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随着多媒体及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式教学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也适时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与时俱进广泛运用网络及多媒体教学成了语文科刻不容缓的教育变革之路。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对枯燥,课文枯燥老师照本宣科而学生兴趣缺失,兴趣的匮乏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让学生有学习兴趣,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多媒体教学可以以它的生动性、直观性、参与性等特点,能调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关注、质疑和进一步探讨的兴趣。我在教授《胡同文化》一课时就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收集了大量的古色古香的胡同图片:北京最长的胡同、最窄的胡同、最古老的胡同、北京的四合院及其结构示意图……同时选用了一段京味乐曲作背景音乐,通过这些感性形象的图片音乐材料,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课文的兴趣大大增强,教学效果也充分显现出来了。
借助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有一个发展过程:从无到有,从录音机、广播、幻灯机到录像机、电视,再到投影仪、电脑的运用,发展到现在因特网的运用,组建现代化的多媒体、多功能教室,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学校。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迅速的过程 。
一开始,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工具是从录音机、幻灯机开始的,它们在课文朗诵或者提供背景资料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一首诗或者一篇美文,加上配乐朗诵和背景图片,那就会把学生的听课情绪调动起来,把他们带入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思想。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课件表达形式的“美的感召力”。某位老师在上白居易《琵琶行》这首诗时,在诗的朗读录音带上配上了一曲哀婉动人、如泣如诉的琵琶曲,让切题的音乐带着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进入诗的意境。但总归还是比较简单,不足以更形象的表现课文真正的意境,也不太能深层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随着现代宽带网络进校园、进教室,给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语文本来就是一个融汇中西的学科,多媒体网络使它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感觉:更强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
我曾经听过一节某位老师讲解宋词《雨霖玲》的公开课,如果按传统的教法,一般主要依靠老师诵读讲解创设意境,然后学生来想象思考继而理解诗词所传达的意蕴。但由于学生经验有限,并不太能真正理解古人的思想和诗歌真正所要传达的意味。所以引导学生真正融入到诗歌中去显得尤为重要。这位老师就巧妙的运用了多媒体的课件教学,先在一段优美的音乐及画面中有感情的朗读了课文,然后用在网上自己制作的该课文的FLASH动画短片创设意境,随着一幅一幅流动着的优美画面,诗歌直观的显现在学生面前,意境呼之欲出。一遍整体感知之后,再回放,让学生一起讨论每个画面中主人公此时此际的心绪,冷寂凄清依依不舍的意蕴在FLASH直观的显现下呈现出明晰的意象。这样的新颖的教学手段不仅生动形象而且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他们愿意跟随老师一起思考,争先恐后回答问题而且甚至愿意自己尝试去制作FLASH。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成功的,教学的目的达到了,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如此看来多媒体的运用势必会成为今后教育的主流,如何更恰当的运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呢?我想一定要弄清楚的是有多少媒体手段是我们可以借鉴然后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我所用的。
首先,平面及电视媒体。报纸和杂志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业性的,毫无疑问地提供给学生广阔的语文课外阅读空间及丰富的课外知识。每天的读报时间都要真正利用起来,向学生推荐一些积极的有益的新颖的文学作品或是报刊杂志,让他们能从中了解社会积累丰富的知识,为自己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为当今社会,电视无疑是普及性最高的大众传媒之一,它是现代生活中人们获取信息、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能力的十分有效的途径,而且是轻松、自由获得,没有课堂中那种单一、强制性的、让人提不起兴趣的途径。现在的学校基本教室都有电视,午休让学生看看新闻看看语言类节目甚至经典的电视电影,对学生的视野拓展会起到极大的作用。这种正面引导,实际上为学生积累了语文的写作素材,作文时学生就不会一直嚷嚷没素材可写了。
