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到底该教学些什么,有些课文我们一目了然,有些课文我们却糊里糊涂。最近,听了一位年轻教师上的《月亮上的足迹》之后,我又很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
这位老师上课的思路是这样的:1.通过列举写月亮的诗句引出课题;2.学生默读课文后用简洁的话讲讲文章叙述了什么事,登月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然后展示学生课前就画好的示意图,比较哪张更简洁,更到位。3.让学生抢答登月前宇航员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小组合作相互复述点火器点燃那一瞬间到人类登上月球的经过。再回答登上月球后宇航员做了哪些工作。4.读课文最后的一句话,明确登月的意义。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时不时地用多媒体展示了多张新闻图片。5.拓展时教师问学生:中国伟大的飞跃出现了没有?然后放杨利伟驾飞船飞上太空的大段录像。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掌握的关于宇宙的知识,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去探索宇宙的奥秘。6.作业是课后题:你作为中国第十代宇航员,遇见了一颗美丽的星球,接下去会怎样?发挥想像,写一段文字。
评课时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的课堂设计语文味不足,可又觉得这样一篇文章,字词上实在没什么好品味的,写法上没什么好挖掘的,似乎只有在详略上可以点拨一下。
我听了以后心里一直不是滋味。首先,我觉得这位老师非常认真,可为什么课后会留下一个差强人意的感觉呢?而且我们现在似乎都有这样一个困惑:如果碰到一篇文辞不甚优美、语言无可品味的课文,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突破方法,似乎不从品味好词好句入手,就无法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
王荣生先生提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前文所述的课例就是犯了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毛病:信息读取量少而且流于肤浅;情感教育脱离文本;课外拓展又与语文擦肩而过。
那么我们从课文编排的意图上去揣摩一下本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什么呢?我们看教材就可以知道,本单元目标是:阅读与科学有关的文章,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但是一堂语文课仅仅达到这些人文目标的话,我们说这真是“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为科学课作了嫁衣裳,所以单元目标又列出: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教会学生快速阅读、准确筛选提炼文本信息,应该就算是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后研讨与练习一正是针对这一目标而定,那么研讨与练习二呢?“与同学讨论: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这似乎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一环,但我们别忽略了,如果学生不明白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对人类的意义,凭什么去空谈“巨大的飞跃”的含义?所幸,下附材料二和三补充说明了学生需要明白的有关科学信息。因此,我认为:这仍是一道信息题,或者说是通过读取信息来激发情感的题目。在学生读取信息,展望前景时,他们无疑也会热血沸腾,比起单纯地放一段杨利伟驾飞船遨游太空的录像所达到的效果,这更像我们语文课所要达到的效果。顺着这样的思路揣摩研讨与练习三,我们却感觉一头雾水:杨利伟在飞船上与儿子通话,他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情景?宇航员看到一颗新的星球接下去会怎样?这是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培养学生想像能力?我不知道学生在天文知识匮乏的情况下能发挥什么想像,即使想像了什么,这样的想像有什么价值吗?是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通过他的想像为世人打开了思维之窗,阿波罗号的登月计划在某些细节上还受到他小说的启示。但凡尔纳是在掌握多少科学资料的基础上开始他的创作的呢?教参上还专门提醒教师:对学生的想像不可加任何限制。但我认为,教师不可以不提供任何资料,至少要给学生查找资料的机会,学生只有在掌握一定资料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所谓想像,所以这还是一道以筛选信息为基础的拓展题。
综观后两道课后题,我感觉这两题的信息读取前提未被广大教师注意,却误导了教师去盲目拓展。难怪我们上课时会感觉文本还未参透,就开始拓展,而这种拓展又似乎并非出于语文的目的。这种按文本话题编排的教材体系曾受到叶圣陶的反对,我们姑且不展开讨论。但我们现在所教的许多与科学有关的课文大多会引起教师如此这般的困惑却是事实。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流行,课堂上还时不时地放一些视觉或听觉冲击力极强的音像材料,使我们都搞不清是音像材料配合文本阅读,还是文本阅读配合音像材料,真是对语文教师的极大讽刺。
那么这篇课文我们到底该教学些什么呢?迷雾重重,我想起了王荣生先生的一段话:不管被选进语文教材里的文章,还是其他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它们客观上都有两种价值,一种是它们所传播的信息的价值,一种是它们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在其他课程里,人们只学习前者,不学后者;而在语文课程里,人们主要不是学习前者而是学习后者。语文教材的这两种价值必须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另外我们不可绕开的是,情感目标仍是本单元不可忽略的一个重点。
要挖掘文本如何传达信息的智慧,即言语智慧,又要结合筛选信息的能力目标,还要兼顾情感目标,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环节,也就是教学内容的:1.由嫦娥奔月的传说引入——我们千年的梦想已经由美国人实现了,记者把这一事件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请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文章所讲述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串连成一句话。2.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认为重要的十个时刻,复述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再合并几个小环节,明确登月过程分为几个阶段。3.从读者的角度说说希望哪个环节详写,与课文对照后读有关语段,找出详写的登月阶段,课文交代宇航员做了哪些事。这里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以分号为标志,先记了三件事,只要找出每一分句的动词即可归纳,而同样用找动词的方法,可以把四个“安装”并为一句。4.最后一件事是插上美国国旗,这是令人激动的事,让学生结合课后材料说说此时宇航员的心情及这件事的意义。5.扣住文中“庄重、热情”两个词,很自然地转入下一环节:这件事确实意义非凡,令人激动,请再读一遍课文,找出你感觉到能体现“意义非凡,令人激动”意思的所有句子。安排十分钟阅读思考并小组讨论。6.紧接着激发学生:同学们想不想你的将来也会印证现在科学家的梦想呢?师生交流科学家对外星球的推测情况,然后用本课学到的方法叙述完成研讨与练习三的第二个问题:你作为中国第十代宇航员,遇见了一颗美丽的星球,接下去会怎样?
