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制造了暴力班长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不同的案例,表面看起来有些不同,一个是方法问题,一个是性格问题。其实,撇开这表面的不同,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他们本质都是一样的,都认为自己是班长,就拥有了对同伴“生杀予夺”的特权。而这种特权,其实就是我们老师自己种下的因、结下的果。这种因果虽然不是立竿见影地报应到施因的老师身上,却让别的老师享受到了这种因果惩罚。案例中的两位老师,只不过是这种因果惩罚的受害者。
  是谁制造了铁血班长——我不说铁血班干,一般班干部是不敢那么做的,能够这么做的,一般只有班长——所以,是谁制造了铁血班长,是谁给了班长施暴的权力?
  仔细思考,我们不禁倒抽一口凉气:是我们自己制造了铁血班长。
  第一,是我们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干部观念教育,让班长错误地以为他拥有对同伴的施暴权力。这两个案例中班长究竞是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艺术性,还是本质上缺乏正确的干部观念、养成对同伴施暴的恶习呢?我看关键还是正确的干部观念缺失,使他们错误地采取了简单粗暴的办法来管理班集体。我在很多老师中调查过:你对学生进行过正确的干部观念教育吗?你认为你班上的干部最主要的职能是什么呢?很多老师回答不上来,简单地认为“干部就是管理的工具”,很少有班主任说“干部其实就是服务”。在学生中,我也同样进行了很多次调查,几乎很少有学生说得出干部就是服务的观念。既然不明白管理就是服务、干部就是服务,那么,铁血班长对同伴施暴就很容易理解了。为什么呢?他们只片面地强调管理就是约束,管理就是对被管理对象进行各种惩罚啊!他们并不知道管理还有服务,管理还要有监督,因此,他们遇到同伴不服从管理,或管理效果不好了,就用暴力压服。徐老师的班长扔凳子,黄老师的小江打人,就是这种错误管理理念下的体现。
  第二,是我们老师的默许和怂恿,助长了班长的特权思想。在平常的闲聊中,常常发现下面一些现象——一些班主任很自豪地说:“我们班上,很多事情不要我亲自动手,干部们说了算。”“我那班长能干呢,有时我不在,他一个人就把同学管理得服服帖帖。”一些任课教师也在旁边推波助澜:“我那次看见你们班的班长惩罚违纪学生,一个人拿着教鞭,敲得同学话都不敢说,真有威信!”……其实这哪里是有威信,分明是狐假虎威啊!是班长依仗着背后有班主任撑腰才敢意气用事,同学面对班长的淫威敢怒不敢言啊!我们很多老师没有想清楚这一点,倒一味地欣赏班长的能力,默许他们的特权行为,结果就成了一种怂恿,让其他学生形成了一个错误认识:只要你是班长,你就拥有对同伴施暴的权力。于是,孩子们从小学到中学,在个人意识未完全觉醒的情况下,也默认了这种行为的合法性。教育是一种影响,并不是说我们放纵了这一个班长,这个班长的暴力行为才是我们种下的恶果。我不这样看,别的孩子从旁观中学会了这种恶习,那也是我们的影响。两个案例中的铁血班长诞生,大家看是不是有这种成长氛围呢?
  第三,是班主任对班长的过分依赖,让班长拥有了施暴特权。我们很多老师治理班级,不是发动全体学生参与管理,而是依靠一两个能力突出的班长,一旦发现,便认为班级管理有法了。我们去看看,很多老师选干部,是不是首先观察的就是班长?班长找到了,是不是他们就放心了?是这样的啊!很多老师的干部管理经验就是找班长:甚至还有老师搬出魏书生来——你看,人家名师不也一样是找班长吗?我沉默,我无奈,我摇头。依靠一个班长管理班级不是一个正常的好现象,那样很容易造成班长权力过大的管理弊端。你想想,在这种过分依赖的情况下,班长一人之下、数十人之上啊,他不施暴,谁施暴?在缺乏一个团体管理体制和民主管理风气的班级里,班长个人的权力很容易在班主任过分依赖的环境里暴涨。很多班长对同伴施暴,甚至超出了他们个人的身体力量。我曾亲眼看见一个低年级的小班长在教室里打自己高大的同伴而对方不敢还手。其实,高个子同伴屈服的不是对方拳头的厉害,而是人家身上的班长身份。你看,多可怕!