其次,影视作品。高中语文第三、第四册,全部是文学作品: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而且还规定了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名著和名篇,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如何达到这些目标?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挖掘利用传媒中的影视歌作品,比如,课文中许多小说、戏剧节选片段,还有中外名着,均已改编成电影或者电视连续剧,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阿Q正传》、《祝福》等等,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既可以强化对作品的理解,也可以作为文学鉴赏内容的扩展与补充,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我在教授戏剧单元的时候,就找来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课文有关的电视剧片段,在正式讲解课文之前放给学生欣赏,随着电视剧片头的响起,学生自然就进入了小说的情境,而且学生的兴趣明显加强,从对人物一无所知到迅速了解人物个性,比之单纯的讲解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再次,网络。网络对于现在的课件制作起着其他手段不能比拟的作用,便捷而丰富的资源为课件的制作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和思路。各种不断更新的课件制作方式不断充实着课堂教学的手段,让老师能较好的利用这个资源备课甚至直接讲课。之前提到的无论是图片音乐教学还是FLASH动画教学都体现了网络资源对课件教学的帮助。同时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查找资料自主学习,所以网络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终身学习途径,也应该引进到语文教学中来。网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素质和创新素质,丰富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素养。网络还可以促进师生间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网络聊天室师生可以直接交流,比之课堂更便捷也更开放,通过QQ等方式师生更能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无形中为课堂默契的配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应该说,由于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制度尤其是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的影响,教育理念的滞后,加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前多媒体运用于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是十分有限的。许多学校尽管配置了计算机,甚至建成了校园网,可是对信息技术应用却不重视,使用率低,使多媒体设备成为一个摆设。于是,我们就会看到许多学生沉迷于社会上经营的网吧……
现今的两极分化也较严重,有些教师要么完全不利用多媒体教学还是执着于传统的黑板与粉笔;要么生搬硬套一些资料甚至直接使用别人的课件把多媒体当成了偷懒的教学手段。这些都是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出现的一些弊端,在我们之后的教学探索之路上要极力更正。如何建设多媒体教学系统,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语文教学带出困境,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想作为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及网络的运用给语文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然后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生动起来,只要能因势利导,就利除弊,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调动多方面的因素,好好为语文教学服务。
(作者通联:444300湖北省巴东县民族职业高中)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对枯燥,课文枯燥老师照本宣科而学生兴趣缺失,兴趣的匮乏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让学生有学习兴趣,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多媒体教学可以以它的生动性、直观性、参与性等特点,能调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关注、质疑和进一步探讨的兴趣。我在教授《胡同文化》一课时就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收集了大量的古色古香的胡同图片:北京最长的胡同、最窄的胡同、最古老的胡同、北京的四合院及其结构示意图……同时选用了一段京味乐曲作背景音乐,通过这些感性形象的图片音乐材料,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课文的兴趣大大增强,教学效果也充分显现出来了。
借助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有一个发展过程:从无到有,从录音机、广播、幻灯机到录像机、电视,再到投影仪、电脑的运用,发展到现在因特网的运用,组建现代化的多媒体、多功能教室,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学校。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迅速的过程 。
一开始,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工具是从录音机、幻灯机开始的,它们在课文朗诵或者提供背景资料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一首诗或者一篇美文,加上配乐朗诵和背景图片,那就会把学生的听课情绪调动起来,把他们带入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思想。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课件表达形式的“美的感召力”。某位老师在上白居易《琵琶行》这首诗时,在诗的朗读录音带上配上了一曲哀婉动人、如泣如诉的琵琶曲,让切题的音乐带着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进入诗的意境。但总归还是比较简单,不足以更形象的表现课文真正的意境,也不太能深层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随着现代宽带网络进校园、进教室,给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语文本来就是一个融汇中西的学科,多媒体网络使它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感觉:更强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