之所以如此设计,首先是想扭转本课先天的用件倾向,把该课文作为样本型选文来教学,这是一则纪实报道,有新闻语言的特点和感召力,品味语言应从这些角度入手。其次,所谓筛选信息,不仅是指事件的过程如何,还应包括这件事昭示了什么信息(科学水平),提示了哪些可能(发展前景),所以我把这两点挖掘了出来。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把人文情感的教育目标与文本解读融合在一起,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种拓展,离开文本进行单纯的情感拓展,不管如何绘声绘色,那也是政治课的思想教学而非语文课的。最后我个人认为,如果把课文作为样本,那么课后题最好不是话题拓展,而是一篇同体裁的,当然也是科学题材的文章,让学生把本课学到的阅读方法用到实践上去。通过教学内容的开拓与挖掘,我们建构了学生阅读科技有关的文章的能力,也就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这种能力必须在语文课培养达成,而后三个目标其他学科也可达成,作为头脑清醒的语文老师,我们怎能舍本而求末呢?
这位老师上课的思路是这样的:1.通过列举写月亮的诗句引出课题;2.学生默读课文后用简洁的话讲讲文章叙述了什么事,登月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然后展示学生课前就画好的示意图,比较哪张更简洁,更到位。3.让学生抢答登月前宇航员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小组合作相互复述点火器点燃那一瞬间到人类登上月球的经过。再回答登上月球后宇航员做了哪些工作。4.读课文最后的一句话,明确登月的意义。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时不时地用多媒体展示了多张新闻图片。5.拓展时教师问学生:中国伟大的飞跃出现了没有?然后放杨利伟驾飞船飞上太空的大段录像。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掌握的关于宇宙的知识,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去探索宇宙的奥秘。6.作业是课后题:你作为中国第十代宇航员,遇见了一颗美丽的星球,接下去会怎样?发挥想像,写一段文字。
评课时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的课堂设计语文味不足,可又觉得这样一篇文章,字词上实在没什么好品味的,写法上没什么好挖掘的,似乎只有在详略上可以点拨一下。
我听了以后心里一直不是滋味。首先,我觉得这位老师非常认真,可为什么课后会留下一个差强人意的感觉呢?而且我们现在似乎都有这样一个困惑:如果碰到一篇文辞不甚优美、语言无可品味的课文,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突破方法,似乎不从品味好词好句入手,就无法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
王荣生先生提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前文所述的课例就是犯了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毛病:信息读取量少而且流于肤浅;情感教育脱离文本;课外拓展又与语文擦肩而过。
那么我们从课文编排的意图上去揣摩一下本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什么呢?我们看教材就可以知道,本单元目标是:阅读与科学有关的文章,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但是一堂语文课仅仅达到这些人文目标的话,我们说这真是“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为科学课作了嫁衣裳,所以单元目标又列出: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教会学生快速阅读、准确筛选提炼文本信息,应该就算是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后研讨与练习一正是针对这一目标而定,那么研讨与练习二呢?“与同学讨论: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这似乎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一环,但我们别忽略了,如果学生不明白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对人类的意义,凭什么去空谈“巨大的飞跃”的含义?所幸,下附材料二和三补充说明了学生需要明白的有关科学信息。因此,我认为:这仍是一道信息题,或者说是通过读取信息来激发情感的题目。在学生读取信息,展望前景时,他们无疑也会热血沸腾,比起单纯地放一段杨利伟驾飞船遨游太空的录像所达到的效果,这更像我们语文课所要达到的效果。顺着这样的思路揣摩研讨与练习三,我们却感觉一头雾水:杨利伟在飞船上与儿子通话,他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情景?