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贯彻执行,在小学教学中开始全方位应用具有现代化特点。在这一背景下顺势产生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也就是微课。通过呈现视频的形式,高度融合文本、音乐及图片等,使原本枯燥单调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进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保证教学质量。本文从微课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微课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065 - 01
引言: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优秀教学措施,微课便是其中一种,经过不断地修改,现如今一定程度影响了教育工作的推进。传统教学利用微课解决自身理念缺陷,并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来讲,由于存在较大的理解难度,加之小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在理解过程中容易发生差异,不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微课模式帮助小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概念问题,课下学生利用微课继续学习,不断提高了学习效率。
1.微课得到直接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引入微课,能有效补充全体学生出现的不足,还可以改進传统教学方式。小学概念教学表现出抽象性,借助于微课形式,具体处理抽象的概念,利用与实际存在的事物有效关联,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数学概念,通过这样的方法向学生更加生动的呈现教学,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可以更好地开展之后的学习[1]。
比如在讲解《垂线》时,第一,将微课资源引入课堂。这个相关的视频,主要呈现的是一个有关学校的示意图。当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以后,帮助学生仔细查找学校周围的道路有哪些是相交产生直角的。第二,再一次播放一个讲解红蓝两条直线的视频。蓝线在视频中不断闪烁,告知学生蓝线与红线形成垂直关系。红线发生闪烁,说明红线与蓝线发生垂直。这样分析,通过对视频内容全面观察可以准确把握两条线发生的垂直和彼此垂直的联系。第三,播放一个有关红蓝线延长形成直线的视频。延长蓝线以后产生直线,说明红点直线与蓝直线发生了垂直联系。播放所有视频以后,引导学生准确表达。利用微课成功引入学校附近的道路,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概念特点高度相符。借助于引入与展现的微课视频,能够对画面内容更好进行查看,并抽象处理生活经验产生概念,为构建垂直理念奠定重要基础。
2.解决重难点教学问题
凭借小学生当前的储备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对数学概念准确理解相对困难。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实际教学进度,无法全面保证全体学生都完全了解含义。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概念教学,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判断学生可能错误理解的知识内容,一定程度提升教学水平,确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精准掌握概念。相对于学习与理解水平相对不高的学生,通过微课向他们讲解这部分概念。利用课下业余时间,使学生借助微课对数学概念不断进行学习,逐步增加理解知识的程度,努力摆脱时空的约束。结合数学概念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联系各种情况,采取各种表达方式保证小学生自由借助微课更为全面的掌握概念。比如对圆锥概念进行讲解时,教师在课下准备圆锥和铅锥等实物,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这部分物体。之后对这个有关实物圆锥的微课进行播放,将各种实物真实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有关处理手段对实物轮廓线进行覆盖,最终去掉实物,只剩下几何图形。如此不但对圆锥概念进行了解释,还一定程度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创造一种比较轻松的学习气氛[2]。
3.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大规模应用微课不但成功转变了传统教育模式,还将固有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一定程度增加教学内涵。开展概念教学时,利用课堂讲解概念,综合微课形式补充分析概念。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能力素质,教师讲解相关的概念知识时,理解与接受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十分容易,学习十分轻松,可是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无形之中增加了学习困难程度,课时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不能整体获得知识精华,必须在业余时间对概念与知识不断复习。此时就逐步展现出微课的应用优势。拥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利用微课积极预习知识,最大程度彰显学习的主动性;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基于微课对概念知识不断复习。在《年月日的认识》中,利用微课教师可以逐层实行辅导,科学划分教学方法形成两个层次,其一是知识目标:通过Flash进行视频教学,引入有关年月日的内容;其二是能力目标:视频播放以后,亲自设计一份台历,例如2017年代日历,通过自己把握的理论知识对三月份天数进行分析。之后教师搜集整理学生制作的日历,同时整体呈现,并逐一辅导错误的学生,同时积极鼓励学生。
4.结语
在我国积极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水平的过程中应用微课,一定程度与学生的学习需求高度相符,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现代教师在推进教育过程中通过微课也逐步转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影响了学生改进学习模式,持续加深教育的涵义,较大程度影响了教育的改革方向,使其获得最佳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高芳.微课: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非正式学习助力[J].小学科学(教师),2016 (12):44 - 46.