  第四,是我们老师平时教育方式简单,让干部们学了坏样。教师不能够体罚学生,这是一个规定,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老师情绪一来,就动手打了学生。平时没有学生反抗,没有家长告状,没有媒体曝光,很多老师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甚至有老师打学生“顺手”了, “三天两天不打手就痒”。剥开两个案例班长施暴的表面现象,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地就发现这个原因了呢?黄老师的铁血班长,曾在重庆一著名行走学校接受过“正规教育”——那里的“正规教育”是什么呢?“教官们一切用鞭子解决问题,强权就是真理”,因此小江认为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样才是他“度过的最愉快的时光”。是班长的人格认知有问题吗?是,但又不仅仅是。男性血脉中天生有一种武力征服欲,都渴望能在体力上征服别人。因此,当黄老师的铁血班长在“行走学校”挨打之后,他感觉的居然不是愤怒,而是“最愉快的时光”,他在寻找机会体会一下暴力管理的“荣光”!所以他到了黄老师班上之后,就伺机做班长,一旦班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实施他的暴力王国梦想。所以,我说,是我们很多老师(包括行走学校的)简单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学了坏样,徐老师和黄老师只不过在给别人揩屁股。
  第五,是一把手监控制度的缺乏,让班长拥有了对同伴施暴的机会。这几乎成了我们传统管理文化中的一道致命硬伤。你看,在我们的单位,在我们的政府机构,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是不是都对一把手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把手犯错误,是不是很让被管理者无奈?因此,我常常对一些老师说,衡量你的班级管理是否民主,我就看你是不是只依靠班长做事情。你只依靠班长,班上缺乏一套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你的民主管理就是假的,你只不过是用班长代替了你进行专制管理而已。学生没有权力监督班主任,自然也就不敢监督班长:班长权力一旦失去监控,就会膨胀为恶习。因此,产生暴力班长,产生铁血班干,实际就是一把手缺乏监督机制造成的。这个监督管理机制,可以是班主任深入学生中调查,随时掌握班长工作情况:可以是班情绿色通道,学生可以随时把意见向班主任汇报;可以是班上成立一个监督管理机构,比如说班级大会,一切以集体讨论为准;还可以是行政管理、制度出台、 “司法调解”三权分立……总之,让一把手置于全体学生监督之下,是解决铁血班长、提高干部效能的唯一之路。
  第六,是班主任的用人失察,诞生了暴力班长。这是两个案例的共同特征,因为两个案例都是班长对同学施暴后,其他学生反映到班主任耳朵中班主任才知道的。尤其是第二个案例,在讨论中,有老师说第二个案例中小江同学还有性格问题,不仅仅是管理缺乏艺术。因此,我们不难思考一个问题——谁让带病干部上岗的?机会是谁给的?很显然,我们班主任在用人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用人失察,让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做了班长。选用班干部,是一个重要的工作,要谨慎观察,不要只凭印象。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哉?人焉度哉?”意思就是我们看一个人是否适合做班长,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耳朵多听学生反映、利用眼睛多观察他的言行、动用脑子多想想学生干部那样做的背后原因,干部是什么样的人也就躲藏不住了。
  我们很多老师总把思维集中在如何解决学生问题上,很少去想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因此问题总难解决。我认为,要解决暴力班长问题,首先我们老师要解决上面一系列问题,只有把班主任身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不易产生暴力班长。即使是第二个案例中有人格认知缺陷的学生,也能够从班主任的身上管窥到做人的道理,从而找到自己修身之路。
其他文献
春天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春天的博爱值得我们学习。春天对谁都不薄,不论美丑贵贱高低,她都给予温暖,给予爱,给予新生。她给美丽的桃树穿上花衣,也给无名的野草以青春;她使身段婀娜的杨柳变得更加迷人,也让令人讨厌的鬼葛针焕发出新的生气。  春天的性格值得我们学习。春天不像夏天那样热烈奔放,不像秋天那样凄风冷雨,更不像冬天那样冷酷无情。春天的性格是温柔的:风是温柔的,雨是温柔的,阳光是温柔的。然而
期刊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个犹如精装豆腐块的被子叠放在那里,我赶紧加快脚步,再走几间宿舍看看,被子依然精彩。新生刚入学三天,被子怎么可能叠得这么有型这么薄呢?我想我该相信学生们的话了。  新生内务评比马上就要开始了,在学生们撤离宿舍之前,几个班委急匆匆地找到我:“老师,咱们班的被子太厚了,叠得根本不行,咱们换被子吧!”  “不行,那不是作弊吗?”  “可是,老师……”一个学生欲言又止,她们彼此