宇航员看到一颗新的星球接下去会怎样?这是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培养学生想像能力?我不知道学生在天文知识匮乏的情况下能发挥什么想像,即使想像了什么,这样的想像有什么价值吗?是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通过他的想像为世人打开了思维之窗,阿波罗号的登月计划在某些细节上还受到他小说的启示。但凡尔纳是在掌握多少科学资料的基础上开始他的创作的呢?教参上还专门提醒教师:对学生的想像不可加任何限制。但我认为,教师不可以不提供任何资料,至少要给学生查找资料的机会,学生只有在掌握一定资料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所谓想像,所以这还是一道以筛选信息为基础的拓展题。
综观后两道课后题,我感觉这两题的信息读取前提未被广大教师注意,却误导了教师去盲目拓展。难怪我们上课时会感觉文本还未参透,就开始拓展,而这种拓展又似乎并非出于语文的目的。这种按文本话题编排的教材体系曾受到叶圣陶的反对,我们姑且不展开讨论。但我们现在所教的许多与科学有关的课文大多会引起教师如此这般的困惑却是事实。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流行,课堂上还时不时地放一些视觉或听觉冲击力极强的音像材料,使我们都搞不清是音像材料配合文本阅读,还是文本阅读配合音像材料,真是对语文教师的极大讽刺。
那么这篇课文我们到底该教学些什么呢?迷雾重重,我想起了王荣生先生的一段话:不管被选进语文教材里的文章,还是其他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它们客观上都有两种价值,一种是它们所传播的信息的价值,一种是它们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在其他课程里,人们只学习前者,不学后者;而在语文课程里,人们主要不是学习前者而是学习后者。语文教材的这两种价值必须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另外我们不可绕开的是,情感目标仍是本单元不可忽略的一个重点。
要挖掘文本如何传达信息的智慧,即言语智慧,又要结合筛选信息的能力目标,还要兼顾情感目标,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环节,也就是教学内容的:1.由嫦娥奔月的传说引入——我们千年的梦想已经由美国人实现了,记者把这一事件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请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文章所讲述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串连成一句话。2.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认为重要的十个时刻,复述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再合并几个小环节,明确登月过程分为几个阶段。3.从读者的角度说说希望哪个环节详写,与课文对照后读有关语段,找出详写的登月阶段,课文交代宇航员做了哪些事。这里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以分号为标志,先记了三件事,只要找出每一分句的动词即可归纳,而同样用找动词的方法,可以把四个“安装”并为一句。4.最后一件事是插上美国国旗,这是令人激动的事,让学生结合课后材料说说此时宇航员的心情及这件事的意义。5.扣住文中“庄重、热情”两个词,很自然地转入下一环节:这件事确实意义非凡,令人激动,请再读一遍课文,找出你感觉到能体现“意义非凡,令人激动”意思的所有句子。安排十分钟阅读思考并小组讨论。6.紧接着激发学生:同学们想不想你的将来也会印证现在科学家的梦想呢?师生交流科学家对外星球的推测情况,然后用本课学到的方法叙述完成研讨与练习三的第二个问题:你作为中国第十代宇航员,遇见了一颗美丽的星球,接下去会怎样?
之所以如此设计,首先是想扭转本课先天的用件倾向,把该课文作为样本型选文来教学,这是一则纪实报道,有新闻语言的特点和感召力,品味语言应从这些角度入手。其次,所谓筛选信息,不仅是指事件的过程如何,还应包括这件事昭示了什么信息(科学水平),提示了哪些可能(发展前景),所以我把这两点挖掘了出来。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把人文情感的教育目标与文本解读融合在一起,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种拓展,离开文本进行单纯的情感拓展,不管如何绘声绘色,那也是政治课的思想教学而非语文课的。最后我个人认为,如果把课文作为样本,那么课后题最好不是话题拓展,而是一篇同体裁的,当然也是科学题材的文章,让学生把本课学到的阅读方法用到实践上去。通过教学内容的开拓与挖掘,我们建构了学生阅读科技有关的文章的能力,也就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这种能力必须在语文课培养达成,而后三个目标其他学科也可达成,作为头脑清醒的语文老师,我们怎能舍本而求末呢?