两日累计跌幅超过10%,成交量也有明显放大,以至令人怀疑流传的各种质疑是不是确有共事。对于业绩和股价走势一致、双双上升的中集,市场各方给予了太多关注,各怀目的发表看法。
机构投资者和各证券研究所仍给予较为积极的评价,投资分析报告纷纷给出“增持”和“谨慎推荐”的评级。其中,国泰君安研究所在3月24日的报告中,将中集的评级由“增持”凋为“谨慎增持”,其原因在于“目前股票的巨大涨幅,但中长期依然看好”。而国信证券是近期给予中集关注最多的机构,其分析师郭亚凌分别于3月5日、14日、25日、4月6口4次发布报告,都给出“谨慎推荐”的评级。根据一份券商的调查,截至4月6日,有14名分析师关注中集,4人推荐买入,8人推荐强力买入,2人建议观望。
对于中集股价在3月底的突然波动,有市场人士表示,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其业绩有问题之前,不能武断地得出结论。即使有人在抛售,也并不能证明公司本身就有问题,因为不能排除有机构利用传言做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
而一向在争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媒体的声音则更呈现出多样性。上文提及的发表《七问中集》的媒体希望能通过逆耳的声音达到理性争辩的目的。还有媒体大腕认为,中集的兴起缘于中国远洋运输业在全球的崛起,集装箱不过是“铁皮包装箱”,属于缺乏技术含量的行当,全球集装箱市场容量有限,中集的增长看得到头,其增长神话不足以成为神话。
事实上,正是由于集装箱所谓的“缺乏技术含量”,在经营中还要受到上下游的一起积压,中集的增长才显得可贵。中集背靠中远、招商局两大股东,毋庸置疑,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业绩提升有所助益,但中海、马士基这些运输巨头却尚未在集装箱领域一争高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长期关注中集,他认为;员工工资水平和上游成本不断上升,而净利润却能保证不断提高,靠的就是公司几百项成本管理的变革。
中集也早就意识到集装箱市场的容量有限,从2002年中集正式启动了半挂车业务,2004年该项营收已达23亿元,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道路运输车辆生产商。在4月8日小集的股东大会上,公司总裁麦伯良表示:“集装箱制造到2006年占中集80%,2007年会下降到60%。专用车在资源整合后净利润会提高。”
在这场争论中,中小投资者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人,也是相对的弱势群体。其中一名重庆投资者郭祥于3月16日致信媒体咨询;近来媒体对中集集团业绩有一些质疑,公司的回应解释似乎不能完全让人满意。公司的股价持续上涨能到何时?二级市场上的风险多大?经营方面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基金集中持股的流动性风险又怎样?
拥有骄人财务报表的公司能瞬间招致非议,受到广泛质疑,这源于中国股市的传统。因为媒体的报道或是专家的揭露,经不住考验、分崩瓦解的公司屡见不鲜。于是,真假难辨,不管好坏,都需要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