期刊
高三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人生的第一次挑战,高考成绩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数字本身。一般来说,学生头一个月带着家长的期盼和美好的憧憬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经历几次大型考试的打击和长时间的疲劳战,学生的激情逐减,甚至疲惫不堪,更有甚者出现了厌学倾向.这些都是高三班主任经常面对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总结出高三学习保鲜八法,和大家交流:    一、唱个歌    课前一支歌是很多老师都爱采用的方法,包括著名教育
期刊
班会背景:    随着高考的迫近,“90后”高三学子学习既紧张又焦躁,学习动力与学习压力共同出现,大多数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如果不能有效梳理,有可能造成群体性心理紊乱,出现怠学、拒考等严重后果;如果采取适宜的手段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和引导,可以减轻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的消极情绪,树立信心并激发创造力。    班会目标:    1 创设环境,通过体验,让学生暂时离开书本,走进“菜园”,亲近“自然”,缓解学
期刊
那天一同事说:“老于,昨晚我才知道当年A同学为什么高考考得那么差了。”A同学是个很优秀的学生,高三第一次市统测时曾考过年级第一,而高考时只上了二本线,我们都遗憾也不解。“唉,说来惭愧,居然和我有关。现在我才明白她那时为什么躲着我,一跟我说话就脸红,对我给予她的关心也不冷不热的。我以为她不大喜欢我,哪想到她还有这个心思。要是当初……”  我不由得想起另一件事。高三毕业前夕申报大学助学贷款时,其中一个
期刊
这学期我接手了一个特快班,在前两次月考中,我班的成绩均不理想。在一次次的失利后,学生的情绪逐渐低落,在期中考又一次失利后,这种情绪到达了顶峰:班上弥漫着低气压,学生们变得焦虑、自卑,课堂反应沉闷,早读声音低沉,自习也提不起精神。看到这种情况,我心中暗暗焦急,一两次考试失利算不了什么,但是学生的这种精神状态却会造成持久的不良影响,若是不及时干预的话,甚至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在进行调查之后,我决定开一
期刊
活动背景    世人都认识到了爱情的重要性,但是人们并不知道爱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弗洛姆曾说:“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情,人们可能会永远洗手不干。但是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我们只有一条可行的道路——分析爱情受挫的原因,并去探究爱情的真谛。    活动目的    1 通过分析、讨论,尽可能让学生认识到若要被人爱
期刊
毕业了,告别如金的初中生活,即将走进火热而艰辛的高中生活。在这里,有多少朋友令你不舍?有几个老师让你牵挂?多少难忘的回忆萦绕在你的脑海中,多少苦乐荡漾在你的心扉里?  还记得军训场上挥汗如雨吗?严厉而可爱的教官,在操场上训练时那么威严。而下来和他谈话时,才发现原来他的年龄并不比你大几岁啊。还记得教官教给你的那首歌吗?雄壮而高亢的歌曲,也许你平时并不喜欢唱。可回首往事,你也许会发现人生路上也少不得那
期刊
近几年阅读了几本书,每每惊叹:原来世界上伟大的理论都是相通的。这几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竟发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能解释墨家的“天志”和“明鬼”,以及儒家的知命,且完全可以运用于班主任的工作艺术。    一、“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让我们首先回忆一下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L.Kohlber9,1927~1987)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他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
期刊
我们学校有一位很懒的班主任——老陈。同事们之所以称呼他为“老陈”,并非他的年纪很大,而是因为他为人忠厚老实,从不与人争强好胜。学校里的“先进”没有他,他不着急;学校里的“十佳”又没有他,他还是不愠不火。之所以说他“懒”,是因为他从不注重修面和穿着,时常被人误认为是建筑工地上干杂活的。整日里,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打不起半点儿年轻人的精气神儿。领导找他谈过话,希望他多向其他先进老师学学,改改松散的样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