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生态之灾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8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尔代夫,一个印度洋上的小岛国。国土由26组珊瑚环礁、1200多个珊瑚岛组成,绵延长达900千米,平均海拔只有1.2米。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个天堂岛国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为此,政府不得不做出将旅游业的部分收入积累起来,用于到临国购买新土地,以安置全国38.6万居民的决定。
  在世界范围内,因全球变暖而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正日趋加剧。据统计,全球海平面平均高度比1870年高出20厘米。最近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60厘米。持续上升的海水首先给大洋上的小岛国拉响了警报。在“巴厘岛会议”上,南太平洋岛国纽埃总理维维安无奈地表示,如果海平面按当前速度一直上升,一些南太平洋的岛国居民将在半个世纪内成为“海洋难民”,其中图瓦卢将成为第一个被海水淹没的国家。
  中国作为半边临海的国家,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困扰。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其中上海为11.5厘米。据预测,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8.13厘米,到2050年,上海海平面将较1990年上升70厘米。以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为例,如果海平面上升65厘米,按照历史最高潮位推算,海水可淹没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和江苏沿岸13%的土地。也就是说,长三角富庶的多数城市都将面临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威胁,经济损失可达2372亿元人民币,受灾人口达2349万。
  除上海外,还有很多沿海地区的城市和乡村面临着海水上涨的威胁。如: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村附近沿岸,在1996年到2007年的11年里先后后退了200多米,数十间房屋被毁,村民被迫3次搬迁。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螺寮村,到2005年,被海水淹没的土地达6300亩,其中100多户村民被迫迁移。
  众所周知,海平面上升由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是温室效应所致。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是二氧化碳排放,而二氧化碳又大多为人类所释放。要想遏制海平面上升。“解铃还需系铃人”,人类只有靠自己救自己。所谓“救”,实际上就是严格约束自己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尽最大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阻止全球气温上升。
其他文献
在土地的所有形态中,沙漠是最让人类痛苦的一种。但人们“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彻底改变了沙坡头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形态,让人类在与沙漠的千年博弈中难得地占了上风。    公元756年,昔日繁华无比的大唐帝国都城长安,已经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仅仅一年的“安史之乱”,就让开元盛世迅速变成了明日黄花。太子李亨狼狈地离开了长安城,带着一队人马向北落荒而逃,翻越六盘山后来到了中卫境内。流经县境的黄河,让他感觉
期刊
在媒体披露两周后,人们依旧为这个小区能否居住而忧心忡忡。2010年12月12日,周日,老孙搭乘的航班刚刚落地,他就风风火火地给《地球》记者打来电话,说:“我现在就要去看看,儿子娶媳妇用的房子,要是底下的土地被污染r,将来生小孩,岂不是很危险?”  一个多小时后,老孙又打来电话:“看不出来,我自己是看不出来啊!水污染了,可以看见,空气污染了,可以闻见,你说说,这土地要是被污染了,常人怎么知道。”老孙
期刊
“夜明珠”这一名称只是俗称,目前对其命名还没有严格的科学定义和相应的国家标准,历史上传统认为夜明珠是指罕见而稀少的具有发光现象的物质。    文学作品和一些民间的传说,为夜明珠增加了无数的神秘色彩,夜明珠的奥秘,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夜明珠在我国的称谓颇多,被称为“夜光璧”、“夜光珠”、“明月珠”等,著名的夜明珠有“随珠”、“悬黎”、“垂棘之璧”等,散见于《史记》、《左传》等正史和野史、
期刊
2010年2月2日是全球的第14个“世界湿地日”。它的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2010年3月5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节能减排,温总理回顾了2009年,同时规划了2010年的目标:2009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安排预算内资金,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等项目2983个;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节能
期刊
地球上有了人,然后才有了部落和国家。地球上有了国家,就有了领土与国界。就像小时候同桌的你,在两人中間用粉笔画上一道重重的粗线,并约定,谁也不能过界,否则,可能就会有难听的话,甚至武力的出现。  或者也有无赖者,非要越过那道本已成为事实并经确认的线。或者有好事第三者,非要站出来告诉别人,你们的线画得不对,以显示自己的强权。或者二人之间,有一方以糖果为代价,重新画出一道线……  因为这道线,全球各地在
期刊
在茫茫无际的太空,找看到了一幅幅神奇美妙的景象。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边就是美丽的地球。前蓝色的地球坡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问清晰可辨。    2003年10月15日,我作为首飞航天员邀游太空,成为浩瀚太空中的第一位中国访客,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在茫茫无际的太空,我看到了一幅幅神奇美妙的景象。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边就是美丽的地球。
期刊
2010年,公认的全球外交主题词似乎是:气候变化、气候公正等。低碳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并渗入国际关系的万方面面。在过去的20年中,气候变化议题持续升温,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日渐成为双边、多边外交场合的中心议题之一。有人甚至说,2010年将是气候外交年。    自1988年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以来,联合国气候谈判已经走过风风雨雨20余载艰难历程。哥本哈根卷起的气
期刊
地球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相反,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珍贵。一切资源都将逐渐耗尽吗?先是石油,然后是煤炭,最后是金属?    地球的矿藏在皮肤里    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370千米。在海底,从地表到5--8千米深处是坚硬的玄武岩层;而在大陆,从地表到30--70千米深处是较松软的花岗岩层。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些矿藏、原材料在某些地区大量积聚,从而得以被开采?  以金矿为例。地壳中金元素的含量只有
期刊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已经提出和实施了许多方案,比如,大力支持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能源的利用、大力推广低能耗的家用电器等器具、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等,以减少大气保温气体的排放。但是不少人担心,这些个体或群体所采取的措施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是否真正能够很快见效?如果按照目前的思路走下去,我们仍不能很快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势头,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另辟蹊径,走出另一条新路?    英国大气物理学家约翰
期刊
向着天空喷吐烟雾的工厂烟囱好似一台台加热器,不断暖化着地球。能不能把这些烟囱倒个个儿,让它们头朝下,将大量温室气体注入千米之下的地底一一这主意是不是有些疯狂?  全球碳捕获与封存协会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披露,世界各国现已规划出213个“反装烟囱”项目,其中101个具备商业规模,7个已处于实际运行之中。当然,高耸的烟囱无法直接掉头,借助一项名为“碳捕获与封存(ccs)”的技术,原本直冲云霄的二氧化碳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