我曾经听过一节某位老师讲解宋词《雨霖玲》的公开课,如果按传统的教法,一般主要依靠老师诵读讲解创设意境,然后学生来想象思考继而理解诗词所传达的意蕴。但由于学生经验有限,并不太能真正理解古人的思想和诗歌真正所要传达的意味。所以引导学生真正融入到诗歌中去显得尤为重要。这位老师就巧妙的运用了多媒体的课件教学,先在一段优美的音乐及画面中有感情的朗读了课文,然后用在网上自己制作的该课文的FLASH动画短片创设意境,随着一幅一幅流动着的优美画面,诗歌直观的显现在学生面前,意境呼之欲出。一遍整体感知之后,再回放,让学生一起讨论每个画面中主人公此时此际的心绪,冷寂凄清依依不舍的意蕴在FLASH直观的显现下呈现出明晰的意象。这样的新颖的教学手段不仅生动形象而且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他们愿意跟随老师一起思考,争先恐后回答问题而且甚至愿意自己尝试去制作FLASH。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成功的,教学的目的达到了,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如此看来多媒体的运用势必会成为今后教育的主流,如何更恰当的运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呢?我想一定要弄清楚的是有多少媒体手段是我们可以借鉴然后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我所用的。
首先,平面及电视媒体。报纸和杂志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业性的,毫无疑问地提供给学生广阔的语文课外阅读空间及丰富的课外知识。每天的读报时间都要真正利用起来,向学生推荐一些积极的有益的新颖的文学作品或是报刊杂志,让他们能从中了解社会积累丰富的知识,为自己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为当今社会,电视无疑是普及性最高的大众传媒之一,它是现代生活中人们获取信息、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能力的十分有效的途径,而且是轻松、自由获得,没有课堂中那种单一、强制性的、让人提不起兴趣的途径。现在的学校基本教室都有电视,午休让学生看看新闻看看语言类节目甚至经典的电视电影,对学生的视野拓展会起到极大的作用。这种正面引导,实际上为学生积累了语文的写作素材,作文时学生就不会一直嚷嚷没素材可写了。
其次,影视作品。高中语文第三、第四册,全部是文学作品: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而且还规定了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名著和名篇,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如何达到这些目标?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挖掘利用传媒中的影视歌作品,比如,课文中许多小说、戏剧节选片段,还有中外名着,均已改编成电影或者电视连续剧,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阿Q正传》、《祝福》等等,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既可以强化对作品的理解,也可以作为文学鉴赏内容的扩展与补充,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我在教授戏剧单元的时候,就找来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课文有关的电视剧片段,在正式讲解课文之前放给学生欣赏,随着电视剧片头的响起,学生自然就进入了小说的情境,而且学生的兴趣明显加强,从对人物一无所知到迅速了解人物个性,比之单纯的讲解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再次,网络。网络对于现在的课件制作起着其他手段不能比拟的作用,便捷而丰富的资源为课件的制作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和思路。各种不断更新的课件制作方式不断充实着课堂教学的手段,让老师能较好的利用这个资源备课甚至直接讲课。之前提到的无论是图片音乐教学还是FLASH动画教学都体现了网络资源对课件教学的帮助。同时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查找资料自主学习,所以网络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终身学习途径,也应该引进到语文教学中来。网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素质和创新素质,丰富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素养。网络还可以促进师生间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网络聊天室师生可以直接交流,比之课堂更便捷也更开放,通过QQ等方式师生更能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无形中为课堂默契的配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应该说,由于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制度尤其是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的影响,教育理念的滞后,加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前多媒体运用于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是十分有限的。许多学校尽管配置了计算机,甚至建成了校园网,可是对信息技术应用却不重视,使用率低,使多媒体设备成为一个摆设。于是,我们就会看到许多学生沉迷于社会上经营的网吧……
现今的两极分化也较严重,有些教师要么完全不利用多媒体教学还是执着于传统的黑板与粉笔;要么生搬硬套一些资料甚至直接使用别人的课件把多媒体当成了偷懒的教学手段。这些都是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出现的一些弊端,在我们之后的教学探索之路上要极力更正。如何建设多媒体教学系统,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语文教学带出困境,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想作为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及网络的运用给语文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然后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生动起来,只要能因势利导,就利除弊,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调动多方面的因素,好好为语文教学服务。
(作者通联:444300湖北省巴东县民族职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