[2] 窦娇颖,吴晋析.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制作与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 (11):93 - 94.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065 - 01
引言: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优秀教学措施,微课便是其中一种,经过不断地修改,现如今一定程度影响了教育工作的推进。传统教学利用微课解决自身理念缺陷,并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来讲,由于存在较大的理解难度,加之小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在理解过程中容易发生差异,不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微课模式帮助小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概念问题,课下学生利用微课继续学习,不断提高了学习效率。
1.微课得到直接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引入微课,能有效补充全体学生出现的不足,还可以改進传统教学方式。小学概念教学表现出抽象性,借助于微课形式,具体处理抽象的概念,利用与实际存在的事物有效关联,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数学概念,通过这样的方法向学生更加生动的呈现教学,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可以更好地开展之后的学习[1]。
比如在讲解《垂线》时,第一,将微课资源引入课堂。这个相关的视频,主要呈现的是一个有关学校的示意图。当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以后,帮助学生仔细查找学校周围的道路有哪些是相交产生直角的。第二,再一次播放一个讲解红蓝两条直线的视频。蓝线在视频中不断闪烁,告知学生蓝线与红线形成垂直关系。红线发生闪烁,说明红线与蓝线发生垂直。这样分析,通过对视频内容全面观察可以准确把握两条线发生的垂直和彼此垂直的联系。第三,播放一个有关红蓝线延长形成直线的视频。延长蓝线以后产生直线,说明红点直线与蓝直线发生了垂直联系。播放所有视频以后,引导学生准确表达。利用微课成功引入学校附近的道路,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概念特点高度相符。借助于引入与展现的微课视频,能够对画面内容更好进行查看,并抽象处理生活经验产生概念,为构建垂直理念奠定重要基础。
2.解决重难点教学问题
凭借小学生当前的储备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对数学概念准确理解相对困难。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实际教学进度,无法全面保证全体学生都完全了解含义。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概念教学,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判断学生可能错误理解的知识内容,一定程度提升教学水平,确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精准掌握概念。相对于学习与理解水平相对不高的学生,通过微课向他们讲解这部分概念。利用课下业余时间,使学生借助微课对数学概念不断进行学习,逐步增加理解知识的程度,努力摆脱时空的约束。结合数学概念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联系各种情况,采取各种表达方式保证小学生自由借助微课更为全面的掌握概念。比如对圆锥概念进行讲解时,教师在课下准备圆锥和铅锥等实物,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这部分物体。之后对这个有关实物圆锥的微课进行播放,将各种实物真实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有关处理手段对实物轮廓线进行覆盖,最终去掉实物,只剩下几何图形。如此不但对圆锥概念进行了解释,还一定程度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创造一种比较轻松的学习气氛[2]。
3.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大规模应用微课不但成功转变了传统教育模式,还将固有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一定程度增加教学内涵。开展概念教学时,利用课堂讲解概念,综合微课形式补充分析概念。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能力素质,教师讲解相关的概念知识时,理解与接受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十分容易,学习十分轻松,可是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无形之中增加了学习困难程度,课时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不能整体获得知识精华,必须在业余时间对概念与知识不断复习。此时就逐步展现出微课的应用优势。拥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利用微课积极预习知识,最大程度彰显学习的主动性;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基于微课对概念知识不断复习。在《年月日的认识》中,利用微课教师可以逐层实行辅导,科学划分教学方法形成两个层次,其一是知识目标:通过Flash进行视频教学,引入有关年月日的内容;其二是能力目标:视频播放以后,亲自设计一份台历,例如2017年代日历,通过自己把握的理论知识对三月份天数进行分析。之后教师搜集整理学生制作的日历,同时整体呈现,并逐一辅导错误的学生,同时积极鼓励学生。
4.结语
在我国积极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水平的过程中应用微课,一定程度与学生的学习需求高度相符,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现代教师在推进教育过程中通过微课也逐步转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影响了学生改进学习模式,持续加深教育的涵义,较大程度影响了教育的改革方向,使其获得最佳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高芳.微课: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非正式学习助力[J].小学科学(教师),2016 (12):44 - 46.
[2] 窦娇颖,吴晋析.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制作与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 (11):93 -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